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介绍多功能引流袋的制作及其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自行研制了多功能引流袋,并应用于院前救护患者68例,其中腹部外伤行腹腔引流29例、肠外露2例、胸部外伤行胸腔闭式引流37例;引流袋放置时间最短30 s,最长12 min,平均6.2 min。结果引流过程中,患者无特殊感觉,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肺复张后肺水肿、纵膈摆动等并发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外露肠管无损伤、坏死,引流袋无脱落。结论多功能引流袋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使原有的急救器材及其功能得到了更新和扩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完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202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107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状况和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及时有效的包扎、止血、固定、维持呼吸等院前急救处理,本组患者院前抢救成功率达到98.13%。结论强化的急救护理专业队伍建设、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资源,能有效提高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在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以实施全面规范培训五项急救技术前后的408例和624例院前急救的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事故现场抢救情况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从接到呼救电话到抵达事故现场所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11.0±0.9)min、(10.4±1.3)min,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4.9&5.0,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4&2.45,P<0.05).结论:全面规范培训通气、止血、包扎、固定与搬运等五项急救技术可提高危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好转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姆立克(Heimlich)急救法在阿尔茨海默病(AD)照护者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AD照护者进行相关急救知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由4名Heimlich指导员对72名AD照护者分批进行噎食相关急救理论知识及Heimlich急救法操作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照护者评分及对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照护者噎食相关急救知识调查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且Heimlich操作考核分明显优于培训前(P0.01);照护者满意度为100%。结论:对AD照护者进行Heimlich急救法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可以提升AD照护者的相关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护理必要措施,进行有效急救。方法选取民航广州医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现场出诊救治创伤患者124例,进行抢救护理处理。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急救,体表软组织挫伤患者伤口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钳钳夹止血,伴有休克者进行抗休克,骨折患者给予临时夹板固定。结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苏燕  钟琴  曾碧茹 《全科护理》2011,(20):1834-1835
[目的]总结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96例头部创伤病人给予积极处理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止血、包扎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结果]痊愈70例,致残14例,死亡12例。[结论]对头部创伤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创伤急救过程中血源性职业暴露(Blood-borne Pathogens Occupational Exposure,BPOE)的风险并探索其防控策略。方法:问卷调查某医院创伤急救医务人员2010-01-2013-12BPOE发生及其防控情况,查阅统计医院的职业暴露记录。SPSS 19.0软件包描述性统计分析创伤急救BPOE各方面特征。结合创伤急救工作特点和相关文献,探讨创伤急救过程中BPOE的防控策略。结果:48名医务人员4年创伤急救共发生BPOE 192例(次),发生率1.00次/(人·年),报告率39.06%(75/192),伤口处理率76.04%(146/192),感染率1.04%(2/192)。暴露好发职业:护师〉医师〉护工〉技师。暴露常见原因:环境复杂紧急〉防护设施欠缺〉人力资源不足〉防护操作不当。暴露主要环节:现场处置〉急诊手术〉救护车转运〉院内处置。暴露源物质:血液〉污染器物〉分泌物〉排泄物。暴露源病原:未确定〉HBV〉HIV〉HCV〉TPP。结论:"急"、"难"、"险"、"重"、"脏"、"乱"、"差"七个特点是创伤急救BPOE的重要危险因素。创伤急救医务人员在包括出诊准备、现场急救、救护车转运、院内急救与手术以及BPOE后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应遵循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原则并采取有针对性的BPOE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头部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对96例头部创伤病人给予积极处理复合伤、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止血、包扎等,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结果]痊愈70例,致残14例,死亡12例.[结论]对头部创伤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入住泌尿外科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实验组患者术后用三腔气囊尿管连接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分别采集2组患者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袋体内尿液作细菌培养;观察2组患者每日尿管堵管例数、引流袋尿液每日反流例数.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引流袋内尿液菌尿数.实验组术后第3、5天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每日引流袋反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第3、5、7天尿管和引流袋内尿液菌尿例数以及2组术后每日尿管堵管例数等方面无差异.结论 一次性抗反流多功能引流袋能有效阻止细菌和尿液沿管壁逆行,而且使引流系统处于封闭状态,与普通引流袋相比,在预防上行感染的发生上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39 555例院前急救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杭州市院前急救疾病的病种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急救中心2006年7月-2007年6月救治转送的39555例患者。结果院前急救病种排序前五位的分别是创伤、其它外科疾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中毒。创伤中交通伤几乎占了一半。结论本地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在医务人员与设备配置上应与急救疾病谱的变化相适应,同时结合公众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做好交通伤的防范与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