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董一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9):784-784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它的病原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 相似文献
3.
刘静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40(8):794-795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亦可由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此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以咳嗽、喘憋、 相似文献
4.
李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3):155-156
目的探讨氨溴索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为本院住院患儿,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和痰鸣音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痰液状况对患儿的影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和辅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缓解气喘,消除喘鸣音、湿啰音及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总效率92.6%,对照组总效率76.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段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辅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7.5mg/次,2次/d,连用5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2%,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61,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赵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0-9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冬季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源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以咳嗽、喘息为主要特征,引起喘息的重要原因是毛细支气管腔内聚集了大量黏液,导致气管痉挛,盐酸氨溴索是临床祛痰止咳药,为观察疗效,作者对68例小儿患者合用氨溴索进行比对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盐酸氨溴索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的毛支患儿200例,应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120例在抗病毒、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两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并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静脉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快速缓解症状、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儿科的常见急症. 相似文献
10.
虽然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RSV)患儿比较容易在门诊采用支持疗法处理,但两个月以下及明显呼吸困难、呼吸三凹征等情况下的患儿需入院治疗,如何尽早解除呼吸道梗阻、维持有效通气、降低机械通气的比率,是治疗RSV主要任务,为此,我们自2003年对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对其治疗,现将疗效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本研究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红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5):109-11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较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由呼吸道病毒所致,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部位容易引起患儿气道平滑肌痉挛,气道黏稠分泌物增加。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对解除部分平滑肌痉挛和排除黏液具有积极意义。2009年10 相似文献
13.
盐酸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洪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37(1):11-12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亦可由副流感、腺病毒感染引起。由于毛细支气管的炎症,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喘憋,易缺氧及CO2潴留;我院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应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盐酸氨溴索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儿期常见病,以往常用溴己新、化痰片及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但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早期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同时应用解痉药物治疗,利于痰液排出,可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盐酸氨溴索与硫酸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与硫酸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25%硫酸镁0.2—0.3mlM(ks·d),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0.25%-0.5%浓度输液泵匀速静脉滴注3~5h,1.次/d,连用3—5d,盐酸氨溴索15mg静脉推注,1次/d,疗程7—10d。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息的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4.68±1.07)d、(3.83±1.22)d、(5.81±1.34)d,对照组分别为(6.15±1.36)d、(5.46±1.48)d、(7.05±1.1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636、3.9587、3.2085,P均〈0.01),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与硫酸镬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盐酸氨溴索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性反应,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6个月左右最多见。由于该年龄患儿呼吸道相对狭窄,纤毛运动较差,排痰不畅,易被痰液阻塞[1],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而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喘憋急性发作。临床上以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故又称喘憋性肺炎。本研究对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它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也可由副流感3型、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对3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志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7):89-9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数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因其易出现严重喘憋表现,故又称为喘憋性肺炎。现就其病因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本病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常为首次发作。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某些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目前认为具有特应质和过敏性体质更易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应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盐酸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拟通过盐酸氨溴索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以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