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溶性壳聚糖用于防感喷雾剂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水溶性壳聚糖用于防感喷雾剂的最佳絮凝澄清工艺条件.方法:以连翘苷转移率和总苷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防感喷雾剂最佳絮凝澄清工艺.结果:影响因素大小依次是:药液浓度>水溶性壳聚糖加入量>搅拌速度.最佳工艺的药液浓度生药∶药液=1.04∶5(g/mL),壳聚糖加入量为0.25 g/10....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ZTC1+1-Ⅱ、ZTC1+1-Ⅲ澄清剂用于乙肝宁颗粒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优选,并与醇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采用ZTC1+1-Ⅱ澄清工艺的芍药苷保留率高,且可改善干膏粉的吸湿性。其最佳澄澄清清工条艺件可为用药于液乙浓肝度宁1∶颗7,粒搅的拌纯速化度。350r.min-1,80℃加入B组分0.4mL.g-1,60℃再加入A组分0.2mL.g-1。结论:ZTC1+1-Ⅱ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对白芍提取液澄清工艺进行优选。方法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药液浓度、澄清剂用量、温度作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澄清条件。结果以吸光度和芍药苷保留率作为指标,确定白芍提取液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浓度比为1∶10,ZTC两组分用量分别为B组分0.6 mL/g、A组分0.3 mL/g,作用温度B组分为60℃、A组分为40℃时,澄清效果最好。结论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可用于白芍提取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6):2263-2265
目的:研究天然澄清剂ZTC1+1应用于参乌益气口服液的最优澄清工艺。方法:以药液浓度、澄清剂(ZTC1+1)用量、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人参皂苷Rg1、Re、Rb1总提取转移率和药液澄明度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澄清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优工艺为ZTC1+1(A、B)组合澄清剂加入量1%B-1%A(4%∶2%),药液浓度12 g/100 ml,搅拌速度2 000 r/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澄清前比较,澄清后各指标均差异不大且较稳定(人参皂苷Rg1、Re、Rb1总提取转移率平均值为70.8%,RSD=1.49%,n=3)。结论:筛选的以ZTC1+1为澄清剂的优选澄清工艺对参乌益气口服液的澄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及ZTC1+1-Ⅱ澄清剂对大青叶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海宁  谢印芝  樊飞跃 《中国药房》2008,19(21):1625-1628
目的:研究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处理大青叶提取液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靛玉红保留率、药液澄清情况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最佳除杂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50℃,按8%澄清剂用量加入;ZTC1+1-Ⅱ取浓缩至1:10的提取液,加热至70℃,按5%澄清剂用量,先B后A的次序加入。结论:壳聚糖及ZTC1+1-Ⅱ天然澄清剂均可用于大青叶提取液的除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醇沉工艺和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工艺对双花抗病毒口服液质量的影响,并优选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纯化工艺。方法:以pH、相对密度、再沉淀量、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比两种纯化工艺对双花抗病毒口服液质量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浸膏的稀释倍数、ZTC1+1B组分占药液的比例、反应的温度、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澄清剂法制备的样品质量较好,最佳工艺为:浸膏稀释3倍,B组分为稀药液的5%,反应温度为80℃,2 h后加入A组分(量为B组分的一半),静置2 h。结论: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工艺可作为双花抗病毒口服液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天然澄清剂ZTC1+1精制法替代水提醇沉法,提高复方板蓝根颗粒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方法通过澄清剂用量试验,选择澄清剂最佳用量比例,以干浸膏收得率和含氮量评价澄清剂ZTC1+1的澄清精制效果。结果制备复方板蓝根颗粒选用ZTC1+1澄清剂量以A剂0.15%、B剂0.30%的加入比为最佳,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干浸膏相对收得率为163.39%,相对含氮量174.41%。结论使用ZTC1+1澄清剂精制法明显优于水提醇沉再水沉法,且能缩短生产周期,降低能源及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ZTC1+1天然澄清剂在清开灵口服液中的澄清效果。方法:以清开灵口服液中含氮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选,找出理想的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工艺,并研究澄清剂在口服液中的残留量。结果:ZTC1+1天然澄清剂既能保留清开灵口服液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并与澄清剂的加入次序、反应温度两个因素有关。在清开灵口服液中无ZTC1+1天然澄清剂残留。结论:ZTC1+1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可代替清开灵口服液的醇沉工艺。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优选ZTC1+1 Ⅱ型澄清剂处理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黄酮保留率、蛋白质清除率和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液质量浓度、澄清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 最佳澄清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0.5 g/ml,澄清剂加入量分别为4%B组分和2%A组分,水浴温度60℃,水浴保温时间60 min;总黄酮保留率为91.32%,蛋白质去除率为35.82%,固形物的去除率为8.1%。结论:ZTC1+1 Ⅱ型澄清剂对追风七总黄酮提取液的澄清效果良好,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II型ZTC1+1天然澄清剂,建立百瑞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 考察澄清剂的加入顺序、加入量、澄清时间对口服液澄明度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口服液中紫云英苷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确定了口服液的澄清工艺:以先B组分后A组分的次序加入20%的澄清剂,各组分的澄清时间均为12 h。结论 ZTC1+1天然澄清剂不影响紫云英苷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作为制备百瑞口服液的除杂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黄精多糖提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 以固形物去除率、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方法优化.结果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多糖,并与澄清剂的加入量显著相关.结论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在药液浓度为1∶10的情况下,加入配制好的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B组分使其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2%,搅拌10 min,60℃水浴保温50 min;再加入A组分使其占总体积的1%,搅拌10 min,60℃水浴保温50 min;静置12h,过滤,即得.  相似文献   

12.
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黄精多糖纯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湘乡  李兰林 《中南药学》2012,10(9):666-668
目的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黄精多糖提取中的纯化效果。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进行方法优化。结果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纯化多糖,并与澄清剂的加入量显著相关。结论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黄精多糖的最佳工艺为:在药液浓度为1:10的情况下,加入配制好的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B组分使其体积占溶液总体积的2%,搅拌10 min,60℃水浴保温50 min;再加入A组分使其占总体积的1%,搅拌10 min,60℃水浴保温50 min;静置12 h,过滤,即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ZTC1+1-Ⅱ用于驴胶补血颗粒水提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实验通过ZTC1+1-Ⅱ澄清剂A、B两组分的加入顺序、用量、药液浓度、温度、搅拌等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澄清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液浓缩至1:7,温度:60℃,搅拌速度:150r·min^-1,先加ZTCA组分0.3mL·g^-1,后加B组分0.15mL·g^-1。结论ZTC1+1-Ⅱ天然澄清剂的澄清工艺可用于驴胶补血颗粒的除杂。  相似文献   

14.
黄燕  潘旭东  林雄  单丽 《安徽医药》2019,23(12):2356-2361
目的优选益肾降糖胶囊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芍药苷、二苯乙烯苷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药液比、壳聚糖加入量、絮凝温度、搅拌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优选益肾降糖胶囊的壳聚糖澄清工艺;同时采用单因素法优选益肾降糖胶囊的醇沉工艺。结果益肾降糖胶囊提取液最佳的澄清工艺为壳聚糖絮凝工艺,即药液比 1∶2,絮凝温度 60 ℃,搅拌时间 20 min,每 1克药材加入壳聚糖 0.4 mL。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处理益肾降糖胶囊水提液的澄清效果良好。优选的澄清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益肾降糖胶囊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ZTC1+1-Ⅱ型澄清剂应用于莲子心提取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固形物去除率、甲基莲心碱保留率为指标,分别考察药液浓度、澄清剂加入的顺序、澄清剂的用量、加入澄清剂时的温度、搅拌时间及水浴保温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除杂工艺条件。结果在药液浓度为1∶6,ZTC1+1-Ⅱ型澄清剂2组分加入顺序为先B后A,ZTC1+1-Ⅱ2组分(浓度为1%)用量分别为0.8 mL.g-1(B)及0.4 mL.g-1(A),作用温度为80℃,分别搅拌10 min后保温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固形物去除率为22.81%、甲基莲心碱含量保留率为89.42%。结论 ZTC1+1-Ⅱ型澄清剂可用于莲子心提取液的除杂工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胃苏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次数、加水量及ZTC1+1Ⅲ型在药液中的使用浓度等4个因素;以黄芪甲苷含量为指标成分。结果:ZTC-Ⅲ型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胃苏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最佳制备工艺为:选用ZTC-Ⅲ型B组分(A组分为B组分的一半)在药液中浓度为2%的浓度,加药材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3h。结论:制剂工艺简便、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淫羊藿黄芪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均匀设计法设计提取工艺,以黄酮、多糖及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筛选;并以此作指标,对冷沉法、醇沉法、ZTC1+1Ⅲ型澄清剂法、壳聚糖法的澄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提取的优化条件为:50%乙醇溶液、9倍于药材的溶剂量、提取二次(4h、2h);两种澄清剂及冷沉法对多糖、黄酮及淫羊藿苷无明显影响,效果优于醇沉法.结论:均匀设计的结果与实际效果相吻合,为一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澄清法优于其他方法,为澄清技术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淫羊藿黄芪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均匀设计法设计提取工艺,以黄酮、多糖及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筛选;并以此作指标,对冷沉法、醇沉法、ZTC1+1Ⅲ型澄清剂法、壳聚糖法的澄清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提取的优化条件为:50%乙醇溶液、9倍于药材的溶剂量、提取二次(4h、2h);两种澄清剂及冷沉法对多糖、黄酮及淫羊藿苷无明显影响,效果优于醇沉法.结论:均匀设计的结果与实际效果相吻合,为一可行性的研究方法;澄清法优于其他方法,为澄清技术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参脉五味口服液澄清工艺。方法:分别采用醇沉法、离心法、壳聚糖絮凝法、ZTC絮凝法对参脉五味口服液进行澄清处理,筛选出适宜的澄清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以五味子醇甲含量、干膏率和澄明度为评价指标,优化澄清工艺。结果:适宜的澄清方法为壳聚糖絮凝法,澄清工艺为药液浓缩至1∶2,pH调至4,壳聚糖用量为0.8%,絮凝温度为30~40℃。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成本低,操作简便,可作为参脉五味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20.
吕建伟 《海峡药学》2010,22(6):26-27
目的探讨选择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宫缩一号合剂的澄清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选择了澄清剂的加入量、加入药液的温度、沉淀时间3个因素作为试验因素,以水苏碱含量和水浸膏得率作为指标对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确定最佳工艺为按总量的5%加入配制的澄清剂、药液温度为60℃、沉淀时间12 h。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方案可行,所制备的宫缩合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