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MHCC97H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应机制。方法利用划痕试验检测雌激素对MHCC97H 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法检测雌激素对MHCC97H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 测雌激素对MHCC97H肝癌细胞中MMP-2和MMP-9 表达水平的影响。检测雌激素对MHCC97H肝癌细胞中AKT和p-AKT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能力逐渐增 强,0.1 μmol/L和1 μmol/L浓度组MHCC97H肝癌细胞穿过基质胶到达小室底端的细胞数目分别为对照组的(68.99±15.74)% 和(34.28±8.17)%(P<0.05)。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当浓度为1 μmol/L时,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AKT的磷酸化水平,当浓度为1 μmol/L时,磷酸化水 平为对照组的(90±2)%(P<0.05)。结论雌激素能够有效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这种作用可能部分与调节 AKT信号通路的活性进一步调节MMP-2和MMP-9的表达有关。然而,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证实这种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沉默基膜聚糖(lumican)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shRNA沉默肝癌细胞HepG2和MHCC97H中的lumican。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中lumican的mRNA水平,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蛋白印记检测lumican、MMP-9、VEGF、ERK1、JNK、p-ERK1和p-JNK蛋白水平。结果 肝癌细胞HepG2和MHCC97H中lumican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L02 (P<0.01)。HepG2和MHCC97H细胞中lumican shRNA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与scramble组相比,HepG2和MHCC97H细胞中lumican shRNA组细胞侵袭和迁移显著降低(P<0.01)。HepG2和MHCC97H细胞中lumican shRNA组MMP-9和VEGF表达低于scramble组(P<0.01)。与scramble组相比,HepG2和MHCC97H细胞中lumican shRNA组p-ERK1和p-JNK蛋白水平下降(P<0.01)。结论 shRNA干扰lumican通过抑制ERK1/JNK通路激活减弱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MHCC97H,用不同浓度的EB1089分别培养不同的时间段.用四唑蓝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用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的表达.结果 EB108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株的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同时,EB1089增加MHCC97H细胞中ERα mRNA表达,下调NF-κB p65和 MMP-9 mRNA表达.结论 EB1089可能通过ERα途径抑制肝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连接蛋白 (ezrin)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黏附、侵袭和门静脉癌栓的关系。方法  4 1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癌旁肝组织标本按肿瘤大小、有无播散灶及远处转移、包膜、门静脉癌栓等分为高侵袭和低侵袭 2组并与同期 9例良性肝病肝组织作比较 ,分别采用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zrin表达。另选MHCC97L、MHCC97H和LM 33株肝癌细胞系并检测ezrin表达 ;同时运用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HCC97H细胞ezrin表达 ,比较转染前后细胞黏附、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高侵袭肝癌ezrin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肝癌 (P <0 .0 5 ) ,癌栓组织ezrin表达强度更高 (P <0 .0 5 )。MHCC97L、MHCC97H和LM33株细胞系均表达ezrin ,其强度随侵袭性增加依次增强。脂质体转染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MHCC97H的ezrin表达以及黏附、侵袭能力。结论 Ezrin在肝癌、门静脉癌栓和MHCC97L、MHCC97H、LM3细胞系中均表达 ,其表达强度随侵袭性增强而增加 ;Ezrin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肿瘤黏附、侵袭能力 ,从而在肿瘤侵袭及门静脉癌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NDRG2(N-Myc downstream-regulated gene 2)在肝癌细胞中对CD24的调控及其对肝癌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低转移性的肝癌细胞系Huh7、高转移性肝癌细胞系MHCC97H及人正常肝细胞系L-02中NDRG2和CD24的表达;通过腺病毒上调MHCC97H细胞中NDRG2的表达,或利用siRNA下调Huh7细胞中NDRG2的表达,检测CD24基因变化.黏附实验检测改变NDRG2表达水平后对MHCC97H及Huh7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MHCC97H细胞中NDRG2基因表达水平低于Huh7细胞,而CD24的表达水平高于Huh7细胞;在MHCC97H细胞中通过腺病毒载体上调NDRG2可以抑制CD24的表达并抑制其黏附能力,而在Huh7细胞中利用siRNA下调NDRG2的表达可以提高CD24的水平及细胞的黏附能力. 结论 NDRG2通过影响CD24参与调控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钙离子通道抑制剂逆转肝癌细胞多药耐药和对异黏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钙离子 抑制剂(0、25、50、100、200、400 μmol/L)干预肝癌MHCC97H、7402细胞不同时间(12、24、48 h)后,用体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处 理后肝癌细胞运动迁徙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钙离子抑制剂对肝癌细胞中P-gp和异黏蛋白的表达的影 响。结果钙离子抑制剂能够一过性抑制肝癌MHCC97H、7402 细胞的迁徙运动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 (P<0.05)。同时,不同浓度钙离子抑制剂盐酸地尔硫卓均能一过性上调肝癌MHCC97H、7402细胞中异黏蛋白mRNA和蛋白的 表达(P<0.05),但并不抑制P-gp蛋白的表达。结论钙离子抑制剂地尔硫卓能一过性抑制MHCC97H、7402肝癌细胞的迁徙运 动,并能反馈性上调促癌基因异黏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因而,采用钙离子抑制剂很可能具有增加肿瘤进展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类似物EB1089对肝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MH-CC97H,用不同浓度的EB1089分别培养不同的时间段。用四唑蓝比色实验(MTT)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用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α(ERα)、核转录因子p65(NF-κB p6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的表达。结果 EB108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株的增殖,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同时,EB1089增加MHCC97H细胞中ERαmRNA表达,下调NF-κB p65和MMP-9 mRNA表达。结论 EB1089可能通过ERα途径抑制肝癌细胞株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钙离子通道抑制剂地尔硫卓对肝癌MHCC97H、7402细胞增殖和运动侵袭能力的作用,探讨其相应机制。方 法采用不同浓度地尔硫卓(0、25、50、100、200、400 μmol/L)干预肝癌MHCC97H、7402细胞不同时间(12、24、48 h)后,用MTT 法测定地尔硫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处理后肝癌细胞运动侵袭能力;通过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 检测地尔硫卓对肝癌细胞中TMEM16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地尔硫卓能够有效抑制肝癌MHCC97H、7402 细胞的增殖和运动侵袭能力,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特点(P<0.05)。其中,100 μmol/L浓度的地尔硫卓作用24 h对 MHCC97H肝癌细胞抑制较明显,TMEM16A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50 μmol/L浓度的地尔硫卓作用48 h对7402 肝癌细胞抑制较明显,TMEM16A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P<0.05)。结论地尔硫卓能一过性抑制MHCC97H、7402肝癌细胞 侵袭,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TMEM16A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发挥肿瘤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JWA蛋白在人肝癌细胞黏附和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小干扰RNA下调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JW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HCC97L增殖;应用细胞小室检测MHCC97L在JWA不同蛋白水平时的迁移及侵袭潜能变化;黏附试验检测MHCC97L细胞黏附能力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的JWA表达水平下降后,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力增加?结论:RNA干扰JWA引起肝癌细胞的JW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肝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结果提示JWA可能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稳定高表达HOXA5基因的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探讨HOXA5调控肝癌侵袭迁移的机制,为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OXA5基因的表达。构建稳定高表达HOXA5的肝癌细胞MHCC97H,利用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应用CHIP-Seq筛选出HOXA5潜在的靶基因,在稳定高表达HOXA5基因细胞中应用qRT-PCR、Western blot验证HOXA5与靶基因的关系。结果:新鲜的肝癌组织以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相比于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肝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低于癌旁;qRT-PCR、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相对于癌旁组织,肝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过表达了HOXA5基因的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下降。CHIP-Seq的结果发现,HOXA5结合在UBC9的上游启动子区域。在稳定高表达HOXA5的MHCC97H细胞中,UBC9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当在稳定高表达HOXA5的同时过表达UBC9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部分回复。结论:在肝癌组织中HOXA5的表达下调;UBC9介导了HOXA5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这为进一步阐明肝癌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精准治疗肝癌提供一个可能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携带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v-cy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sv-cystatin),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MHCC97H在体内、外侵袭转移的影响。 方法 构建携带sv-cystatin的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MHCC97H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通过裸鼠皮下肝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观察Ad/sv-cystatin瘤内注射对裸鼠的治疗作用。 结果 体外实验证实Ad/sv-cystatin能够感染MHCC97H细胞。与对照组及空载体组相比,Ad/sv-cystatin对MHCC97H细胞体外生长、侵袭和迁移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瘤内注射Ad/sv-cystatin可以显著降低MHCC97H细胞的肺转移。 结论 重组腺病毒Ad/sv-cystatin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MHCC97H体内外侵袭转移的作用,在肝癌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开发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人肝癌MHCC97H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Transwell技术观察不同浓度(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雷公藤红素对MHCC97H细胞侵袭力和迁移力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雷公藤红素处理后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及NF-κB/p65核浆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处理后24 h,迁移实验及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透膜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Westerblot结果显示磷酸化JNK表达上调,NF-κB/p65入核减少。结论:雷公藤红素体外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活化JNK通路、抑制NF-κBp65入核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93例HCC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36例正常肝组织中MMP-9和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在HCC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62.4%)和癌旁组织(57.6%)高于正常肝组织(11.1%,P〈0.001);MMP-9的表达随癌的转移而升高(P〈0.01)。TIMP-2在HCC中表达阳性率(51.6%)低于癌旁组织(83.3%,P〈0.001)和正常肝组织(86.1%,P〈0.001);TIMP-2表达随癌的转移而降低(P〈0.05)。MMP-9和TIMP-2与患者合并硬化、组织分化、AFP水平和HBsAg状态无关(P〉0.05)。结论MMP-9和TIMP-2表达与H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MMP-9和TIMP-2可以作为临床判断HCC侵袭转移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EF1A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 测多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脏细胞中eEF1A1和NI1/RPN12结合蛋白1同源物(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肝癌细胞中干 扰和过表达eEF1A1 后,通过Transwell 侵袭实验和RTCA实验观察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并观察肝癌细胞中NOB1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在稳定干扰eEF1A1 表达的HCCLM3细胞中过表达NOB1,或在过表达eEF1A1的MHCC97h细胞中 干扰NOB1的表达,分析eEF1A1和NOB1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肝癌细胞中eEF1A1和NOB1表达明显高 于正常肝细胞,并呈正相关。肝癌细胞中干扰eEF1A1表达可明显降低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NOB1的mRNA和蛋白 表达也显著被降低(P均<0.01);过表达eEF1A1后明显增加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也增加NOB1的mRNA和蛋白表达 (P均<0.01)。在稳定干扰eEF1A1 表达的HCCLM3 细胞中过表达NOB1 导致NOB1 表达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恢复 (P均<0.01);然而在稳定过表达eEF1A1 的肝癌细胞系中降低NOB1 导致NOB1 表达的下调和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 制(P均<0.01)。结论肝癌细胞中eEF1A1正向调控NOB1表达,进而影响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原核表达获取人TIMP-2蛋白,探讨TIMP-2在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以SMMC-7721肝癌细胞总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扩增出人TIMP-2基因cDNA,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TIMP-2并在大肠杆菌Origami(DE3)中诱导表达人TIMP-2重组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用RNAi技术和添加外源蛋白方法分析TIMP-2蛋白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荧光定量PCR 、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NA-TIMP-2转染细胞后肝癌细胞内源性TI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外源添加的TIMP-2 蛋白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而RNAi技术能抑制内源的TIMP-2蛋白增强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能力;肝星状细胞的条件培养液能够促进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而这种作用能够被TIMP-2蛋白抑制。 结论 肝癌微环境中的TIMP-2蛋白水平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