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Lau法制作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和免疫印迹法,观察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及腹侧中脑(包括VTA和SN)iNOS、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给予iNOS抑制剂AG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PD小鼠出现PD典型的行为学表现,腹侧中脑TH含量下降约77%,同时i-NOS含量大幅度升高。经iNOS抑制剂AG处理的PD小鼠行为表现明显减轻,腹侧中脑TH含量仅下降约41%,腹侧中脑iNOS含量也较模型组明显为低。结论:iNOS的表达与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丢失有关;AG可能对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Lau法制作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和免疫印迹法,观察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及腹侧中脑(包括VTA和SN)iNOS、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给予iNOS抑制剂AG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PD小鼠出现PD典型的行为学表现,腹侧中脑TH含量下降约77%,同时i-NOS含量大幅度升高。经iNOS抑制剂AG处理的PD小鼠行为表现明显减轻,腹侧中脑TH含量仅下降约41%,腹侧中脑iNOS含量也较模型组明显为低。结论:iNOS的表达与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丢失有关;AG可能对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COX-2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师亮  张宇新  张作凤  陈浩 《医学争鸣》2006,27(18):1661-1664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COX-2)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内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损害作用.方法:采用Lau法制作PD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PD小鼠模型的行为学表现,黑质致密部COX-2免疫反应阳性细胞,DA能神经元数量和腹侧中脑(包括VTA和SN)COX-2,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给予COX-2抑制剂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PD组小鼠出现PD典型的行为学表现,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分别下降约63%和77%.同时,黑质致密部COX-2阳性细胞和腹侧中脑COX-2含量有大幅升高.经COX-2抑制剂处理的PD小鼠行为表现较轻,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仅下降约37%和41%.与单纯PD小鼠比较,黑质致密部COX-2阳性细胞和腹侧中脑COX-2含量明显下降.结论:COX-2对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纹状体内DA含量、TH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及脑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小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天麻钩藤饮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天麻钩藤饮组灌服天麻钩藤饮浓缩液予以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于相应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模型组小鼠TH阳性细胞数量、DA的含量明显减少,NO的含量明显增多;天麻钩藤饮组小鼠TH阳性细胞数量、DA的含量明显增多,NO的含量明显减少。结论天麻钩藤饮可起到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消除MPTP所致PD小鼠脑内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黑质内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诱导型一氧化氯舍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iNOS)的表达调控作用,以探讨PD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神经毒素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磷酸化P38(p—P38)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致密带TH阳性神经元显著减少约60%(P〈0.01),黑质区p—P38、iNOS阳性细胞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组黑质致密带TH阳性神经元细胞丢失明显减轻(28%vs.60%)(P〈0.01);黑质区p-P38、iNOS阳性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iNOS表迭可能在中脑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岳失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8信号通路可对中脑黑质细胞iNOS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P38通路抑制剂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联合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诱导的慢性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其行为学和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LPS(0.25 mg/kg) 一次,连续3 d,最后一次注射LPS 4 h后,每日腹腔注射MPTP(25 mg/kg)一次,连续2 d,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量的生理盐水。8周后用步态分析和转棒实验评价小鼠的行为学能力,免疫组化法观察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 阳性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行为学变化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小鼠中脑黒质区显示出严重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结论 LPS联合MPTP腹腔注射可成功诱导出慢性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提示该模型可用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正常小鼠黑质致密部部位-细胞数量标准曲线,并以之判定MPTP损伤的小鼠PD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方法根据小鼠大脑解剖图谱观察小鼠黑质致密部的走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小鼠大脑黑质致密部及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计数MPTP处理小鼠的大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与正常小鼠的相似部位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正常小鼠黑质致密部部位-细胞数量分布图,利用曲线对MPTP处理小鼠所得到的切片进行分析,发现样本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证明判定方法可行而有效.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MPTP致小鼠黑质致密部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模型,并对其损伤判定进行了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颤饮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7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对照组、模型组、预防1、预防2、预防3、预防4共六组,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予以同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h。各预防组每天以不同浓度的定颤饮灌胃,第15天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灌胃1h后以百草枯(10mg/kg)腹腔注射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隔天1次共4次。之后测定血清、黑质中的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定颤饮可升高黑质GSH浓度,降低SOD活性和MDA浓度,而血清GSH、SOD、MDA水平却无特异性改变。结论:定颤饮能明显调节黑质部位抗氧化应激的酶系统,有增加抵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的主要来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缺失与帕金森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脑多巴胺系统的组成以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询“双固一通”针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双固一通组等4组,每组10只。采用6-OHDA单侧纹状体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法制备大鼠旋转帕金森病模型。双固一通组在造模成功后取关元、足三里、风府、太冲四穴行电针治疗2周。然后,取各组动物中脑,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教量和细胞凋亡率。结果双固一通组毁损侧黑质TH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黑质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双固一通针法能提高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教量,降低凋亡率。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小鼠行为学及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探讨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样小鼠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C57BL小鼠分别给与MPTP不同剂量处理,测定各组小鼠爬竿时间检测动物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高效液相法观察不同模型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爬竿时间延长,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细胞数减少和多巴胺含量减少。结论MPTP处理可造成小鼠的帕金森病样症状,在此种动物模型中,应根据科研目的选择MPTP的应用剂量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PBS对照组、生理盐水治疗组(生理盐水+MPTP)和塞来昔布治疗组(塞来昔布+MPTP),每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减少,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COX-2蛋白表达.结果 与PBS对照组比较,生理盐水治疗组TH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黑质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塞来昔布治疗组TH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黑质COX-2蛋白表达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COX-2的表达与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的丢失有关,塞来昔布可能对PD模型小鼠黑质内DA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百草枯对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39只新生C57BL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于出生后第10、11天每天喂食单剂量MPTP、百草枯和生理盐水。(1)MPTP0.3mg/kg组,n=8;(2)MPTP20mg/kg组,n=8;(3)百草枯0.07mg/kg组,n=8;(4)百草枯0.36mg/kg组,n=8;(5)等量生理盐水/kg组,n=7。正常饲养至4月龄观察小鼠自发性行为的变化,采用HPLC测定各组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 MPTP20mg/kg组及百草枯0.36mg/kg组C57BL小鼠的自发性活动减少,纹状体中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降低,中脑黑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新生期的C57BL小鼠暴露于大剂量的百草枯可产生类似于帕金森病(PD)的行为,黑质纹状体也发生相应的生化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牡丹皮乙醇提取物(MCE)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MCE干预组,其中MC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25、50、100 mg/kg MCE.运用神经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影响,阐明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将6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组,每组20只。PD模型组和丹参酮ⅡA小鼠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丹参酮ⅡA组制备PD模型后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各组小鼠中脑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整合素超家族成员Ⅰ型跨膜蛋白(cd11b)、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的PD样症状;PD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约45%和50%,cd11b、p47-phox和iNOS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1)。与PD模型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小鼠PD样症状减轻,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cd11b、p47-phox和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 结论:丹参酮ⅡA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NADPH氧化酶和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帕金森病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改变.方法:20只3月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右侧黑质致密区(SNC)制作PD大鼠模型,腹腔注射阿朴吗啡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尼氏染色观察左侧中脑VTA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其DA能神经元的改变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阿朴吗啡诱发PD大鼠模型异常旋转行为,尼氏染色见PD大鼠左侧中脑VTA有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等变化;VTA TH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改变,数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脑VTA DA能神经参与PD模型大鼠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陈敏  黄雪芳  叶俊  于兰  刘承伟 《重庆医学》2013,42(7):721-723
目的探索绿茶多酚(GTPs)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预防性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共6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n=15)。MPTP组以MPTP腹腔注射7d(30mg.kg-1.d-1);预防组同以上述剂量注射MPTP前3个月开始GTPs干预至MPTP处理后3个月;治疗组以相同MPTP处理后开始GTPs干预3个月;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7d,饮水中未加入GTPs,余处理方法及时长同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计数,比色法观察中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反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预防组、MPTP组和治疗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GTPs对PD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高于治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预先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发生病理改变的阈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及染料木黄酮预处理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及多巴胺转运体(DAT) 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纹状体(Str)内DA及其代谢物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MPTP模型组黑质TH和DAT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染料木黄酮预处理组可逆转上述改变(F=20.31、13.19,P<0.01).MPTP模型组Str内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应用染料木黄酮后可逆转上述改变(F=63.58、16.12,P<0.01).结论 染料木黄酮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活性成分genistein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的去卵巢(OVX)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雌性C57BL6小鼠行双侧去卵巢手术(OVX)后,分为对照组、MPTP组、genistein预处理组和雌激素预处理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图像分析等技术分别对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l nigra pars compacta,SNpc)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transporter,DAT)、bcl-2等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进行考察。结果 Genistein及雌激素用药组SN内DAT、bcl-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较MPTP组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enistein对MPTP制备的PD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受体与帕金森病的运动行为学及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C57BL/6野生型及D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模型,爬杆实验、游泳实验观察比较两组小鼠行为学的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 MPTP注射后,小鼠爬杆实验时间延长,游泳实验评分降低,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数目下降(P<0.05或P<0.01);且D2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行为学改变及TH神经元数目的减少较野生型小鼠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多巴胺D2受体在小鼠肢体运动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D2受体缺失加剧了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样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