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戊茶碱对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和IL-1β释放的影响.方法 出生1~3 d的SD大鼠,体重6~8 g,原代培养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传代培养到第4代时以1×105个/ml的密度接种到24孔培养板中,随机分为8组,每组6孔:正常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基继续培养;不同浓度丙戊茶碱组(p1~3组):分别加入含有丙戊茶碱10、100和1000μmol/L的培养基中;LPS组:加入含有LPS 1 μg/ml的培养基中;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分别加入含有丙戊茶碱10、100和1000μmol/L和LPS 1μg/ml的培养基中.于孵育1、3 d时检测上清液IL-1β和NGF的浓度,以反映其释放量.结果 与C组比较,P1组、P2组和P3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升高,IL-1β释放量降低,LPS组NGF释放量降低,IL-1β释放量升高(P<0.05),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NGF和IL-1β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组、P2组和P3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依次升高(P<0.05),3组IL-1β释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P1+LPS组、P2+LPS组和P3+LPS组星形胶质细胞NGF释放量升高,P2+LPS组和P3+LPS组IL-1β释放量降低(P<0.05).结论 丙戊茶碱可促进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释放NGF,抑制其释放IL-1β.  相似文献   

2.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3):265-268
目的评价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将生长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和LPS+电刺激组(LE组)。C组常规培养24 h, LPS组和LE组加入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基孵育24 h, LE组于LPS孵育前给予100 mV/mm的直流电刺激4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物CD3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CD32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 LPS组和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升高, 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 LE组上清液TNF-α和IL-1β浓度降低, 细胞CD32和iNOS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刺激可抑制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 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F-κB信号通路在异丙酚抑制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基因表达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以5×105/ml密度接种于6 cm培养皿(3 ml/皿)或6孔板(2 ml/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8):正常对照组(C组)、LPS组(L组)和LPS+异丙酚(LP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L组和LP组均加入1μg/mlLPS,LP组于加入LPS前2h加入50 μmol/L异丙酚.于LPS孵育30 min时,每组取6皿和6孔,收集细胞,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IκB激酶(p-IKK)和NF-κB活性;于LPS孵育6h时,每组取6皿,收集细胞,测定iNOS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组p-IKK和iNOS mRNA表达上调,NF-κB活性升高(P<0.05);与L组比较,LP组p-IKK和iNOS mRNA表达下调,NF-κB活性降低(P<0.05).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异丙酚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iNOS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异丙酚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释放的影响及Toll样受体4(TLR4)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n=12):对照组、LPS组、异丙酚组和LPS+异丙酚组.LPS组加入LPS1μg/ml孵育24h;异丙酚组加入异丙酚30 μmol/L孵育24 h;LPS+异丙酚组同时加入LPS 1 μg/ml和异丙酚30 μmol/L孵育24h.于孵育6h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TNF-α浓度,以此反映TNF-α的释放量,采用RT-PCR法测定TLR4 mRNA表达;于孵育24h时,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浓度,以此反映IL-1β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LPS+异丙酚组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升高,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比较,LPS+异丙酚组IL-1β和TNF-α的释放量降低,TLR4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异丙酚可抑制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IL-1β和TNF-α的释放,其机制与抑制TL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脂多糖(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表达促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把原代培养的第2代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分成对照组、LPS刺激组(1 mg/L)、TGF-β1刺激组(5 μg/L)及LPS+TGF-β1刺激组。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 mRNA及蛋白的表达。蛋白印迹方法检测磷酸化核因子(p-NF)-κB/NF-κB值的变化。 结果 (1)LPS可刺激RPMCs上调TNF-α和IL-6表达。LPS刺激24 h后,p-NF-κB/NF-κB值升高。(2)TGF-β1可拮抗LPS刺激大鼠腹膜间皮细胞上调TNF-α和IL-6表达,同时,也降低p-NF-κB/NF-κB值。 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TGF-β1可拮抗LPS的致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而介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6):1486-1491
[目的]探讨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对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产生及A20(tumor necrosis factorαinducible protein 3,TNFAIP3)、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IL-17刺激体外培养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并于不同时间点(3、6、12、24和48 h)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和qRT-PCR检测IL-6、TNF-α、MIP-2、MCP-1/5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和qRT-PCR检测A20、NF-k B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在IL-17刺激6、12 h时,IL-6、TNF-α、MCP-1/5和MI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升高(P0.05);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在6 h和12 h时显著升高,A20蛋白在12 h时表达量显著减少与NF-κB呈相反趋势,但其mRNA的表达呈逐渐减少趋势。[结论]A20和NF-κB可能在小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相关炎性因子产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接受β淀粉样多肽处理的原代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以及与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HCN)通道的关系。方法出生24 h内的SD大鼠,体外培养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并接种于培养瓶或35 mm培养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组(n=5)。ZA组和CDA组预先24 h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HCN通道激动剂7-CHc AMP(30μmol/L)和阻断剂ZD7288(30μmol/L),随后DA1、DA2、DA3和CDA组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地佐辛10~(-7)、10~(-6)、10~(-5)和10~(-6)mmol/L孵育24 h,最后A、DA1、DA2、DA3、ZA和CDA组分别向培养基中加入Aβ1-42(15μmol/L)孵育24 h作为β淀粉样多肽处理,而对照组(C组)细胞正常培养。按照各组处理收集星形胶质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细胞损伤率,ELISA法测定细胞前炎性因子IL-1β浓度,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Cu/Zn-SOD和Mn-SOD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A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损伤率和IL-1β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A组比较,DA2、DA3和ZA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损伤率和IL-1β浓度明显下降,Cu/Zn-SOD和Mn-SOD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CDA组比较,DA2、DA3和ZA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损伤率和IL-1β浓度明显下降,Cu/Zn-SOD和Mn-SOD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佐辛抑制β淀粉样多肽诱发的原代大鼠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HCN通道开放被抑制后,抗氧化应激相关蛋白Cu/Zn-SOD和Mn-SOD含量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Ⅰ: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LXA4组、LPS组和LPS+LXA4组(LL1组)。实验Ⅱ: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胶质细胞分为2组(n=30):LPS+LXA4组(LL2组)、LPS+LXA4+SIRT1抑制剂EX527组(LLE组)。C组正常培养;LXA4组和LPS组分别加入LXA4(终浓度100 nmol/L)、LPS(终浓度100 ng/ml)孵育24 h;LL1组和LL2组于LPS处理前1 h加入LXA4(终浓度100 nmol/L), 其余处理方法同LPS组;LLE组于LXA4处理前30 min加入EX527(终浓度为5 μmol/L), 其余处理方法同LL2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32、精氨酸酶1(Arg-1)、CD206以及IL-1β、IL-6、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 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1β、IL...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大鼠星形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μ受体的表达.方法 星形胶质瘤细胞系C6细胞培养、消化、传代后,接种于50 ml培养瓶中,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率达80%~90%时,采用RT-PCR法测定μ受体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SP法测定μ受体蛋白的表达.将C6细胞接种于无菌的盖玻片上,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率达40%~50%时,孵育、去脂后,随机分为5组:A组加入PBS 20μl;B组加入μ受体选择性激动剂DAMGO 1 μmol/L 20 μl;C组加入吗啡1 μmol/L20μl;D组先加入κ受体选择性抑制剂nor-Binaltorphimine 1 μmol/L 20μl,10 min后再加入吗啡1 μmol/L 20μl;E组先加入纳洛酮lμmol/L 20μl,10 min后再加入吗啡1 μmol/L 20μl.采用FV500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给予激动剂前、后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j).结果 C6细胞存在μ受体mRNA,且μ受体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及细胞浆;A组、B组和E组[Ca2+]i无变化(P>0.05),C组和D组[ca2+]i呈一过性升高(P<0.05).结论 标准条件下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系C6细胞膜表面可能存在μ3型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氯胺酮(K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抗炎效应的机制。方法将采集分离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接种于培养板,按培养液不同分为四组,每组20孔。LPS组:加入1 mg·L-1 LPS 1 ml;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生理盐水;LPS KT 20mg·L-1组:加入20mg·L-1 KT 1 ml后加入LPS 1 ml;LPS KT 100 mg·L-1组:加入100 mg·L-1 KT 1 ml后加入LPS 1 ml。按孵育时间不同分成5个亚组,每组4孔,分别于孵育0.5、2、6、12和16 h取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NF-κB p65 表达,计算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 LPS KT 20 mg·L-1、LPS KT 100 mg·L-1组NF-κB p65阳性率孵育0.5 h增加,2 h时达高峰。TNF-α浓度在孵育2 h时开始升高,6 h时达高峰。与LPS组比较,LPS KT 20 mg·L-1组NF-κB p65阳性率在孵育0.5、2 h时,TNF-α浓度在2、6 h时降低,LPS KT 100 mg·L-1组NF-κB p65阳性率在0.5、2、6 h时, TNF-α浓度在2、6、12、16 h时降低。与LPS KT 20 mg·L-1组比较,LPS KT 100 mg·L-1组NF-κB p65阳性率在孵育2、6 h时,TNF-α浓度在6、12、16 h时降低(P<0.05或0.01)。结论 KT抑制LPS诱导人单核细胞NF-κB的表达和TNF-α的释放,其作用可能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氯胺酮对谷氨酸诱导的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T11-L5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原代混合培养2 周。将细胞随机分为6组(n=8):对照组(C组)加入Hanks液;谷氨酸组(G组)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氯胺酮组(K组)加入氯胺酮至终浓度1 mmol/L;GK1、GK2、GK3组先加入谷氨酸至终浓度100μmol/L,30min后分别加入氯胺酮至终浓度0.1、1、10mmol/L。培养48 h后取各组细胞上清液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结果与C组比较,G、GK1、GK2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峰值增加,GK3组细胞几乎全部死亡,未能上机检测细胞凋亡,G、GK1、GK2、GK3组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与G组比较,GK2组各指标均降低,GK,组IL-1β和TNF-α浓度升高(P<0.01)。结论1 mmol/L氯胺酮可降低谷氨酸引起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microRNA(miR)-146a在小鼠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小胶质细胞BV2进行培养,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48):对照组(C组)、LPS组、LPS+miR-146a模拟物组(LPS-M组)、LPS+miR146-a抑制物组(LPS-I组)和LPS+阴性对照组(LPS-NC组)。LPS-M组、LPS-I组和LPS-NC组分别将miR-146-a模拟物RNA、miR-146a抑制物RNA和模拟物/抑制物的错义RNA转染至细胞。转染成功后,LPS组、LPS-M组、LPS-I组和LPS-NC组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 μg/ml的LPS,C组加入等容量培养基,孵育6 h。采用qRT-PCR法检测细胞miR-146a、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IRAK1) 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RAK1和TRAF6的表达。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 IL-1β和IL-6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LPS组细胞miR-146a表达、IRAK1和TRAF6及其m...  相似文献   

13.
核因子-κB圈套对Kupper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圈套对大鼠Kupper细胞(KCs)活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大鼠KCs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内毒素(LPS)刺激组及NF-κB圈套组,后者KCs在LPS刺激前转染NF-κB圈套。除对照组外,两个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mg/L的LPS。于LPS刺激6h后,凝胶电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Cs膜表面CD80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情况。结果转染NF-出圈套可以高效抑制KCs激活。EMSA结果显示NF-κB活性仅为LPS组的0.53,RT—PCR结果显示KCs CD80 mRNA表达仅为LPS组的0.46,ELISA结果显示培养上清TNF-α表达量仅为LPS组的0、37,IL-6仅为LPS组的0.60。结论NF-κB圈套可以高效抑制NF—κB的转录活性,降低KCs膜表面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为活体内应用NF—κB圈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MEK-ERK)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途径的变化,探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激活过程中信号途径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2只雌性SD大鼠(体重150~200g)随机均分为坐骨神经保留性神经损伤组(SNI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术前3d、术后即刻、术后1、3、5、7、9、11d测定大鼠对机械刺激产生缩腿反应的次数。术后11d测定缩腿反应的次数后,每组取3只大鼠用于灌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脊髓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磷酸化丝裂原激活/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MEK)、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p-ERK)、NF-κB的表达。另3只大鼠断头处死后分离L4~6脊髓,提取大鼠脊髓的蛋白质,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MEK、p-ERK、NF-κB表达。结果SNI组p-MEK、p-ERK、NF-κB表达高于C组(P<0.05)。MEK表达于胞浆,p-MEK表达于细胞核;p-ERK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MEK-ERK信号途径被激活,脊髓背角深层神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黑皮质素4型受体(MC4R)在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中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3组,每组6孔:正常白对照组(C组)、T组和TH组.C组未作任何处理,T组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TH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10μg/L的TNF-α和终浓度为1 μmol/L的MC4R特异性阻断剂HS014.各组孵育3 h后采用高效液相-串联四级杆质谱法检测上清液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T组Glu和Asp浓度升高(P<0.01),TH组Glu和As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TH组Glu和Asp浓度降低(P<0.01).结论 MC4R介导了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稀土元素镧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分为:空白对照组,无刺激因素;LPS 组,用1μg/ml LPS 刺激30 min;镧离子(La~(3 ))组,用2.5 μmol/L La~(3 )刺激30 min;La~(3 ) LPS 组,先后用2.5μmol/L La~(3 )、1μg/mI LPS 各刺激30 min;La~(3 )/LPS 组,2.5μmol/L La~(3 )刺激30 min 后,洗涤细胞,再加入1μg/ml LPS 刺激30 min。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 NF-κB在各组细胞中的分布与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捡测胞核中 NF-κB/p65蛋白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内 NF-κB/p65蛋白及胞质中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量。ELISA 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冈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La~(3 )组、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 Mφ绿色荧光多分布于胞质,胞核荧光强度分别为42±7、73±30、48±11和67±19;LPS 组绿色荧光集中于胞核,荧光强度为116±14,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2)胞核 NF-κB/p65蛋白活性:LPS 组吸光度值为0.435±0.066.与空白对照组(0.048±0.027)、La~(3 )组(0.062±0.049)、La~(3 ) LPS 组(0.066±0.031)、La~(3 )/LPS 组(0.108±0.017)比较,明显偏高(P<0.01)。(3)LPS 组 Mφ胞核 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4组,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4)TNF-α含量:La~(3 )组培养上清液中 TNF-α含量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25 pg/ml)及空白对照组(P<0.05),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低于 LPS 组(P<0.01),但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LPS 可激活小鼠腹腔 MφNF-κB/p65核移位,并使胞核中 NF-κB/p65的表达量和活性升高、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下调,导致 TNF-α分泌增多。镧可抑制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紫杉醇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6周龄,体重180~2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P组隔日腹腔注射紫杉醇2 mg/kg,共4次;对照组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共4次.于给药前和给药结束后1、7、14 d时分别测定体重、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给药结束后14 d时,处死大鼠,取L4~6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 p65的表达.结果 两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P组给药结束后7和14 d时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或0.01).结论 紫杉醇通过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的NF-κB,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和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调节机制。 方法 分离及培养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5 mg/L)组、BAY11-7085(NF-κB抑制剂)组(5 μmol/L预刺激3 h后加入LPS作用3 h)、不同浓度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配体)组(10、20 μmol/L分别预处理3 h再加入LPS 5 mg/L)、GW966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拮抗剂)预处理组(预处理3 h后加入罗格列酮10 μmol/L,3 h后再加入LPS 5 mg/L)和溶媒对照组。加入LPS后 1 h收集细胞检测核因子κB(NF-κB) p65水平;3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基因表达;24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及核因子磷酸化。 结果 (1)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基础量CD40和ICAM-1,LPS显著上调其表达(P < 0.05);LPS作用1 h时腹膜间皮细胞磷酸化NF-κB p65活化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0±0.17比0.55±0.06,P < 0.05)。(2)NF-κB抑制剂BAY11-7085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 和ICAM-1表达显著低于LPS组(0.22±0.11比1.10±0.17,P < 0.01;0.34±0.02 比 0.50±0.06,P < 0.05;0.35±0.16 比0.74±0.03,P < 0.05)。(3)罗格列酮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以及ICAM-1蛋白表达亦显著低于LPS组(0.77±0.08比0.90±0.10,P < 0.01;0.79±0.16 比0.99±0.06,P < 0.05;0.83±0.20比1.22±0.13,P < 0.05)。GW9662和罗格列酮联合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40和ICAM-1表达显著高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0.95±0.19比0.79±0.16;1.04±0.24比0.83±0.20,均P < 0.05)。 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节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CD40和ICAM-1。罗格列酮通过 NF-κB途径下调CD40和ICAM-1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对原位结肠癌细胞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对HT-29细胞中TLRs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进行检测。ELISA法检测经LPS刺激后及NF—κKB被抑制后,HT-29细胞所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改变。结果HT-29细胞可表达不同TLRs,以TLR4的表达为最高。经LPS刺激后,HT-29细胞中TLR4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以及所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VEGF、IL-8、CCL20和IL-6均显著升高(P〈0.01)。TGF—β、VEGF、IL-8和CCL20的上调表达不能被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所抑制,但IL-6的上调表达则依赖于NF—κB的活性。结论结肠癌细胞TLRs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启动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对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以2 × 106/ml的密度接种于12孔培养板,每孔1 ml.纯化处理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孔.正常对照组(C组)加入RPMI-1640培养液1 ml,L组加入含100 ng/ml LPS的RPMI1640培养液1 ml,LL1组、LL2组和LL3组分别加入含有2、20、200μg/ml利多卡因+100 ng/ml LPS的RPMI-1640培养液1 ml.孵育24 h后,收集上清液,测定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取细胞沉淀,测定HMGBl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活性.结果 与C组比较,其他各组HMGB1浓度、HMGB1mRNA表达和NF-κB活性均升高(P<0.05);与L组及LL1组比较,LL2组和LL3组上述指标降低(P<0.05).LL3组HMGB1 mRNA表达水平低于LL2组(P<0.05).结论 利多卡因可抑制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活化,从而抑制HMGB1的合成与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