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对约诊痛的影响。方法:对246个患牙(其中活髓牙141个,死髓牙105个),随机分为逐步后退法组126个牙,采用不锈钢K锉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逐步深入法组120个患牙采用Pro—Taper手用锉逐步深入法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种预备方法约诊间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活髓牙中,逐步后退法组有16.9%,逐步深入法组有10%的患牙发生约诊间痛,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死髓牙中,逐步后退法组有32%、逐步深入法组有12%的患牙发生约诊间痛,逐步后退法明显高于逐步深入法。结论:对死髓牙,采用ProTaper手用锉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可以减少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逐步后退法—一种清理和成形具佳的根管扩大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管扩大的要求是既能清理又要使根管的成形佳。根管扩大方法颇多,诸如标准的根管扩大法、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抗弯曲根管预备法以及超声法等。其中逐步后退法(step-backmethod)最具优越性.应用最广,无论直的或是弯曲的根管均可采用,尤其对弯曲细小很管的预备,更有独到之处。有人认为现代的许多根管扩大法,都是在逐步后退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步骤如下:(1)根尖段(根管下1/3)预备(附图a):选用一根既能伸入根管达到牙本骨质界(距X线片报尖约lmm),又稍有摩擦感的挫,作为最开始选用的控称为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临床上感染根管的治疗,比较逐步深入法与逐步后退法的疗效,从而为临床上感染根管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临床感染根管治疗病例36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对照组组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根管治疗完成后随访6~8个月,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为卡方检验.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对于弯曲根管和狭窄根管,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普通根管,两组治愈率无差异;术后疼痛,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逐步深入法在感染根管治疗中优于传统逐步后退法.  相似文献   

4.
轻松逐步后退法治疗弯曲细小根管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弯曲细小根管的处理方法和疗效作出评价。方法,用轻松逐步后退法对36颗原来治疗失败和19颗未治疗牙的弯曲细小根管的处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根管扩大并完成根充53颗,成功率为96.4%;无扩大针折断,侧穿和根尖偏移等意外发生,2颗患牙弯曲根管发生台阶。结论:轻松逐步后退法能有效,安全地治疗弯曲细小根管,但备根时需切削较多牙体硬组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去髓术中约诊间痛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去髓术中的约诊间痛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门诊中选择性去髓术的218个活髓牙(117例患者)进行根管预备后疼痛程度的临床调查;分析不同医师、根管预备方法等治疗因素对疼痛的影响。结果:选择性去髓术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为28.4%。约诊间痛发生率为0.46%。不同医师、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活髓牙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均无明显影响(P>0.05)。而牙根情况影响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P<0.01)。结论:创伤因素可以引起约诊间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减少创伤、降低疼痛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波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三种不同方法预备后牙细弯根管对根管壁的清理能力及操作时间的差别。方法应用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波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对45个新鲜拔除的人恒磨牙近中颊侧根管进行预备.并记录操作时间,将牙根纵向劈开,分为根冠1/3、根中1/3及根尖1/3,扫描电镜下评价其根管内壁牙本质碎屑和玷污层的形成情况。结果三种方法对根管清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论使用何种预备方法,其对根中1/3及根冠1/3处的清理能力优于根尖1/3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根管预备时间分别为:逐步后退法(12.8±1.26)min.逐步深入法(9.02±0.74)min,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法)(12.21±1.90)min.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根管预备方法均不能达到完全的根管清理,尤其是对于根尖1/3部,清洁效果很不理想:总体上看,根中及根冠1/3清洁度显著优于根尖1/3。被动逐步后退法(超声与手用器械联合应用)及逐步后退法操作均较费时、费力,而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时间略短于另两种方法且较省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研究机用镍钛器械Hero 642根管预备系统对弯曲根管采用不同预备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有弯曲根管的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牙164个,分为3组,分别应用Hero 642根管预备系统和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深入法或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均采用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根据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效果和充填效果,术后随访半年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传统的不锈钢K锉相比,Hero 642根管预备系统采用两种方法预备根管均能较好地维持根管的走向和弯曲度以及根管的锥度和流畅度,术后并发症少且程度轻,逐步后退法术后疼痛和器械折断的发生率较逐步深入法多.结论:机用镍钛器械Hero 642根管预备系统预备弯曲根管成形效果好;采用逐步深入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K3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约诊间痛的情况,探讨发生约诊间痛的影响因素。方法临床选取因龋病或隐裂引起牙髓炎的患者共138例,其中男65例,女73例,年龄18~66岁。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大锥度K3机用镍钛器械(实验组)和02锥度手用不锈钢K锉(对照组)预备,比较2组根管预备后,患牙约诊间痛(EIAP)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K3机动预备系统预备的患牙约诊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K锉常规法(P=0.0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多根管患牙在2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根管患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动不锈钢K锉相比,K3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可以降低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平衡力法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评价用平衡力法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有弯曲根管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牙48个,试验组用弹性K锉(Flexofile),使用平衡力法预备根管;对照组用K挫,逐步后退技术预备根管,两组均用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两组在根管预备中无器械折断。试验组无根尖阻塞、台阶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发生根管偏移少,能较好地维持根管的弯曲度和走向。对照组1例有台阶形成,发生根管偏移的明显多于试验组(P<0.05)。结论:平衡力法预备弯曲根管可以节约成本,缩短操作时间,较好地维持根管的定向和弯曲度,减少根管偏移。安全有效,实用性强,可作为临床上预备弯曲根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Han JL  He H  Zhu YQ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398-400
目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约诊间痛的情况,探讨发生约诊间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临床因龋病或隐裂引起牙髓炎的患者共97例,其中男37例,女60例,年龄15~62岁。随机分为2组,机动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手动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比较2组术后患牙约诊间痛的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2组间疼痛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精确χ2检验比较2组约诊间痛发生率。结果:采用Mtwo机动预备系统的约诊间痛发生率显著低于K锉常规法(P=0.027)。结论:与手动不锈钢K锉相比,Mtwo机动根管预备系统可以降低根管预备后约诊间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Step into action     
Soll JL 《Dentistry today》1998,17(9):58-60, 62-3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硅橡胶一次印模法在铸造桩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硅橡胶一次印模法制作桩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37个残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25颗残根,通过根管内导入硅橡胶印模,翻制石膏模型,完成桩核制作。对照组l12颗残根,口内直接制取桩核蜡型,完成桩核铸造。比较两组桩核的临床效果,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成功122颗,失败3颗;对照组成功96颗,失败16颗。两组临床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硅橡胶一次印模法应用于制作铸造桩核中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