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静伟 《现代保健》2009,(25):88-8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取综合治疗(包括机械通气),治疗组19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固尔苏,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存活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固尔苏后皮肤颜色明显转红,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1),pH值上升。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天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对NRDS有明显疗效,能快速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换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张新 《现代保健》2012,(21):106-107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肺持续扩张压力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科2008年9月-2011年7月收治的112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肺持续扩张压力治疗,仅观察组加用固尔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情况、氧疗天数、转机械通气例数、住院天数及氧中毒情况。结果:(1)观察组血PaO2、pH高于对照组(P〈0.05),PaC02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氧疗天数和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转机械通气和氧中毒例数均小于氧中毒(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肺持续扩张压力治疗早产低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气情况并降低氧疗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固尔苏联合CPAP与单纯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接治的4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患儿,将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患儿采用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23例单纯采用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血气分析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H值、PaCO2及PaO2等各项血气指标值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 <0.05或P<0.01.结论 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固尔苏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防性应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应用固尔苏对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有效性。方法将30例≤28周及28-32周高危早产儿作为实验组,预防使用固尔苏。对照组25例符合上述标准但生后未固尔苏预防性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RDS发生率、严重程度、FiO2、血气分析、住院天数及转归等。结果实验组患儿在RDS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后吸氧浓度、吸氧天数、住院天数、生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转归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尔苏能够有效预防早产儿RDS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NRDS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36例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用药1、12、24h后PaO2明显提高,PaCO2下降,pH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15-1516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高于对照组的80.70%(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2、 S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呼吸机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呼吸功能,促进患儿尽快脱机,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 分别以常频机械通气(CMV)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NRDS患儿,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 高频振荡通气组患儿在治疗后4、12、24h,氧浓度、PaCO2明显下降并低于常频机械通气组,PaO2、PaO2/FiO2比值明显升高并高于常频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频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在改用高频振荡通气后,肺通气、换气功能各项指标能迅速改善,氧浓度、PaCO2显著下降,PaO2、PaO2/FiO2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频振荡通气能更好地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氧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对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呼吸机治疗的肺保护性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和肺保护性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患儿的通气、用氧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3%、83.33%,P<0.05;并发症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8.33%,P<0.05;血气指标比较,PO2、PCO2、pH治疗前后差异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O2、PCO2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两组患儿的通气、用氧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的结果为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以快速地缓解患儿的症状,减少对患儿肺部产生的损伤,还可以减少治疗中产生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有保障,可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41-342
目的对比固尔苏、珂立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RDS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予以珂立苏治疗,观察组(42例)予以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H、 PaCO2、 PaO2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4 h,观察组的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4 h、 48 h,两组的氧合指数、平均气道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尔苏、珂立苏治疗早产儿RDS均有显著效果,且在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氧合指数方面的效果相当。与珂立苏相比,固尔苏起效更为迅速,临床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0.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观察68例符合标准者,随机分为固尔苏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余治疗相同.观察两组血气变化、正压通气参数及时间、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用药后血气分析监测pH、PaO2、PaCO2较用药前均显著性改善(P<0.05);正压通气参数和应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临床有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P<0.05).结论 使用固尔苏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存活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胎龄26~32周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预防组出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预防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具备早产儿预防应用固尔苏者应尽早应用,可有效降低N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珂立苏与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长春市妇产医院出生的171例早产儿RDS的患者,随机分为珂立苏组、固尔苏组及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机械持续正压通气方法,珂立苏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管内滴入珂立苏50~100 mg/kg,固尔苏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200 mg/kg,比较3组患儿用药前后的呼吸频率(RR),血气指标p H,Pa O_2,Pa CO_2,疗程及氧疗时间。结果珂立苏组和固尔苏组在用药前后的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珂立苏组与对照组比较,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珂立苏组与固尔苏组治疗前后血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能够有效改善呼吸症状,明显缩短疗程,费用方面珂立苏组偏少。  相似文献   

13.
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JP〗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专职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专职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危重症专职护理。比较2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干预前及出院时动脉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胸肺顺应性(Ct)、气道阻力(R)水平。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专职组患儿机械通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Pa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PaO2、Sa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儿Ct、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儿Ct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专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应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可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提高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丽敏 《现代保健》2012,(22):38-39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本院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机械通气、激素、支持治疗等;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5.8%、6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呼吸机相关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24 h及48 h观察组各参数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通气、吸氧时间,促进患儿恢复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7例符合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结果 治疗组中NR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唐军  熊英  郭文俊  母得志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4):3416-3417
目的: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方法:将ARDS患儿15例分为两组,PS组(n=8)在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基础上经气管注入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舒)每次200mg/kg;对照组(n=7)经常规治疗及机械通气,不用固尔舒。结果:PS组呼吸机参数最高MAP水平和高浓度氧(FiO2≥50%)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S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PS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PS的治疗方案对新生儿ARDS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机械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频机械通气,观察组给予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运动智力发育商等。结果治疗1 h和12 h,观察组患儿的PaCO_2、PaO_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PaCO_2、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同时不会对患儿运动-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3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1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单纯性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A组)、肺表面活性药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组)和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组)3组,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B和C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7月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aO_2、PaCO_2、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儿QOL评分,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