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清除甲状腺后随访中,测定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和131I全身显像(WB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6例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后经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的DTC患者,口服诊断剂量131I后进行全身显像,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Tg含量。结果 96例患者中经临床确诊复发或转移48例,其中Tg≤2ng/mL 9例(18.37%);Tg在2~10ng/mL 7例(46.67%);Tg≥10ng/mL 32例(10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和131I-WBS联合检测,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84.2%,准确度为90.5%,阳性预测值87.9%,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血清Tg和131I-WBS是DTC术后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对判断DTC术后是否转移或复发有重要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廖宁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505-3507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和131I-全身显像(131I-WBS)联合检查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患者手术+131I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5例DTC患者术后3~4周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以下简称"清甲"),131I治疗前及随访时用RIA法各测定1次血清Tg,同时口服131I111~185MBq(平均133.8MBq)48h后,和(或)口服治疗剂量131I3.7~5.55GBq(平均4.5GBq)5~7d后做全身显像。结果:24例经临床证实有复发或转移的DTC患者中,11例(45.8%)Tg>10ng/mL,21例(87.5%)131I-WBS阳性,只有8例(33.3%)患者Tg和131I-WBS同时阳性。结论:DTC经手术+131I治疗后,常规进行Tg测定和131I-WBS检查,对尽早发现复发或有无转移、决策131I治疗方案以及评估131I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测定甲状腺球蛋白TG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I治疗中的指标变化,探讨TG在DTC病人中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法,仪器Elecsys 2010型全自动电化学分析仪,最低下限值<0.10ng/ml,批间变异3.6%,线性r>0.955,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软件.结果 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0ng/ml时,应对甲状腺疾病高度重视,如TG水平升高至>40ng/ml,提示DTC患者有转移灶的发生,治疗时加大131I的应用量.结论 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对确定DTC患者病情稳定或复发及转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指导DTC患者131I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全切术后抑制状态时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2~9月,75例接受甲状腺全切和131I清甲后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口服甲状腺素片进行抑制治疗。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601检测血清TG,TSH和TG-Ab,安图A2000 plus检测FT4,联合甲状腺B超,CT检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转移组与未转移组TG,TSH,TG-Ab和FT4结果;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G在甲状腺癌术后,抑制治疗时复发转移的诊断性能。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抑制状态,显像发现转移25例(33.3%),血清TG 49.02 ng/ml(95%CI:3.85~94.18 ng/ml); 未转移50例(66.7%),血清TG 0.84 ng/ml(95%CI:0.04~1.96 ng/ml),两组之间血清T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4,df=1,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T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 CI:0.81~0.97,P<0.01),最佳切点值为1 ng/ml,此时诊断复发或转移的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88%。结论 抑制状态时血清TG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甲状腺全切后抑制状态时血清TG水平为1 ng/ml可作为判断复发转移的最佳切点值,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水平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361例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随访期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n=38)和非复发转移组(n=323).分析术后血清ps-Tg水平与D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DTC复...  相似文献   

6.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传统疗法的治疗强度通常由疾病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级等早期的静态指标决定,可能导致患者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提出的新治疗反应评估体系,结合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疗效进行动态评估,便于调整治疗计划,实现个性化治疗。而甲状腺球蛋白是治疗反应分级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准确性。本文以校正甲状腺球蛋白增加其监测准确性为主题对近期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抗体定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构建定量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86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超声检查发现颈区可疑淋巴结转移113枚,术后病理证实阳性74枚(57例患者,纳入阳性淋巴结组)、阴性39枚(29例患者,纳入阴性淋巴结组).比较2组超声定量评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结果和穿刺针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FNA-Tg)、BRAF基因突变、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情况.结果 2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级别、病理类型、超声定量评分、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血清Tg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淋巴结组FNA-C阳性率、FNA-Tg水平、血清TgAb水平高于阴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NA-C阳性、FNA-Tg≥25 μg/L和血清TgAb≥500 U/mL是淋巴结转移阳性的预测因子(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超声定量评分、FNA-C、FNA-Tg和列线图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54、0.795和0.856(P <0.05).结论 FNA-C和FNA-Tg是术前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依据.通过大样本数据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淋巴结转移阳性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帮助医生术前准确快速地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且克服了单独FNA-C或FNA-Tg的诊断不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正为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检测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细针穿刺(FNA)洗脱液进行TG检测,并与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者(对照)的洗脱液标本进行FNA-TG水平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酶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免疫法(EtA)定量检测血清TG—Ab和TM—Ab.并对检测条件、干扰因素、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试验探讨。结果 EIA定量测定血清TG—Ab和TM—Ab分别在880IU/ml和665IU/ml以下线性良好.TG—Ab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3.2%和7.1%,TM—Ab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3.9%和7.6%。测得平均回收率为TG—Ab:92.4%、TM—Ab:101.2%.血清标本4℃存放一周内.对测定结果无影响。胆红素、血红蛋白在0.5g/L对测定无干扰.Hb浓度〉0.5g/L对TM-Ab产生正干扰.结论 EIA定量检测能较准确检测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符台临床常规使用要求.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探讨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0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按病情分为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和226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的血清A-TG与A-TPO的水平。结果亚临床甲亢组、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与临床甲减组的A-TG水平、A-TPO水平、A-TG、A-TPO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血清A-TG和A-TPO检测异常与甲状腺功能损伤间存在密切关系。血清A-TG和A-TPO可作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整合功能影像学和解剖影像学于一体,可同时反映病灶的131I摄取功能和解剖结构信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对于全身平面131I扫描(131I-WBS)而言,131I-SPECT/CT在病灶的定性及定位诊断,肿瘤分期与危险性分层,对131I治疗剂量的估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131I-SPECT/CT融合显像技术在DTC诊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对妇科肿瘤病人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 22例各类妇科肿瘤术后的病人共行23次18F-FDG符合线路/CT检查,并与血液肿瘤标志物测定值和CT结果比较.结果 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对妇科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5%、91.3%和100%.FDG显像发现64个病灶,共 7例病人(30.6%)的分期和治疗方案在FDG显像之后发生改变.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CT显像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和分期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18)F-FDG与^(68)Ga-FAPI PET/CT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全切术后转移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35例甲状腺全切术后DTC转移患者、共101处转移灶,包括淋巴结转移39处、骨转移30处、肺转移30处、脑转移及肝转移各1处;先后行^(18)F-FDG及^(68)Ga-FAPI PET/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DTC术后转移的价值。结果35例共101处DTC转移灶中,^(18)F-FDG PET/CT、^(68)Ga-FAPI PET/CT分别检出淋巴结转移32处/32处、骨转移20处/29处、肺转移28处/26处、脑转移1处/1处及肝转移1处/1处。^(68)Ga-FAPI PET/CT所测骨转移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显著大于^(18)F-FDG PET/CT(P<0.001),所测脑转移灶(0.89 vs.2.08)及肝转移灶的SUV_(max)(18.80 vs.4.73)亦存在差异,而淋巴结及肺转移灶的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8)Ga-FAPI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阳性预测值(PPV)、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PPV均大于^(18)F-FDG PET/CT(P均<0.05)。结论^(68)Ga-FAPI PET/CT诊断DTC甲状腺全切术后转移的效能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特点。方法 92例DTC患者,将手术切除癌肿及清扫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并逐一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结果本组中76例为乳头状癌,16例滤泡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2.4%(39/92),T1-2颈淋巴结转移率17.2%(11/64),其中LevelⅥ区占100.0%,LevelⅣ区占9.1%;T3-4颈淋巴结转移率100.0%(28/28),其中LevelⅥ区占100.0%,LevelⅣ区占25.0%,LevelⅢ区占10.7%。结论 DTC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转移区域以同侧为主,以LevelⅥ区、LevelⅣ区常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肝细胞癌(HCC)及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HCC患者(HCC组)和55例ICC患者(ICC组)的18F-FDG PET/CT资料,记录病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以病灶18F-FDG浓集水平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为诊断恶性标准,比较2组原发灶18F-FDG PET/CT阳性率、SUVmax值、胆管扩张发生率、癌栓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远处转移发生率以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不同区域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ICC组18F-FDG PET/CT阳性率(χ2=13.887)、SUVmax值(t=-4.139)、胆管扩张发生率(χ2=126.441)、淋巴结转移发生率(χ2=32.727)、远处转移发生率(χ2=30.964)、在各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发生率均较HCC组高(P均< 0.05),而癌栓发生率与H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815)。结论 18F-FDG PET/CT鉴别诊断HCC与ICC具有重要价值。HCC的SUVmax值低于ICC。ICC较HCC更易出现病灶周围胆管扩张、发生远处转移及合并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转移瘤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方法 对68例肿瘤患者肺转移灶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8例CT显示阳性病例中,PET显示阳性18例,部分阳性27例,总阳性率为66.18%;阴性23例,占33.82%.CT发现病灶数目575个,PET显示194个,PET检出率为33.74%.FDG有无摄取以及摄取的程度与转移灶大小有明显关系,与原发肿瘤的来源无关.随着病灶增大,PET阳性率和SUV值均明显增高. 结论 18F-FDG PET对肺转移瘤、尤其是单个转移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LCU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活检证实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34例LCUP患者资料,常规检查均未找到原发灶。对全部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与临床随访及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例淋巴瘤患者被排除,18F-FDG PET/CT检出可疑原发灶25例,正确检测出原发灶13例,检出率为41.94%(13/31);其中8例经病理证实,5例为临床诊断,阳性预测值为52.00%(13/25)。未找到原发灶的6例患者中,3例经随访尚未明确诊断。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寻找LCUP的原发灶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肝脏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常规影像(超声、增强CT和MRI)及PET/CT资料,病灶18F-FDG浓集水平高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为诊断恶性标准。结果 108例肝脏肿瘤各种影像检查共检出194个病灶,70个肝细胞癌病灶18F-FDG PET/CT发现34个,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4.95±3.86;23个胆管细胞癌病灶PET/CT发现22个,SUVmax为7.65±3.88;101个肝内转移瘤病灶PET/CT发现97个,SUVmax为9.65±5.34。18F-FDG PET/CT对肝转移瘤和胆管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96.04%和95.65%)均高于肝细胞癌(4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转移瘤与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之间SUVmax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原发肿瘤来源的肝转移灶的SUVmax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7,P>0.05)。结论 18F-FDG PET/CT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病灶检出率不同,病灶的SUVmax值亦存在差异;在肝脏肿瘤诊断与分期时需科学合理应用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符合显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临床怀疑肺部肿瘤患者术前18F-FDG符合显像结果,观察各种病变摄取18F-FDG的情况及特征.结果98例被怀疑肺部肿瘤的病例中确诊为肺癌60例,其18F-FDG符合显像结果全部为阳性;肺部良性肿瘤9例,8例为阳性;确诊为肺结核20例,11例显像阳性;炎症9例,4例显像阳性.结论18F-FDG符合显像诊断肺部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肺癌的分期亦具有重要的价值,但须结合临床对显像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口腔癌及中咽头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正确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观察18 F-FDG PET/CT在诊断口腔癌及中咽头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