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有效降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的方法,增加病人使用呼吸机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本科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因呼吸衰竭等疾病需要无创通气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对其进行预防医院获得性压疮的护理。结果本组研究的100例无创通气患者,前7d没有患者存在压疮的现象,而7d之后有10例患者出现Ⅰ期压疮现象,患者的压疮率为10%(10/100)。结论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采取各项护理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显著降低了无创通气患者医院获得性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ICU危重症患者68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47%(P<0.01);干预组患者压疮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压疮预防护理的应用可有效降低ICU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和压疮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常见病,患者表现为呼气困难,呼气时气流受阻。许多患者在数十年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后常因肺部感染加重组织缺氧,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经鼻或口鼻无创上E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具有良好效果。我们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功能障碍,发现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压疮(Pressure Sore)是指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压疮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00-2004年美国住院患者中压疮患者占7%~9%,2007年欧洲所有医院中压疮的平均发病率为18.1%,我国上海约80%的截瘫患者发生过压疮,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资源的消耗。据统计,全球每年用于防治压疮的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消耗。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降低压疮的发病率并提高压疮的治愈率一直是护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6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16 h;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6 h。观察两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时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6.
邬舟玥  闵苏  胡军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168-168,F0003
目的探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自制的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在心胸外科手术压疮防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患者380例,分为两组:使用表格组(A组)和未使用表格组(B组),每组190例,其中,平卧位90例,侧卧位10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1例,平卧位发生压疮0例,侧卧位发生压疮1例;B组患者术后发生压疮8例,平卧位发生压疮1例,侧卧位发生压疮7例;B组患者压疮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B组在侧卧位时较A组更易发生压疮。结论使用手术室压疮防范记录表可有效降低心胸外科手术压疮的发生率,尤其可降低侧卧位手术的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老年肺原性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时机械通气的应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刘迎午孙金豪郭莹张纳新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在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而老年因肺原性疾病致心跳呼吸骤停进行机械通气,其复苏方法与心脏...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Ⅱ型呼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机械通气是抢救手段之一。传统机械通气能有效的改善通气,降低呼吸功,纠正呼吸衰竭,但因常合并继发感染,操作复杂,技术性强,费用高而不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1,2]。近年无...  相似文献   

9.
朱燕  李晓银 《大家健康》2016,(5):123-124
目的:研究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依据欧洲MDS、美国WOCN工具包及国际IAD和Tears指南,并应用Delphi法制成的调研工具对该院的1816位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其中280位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为6.43%,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3.57%.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有外力作用、皮肤过度潮湿、营养不良、感知能力丧失、高龄等.结论: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识别压疮高危人群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对该类人群压疮与治疗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相关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依据欧洲MDS、美国WOCN工具包及国际IAD和Tears指南,并应用Delphi法制成的调研工具对该院的1 816位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其中280位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为6.43%,医院获得性压疮发生率为3.57%。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原因有外力作用、皮肤过度潮湿、营养不良、感知能力丧失、高龄等。结论:住院期间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识别压疮高危人群有助于医务人员提高对该类人群压疮与治疗的重视程度,从而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减少压疮相关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肿瘤住院患者筛选出医院获得性压疮(HAPV)相关危险因素,针对高危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肿瘤医院综合内科肿瘤患者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178例肿瘤患者,住院期间11例患者发生压疮,HAPV发生率为6.18%。Braden评分、是否发生失禁以及疼痛评分为高危因素。结论 对Braden评分≤18分或疼痛评分≥4分和发生失禁的患者HAPV高危人群,临床护士应加强疼痛评估和失禁性皮炎,降低HAPV发生率,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组(治疗组)及拒绝无创正压通气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病死率、RICU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2小时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患者24小时后的呼吸频率、PaCO2较治疗前降低,pH、PaO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2小时后、2,4小时后PaO2较对照组同时间PaO2高,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气管插管率、病死率、RICU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利用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经口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等方法对重症呼吸衰竭进行临床治疗,对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白细胞计数、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镇静剂使用次数、脱机成功率、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经鼻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RR、HR、PaCO2、PaO2及白细胞计数等生理指标,而且较经口有创无创气管插管明显减少了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期间的镇静剂使用次数及总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或〈0.001)。结论经鼻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能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生理指标,还能更有效地改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治疗探讨长治市二院(046000)窦月琴长治市医院张建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呼吸衰竭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的缺氧或伴有CO2潴溜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2],既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机体代偿反应,又...  相似文献   

15.
呼吸机的撤离是指当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病因改善或缓解时.由全部或部分通气支持转为完全自主呼吸或仅需夜间无创呼吸支持的过程。临床工作中,将呼吸机的撤离分为两种类型:快速撤机和逐渐撤机。前者多见于手术后或对治疗反应迅速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在通气治疗6~8小时(〈24小时)内撤离呼吸机;而后者多见于神经危重症患者。因此类患者病情复杂,影响撤机因素多,易合并呼吸聚功能障碍而发生撤机困难,因此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赵明泽 《北京医学》2010,32(9):761-763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多发生在SICU、脑外科、RICU、神经内科和肿瘤科。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长期经鼻留置胃管、胸腹部手术、重度创伤术后及脑出血者易患。多数患者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营养支持和呼吸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综合护理预防ICU俯卧位通气患者压疮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作为文章的研究时段,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内收入天津市环湖医院ICU病房并予以俯卧位通气治疗的77例患者,结合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比组纳入38例双号患者,并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纳入39例单号患者,并给予综合护理,以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护理模式各自应用价值。结果 就压疮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患者通气1 d、通气2 d以及通气3 d压疮发生率指标水平均较对比组指标水平更低,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94.87%(37/39)指标水平较对比组73.68%(28/38)指标水平更高,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就预防压疮而言,将综合护理应用于ICU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患者可行性较高,压疮发生几率较小,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亦将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了一个台阶,应用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8.
呼吸机撤离失败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呼吸机治疗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呼吸衰竭和呼吸功能不全[1]。当患者自主呼吸达到适当水平的呼吸功能就要及时撤机[2]。而成功的使机械通气的患者脱离呼吸机并非易事。一些患者即因撤机困难导致脱机失败,其主要原因有:1未具备呼吸机撤离条件就仓促撤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鼻胆管固定方法,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采用3M加压高强胶带,"Y"形固定,在鼻腔和鼻胆管之间垫康惠尓水胶体敷料。结果:122例患者均用3M加压高强胶带固定鼻胃管,改良前60例发生鼻部压疮19起,改良后62例仅1例鼻部压疮发生。结论:改良的鼻胆管固定方法,能有效降低鼻部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订相应的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5个月的良性干预,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无创通气患者面部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无创通气患者最终气管插管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