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刘晓健 《中外医疗》2012,31(31):92-93
目的探讨分析潘托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52例,并给所有患者潘托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四联法治疗,用药10 d,待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52例患者中有48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并且幽门螺旋杆菌也得到了很好的清除。结论采用潘托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经济实用,并且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谢立兵 《中外医疗》2011,30(29):7+9-7,9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株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凼门螺旋杆茸(Hp)和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临床疗效。方法36例确诊为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予以四联治疗:兰索拉唑30mg、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每天2次口服,果胶铋150mg,每天3次口服,共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结果溃疡的愈合率为91%,Hp的根除率为94%。结论兰索拉唑,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症状缓解迅速,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丁建业 《吉林医学》2010,31(21):3496-3496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果胶铋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经胃镜病理证实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四联法治疗2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评价两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溃疡治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红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和果胶铋四联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余佩玲  贺平  李贤莉  黄玉 《右江医学》2012,40(3):353-355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四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四联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2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片(312.5mg/片)、克拉霉素0.5g、胶体果胶铋200mg口服,2次/d,共7天。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20m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片(312.5mg/片)、克拉霉素500mg口服,2次/d,共7天。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C尿素呼气试验(14 C-UB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四联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7%、76.4%,四联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由胶体果胶铋、冸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四联疗法与冸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14C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患者98例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成人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胶体果胶铋10mg每日3次口服、泮托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8例:泮托拉唑40mg每日2次口服、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克拉霉素500mg每日2次口服。停药4周后复查Hp。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对照组根除率79.2%。结论: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有很高的根除率,安全性好,有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应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共计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实施四联疗法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面愈合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的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根除率为91.3%,对照组根除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四联疗法比三联疗法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试验组行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86.67%,临床治疗有效率93.33%,复发率为10%;对照组31例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根除率74.19%,临床治疗有效率77.42%,复发率为22.5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与果胶铋组成的四联疗法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吴礼浩  邓芝禾 《河北医学》2008,14(5):523-525
目的:比较由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55例随机分组,治疗组(28例)方案为前5d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后5d潘托拉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对照组(27例)三联疗法为潘托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疗程7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对照组Hp根除率为7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依从性好之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效果优于三联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经电子胃镜、尿素(14C)呼气试验确诊为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给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除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根除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骆阳 《吉林医学》2013,34(14):2690-2691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7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或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9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粒(156.25 mg/粒),3次/d,左氧氟沙星片0.2 g,胶体果胶铋胶囊0.2 g口服,2次/d,共7 d。对照组58例给予泮托拉唑40 mg,1次/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粒(156.25 mg/粒),3次/d,克拉霉素500 mg,2次/d口服,共7 d。治疗结束后至少间隔4周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4.9%、70.6%,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胶体果胶铋联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入院编号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的抗幽门螺旋杆菌四联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04例,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患者采用果胶铋、甲硝唑加克拉霉素三联疗法,B组患者在这三联基础上再加雷贝拉唑进行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A组的80.77%,B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果胶铋、甲硝唑、克拉霉素加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由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盎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前5天口服潘托拉唑+阿英西林,后5天口服潘托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对照组(57例)口服潘托柱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天,比较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较高的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由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11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前5天口服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后5天口服潘托拉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对照组(57例)口服潘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7天,比较治疗后两组Hp根除率.结果 Hp根除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1.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以潘托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日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较高的根除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2例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果胶铋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拉霉素治疗。疗程为期7d。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Hp,比较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其Hp根除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患者不良反应较轻,仅少数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腹泻症状,均可耐受,未影响治疗。结论以兰索拉唑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阳性胃溃疡患者Hp根除率高,患者顺应性好,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PPI)配合加味黄芪建中汤与西药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配合中药加味黄芪建中汤。对照组予标准4联疗法(枸橼酸铋钾、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好,主要症状改善快,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林廷辉 《吉林医学》2014,(22):4947-4948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  相似文献   

20.
陆德云  覃岭  张雪莲 《四川医学》2012,33(5):771-772
目的 探讨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方法 将138例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对照组68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两组患者均完成1周治疗,治疗结束后4周对根除Hp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7.14%(61/70)和73.53%(5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P<0.05).结论 含铋剂四联疗法用于消化性溃疡Hp感染初治者的疗效好于标准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