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左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73例患者接受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9例,心肌梗死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陈旧心肌梗死37例,胸痛待查83例。结果冠心病185例,冠脉三支病变52例,双支病变54例,单支病变79例,正常冠脉88例。对其中111例患者的143支血管155处病变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2枚。经左侧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98.2%(268/273)。不成功的5例改用股动脉途径后行介入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70例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25例患者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2 w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的评价结果,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共搭建204支桥血管,包括65支动脉桥血管,139支静脉桥血管,动脉桥血管的通畅率明显高于静脉桥血管(P<0.05)。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4.29%,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通畅评价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1%、96.00%、94.44%、97.78%、88.89%,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可对其桥血管通畅情况予以清晰显示和准确评价,其评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自体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 2 8例桡动脉 ( RA )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经验。2 8例中 ,男 2 6例 ,女 2例 ;年龄 3 8~ 73岁 ,平均 ( 5 3 .3 2± 8.72 )岁 ;体外循环下搭桥 6例 ,非体外循环下搭桥 2 2例 ( 75 .7% ) ;全动脉化搭桥 2 4例 ( 85 .7% ) ,双侧 RA9例 ,左侧乳内动脉 ( IMA) 2 8例 ,双侧 IMA7例 ,胃网膜右动脉 1例。人均搭桥3 .15支 ( 2~ 5支 ) ,序贯吻合 5例 ,“Y”型吻合 2例 ,室壁瘤切除 ,左心室几何成形术 1例。2 7例顺利康复 ( 96.4% ) ,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1例 ( 3 .6% )。认为自体 RA是理想的第二种动脉移植物 ,远期通畅率高 ,适合于各种冠状动脉搭桥术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血管桥痉挛处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趋于成熟 ,内乳动脉 (IMA)、桡动脉 (RA)、大隐静脉 (SV)等血管桥广泛采用 ,取材过程中 ,压力扩张、溶液冲洗、血管桥营养血管破坏等均能引起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源性一氧化氮 (NO)、前列环素 (PGI2 )、内皮依赖性超级化因子 (EDHF)等血管活性物质参与内皮增生、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及血管平滑肌张力调节。内皮功能不全或内皮细胞损伤引起NO、PGI2、EDHF生成及释放减少 ,术中及术后血管桥痉挛经常发生 ,从而引起心肌血流量减少 ,血栓形成 ,降低血管桥近期及远期通畅率。因而 ,深入理…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绞痛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了解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随时间产生的变化与心绞痛复发的关系,探讨治疗方法.方法 48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的患者因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自体血管和移植血管的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8±9.9岁.CABG到冠状动脉造影时间:1~6个月47.9%(23/48);7~12个月20.8%(10/48),1年以上者31.3%(15/48).135支移植血管中,闭塞33.3%(45/135),狭窄5.9%(8/135);其中左乳内动脉(LIMA)闭塞28.6%(10/35),吻合口狭窄8.6%(3/35),血流竞争不过自体血管8.6%(3/35);静脉桥狭窄5.2%(5/97),闭塞35.1%(34/97).3例桡动脉搭桥中2例有狭窄.心绞痛复发可能的原因:移植血管病变72.9%(35/48),自体血管病变加重8.3%(4/48),再血管化不完全12.5%(6/48),移植血管在狭窄近端1例,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导致LIMA供血不足1例.药物治疗25例;自体血管介入治疗15例,5例慢性闭塞失败;6例桥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成功;2例再CABG.结论 CABG术后仍可以复发心绞痛,复发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血管病变,其次为自体血管病变加重,再血管化不完全,搭桥位置不正确.自体和移植血管狭窄性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经桡动脉途径行CAG的患者230例,应用血管彩色多普勒技术在术前及术后1~3个月测量桡动脉舒张期内径,并结合血流频谱评价桡动脉有无发生狭窄.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动脉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手部缺血等并发症.其中2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狭窄,占9%,其余病例CAG前后桡动脉内径未发生显著性的变化[术前(2.37±O.64)mm,术后(2.32±0.61)mm,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桡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桡动脉多次穿刺和糖尿病.结论:经桡动脉CAG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74岁。因间歇性心前区疼痛 3d于1 999年 3月 1 2日入院。患者 1 989年 1月 ,快步行走或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能缓解。同年外院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CAG)示前降支近端 98%狭窄 ,右冠脉中段弥漫性病变伴多处狭窄 ,呈串珠样改变 ,遂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 CABG) ,取左内乳动脉 ( LIMA) -前降支搭桥 ;取大隐静脉行升主动脉 -右冠脉搭桥。术后心绞痛未再复发 ,生活如常人。入院前 3d,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又出现上述症状 ,每次持续 5~ 1 0 min,心电图示 ST段动态改变 ( 、 、a VF导联 ST段压低 1~ 1 …  相似文献   

8.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5年8月~2008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心绞痛复发而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2例,男6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2±9.02)岁.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平均(36.51±23.34)个月.旁路移植血管共199支,其中左内乳动脉桥41支,大隐静脉桥156支,桡动脉桥2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自体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取材、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1例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使用自体桡动脉(RA)为桥血管,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60.8±7.5)岁。B组:未使用RA为桥血管,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63.2±5.4)岁。将两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围术期A组死亡1例,病死率3.8%,B组死亡2例,病死率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通过双源CT检查显示自体桡动脉通畅程度优于大隐静脉(P0.05)。结论:自体桡动脉是较理想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移植材料,精细的不接触采集技术,科学合理应用舒张血管药物,可获得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成人心脏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选择合适的血管材料是保证CABG术后患者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桡动脉作为桥血管相对于大隐静脉可改善CABG患者的预后,最新的临床指南也提升了对桡动脉的推荐级别,但在临床实践中,桡动脉在CABG患者中的使用率仍偏低。本文系统总结了桡动脉组织与功能学特点,并对比了桡动脉和其他桥血管的使用效果,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桡动脉在CABG临床使用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动脉血管作为移植血管材料有其自身优势,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自体大隐静脉仍然是最常用的移植血管材料.新内膜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静脉桥再狭窄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的防治方法包括药物、血管外支架、扩张液和基因治疗等,其中基因治疗为再狭窄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提高桥血管的通畅率、预防桥血管堵塞成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有多项研究从不同方向探索了提高桥血管血运效率的方法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Campeau于1989年首次应用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来,以其比股动脉途径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术后活动不受限、住院时间短、费用减少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现就我们的经验及安全性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以桡动脉为旁路移植物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桡动脉制备方法和早期结果。方法 对 18例患者以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以改良 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术中上肢外展 90°,肘窝以远 3cm至腕关节线内 2 cm做弧形皮肤切口 ,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和脂肪组织一并游离。分支以钛夹夹闭。严格避免夹镊桡动脉本身。离断后腔内注入肝素化罂粟碱 ,并置于该液中备用。共制取桡动脉 18根。远端吻合至后降支及钝缘支 ,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术后常规应用钙阻滞剂 12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心绞痛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无手臂缺血发生 ,未见围术期心肌梗死。结论 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安全 ,手术效果好。严格的“免触”制备技术和术后应用钙通道阻滞剂是保证桡动脉良好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135例CABG后,再次出现心绞痛且1支或2支桥血管闭塞患者入选.患者CABG后至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4~89(平均33.8±23.5)个月.移植血管共318支,闭塞146支,其中左内乳动脉(LIMA)闭塞29支(29/128),占22.7%,大隐静脉桥闭塞117支(117/188),占62.2%.自身靶血管146支,靶病变158处,均为B2或C型病变,其中在45例患者有47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47/158),占29.7%.结果 对135例患者共158处自身冠状动脉靶病变进行PCI,其中对45例患者的47处CTO进行了PCI,共置入310枚药物洗脱支架(DES),未置入裸支架.总病例成功率为96.3%(130/135),病变成功率为96.8%(153/158).术后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无主要临床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再狭窄率5.6%(5/89),靶血管重建率5.4%(7/130),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8/130).结论 对CABG后桥血管闭塞患者自身冠状动脉行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谢生转 《山东医药》2009,49(16):115-116
由于介入技术的日趋成熟、器材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展,使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得到进一步体现。本研究选择右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病例为住院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60例.经桡动脉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后患者血清中ET、NO水平较冠状动脉造影前升高,但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后较冠状动脉造影前患者血清中NOS活性增高(P<0.05).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可能造成血管内皮轻度损伤,同时可能具有激发内源性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4月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12例,按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两组,对比观察其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统计学处理,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6.12±3.54)min和(5.80±3.64)min(P>0.05),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0.10±10.36)min和(19.82±10.44)min(P>0.05),成功率分别为98.07%和100%(P>0.05),血管并发症分别为3.84%和17.3%(P<0.01)。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不需卧床,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左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具有导管易到位、较低的放射剂量吸收、解剖学变异少、学习曲线短等优点,因此左桡动脉可以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常规初始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61例(冠状脉双支病变2例,3支病变53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配合麻醉管理。结果:除1例术中发生室颤,术后死亡,其余均通过药物支持和有效管理顺利完成手术。结论:保证充分暴露血管靶位,维持血容量,注意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心律失常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