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肝宝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肝宝对乙型为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90例乙型肝炎肝经患者分为复肝宝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大黄Zhe虫丸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HA、LN和PⅢP的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组治疗后较亦有显著怀差异,治疗组降低降更明显。结论:复肝宝具有较好的降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病患者血清HA、LN、IV-C、PCⅢ水平与临床分型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病患者(其中98例采用肝活检确诊)分别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HA、LN、IV-C、PCⅢ水平。结果:血清HA、LN、IV-C水平在慢性肝炎中度和病理S3期时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PCⅢ水平在病理S2期就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LN、IV-C、PCⅢ水平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而且受肝脏炎症程度的影响。PCⅢ似是判断早期肝硬化的相对灵敏和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清PC—Ⅲ,Ⅳ—C,LN,HA水平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114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片段(Ⅳ-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表明,慢性肝病组PC-Ⅲ水平高于正常人(P<0.05),但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慢性肝炎及肝硬化Ⅳ-C水平升高较PC-Ⅲ和LN显著;中度慢性肝炎时LN水平即显著升高;急性肝炎时HA显著升高后,从中度慢性肝炎始HA水平显著升高(P>0.001),肝硬化时最高。表明血清HA水平反映肝损伤,病变活动及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性优于PC-Ⅲ、Ⅳ-C和LN,是良好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强力宁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标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前胶原Ⅲ肽(PⅢP)和透明质酸(HA)及Ⅳ胶原的检测,同时应用强力这对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8周。结果:慢性肝炎患者的PⅢP、HA及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PⅢP、HA及Ⅳ型胶原水平有关系,以S3和S4期最高;强力宁治疗第6周时血清PⅢP水平下降(P〈0.05),8周时,P  相似文献   

5.
郭英华  张琪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2):793-794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组: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有明显差异:而B组PⅢP含量虽高于A组,C组PⅢP含量高于B组,但其均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肝癌组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组PⅢP含量低于肝硬化组,两组含量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花生四烯酸释放及其对高血压病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61例高血压病者血花生四烯酸含量变化及对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的调节进行研究.结果:(1)血压:治疗各组均较治疗前下降(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治疗后Ⅳ组较Ⅲ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2)血花生四烯酸、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①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花生四烯酸(P<0.05~P<0.01),TXB2含量(P<0.05)及T/6比值(P<0.05~P<0.01)均显著升高;6ketoPGFa1α含量下降不显著。②治疗后花生四烯酸(Ⅰ组、Ⅱ组P<0.05,Ⅳ组P<0.01)、TXB2(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含量及T/6比值(Ⅱ组P<0.05,Ⅳ组P<0.01)均降低;6ketoPGF1α较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表明血花生四烯酸和TXA2含量与血压变化趋势一致,提示其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腺苷脱氨酶(ADA)、羟脯氨酸(Hyp)和透明质酸(HA)含量测定在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四氯化碳(CCl4)高脂低蛋白复合因素诱发大鼠肝硬化模型,以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0例肝硬化大鼠和96例各型慢性肝病患者上述指标。结果NAG、ADA、Hyp和HA含量:在肝硬化大鼠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相应指标(P<0.05或0.01);在慢性迁延型肝炎(CPH,3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30例)和肝炎后肝硬化(LC,31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0.001,但CPH组ADA除外),且LC>CAH>CPH。结论NAG、ADA、Hyp和HA含量测定在肝纤维化辅助诊断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与感染时间、肝功能指标、血清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病程为1~10年的丙肝患者165例;(1)观察临床分型与感染时间的关系;(2)观察临床分型与血清TBIL、ALT、ALB的关系;(3)观察临床分型与血甭HA、PCⅢ、Ⅳ.C、LN的关系。结果:(1)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与感染时间呈线性关系;(2)TBIL、ALT在各临床分型间无显著差异,ALB异常与肝硬化有一定关系;(3)HA、PCⅢ、Ⅳ.C、LN随肝脏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尤其HA、IV.C可反映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程度。结论:定期检测丙肝患者血清学纤维化指标。特别是检测HA、Ⅳ.C的血清水平,可早期发现肝纤维化,防止和减少肝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在预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HACH)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例正常人及49例HACH急性期手术和非手术患者血清SIL2R含量。结果:HACH患者入院当日血清中SIL2R含量〔(0.592±0.037)U/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237±0.069)U/L〕;手术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1天和第10天血清SIL2R含量比较分别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组患者术后第1日和第10日与非手术组患者血清SIL2R含量同步比较分别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患者入院当日血清SIL2R含量〔(0.743±0.049)U/L〕高于存活组〔(0.598±0.044)U/L,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0.237±0.068)U/L,P<0.01〕。结论:SIL2R与HACH患者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动态测定血清SIL2R含量,可作为观察HACH病情发展变化的一项指标,同时对判断HACH的预后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原肺水肿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纤溶系统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HAPE)患者血液流变性、凝血及纤溶系统的 变化。方法:在海拔3700m对8例HAPE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检测其血流变 指标、抗凝血酶 Ⅲ(AT-Ⅲ)及纤溶指标。结果:HAPE患者治疗前较临床治愈后全 血粘度、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栓形成系数、红细胞聚集系数均显著升高(P<0. 05或0.001)。血栓素B2、vWF、纤维蛋白原、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 D-dimier增高显著(P<0.05~0.001),6-酮-前列腺素F、AT-Ⅲ降低非常显著 (P<0.01)。结论:血液粘度增高,T× B2与 PGI2平衡失调,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功 能紊乱参与了HAPE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1.
HA,LN,CⅣ,PCⅢ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可靠之血清指标。方法 用放免法对241例住院肝炎患者者联合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IV)、Ⅲ型前胶原(PCⅢ),同时进行肝炎病毒标志物,B型超声波相关指标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四项指标分别在急性和慢性肝炎轻型、慢性中型、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中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肝硬化组升高略低于亚急性重型组。而肝炎病毒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含量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方法取空腹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TNF-α、HA、Ⅳ-C、LN的含量。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HA、Ⅳ-C、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LN含量亦高于对照组(P<0.05);TNF-α含量、与HA、Ⅳ-C、LN含量呈正相关。结论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含量的升高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是发生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四者存在着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艳华 《临床荟萃》2000,15(24):1110-11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胆酯酶与其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S)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静脉血检测其血清透明质酸,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肝组织纤维化活动度越高,血清胆碱酯酶降低愈明显,S1与S2,S2与S3,S3与S4之间比较,呈现显著差异(P〈0.005),病理分期与血清HA两者密切相关。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是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变化的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自行设计的可调式自动活检装置(AABD),在超声导向下对12例血清HBV标记物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肝脏进行活检,组织标本进行HBVPCR和Dot-Blot杂交检测并与超声显像参数做相关关系的研究。12例CHB中,5例血清及肝组织HBV-DNA阴性,血清ALT均≤45u/L(HBV-DNA阴性组);7例血清及肝组织HBV-DNA阳性,血清ALT均≥68u/L(HBV-DNA阳性组)。超声检查肝实质回声直方图的像素均值(AV)及其标准差(SD),两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肝炎中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超声检查的多项指标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发现,CHB病人的肝实质回声及其直方图的AV和SD,以及肝内血管走行情况与肝内HBV-DNA的检出存在相关关系(r=0.512,P=0.021,各偏回归系数的P值亦均<0.05),并计算出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途径。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丹参组(Ⅰ组)和华蟾素组(Ⅱ组)。Ⅰ组静脉滴注华蟾素和丹参注射液,Ⅱ组单独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连续治疗60天。结果两组均能促进HBeAg、HBV DNA转阴和抗HBe转阳,但Ⅰ组的降酶、升高白蛋白和降低球蛋白的疗效优于Ⅱ组(P<0.05,P<0.05,P=0.05),肝肿大回缩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1)。结论华蟾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酮体比值(AKBR)对判断感染性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病情轻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急性感染组(又分A、B、C3组)患者乙酰乙酸(AcAc)、β羟丁酸(3HB)及AKBR等指标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cAc〔(0.42±0.15)mmol/L〕和3HB〔(0.82±0.18)m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20)mmol/L和(1.40±0.25)mmol/L〕,P均<0.01;急性感染A、B、C3组的PaO2、乳酸、阴离子间隙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AKBR与APACHEⅢ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01);血清酮体水平与APACHEⅢ评分间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r=0.163,P>0.05);AKBR和PaO2与APACHEⅢ评分间有明显相关性(r=0.722,P<0.01)。结论:AKBR能更早期、直接、准确地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受损程度和能量代谢状态,可以作为评估感染性MO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脉抗衰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脉抗衰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栓素B2(TXB2)水平明显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明显增高(P均<0.01),但治疗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P均<0.01);治疗组脂质过氧化物(LPO)、遗传性假血友病第Ⅷ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增高(P均<0.01),常规组LPO、SOD、vWF和Fn则无显著变化(P均>0.05)。治疗前UA患者LPO与vWF呈直线相关(r=0.52,P<0.01),治疗后LPO与vWF降低值呈直线相关(r=0.71,P<0.01)。结论:复脉抗衰注射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调整血栓素A2/前列环素(TXA2/PGI2)比例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择24例经三次以上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测定每次TACE治疗前后透明质酸(HA)、人Ⅲ型前胶原(h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的血清学水平,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TACE治疗前后对比,三次肝纤维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第三次TACE术后升高最明显(P〈0.01),三项肝纤维化指标中,以Ⅳ.C变化最显著。第一次TAC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PⅢP)在慢性肝病中的诊断作用,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了1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15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8例肝硬化(LC)和10例正常人的血清N-PⅢP含量,并对全部患者进行肝活检和肝组织切片的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显示:CAH和LC组血清N-PⅢP含量显著高于CPH和正常对照组(P<0.005),血清N-PⅢP含量与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5)。提示,血清N-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和慢性肝病的活动度,可作为临床上判断肝病进展及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肝静脉多普勒超声和血清标志物检测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用上述二种方法同时对70例慢性肝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肝静脉多普勒波形改变具有相对恒定的特征变化;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蛋白(LN)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肝静脉多普勒法诊断肝纤维化明显优于血清法,是诊断肝纤维化较可靠的无创伤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