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大鼠肺组织ACE,AngⅡ和ColⅠ蛋白及mRNA含量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卡托普利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足月新生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高氧组、空气对照组、卡托普利治疗组和盐水对照组,每组各60只。将高氧组、盐水对照组和卡托普利治疗组的足月新生Wistar 大鼠(连同母鼠)生后即置于氧舱内持续吸入高浓度氧(FiO2=0.9)21 d造成高氧肺损伤模型,空气对照组吸入空气。卡托普利治疗组于生后7 d每天经胃管灌服卡托普利每日30 mg/kg, 盐水对照组每天经胃管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1,3,7,14,21天随机选取6只麻醉后处死。肺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ColⅠ蛋白含量,用日产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CE活性,用放免法测定AngⅡ的含量。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ACE,AngⅡ,ColⅠ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高氧组、盐水对照组肺组织ACE,AngⅡ,ColⅠ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在实验后第14天明显升高,第21天达高峰(P<0.05或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与高氧组、盐水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但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0.05)。 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高氧组、盐水对照组第14天肺组织间质细胞增多,出现纤维化改变。第21天正常肺泡结构消失,肺组织出现严重的纤维化。卡托普利治疗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卡托普利干预抑制了高氧致CLD新生大鼠肺组织ACE,AngⅡ,ColⅠ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减轻了肺纤维化病变,这可能是卡托普利对高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69-173]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对高氧致新生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足月新生Wistar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气对照组、治疗组和盐水对照组,每组各60只.模型组、盐水对照组和治疗组将足月新生Wistar大鼠(连同母鼠)生后即置于氧舱内持续吸入高浓度氧(FiO2:0.9)21 d造成高氧肺损伤模型,空气对照组吸入空气;治疗组于生后7 d每天经胃管灌服卡托普利30 mg/(kg·d)(用生理盐水配成5.4 mg/ml混悬液),盐水对照组每天经胃管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的第1、3、7、14、21夭随机选取6只麻醉后处死.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Ⅲ型胶原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AngⅡ、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同时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及盐水对照组肺组织AngⅡ、Ⅲ型胶原含量及mRNA表达第14天明显升高,除盐水对照组的AngⅡmRNA表达升高不明显外,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各项指标在第21天达到高峰,模型组肺组织AngⅡ、Ⅲ型胶原含量分别为(838.22±197.75)、(104.21±43.37)ng/mg,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盐水对照组肺组织AngⅡ、Ⅲ型胶原含量分别为(759.97±60.81)、(128.69±54.74)ng/mg,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治疗组第21天AngⅡ、Ⅲ型胶原含量分别为(554.52±59.32)、(39.90±13.45)ng/mg.其mRNA表达分别为1.50±0.84、1.13±0.5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及盐水对照组(P均<0.05),但仍高于空气对照组(P均<0.05).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空气对照组为正常肺组织.模型组、盐水对照组第1天同空气对照组,第3~7天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肺间隔水肿,肺间隔及肺泡腔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第14天部分肺泡腔变狭长,肺间隔增宽,肺间质细胞增多,出现肺组织纤维化改变.第21天正常肺泡结构消失,残留肺泡直径明显缩小,肺组织出现严重的纤维化.治疗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卡托普利对高氧所致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损伤状态下,新生鼠肺组织通透性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方法 新生大鼠320只,依据吸氧体积分数(FiO2)分组:实验组1(FiO2 800 mL·L-1)、实验组2(FiO2 600 mL·L-1)、实验组3(FiO2 400 mL·L-1)、空气对照组(FiO2 210 mL·L-1).每组分别于实验1 d、3 d、5 d、7 d、14 d取 8只鼠,计算其肺湿/干质量比值(W/D);另取8只新生鼠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测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透射电镜及硝酸镧示踪技术观察其AECⅡ超微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结果 各实验组5 d、7 d、14 d肺W/D比值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高氧3 d后实验组1与实验组2、实验组3的BALF中蛋白水平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a<0.05);各实验组 7 d 内随暴露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BALF 中蛋白水平在实验组3、实验组2、实验组1也呈逐渐增高趋势,且与空气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a<0.05).实验组AECⅡ的超微结构在出生后不同时间可以出现明显改变,且对硝酸镧颗粒通透性明显增加.结论 高氧肺损伤早期存在肺泡上皮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肺水肿改变;新生鼠随着高氧暴露浓度的增高和时间的延长,肺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
MK-801对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谷氨酸(Glu)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的影响,探讨Glu在高氧性肺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出生12h内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空气 MK-801组、高氧对照组及高氧 MK-801组。观察持续高氧暴露7d后各组肺湿/干重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肺组织及BALF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MK-801可有效地抑制高氧所致新生大鼠肺W/D、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肺组织和BALF中NO含量的增高。结论MK-801可有效地减轻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提示内源性Glu通过NMDA受体介导,促进NO的产生而加重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浓度氧致新生鼠肺损伤时肺泡形态学变化和肺泡上皮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通过吸入85%~90%高浓度氧气建立新生鼠慢性肺疾病组织模型.80只新生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40)吸人85%~90%氧气,对照组(n=40)吸入空气.分别留取1、3、7、14、21 d的肺组织,应用放射状肺泡计数(RAC)并且测量肺泡间隔厚度以判定肺泡发育情况,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测定肺组织表面活性蛋白C(SPC)、水通道蛋白-5(AQP5)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在生后1 d和3 d,两组RAC和肺泡间隔厚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7 d和14 d,实验组的R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泡间隔厚度高于对照组(P<0.01),21 d时肺泡间隔厚度升至最高,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0.62±5.01 vs 3.62±0.88,P<0.001),RAC降至最低,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57±1.24 vs10.47±0.88,P<0.001).高氧肺损伤实验组SPC 3 d时表达明显减少,7d后开始增多,14 d、21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QP5随着肺损伤的加重表达进行性下降.结论 高氧肺损伤可导致肺泡发育停滞,明显损伤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PC、AQP5表达结果提示I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其分化与转化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建立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 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肺组织中miR-876-3p的表达, 探讨miR-876-3p在B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氧组(FiO2 60%)及空气组(FiO2 21%)。分别于生后第1、7、14、21天取大鼠肺组织标本, 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876-3p的表达。结果生后21 d内, 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 高氧组大鼠较空气组大鼠一般生长情况差, 体重低[14 d:(35.46±1.62)g比(37.08±1.25)g;21 d:(51.92±1.83)g比(58.87±2.43)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4、21天, 高氧组大鼠辐射状肺泡计数较空气组大鼠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14、21天, 空气组大鼠与高氧组大鼠肺泡间隔厚度相比均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miR-876-3p的表达在生后第7、14、21天较同时间点空气组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皮下注射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治疗及机制。方法 45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肺损伤模型组、高氧肺损伤+PGE-1组,每组15只。高氧肺损伤模型组、高氧肺损伤+PDE-1组置于氧浓度85%的实验舱内制作高氧肺损伤模型,对照组置于同气压下的空气中。对照组、高氧肺损伤模型组从生后第1天起皮下注射0.9%的Na Cl溶液,高氧肺损伤PGE-1组注射2μg/(kg·d)的PGE-1,均连续注射7天。观察肺干湿质量比,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数,HE染色观察支气管及肺泡的形态改变,核染色结合TUNEL查看肺组织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GRP 78、CHOP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高氧肺损伤模型组和高氧肺损伤+PGE-1组之间肺干湿质量比,BALF白细胞总数,细胞凋亡指数,肺组织GRP78、CHOP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高氧肺损伤模型组上述指标最高,高氧肺损伤+PGE-1组居中,对照组最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见高氧肺损伤模型组肺泡腔增大、融合,间质细胞水肿,可见纤维渗出;高氧肺损伤+PGE-1组介于高氧肺损伤模型组和对照组之间。结论 PGE-1皮下注射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HOP、GRP 78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对照组在空气中饲养,后两组暴露在85%~90%氧气中。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2 mg/kg)。3组于实验第1、3、7、14 d各处死8只大鼠并取其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同时取其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其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白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高氧组3 d时肺泡上皮细胞肿胀,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液,14 d时肺泡减少,肺间质增厚,肺泡发育受阻;与高氧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炎症反应表现较轻,肺泡发育障碍有所缓解。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3 d时辐射状肺泡计数(RAC)明显下降(P<0.05),MDA和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0.05),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14 d(P<0.05);与高氧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3、7、14 d各亚组RAC明显增高(P<0.05),MDA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较低(P<0.05)。结论:高氧肺损伤时出现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和肺泡发育受阻,罗格列酮对高氧肺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谷酰胺对新生大鼠高体积分数氧(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足月2日龄新生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空气组、谷酰胺组和高氧组,每组8只。空气组新生大鼠不做处理,谷酰胺组新生大鼠实验前腹腔注射0.75 g·kg-1·d-1谷酰胺溶液,高氧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9 g·L-1盐水,连续3 d;高氧组与谷酰胺组新生大鼠置于氧体积分数大于900 mL·L-1模型箱内,空气组新生大鼠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于实验开始3 d、6 d比较各组新生大鼠体质量,于实验开始6 d无菌条件下处死新生大鼠,取肺组织,24 h后制成石蜡标本,观察病理改变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 1.高氧组6 d存活率明显低于空气组(P<0.05);谷酰胺组6 d存活率与空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下暴露3 d,3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暴露6 d,高氧组体质量明显低于空气组(P<0.01),谷酰胺组体质量与空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氧组肺水肿程度最严重,其肺湿质量/干质量值明显高于空气组(P<0.05);谷酰胺组肺湿质量/干质量值与空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氧暴露6 d,高氧组肺泡内有出血和大量渗出的炎性细胞、大量粉染的蛋白性液体,肺泡壁严重充血水肿;谷酰胺组肺泡内极少量红细胞渗出,肺泡腔内见粉染的水肿液,肺泡壁增厚。4.高氧暴露6 d,高氧组、谷酰胺组肺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均较空气组显著增加(Pa<0.01),谷酰胺组肺组织HSP70蛋白表达量较高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预防性使用谷酰胺可明显改善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的生存率,有利于新生大鼠的生长发育;预防性使用谷酰胺能增加高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表明谷酰胺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与HSP70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持续高氧对新生大鼠肺组织胶原的影响。方法足月新生大鼠分别持续吸入90%以上的高氧和空气,于3、7、14、21d,通过染色、化学法和免疫组化,动态比较肺组织中胶原相对含量、羟脯氨酸含量以及I型胶原蛋白的分布和半定量变化。结果(1)7d时肺间质蓝色胶原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较对照组增加(P<0.05),14d和21d更为明显(P<0.01);(2)7d起高氧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空气组(P<0.05),在14d(P<0.05)和21d(P<0.01)持续高于对照组。(3)7d时高氧组较空气组胶原在肺间质中的表达增加(P<0.05),14d(P<0.05)和21d(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吸入高氧可致胶原在新生大鼠肺组织间质中的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1.
BCG干预对哮喘小鼠调节性T细胞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表明减毒活菌卡介疫苗(BCG)能上调机体的TH1反应,从而对以TH2反应为主的哮喘等过敏性疾病起抑制作用。该文观察BCG干预后哮喘小鼠调节性T细胞生成的变化,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以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于OVA致敏前及后5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在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2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计数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的个数。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百分比。开腹取脾,制备脾单细胞悬液并培养48h,收集上清液。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IL-10的含量。结果:OVA致敏激发组小鼠BALF中的细胞总数为(27.27±5.36)×107/L;EOS为(6.59±1.32)×107/L较正常对照组(1.52±0.36)×107/L和0明显增高(P<0.01),而BCG干预组其BALF中的细胞总数为(13.71±3.17)×107/L及EOS的计数为(1.43±0.37)×107/L较OVA致敏激发组降低(P<0.01);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Treg的百分比为(11.59±1.33)%与正常对照组(13.66±1.68)%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BCG干预组CD4+CD25+Treg的百分比为(14.40±2.70)%较哮喘组上升(P<0.05),同时,BCG干预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0的水平为7.79±1.34pg/mL,较哮喘组5.54±0.66pg/mL升高(P<0.01)。结论:BCG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的炎症反应,其干预机制可能与促进调节性T细胞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P物质 (SP)是气道非胆碱能兴奋性神经的重要递质 ,是导致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产生的一种重要感觉神经肽。糖皮质激素是否有降低肺内SP的效应尚不清楚 ,为此本文研究了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豚鼠肺内SP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30只豚鼠用卵蛋白致敏、诱喘制成哮喘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治疗组 (每组 1 5只 ) ,另 1 5只豚鼠吸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治疗组豚鼠在诱喘前 1天、诱喘当天及诱喘后 2 4h吸入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溶液。哮喘组和治疗组豚鼠均于诱喘后 2 4h取材 ,对照组同期取材 ,分别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血浆及肺组织标本。用放射免疫放法检测SP蛋白含量 ;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SPmRNA相对含量。结果 哮喘组豚鼠血浆、BALF及肺组织SP含量 [(1 2 2± 4 6 )pg/mL ,(90± 39) pg/mL ,(78±15 )pg/克蛋白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84± 33) pg/ml,(32± 2 1 ) pg/ml,(4 2± 1 2 ) pg/ml]及激素治疗组 [(5 0±1 3) pg/mL ,(4 7± 2 0 )pg/mL ,(4 0± 1 3) pg/克蛋白 ],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 ;激素治疗组血浆SP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BALF及肺组织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哮喘组豚鼠肺组织中SPmRNA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血管紧张素II除了调节血压,还参与肺纤维化的发生。研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高氧致慢性肺疾病(CLD)新生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探讨洛沙坦在抗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Waistar新生大鼠生后24 h内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高氧+注射用水组、高氧+ 洛沙坦组,高氧组氧浓度为85%~90%,高氧+注射用水组、高氧+洛沙坦组在生后6 d每天用注射用水或洛沙坦(5 mg/kg)灌胃至实验结束,于7,14,21 d处死。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生化检测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结果:高氧暴露后大鼠肺泡数目减少,终末气腔扩张,次级隔数目减少,肺泡间隔显著增厚,甚至出现肺出血和肺实变。洛沙坦干预后肺泡间隔变薄,但肺泡腔没有明显缩小,且肺泡次级隔仍较少。高氧后14和21 d新生大鼠肺组织HYP含量较同期空气组显著增加(P<0.01),洛沙坦治疗2周后肺组织HYP含量较高氧组明显下降 (471.46±30.63 μg/kg vs 545.15±34.90 μg/kg, P<0.01); 高氧组在高氧暴露7 d时,SOD活力呈代偿性增加,之后逐渐下降至空气组水平;MDA水平在高氧暴露后显著增加,但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洛沙坦治疗能增加高氧肺组织SOD的活力, 21 d时差异有显著性(82.94±4.62 U/mg protein vs 67.78±8.02 U/mg protein, P<0.01),同时降低MDA的水平(30.54±5.89 nmol/mg protein vs 48.75±8.09 nmol/mg protein, P<0.01)。结论:洛沙坦治疗能减轻高氧诱导新生鼠CLD肺纤维化的程度,该过程可能与肺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以及膜脂质过氧化减轻密切相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6):591-594]  相似文献   

14.
Lu MP  Du LZ  Yu ZZ  Chen XX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0):777-781,i002
目的探讨胎粪诱导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抗氧化剂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ecombinant human superoxide dismutase, rhSOD)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取出8只经气管置管注入生理盐水1 ml/kg 作为对照(生理盐水组),24只大鼠由气管置管注入20%胎粪1 ml/kg复制大鼠胎粪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胎粪组(8只);胎粪+生理盐水组(8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 ml/kg);胎粪+rhSOD组(8只,气管内注入rhSOD 20 mg/ml/kg).24 h后分别行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BALF蛋白含量/血浆蛋白含量,pulmonary permibility index, PPI)、乳酸脱氢酶(LDH),肺组织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并观察光镜下动物肺损伤的程度.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胎粪组和胎粪+生理盐水组BALF细胞计数、蛋白含量、PPI、LDH及肺组织MPO活性、MDA、NO含量、肺损伤病理评分均显著增高(P均<0.01),肺匀浆SOD活性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意义(P>0.05);胎粪组与胎粪+生理盐水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与胎粪+生理盐水组比较,胎粪+rhSOD组大鼠BALF细胞计数、LDH、肺匀浆MPO活性、MDA、NO含量、肺损伤病理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而两组间蛋白含量、PPI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炎症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参与胎粪诱导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早期单剂20 mg/kg rhSOD气管内给药可减轻胎粪诱导的大鼠肺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对哮喘豚鼠血浆、肺组织中神经激肽A(NKA)含量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吸入卵蛋白致敏及激发诱喘方法制作豚鼠哮喘模型30例,随机分成地塞米松腹腔注射治疗组及非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以生理盐水替代卵蛋白雾化溶液吸入及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及肺组织中NKA含量;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NKAmRNA相对含量。结果(1)非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豚鼠血浆NKA含量为[(2·20±0·46)ng/ml],肺组织中NKA含量为[(5·02±2·11)ng/g蛋白],肺组织中NKAmRNA表达为(1·10±0·0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豚鼠[(0·84±0·33)ng/ml,(2·56±0·80)ng/g蛋白,(0·3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豚鼠血浆NKA含量为[(0·98±0·23)ng/ml],肺组织中NKA含量为[(2·71±0·50)ng/g蛋白],肺组织中NKAmRNA表达为(0·35±0·07),均低于非地塞米松治疗组哮喘豚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地塞米松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哮喘豚鼠肺组织中NKAmRNA表达上调,血浆及肺组织中NKA含量明显增高;(2)糖皮质激素具有显著降低哮喘豚鼠血浆、肺组织中NKA含量的作用,其机制与糖皮质激素下调肺组织中NKA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褪黑素对哮喘大鼠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及抗炎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褪黑素 (MT)对支气管哮喘 (BA)大鼠模型肺组织核因子 κB(NF 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炎作用。方法 将 2 4只体重 12 0~ 170克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1)哮喘组 :用 10 %鸡卵白蛋白 (OVA) 1ml、氢氧化铝 10 0mg无菌腹腔注入 ,2周后用 1%OVA超声雾化每天吸入激发 2 0min ,连续激发 1周致其哮喘发作 ,在每次激发前 30min腹腔注入生理盐水(NS) 1m/只。 (2 )MT组 :诱喘方法同哮喘组 ,在每次激发前 30分钟腹腔注入MT 10mg/kg。 (3)对照组 :以NS代替诱喘剂和腹腔注入药。每组分别于最后一次激发后 6h测定气道反应性 ,随后处死大鼠 ,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计数、分类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BALF中一氧化氮(NO)含量 ,以及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 (cNOS)活性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气道上皮细胞NF κB的表达。结果  (1)MT组大鼠气道反应性及BALF中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低于哮喘组 (P <0 .0 1) ;(2 )MT组BALF中NO含量、肺组织中iNOS低于哮喘组 (P <0 .0 1) ,且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哮喘组BALF中NO含量与肺组织iNOS高度正相关 (r =0 .83P <0 .0 1)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哮喘组、MT组、对照组NF κB表达胞核阳性的上皮细胞占气道  相似文献   

17.
Li CC  Ye LP  Su MS  Li MR  Zhang HL  Cai XH  Dong L  Luo YC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0):727-731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4(STAT4)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模型,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低剂量黄芪组和高剂量黄芪组,每组10只鼠。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BALF中IL-4和IL-12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STAT4蛋白和STAT4 mRNA的表达。结果(1)哮喘组BALF中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35.8±7.3)×10^7/L,(8.20±1.7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1.0)×10^7/L,(0.70±0.48)%](P〈0.01),黄芪组上述指标[(14.9±2.4)×10^7/L,(4.70±0.82)%;(11.0±1.8)×10^7/L,(3.56±0.53)%]均低于哮喘组(P〈0.01);(2)BALF中IL-4浓度(ng/L)哮喘组(25.70±7.36)显著高于对照组(8.55±2.97)(P〈0.01),黄芪组[(13.87±3.61),(11.67±3.05)]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BALF中IL-12浓度(ng/L)哮喘组(16.10±3.38)显著低于对照组(42.33±9.66)(P〈0.01),黄芪组[(31.89±5.46),(35.26±6.03)]均显著高于哮喘组(均为P〈0.01);(3)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哮喘组肺组织STAT4蛋白和STAT4 mRNA表达的强度[(0.096±0.012),(0.098±0.011)]均低于对照组[(0.216±0.034),(0.228±0.032)],黄芪组[(0.176±0.012),(0.185±0.023);(0.183±0.011),(0.201±0.019)]较哮喘组均明显升高(均为P〈0.01),其主要表达细胞是气道平滑肌细胞和肺细小动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4)肺组织中STAT4及其mRNA表达分别与BALF中的IL-12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97、0.910,P〈0.01);而与BALF中的IL-4浓度、EOS数量均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693、-0.668,P〈0.01),(r=-0.891、-0.897,P〈0.01)]。结论黄芪有抑制哮喘气道EOS性炎症的作用,上调气道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STAT4蛋白及其mRNA表达,使IL-12合成增加可能为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