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慧慧  齐向华 《陕西中医》2013,(10):1439-1440
<正>郁闷不舒状态是指由情志因素引起的忧郁愤懑积聚于心,忧思烦冤纠结不解,而对其它事物处于迟钝和无兴趣的心理紊乱状态[1],是导师齐向华教授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的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2]之一。笔者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适应当今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包括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糜状态、思虑过度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烦躁焦虑状态5种异常心理状态。齐向华教授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总结,分析出5种心理紊乱状态各自的脉象特征。通过脉象要素的整体状态和局部表现系统判断患者的不同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从中医学理论过渡到患者的躯体症状,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情志因素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导致不同状态下的失眠症。情志致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失眠症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情志伏邪有密切关系。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是当今产生的新的社会疾病,齐向华教授经过长时间的临床积累总结,将失眠症按心理紊乱状态分为5种: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5种心理紊乱状态显示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现从情志伏邪理论对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静  滕晶 《吉林中医药》2014,(6):546-548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逐步突显出来,齐向华教授从心理层面入手,总结了现代人的心理状态,提出了中医五种心理紊乱状态,"郁闷不舒状态"则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紊乱状态。"郁闷不舒状态"下可发生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2种情况,通过从心理层面关注疾病,可对疾病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300例,根据患者心理紊乱状态将其分为正常组(n=133)和心理紊乱组(n=167)。采用齐向华教授制订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量化表和相关因素调查表对300例冠心病的中医及相关因素心理紊乱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此300例冠心病患者共有167例(55.67%)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思虑过度状态患者53例(31.74%),其次为烦躁焦虑状态45例(26.95%),郁闷不舒状态31例(18.56%),精神萎靡状态26例(15.57%),惊悸不安状态12例(7.1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有高血压史、对疾病认知程度高以及病程长为冠心病患者合并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并作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脉象是中医学精髓之一,临床可以通过脉象变化来诊察和辨识疾病。思虑过度状态是一种心理紊乱状态,现将凭脉辨治思虑过度状态临床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42-1243
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理论是适应新的社会疾病而产生的,思虑过度状态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文章系统总结了思虑过度状态的内涵、特点及脉象特征,并举脉案一则,以期为思虑过度状态的临床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齐向华教授临证从心理脉象入手,采用特定的脉象特征来认识失眠症患者紊乱的心理状态,由调治心理紊乱辨治失眠,为失眠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把持续异于正常的心理、情绪、认知等心理信息时所处的心理状态称为心理紊乱状态。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极强的传染性、严格的隔离状态以及疫情的持续性等,易造成人们情绪波动,进而形成5种心理紊乱状态,即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精神萎靡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通过辨别5种心理紊乱状态介导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特征,从心理层面初步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辨治,为该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0.
紧张型头痛患者多存在心理、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紊乱状态,本课题组提出紧张型头痛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可归纳为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等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方法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辨识,针对不同心理紊乱状态,结合除烦、定惊、解郁、调气、强志等特定调治心理紊乱的药物及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建立紧张型头痛心身并治综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失眠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且病情缠绵难愈。齐向华教授在临床治疗失眠症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治疗各种失眠症。辨治时,针对"阳盛阴衰,阴阳失调"这一失眠的总病机,齐向华教授强调病症结合,尤其善于以情志为着眼点,从心理紊乱角度出发治疗失眠,并创造性的提出郁闷不舒、烦躁焦虑等5种心理紊乱状态,而郁闷不舒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考虑到本病多因气滞所致,故临证多以行气散结为治则,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再配以针灸,以求从根本上治疗失眠症,临床取得较好疗效,反映了其对不寐的认识和诊疗特色。  相似文献   

12.
齐向华教授在研究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在临证中将“大气下陷”分为虚实两端;在梳理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五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惊悸不安状态,精神萎靡状态),并构架出了相应的辨治体系;在传统脉诊的基础上,引入系统科学理论,融合现代脉法,创新性的构架出了“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根据“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指出大气下陷有三个病机层面:上焦气虚、下焦不固和气血沉积,进而总结出了“大气下陷”临床常见辨证脉象系统:下、进少退多、寸粗尺细、寸强尺弱,为临床辨治“大气下陷”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晶 《中医研究》2008,21(5):1-3
从中医心理学角度对失眠症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剖析,认为失眠症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紊乱状态是导致失眠持续存在和加重的根本症结所在。失眠症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分为烦躁焦虑、惊悸不安、郁闷不舒、思虑过度和精神萎靡5大类,各种心理状态的形成又与患者的个性、七情变化和阴阳、脏腑、气血所存在的特定病理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该文系统介绍了齐向华教授及其团队构建的中医辨治体系。本体系以"系统辨证脉学"为特色理论和诊疗技术,以"心理紊乱状态"辨证为纲领,注重发现疾病产生源头,分析疾病发展过程流,并据此采取综合措施治疗疾病。该体系充分发挥了中医特色和优势,是中医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齐向华教授"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构建背景,揭示脉诊的心理认知过程,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脉诊教学中的技术训练方法。方法:运用"逐一感觉法"训练、"虚静为保"状态训练、各种感觉的稳定持续时间训练等方法。结果:通过以上各种方法的训练,提高手指的敏感度,缩短脉诊"反应时间",建立大脑脉象"知觉"系统。结论:齐向华教授基于"系统辨证脉学"体系探索出的脉诊技术训练方法行之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烦躁是人类所共有的情感反应,如这种正常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增加,则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或异常。这种介乎正常烦躁情绪和情志疾病之间心理状态的紊乱则是烦躁状态,其临床多表现为患者心境不良,自觉心中情绪不安,事事不顺意,烦躁易怒,甚则引起行为躁动不安等躯体化症状。"系统辨证脉学"是齐向华教授以多学科发展为背景,运用中医学、认知心理学、现代信息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融合古今各家脉法而形成的一套全新的脉学体  相似文献   

17.
《辽宁中医杂志》2014,(9):1875-1876
随着当今社会整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但是人的精力在这种长期高压生活之下逐渐消耗,形成许多慢性疾病,如失眠、头痛等。文章基于齐向华教授提出的五种心理紊乱状态,从病因学角度解读其中精神萎靡状态的发病原因,以求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医疗知识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在生命维持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性。超常的社会压力带来的身体紧张状态及个人要求过高带来的心理压力,耗伤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是现代缺乏动力型抑郁症的重要因素,当精、气、神衰竭到极点,从而易发生猝死,我们称之为"过劳死"[1]。齐向华教授系山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一线工作,归纳总结出5种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即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紧张型头痛患者(TTH)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我们接收了2014年1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紧张型头痛伴随中医心理紊乱患者,将其作为本课题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所有患者资料,建立起数据信息库,研究分析紧张型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与中医证候的关系。结果:思虑过度患者,主要表现为风痰证和风瘀证;焦虑烦躁患者主要表现为风火证;郁闷不畅患者主要表现为风痰证和风瘀证;惊悸难安患者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精神不振患者主要表现为阳虚寒凝和气血两虚。两者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紧张型头痛患者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中医证候之间具有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滕晶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4):546-547
通过对思虑内涵的诠释,明确提出中医思虑过度状态的概念,分析其致病之本、致病之变和致病之位,表明其致病规律和辨识特点,为临床早期辨识和干预思虑过度状态,以截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