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旺胜 《四川中医》2009,27(5):43-44
侵袭转移行为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征,其巨大危害是使局部病变扩散成全身多灶性、弥漫性分布的疾病,而且转移通常早期发生。因此,转移是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控制转移是决定肿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基于癌毒扩散、正气耗散及血液的瘀滞是肿瘤转移的根本病因、主要病机及基本病理的认识,拟提出固涩药可通过收敛癌毒、固摄正气及克服活血药的不利作用,从而在肿瘤转移中达到解毒扶正、标本同治的积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气不足与气机失调的共同作用可诱发癌毒的产生,且因正气不足以抵抗癌邪,导致了恶性肿瘤的形成;而肿瘤的形成会进一步加剧正虚和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这将加速肿瘤的发展和转移.因此,"扶正调气"法可作为防治肿瘤的基本法则贯穿始终."扶正"以调补脾胃为主,兼顾补益肾气及肿瘤发病脏腑;"调气"以调理中焦气机升降、疏肝气为主,兼顾肿...  相似文献   

3.
固涩药在防治肿瘤转移中的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袭转移行为是恶性肿瘤本质的特征。其巨大危害是使局部病变扩散成全身多灶性、弥漫性分布的疾病。而且转移通常早期发生。在临床诊断出原发病时。约有60%的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因此,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控制转移是决定癌症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基于癌毒扩散与正气耗散是肿瘤转移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的认识。提出固涩药可收敛癌毒、固摄正气。从而在肿瘤转移中达到解毒扶正、标本同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中医固涩法具有收敛固脱、涩精、止遗、止泻、止带等功用。是治疗久病不愈、正气虚衰失于固护而致的自汗、盗汗、滑泻、遗精、遗尿、带下不止及久咳不愈等气血精液耗散滑脱之证的常用之法。固涩法为正虚无邪、滑脱不禁而设。若正气已虚,邪实未去者则忌用。笔者临床应用固涩法治疗癌症晚期正气虚乏所致之疼痛,以及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疼痛,均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  相似文献   

5.
阮诗玮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与伏邪关系密切,总体病机为“正气虚损,邪气深伏”,正气虚损为伏邪蛰藏之夙根,具体可分三类:正虚精亏,伏邪羁藏;外伤淫邪,伺机而发;内生伏邪,蜇机而动。故治疗上以透邪为法,扶正透邪为基本原则,扶正贯穿始终。重视三焦分治:上焦用药以轻宣为法,祛邪务尽;中焦用药以芳香透达、苦燥健运、淡渗利泄为法;下焦用药以固涩收敛、厚味填精、虫蚁捜剔为主。此外,强调病后调护对透达邪气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肿瘤术后论治心得点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道肿瘤术后的病机特点为正气耗损,余邪未尽。治疗当扶正与祛邪兼施。扶正要在运脾,祛邪重在清解热毒。扶正用药忌过于滋腻,祛邪用药不可剂量过大。  相似文献   

7.
中医温病学领域杂气病因学说与天人合一观是提出癌气概念的文献依据;恶性肿瘤基因学发病机制和现代中医提出的"癌毒学说"与"扶正抑癌学说"是提出癌气概念的临床依据。癌气是人体杂气中之最强者;在健康人体,癌气受正气制约,为正气所用,是正气的组成部分。任何原因造成正气衰弱,失于对癌气的制约,癌气则变逆作疫,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恶性肿瘤的治疗应以促邪归正为原则,采用扶正与攻毒并施的治法,促使失制的癌气重新回归正气,被正气制约;促邪归正治疗原则与现代医学中诱导治疗思想暗合。  相似文献   

8.
正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导师耿刚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积有丰富的经验,其主要通过疏肝健脾以扶正,活血化痰解毒以祛邪,治疗甲状腺癌及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今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耿刚老师认为,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正气虚损和邪毒结聚所致。其中正气虚损是本,邪毒结聚是标,正如《黄帝内经》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  相似文献   

9.
赵远红 《中医研究》2009,22(1):49-50
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手术在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中占据首要地位,但所有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无不表现出正气虚损,癌毒未清,邪瘀阻络之象,而成正虚邪恋,虚实夹杂。就恶性肿瘤本身来讲,邪毒未尽为标,术后体虚为本,实有热毒、瘀脂、气郁、气滞、湿热之别,虚为气虚、血虚、阴阳两虚。选择及早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明确和胃运脾、顾护胃气为第一要义,补气化瘀、温阳散结为关键法则,理气疏肝、调畅气机贯穿始终的术后三部施治原则,灵活选方用药,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多靶点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其他治疗方法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酸味药在慢性肝炎中的配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味药是指味酸性敛一类的药物 ,具有收敛、固涩、生津之功 ,临床常用其滋养肝肾、强阳摄阴、益气生津、涩肠止泻。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迁延发展而来 ,病机责之于邪郁日久 ,湿热羁留不解 ,以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 ,呈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由于酸味药大多性收敛而固涩 ,对邪毒留恋者 ,临床一般多避而不用 ,唯恐酸收敛邪。笔者认为 ,肝病宜酸 ,贵在配伍 ,故在临床上常用酸味药配伍其他药治疗肝病 ,现举例如下。1 配伍理气药 ,疏养结合 ,动静有度例 1 :顾某 ,男 ,42岁。 1 996年初因乏力食少 ,肝区疼痛 ,经某医院诊为病毒性肝炎。迭…  相似文献   

11.
熊晓刚  胡仕宏  宁秋荷 《陕西中医》2009,30(2):F0003-F0003
扶正解毒法即在以扶正为主、调整脏腑气血功能的基础上,佐以解毒之品,用于治疗人体正气不足、兼有毒邪之病证,属中医“攻补兼施”之法。中医认为“毒”邪往往代表病邪盛极时的一种继发性病理产物,如风盛为毒、热极为毒、湿重为毒、燥烈为毒、瘀甚为毒等,它们既可单独致病,亦可相兼为患。  相似文献   

12.
刘延庆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刘师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虚损和邪毒内侵关系较密切,并提出"癌毒"的观点,提倡用扶正抑癌的原则来治疗消化道肿瘤。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常因湿热疫毒之邪久稽体内而伤正,致肝脾损伤、气阴亏虚.益气养阴、扶正固本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方法.指出解毒清利,贯穿始终;活血化瘀宜当早用;扶正固本,顾护胃气.治疗时,应自始自终运用解毒、清热、利湿法,清解湿热疫毒,疏肝理气之品可用但宜少用,因活血化瘀才是治本之道;同时应时时顾护胃气.指出可采用化湿醒脾、益气健脾、理气运脾等法,使脾运得健,升降复常,使得后天之本巩固,气血生化有源,正气旺盛邪退.  相似文献   

14.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肿瘤生成与转移是癌毒搏结体内,邪毒互结,蓄而不流,加之正气亏耗,失于固摄,邪毒扩散,进而发生传舍。邪毒传舍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础,经络则是转移的重要路径。从化理论、内生五邪及脏腑传变等理论解释了肿瘤转移的部位和证候改变。在治疗上需采取扶正培本、解毒抗癌、疏通瘀滞等,针对转移脏器选用相应抗癌中药,同时配合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认为,毒邪是极为猛烈的致病因素,同肿瘤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毒邪存在于肿瘤疾病的发病、转归、治疗、预后等各个阶段。甘肃省肿瘤医院夏小军教授认为,充分认清毒邪,才能治疗好肿瘤。他指出,以时间而论,毒邪可分为先天之胎毒、后天之毒;以成因而论,可分为外毒、内毒;以性质而论,可分为阳毒、阴毒。六种毒邪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治疗癌毒的关键是:一要排毒,二为化毒,三当以毒攻毒。而扶正的作用有三,一助患者恢复正气,驱毒外出;二为增强患者对攻邪之法的耐受性,便于进一步攻邪治疗;三为防止疾病转移和复发。文章归纳总结夏小军教授关于“癌与毒”的学术思想和见解,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学习裘沛然治疗慢性肾病经验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裘沛然关于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的认识为:“邪之所蕴,其气更虚”,“虚之所在,受邪之地。”如果正气不能驱邪,也可反从邪化,故津液酿成湿浊,血滞导致瘀血,出现正气愈虚则邪气愈实的情况。故慢性肾病的病机可概括为:脾肾气血亏虚和风邪、水湿、热毒、瘀血相夹杂,是其基本特点。治疗主张表里合治、寒热兼施、利涩同用、补泻并投。基本方法是补肾摄精,祛毒泄浊。传承人王庆其综合应用导师养正徐图法、反激逆从法、大方复治法、医患相得法等,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取得较为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冰梅 《光明中医》2013,28(3):611-612
慢性肝炎多由急性肝炎迁延发展而致,病机是邪郁日久,湿热之毒久留不退,以至肝脾肾三脏俱损,出现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由于酸性药大多性收敛固涩,对于邪毒留恋者,临床上一般避而不用,唯恐酸敛收涩,本人认为肝病宜酸,贵在配伍,故在临床上常用酸味药配伍其他药治疗肝病,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医大师周仲瑛认为肿瘤的发生以癌毒侵袭与正气亏损并见,治当审病求机、多法相合,提出复法治疗肿瘤的重要思想,综合应用解毒散邪、升降结合、补泻兼施、活血化瘀、消痰软坚、化湿降浊、扶正固本、阴阳互求、气血互调、多脏兼顾的具体方法,分期论治,精准用药,辨证与辨病结合贯穿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固涩法始于《素问·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后至徐之才《十剂》,则明确提出:"涩可固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后世医家又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其作了充实、发展.但有不少方书认为,固涩法只为久病虚寒、滑脱不禁而设,云其治标不治本,且有恋留邪贼之弊,不可轻投早施.余从事临床五十余年,积累了一些运用固涩法的经验,体会到固涩法并非尽属治标之法,亦非尽为虚寒久病、滑脱不禁而立.因为固涩药有寒热温凉之别,归经疗效各异,不可一概而论.若将酸涩收敛之品与祛邪扶正之药熔于一炉,各走其道,相辅相成,可图事半功倍之举.《内经》所谓"标本兼治",此亦为其属也.夫生命之本,气、血、精、津液者也.固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其病因主要与外感时邪温毒、湿热温毒内犯胃肠,或手术创伤,或正气虚弱,或病程日久失治误治等因素有关;多数医家提出正气不足、素体虚弱、温热邪毒乘虚侵心、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键.笔者认为其病机是气虚火郁,而治疗当遵"火郁发之"之旨,以益气舒脾、升阳散火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