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5%阿莫罗芬甲擦剂与内服特比萘芬片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324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5%阿莫罗芬甲擦剂外涂,1次/周,治疗6个月.B组给予特比萘芬片(兰美抒)0.25g/d口服,指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2周,趾甲真菌病患者服药16周.分别于治疗后第10周及24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24周后,A组痊愈率 87.7%,有效率92.6%;B组分别为88.9%,95.1%.两组痊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5%阿莫罗芬甲擦剂治疗未累及甲母质的浅表型或远端侧位型甲真菌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念珠菌病多中心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来,体外敏感性试验表明特比萘芬对念珠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1,2],临床研究表明特比萘芬治疗皮肤念珠菌病或念珠菌性甲真菌病有效[3,4]。为验证口服特比萘芬连续疗法治疗白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和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于2003年9月至12月对口服特比萘芬治疗生殖器白念珠菌病进行了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对80株甲真菌病病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M27-A和M38-P方案,各药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超过8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用分数抑菌浓度(FIC值)表示:FIC<1认为有协同作用,1≤FIC<2认为有相加作用,FIC≥2认为有拮抗作用。结果阿莫罗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单独应用时对皮肤癣菌抑菌质量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0396、0.012和0.309μg/mL,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和阿莫罗芬与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所有受试菌协同作用的百分比分别为67.12%和66.67%,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对皮肤癣菌为75%和6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发现有拮抗作用。结论阿莫罗芬与特比萘芬、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甲真菌病致病菌具有有效的体外协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儿童甲真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研究发现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真菌病则少见,但报道例数也逐年增多,而且见于世界各地[2]。本文综述了儿童甲真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分型、致病菌种分布、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甲真菌病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5例采用德国洁兰赫公司电动甲磨削仪器对病甲进行磨削,1次/月,联合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对照组109例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1次/周,连续治疗6个月。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51.30%,有效率为73.91%,真菌清除率为75.00%;对照组分别为30.28%,52.29%和60.71%,电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的痊愈率、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均优于单纯外用5%阿莫罗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甲磨削术联合5%阿莫罗芬治疗甲真菌病有较好疗效,为临床上单纯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无法系统用药的甲真菌病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点阵二氧化碳(CO2)激光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募集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70例(总计252个病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点阵CO2激光(每2周1次)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每周1次)治疗,共6个月;对照组给予单纯外用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每周1次)治疗,共6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对2组行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评价。结果 7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联合组患者35例共计130个病甲,临床有效率为70.8%,真菌清除率为73.1%;对照组患者35例共计122个病甲,临床有效率为52.5%,真菌清除率为57.4%。联合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阵CO2激光联合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治疗甲真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外用5%盐酸阿莫罗芬擦剂。  相似文献   

7.
随着抗真菌新药的不断问世,甲真菌病患者对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如口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外用阿莫罗芬、环吡酮等.但上述这些口服和外用药物各有其优缺点.高效、廉价、不良反应少的新药仍是人们的首选.该文复习近年来的文献.从甲真菌病局部治疗的现况和进展(包括理论研究、剂型改良、新药研发、老药新用等)作一综述.重点介绍药物渗透性的理论研究和AN2960等新一代局部治疗甲真菌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阿莫罗芬搽剂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于2004年4月-2005年4月采用5%阿莫罗芬搽剂(商品名:罗每乐)治疗9例甲真菌病患者,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如病甲数量多且累及甲根者则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胶囊,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种抗真菌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灰黄霉素治疗甲真菌病疗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长期用药有肝损伤等毒副作用。酮康唑长期用药无症状肝酶升高发生率为5%~10%,症状性肝炎发生率为1:10000~1:15000,少数患者因此而死亡[1]。目前这两种药物已不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新一代口服抗真菌药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甲真菌病以其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耐受性好、安全性高而得到临床广泛应用。随着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对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发生机制和频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现对近年来报道的有关这3种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并着重介绍其肝脏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株阿萨希毛孢子菌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我们在国内报道了首例播散性毛孢子菌病[1],并对其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DNA测序等,证实该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2].该菌是一种可致白毛结节病及甲真菌病的酵母样真菌,在免疫缺陷和肿瘤患者可致皮肤或脏器感染[3].我们曾对该菌的光镜形态结构及其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报道[4].根据Medline(1966-2002)、CBMdisc(1981-2002)、CMCC(2002-)、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大全等数据库检索,有关阿萨希毛孢子菌的超微结构研究,国内外文献中均未见有报道.现将该菌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超微形态结构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盐酸阿莫罗芬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外搽5%盐酸阿莫罗芬,2次/W,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对照组只外搽5%盐酸阿莫罗芬。两组疗程均为9个月。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3.47%(197/236个),有效率为94.49%(223/236个);对照组治愈率为60.37%(131/217个),有效率为83.41%(181/217个)。两组痊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5%盐酸阿莫罗芬搽剂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正>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治疗困难。我科于2012年3月—2013年9月应用5%阿莫罗芬搽剂(商品名:罗每乐,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20050364)联合特比萘芬片(商品名: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00251)治疗82例甲真菌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8例患者临床表现、真菌镜检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O2点阵激光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科门诊甲真菌病患者患甲进行CO2点阵激光照射(2周1次),每日外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共治疗16周。观察临床疗效、真菌学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治疗35例患者,35个靶甲,其中指甲5个,趾甲30个;白色浅表型8个,远端侧位甲下型18个,近端甲下型9个。在第4次治疗后有效率为54.29%,真菌清除率为74.29%;疗程结束3个月后有效率为82.89%,真菌清除率为88.57%。结论:CO2点阵激光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甲真菌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性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 14-α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一些可系统应用又可外用治疗皮肤和甲真菌病的新抗真菌药物已问世,特康唑是有效的治疗阴道念珠菌病药物,阿莫罗芬具广谱抗真菌作用,萘替芬和特比萘芬属丙烯胺类,局部应用治疗浅部皮肤真菌病有效,伊曲康唑由于对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14-a脱甲基酶具更大特异性,比酮康唑抗菌谱更广,且更安全。氟康唑的作用机理与其他唑类相似。已着手研究以治疗深部真菌病和粘膜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16.
甲真菌病是甲病变最常见的原因,皮肤病中发病率为2%~13%,占浅部真菌感染的30%.长期以来甲真菌病的公认诊断标准是临床表现加至少一项真菌检查,即甲真菌直接镜检和(或)真菌培养阳性.从以往研究资料中发现甲真菌培养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而目前尚缺乏可靠资料对直接镜检法的敏感性做出准确评价[1].传统的组织病理学方法敏感性很高,但由于耗时较长,故不便于临床应用.因此,寻找出一种更快速、可靠的方法确诊甲真菌病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阿莫罗芬对甲真菌病致病菌的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莫罗芬属于吗啉类抗真菌药物,已证实体外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其外用制剂阿莫罗芬甲搽剂(商品名罗每乐)已广泛用于治疗甲真菌病。为了解阿莫罗芬对我国临床分离的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我们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NCCLSM-38P和M-27A方案微量稀释法,测定阿莫罗芬对临床常见的7属12种103株皮肤癣菌、念珠菌及其他丝状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念珠菌属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病原真菌因具有特殊的细胞壁结构,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自建立以来一直需要经过反复的真菌破壁和DNA抽提过程才能获取提纯的DNA,以进行下一步的PCR检测[1-3].近来有学者已使用基因释放剂、CTAB及异硫氰酸胍等[4-6]对真菌菌株或临床标本进行前期处理,然后进行PCR检测,但这仍需要配制复杂的原生质体形成缓冲液、原生质体裂解缓冲液[6]等,或者高额购买商品化的基因释放剂[4,5],这不仅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较大的实验成本、经过一定训练的技术人员,还要历经较长的实验时间,严重限制了真菌病PCR检测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与地巴唑联合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地巴唑10m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特比萘芬250mg每日1次,同时口服安慰剂。治疗组指甲真菌病疗程为6周,趾甲疗程为8周;对照组指甲真菌病疗程为8周,趾甲疗程为10周。观察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24周随访,治疗组54例痊愈率为70.4%(38/54例),有效率为83.3%(45/54例);对照组51例痊愈率为66.7%(34/51例),有效率为80.4%(41/5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特比萘芬与血管扩张剂联合治疗甲真80.4%(41/5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菌病能缩短疗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甲真菌病的病理学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真菌病的诊断目前主要靠直接镜检法和真菌培养法。但前者可出现大量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1]。而后者却难以对真菌及多种菌混合感染时的致病菌及污染菌进行判断。有人等[2]采用甲组织病理学方法对真菌学检查进行补充。我们对我科门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对病理中菌丝形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