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川崎病的疗效。方法75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33例)用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B组(22例)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C组(20例)联用IVIG 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3组患儿用药后体温、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动态观察左、右冠状动脉内径变化。结果①用药后,B、C组患儿在体温降至正常所需天数、ESR、CRP变化方面均少于A组,而B组同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②在急性期、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左、右冠状动脉内径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治疗后1个月,A、B和C组分别有3例、1例和2例患儿产生新的冠状动脉扩张,有6例、3例和3例患儿冠状动脉内径有缩小但仍然扩张,有17例、7例和8例扩张的冠状动脉恢复正常。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6个月,3组仍然有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分别为4例、1例和2例。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川崎病,不仅在降温、ESR和CRP的恢复方面有效,而且能够促进扩张的冠状动脉恢复,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例川崎病3次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8岁7个月,于3岁首次川崎病发病,其后分别间隔18个月、23个月、25个月再次复发,且每次复发均表现为完全川崎病的特点。患儿前3次川崎病发病予1次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2 g/(kg·次)]冲击治疗,第4次川崎病发病予2次IVIG[2 g/(kg·次)]冲击治疗。其中患儿第2次川崎病复发时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盲部数枚肿大融合淋巴结。患儿第3次川崎病复发时再次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且抗链球菌溶血素O进行性升高,经抗感染及IVIG冲击等治疗后出院。出院后随访0.5年未见川崎病复发。提示对于既往有川崎病病史且再次出现长时间发热患儿,应警惕川崎病复发可能,且部分川崎病患儿可合并有不完全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追加IVIG和追加激素治疗对其冠状动脉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将住院治疗的确诊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32例,根据进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追加IVIG组,22例)、B组(追加激素组,1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B组恢复期(21~60 d)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高于A组(P=0.035),两组随访半年后CAL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28)。随访5年后,A组中7例从发病至随访结束冠状动脉均无异常,11例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异常;B组中6例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异常。结论两种方案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均有效,两组冠状动脉远期损害未发现有差异;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后期仍有CAL进展的可能,应加强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在川崎病合并巨大冠状动脉瘤(giant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GCAA)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川崎病合并GCAA患儿的临床资料。收集其发病年龄、性别、出现GCAA的时间、确诊川崎病时的临床表现、确诊川崎病初期最高C-反应蛋白、服用抗凝药物情况、加用美托洛尔时间及剂量、收集确诊GCAA时及最近一次心脏彩色超声结果并进行随访。结果共收集川崎病合并GCAA患儿46例, 男31例, 女15例, 发病年龄(4.6±2.5)岁。未加用美托洛尔组25例, 加用美托洛尔组21例;两组患儿确诊川崎病初期临床症状、最高CRP及确诊川崎病合并GCAA时左室射血分数及随访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加用美托洛尔组确诊川崎病合并GCAA时54支冠状动脉受累, 美托洛尔组43支冠状动脉受累, 在随访过程中GCAA受累支数及部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出现冠状动脉狭窄, 相比于美托洛尔组, 未加用美托洛尔组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16.7...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 ,对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的研究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兴趣和重视。本研究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测定了 10 9例川崎病患儿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量介导的扩张反应 ,以探讨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及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对象1 川崎病组 :10 9例 ,均符合 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男 72例 ,女 37例 ;年龄 8个月~ 16岁 ,平均 4 8岁。其中急性期 (发病后 4周内 ) 32例 ,恢复期(发病 4周后~ 6个月内 ) 2 6例 ;慢性期 (病程 >1年 ) :1~ 5年 30例 ,~ 10年 2 1例。慢性期中 18例病程中无冠状动脉损害 ;2 1例发病时…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大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其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瘤和假性肠梗阻。本文报道3例川崎病有肠麻痹伴典型假性肠梗阻的X线表现,并对治疗进行讨论。病例3例均为日本男孩,年龄在2(1/12)岁和3(6/12)岁之间。入院时具有川崎病的六大特征:高热、皮疹、结膜炎、口唇干裂发红、颈部淋巴结肿大、双侧手足硬肿。胸片显示心脏外形增大。腹部平软,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所有川崎病共1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不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发生率,并计算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并作χ2检验以比较两者的差异。所有患儿均给予静脉丙球及阿斯匹林治疗。结果148例中男87例,女61例,男女比例1.426∶1。发病年龄4个月至9岁,平均4.5岁,小于4岁有119例,占80.41%。复发1例,无一例死亡。发病季节为12~5月份,以冬春为主,其中冠状动脉受累者共38例,占25.67%,无一例发生冠状动脉瘤;不典型川崎病39例,占26.35%,表现为以某种特殊症状为首发症状起病,不符合诊断标准6条中的5条,仅有2,3或4条符合,但根据血清学检查及血培养等结果排除了其他发热性疾病再结合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检测结果可考虑诊断。其中仅具备2条者1例,占2.56%(1/39),仅具备3条者18例,占46.15%(18/39),仅具备4条者20例,占51.28%(20/39)。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延迟诊断和治疗会增加冠状动脉瘤发生的风险。因此临床医生要重视提高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凡有以下情况需警惕不典型川崎病:发热,伴川崎病面容,卡疤潮红,肛周及手指潮红脱皮,<2岁男孩阴囊潮红硬肿疼痛,血沉、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以及血小板进行性增高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5-01—2005-12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住院的233例川崎病的患儿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IVIG不敏感川崎病共31例(占13.3%)。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男女性别比为4.17∶1,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1.43∶1(P<0.05)。两组川崎病年龄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IVIG不敏感川崎病中有中度以上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者6例(6/31,19.4%),明显高于IVIG敏感川崎病(5/202,2.4%)(P<0.05)。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的可能危险因素有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血浆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等,分析结果提示血浆白蛋白降低及男性可能与IVIG不敏感川崎病有关,但仅此两项指标尚不能预测IVIG不敏感川崎病的发生。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危险因素无阳性发现。IVIG不敏感川崎病患儿中14例通过复用IVIG后临床症状得以缓解,仅8例在复用IVIG后症状仍不能控制而加用激素治疗。结论IVIG不敏感川崎病并不少见且较IVIG敏感川崎病更易发生较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川崎病患儿发生IVIG耐药及IVIG不敏感川崎病冠脉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不肯定。复用IVIG及必要时在抗凝基础上加用激素对IVIG不敏感川崎病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球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方法 将 10 5例丙球治疗有效和 14例丙球治疗无效的川崎病病例及实验室结果作统计学分折。结果 丙球治疗无效组病例占总例数的 11 8%。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无明显差异。丙球治疗无效组的血红蛋白 (10 3 9± 17 2 )g L、血小板 (30 1 9± 12 5 0 )× 10 3/mm3、白蛋白 (34 0± 4 3) g L均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 (P <0 0 5 )。 结论 贫血 ,低血小板 ,低白蛋白血症是部分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 ,临床中对于这些患儿应予以重视并进一步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间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预后对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使用人血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对川崎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 4 5例川崎病患儿按使用IVIQ时间不同分成两组 ,病程≤ 6d为A组 (2 6例 ) ,>7d为B组 (19例 ) ;将两组热退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 (CAL)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热退时间 :A组为 (2 9.5 0± 2 3.6 5 )h ,B组为 (2 1.6 0± 12 .39)h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病程≤ 2 1d时CAL例数 :A组 4例 (15 .38% ) ,B组 16例 (84 .2 1%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访 0 .5年CAL例数 :A组 1例 (3.85 % ) ,B组 11例 (5 7.89%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IVIQ应用时间与热退时间无关 ,与CAL的发生显著相关 ,IVIQ使用越早 ,其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一般资料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 50例川崎病 (KD)患儿 ,诊断均符合 1 984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制定标准。50例患儿中采用阿斯匹林加IVIG(丙球组 )治疗 3 2例 ,男 1 8例 ,女1 4例 ,年龄 8个月至 4 5岁。单用阿期匹林 (非丙球组 )治疗 1 8例 ,男 1 0例 ,女 8例 ,年龄 7个月至 4岁。50例患儿入院时病程 5~ 9d。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开始治疗时病程长短及病情程度均无明显差别。健康对照组 2 0名 ,系体检健康儿童 ,排除外伤及心脏、肝脏、肌肉组织病变者 ,年龄 8个月至 4 5岁 ,男 1 2名 ,女 8名。治疗方法 :两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年龄谱的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各年龄谱川崎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90例川崎病及不完全性川崎病(IKD)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组:≤6个月组,~12个月组,13个月~5岁组,每组30例患儿.结果 一年四季均有发病,4~8月份为发病高峰(50例,55.6%).≤6个月组患儿的起病到确诊时间长于其他年龄组,IKD病例数多于其他年龄组;主要临床特征:3组患儿在发热时间≥5d、皮疹、肛周脱皮及卡痕充血等临床症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双侧眼球结膜充血、口唇改变、四肢指(趾)端变化、颈部淋巴结肿大、呼吸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等临床症状方面3组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室检查结果:3组患儿在WBC、Hb、PLT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个月组和13个月~5岁组患儿WBC均小于≤6个月组(P均<0.0167),13个月~5岁组患儿Hb均大于其他两组患儿(P均<0.0167);3组患儿的CRP与E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在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及冠状动脉扩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个月~5岁组患儿在冠状动脉内膜回声增强及冠状动脉扩张方面低于≤6个月组(P均<0.0167).结论 川崎病患儿年龄越小,起病到确诊时间越长,眼球结膜充血、肝损害发病率越高,随着年龄增加,临床症状逐渐明显,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在实验室检查方面WBC计数升高更为明显,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机率也越大;各年龄组PLT、CRP及ESR均明显升高,且均接受IVIG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88年7月~1998年4月共收治川崎病患儿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6个月~8岁,40例在4岁以内。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拟定的诊断标准。45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冠状动脉损害13例(28.8%),其中冠状动脉扩张6例,冠状动脉瘤4例,多发性冠状动脉损害3例。比较有冠状动脉病变组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的临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的变化 ,比较PCT、白细胞、C反应蛋白 (CRP)指标对川崎病诊断的价值 ,探讨测定川崎病患儿PCT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IVIG)前后测定 2 0 0 3年4~ 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 36例川崎病患儿白细胞、CRP、血沉 (ESR)、血清PCT、彩色超声心动图 (UCG) ;对照组 2 0例 ,均为与川崎病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 ,测定PCT、CRP、白细胞。结果  36例患儿的PCT值在IVIG治疗前后分别是 ( 0 71± 1 0 1) μg/L和 ( 0 2 3± 0 2 3) μg/L( P =0 0 0 5 ) ,对照组PCT均值 ( 0 19± 0 0 8) μg/L ,与IVIG治疗前PCT值比较 P =0 0 0 2。 36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扩张 10例 ,无一例形成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异常 10例 ,其PCT值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CRP对川崎病诊断的敏感性是 0 994 ,95 %可信区间 (CI) 0 982~ 1 0 ;WBC的敏感性是 0 881,CI 0 79~ 0 97;PCT的敏感性是0 818,CI 0 71~ 0 92。结论 川崎病患儿的血清PCT是增高的 ,IVIG治疗后PCT下降 ;对川崎病的诊断 ,PCT测定不能取代CRP和白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川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测36例典型川崎病患儿和20例不完全川崎病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浆NT-proBNP,另检测30例伴有发热并排除了心肌受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浆NT-proBNP,并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对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行心彩超检查.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组和典型川崎病组血浆NT-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川崎病组急性期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呼吸道感染组和健康组,恢复期血浆NT-proBNP显著低于急性期;以血浆NT-proBNP>300 pg/ml诊断川崎病,敏感性为80.35%,特异性为90.00%.川崎病组血浆NT-proBNP>300 pg/ml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并发冠脉病变的阳性率.结论 血浆NT-proBNP可以作为一项早期诊断川崎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巨大瘤(GCAA)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 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川崎病合并GCAA 55例,失访7例,纳入本组研究48例(男43例,女5例).按照GCAA发生部位分为双侧GCAA组和单侧GCAA组.按照随访时间分为≤1年、>1 ~3年、>3 ~5年、>5 ~10年组.入组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诊,1年以后每3~6个月复诊1次;所有纳入患儿均行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部分患儿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随访其临床表现及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部位GCAA受累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 (1)川崎病合并GCAA患儿的发病年龄2个月~10岁,其中1岁以内20例(42%),3岁以内30例(62%),随访时间(4.0±3.1)年.观察终点年龄1.5 ~19岁,平均(6.8±4.2)岁.(2)随访≤1年组GCAA无明显变化、回缩及狭窄的比例分别为48%、48%及4%;随访>1~3年组GCAA无明显变化、回缩及狭窄的比例分别为39%、39%及22%;随访>3 ~5年组GCAA无明显变化、回缩及狭窄的比例分别为30%、35%及35%;随访>5~10年组GCAA无明显变化、回缩及狭窄的比例分别为30%、20%及50%.>1~3年、>3 ~5年、>5~10年与随访≤1年组相比较,GCAA发生狭窄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6、11.121、15.652,P=0.019、0.002、0.001).(3) 48例患儿中双侧GCAA组20例,单侧GCAA组28例,双侧GCAA组发生回缩比例低于单侧组[15%(3/20)比36%(10/28)].两组患儿受累冠状动脉转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8例患儿中严重缺血性心肌病6例,其中死亡2例.(5)CTA发现冠状动脉管壁增厚、附壁血栓及钙化改变,CAG可显示冠状动脉闭塞、机化再通及侧支血管形成.结论 川崎病合并GCAA好发于1岁以下婴儿,尤其6个月以下婴儿.随访时间增加,GCAA发生狭窄的比例明显升高.双侧GCAA发生缺血性心肌病和死亡的比例高于单侧.超声心动图、CTA和CAG结合应用,对发现冠状动脉血栓、狭窄及闭塞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浆中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在不完全川崎病(IKD)急性期的变化,探讨其在IKD中的诊断意义,并进一步研究NT-pro BNP对早期预测川崎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川崎病患儿239例,其中典型川崎病(TKD)110例,IKD129例,分别于急性期采取血样本,检测血浆中NT-pro BNP水平,同时检测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以及白蛋白水平,并选取同期6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运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运用ROC曲线分析评价NT-pro BNP对川崎病的诊断意义,并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测项目进行对比。所有川崎病患儿入院后均给予IVIG 2 g/kg及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运用t检验比较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之间血浆NT-pro 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IKD患儿急性期NT-pro BNP水平为(796.24±1324.2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168.85±208.24)ng/L,P0.05],与TKD患儿NT-pro BNP水平[(1362.70±2576.49)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pro BNP诊断川崎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6,取临界值191.5 n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和76.9%,与白蛋白、血白细胞计数、CRP以及ESR结果相近。IVIG无反应组和敏感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1215.15±1663.33)ng/L和(1043.66±2056.45)n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0)。结论血浆中NT-pro BNP在IKD急性期显著增高,可作为早期诊断IKD的参考指标之一,但对早期预测川崎病IVIG无反应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小儿川崎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儿川崎病已成为儿科常见病种,鉴于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加服阿司匹林可防止或减轻出现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故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认识更显重要。我院1990年~1998年收治非典型川崎病27例,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27例均为不典型川崎病,男16例,女11例。<1岁16例,2岁~5岁8例,~7岁3例。临床特征:全部病例均发热持续5天以上,恢复期均有指、趾端膜状脱皮,唇鲜红、皲裂、干燥12例(44.4%),结膜充血10例(37.0%),颈淋巴结肿大8例(29.6%),皮疹8例(29.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与川崎病发病可能相关的病原。方法全面检索CNKI、PubMed、EMbase、Medline数据库中1979年1月至2010年10月的川崎病病因中病原检测的相关文献,语种限中文和英文。纳入原始研究、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剔除不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数据采用RevMan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研究5种病原菌,包括593例川崎病患儿和1152例对照组儿童。Meta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A组链球菌,其合并OR值为4.26(95%CI:2.54~7.16,P<0.05)。人类微小病毒B19,其合并OR值为6.58(95%CI:2.37~18.25,P<0.05)。支原体和衣原体,其合并OR值为3.41(95%CI:1.99~5.84,P<0.05)。人类冠状病毒NL-63,其合并OR值为0.75(95%CI:0.20~2.78,P>0.05)。结论病原体感染参与川崎病发病,相关病原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人类微小病毒B19,而人类冠状病毒NL-63与川崎病发生无相关性。上述结果尚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0.
910116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关因素研究/梁翊常…∥中华儿科杂志.-1990,28(4).-196~198男121例,女65例,年龄2月~13岁,80.7%在4岁以下。186例中合并心血管系统改变者106例。113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32例(28.3%)有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冠状动脉扩张20例,动脉瘤12例。1例巨型多发冠状动脉瘤因心肌梗塞死亡。比较有冠状动脉病变组(32例)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81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显示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与发热持久和贫血重有关,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 值均<0.01)。而与年龄、性别、血小板最高值、白细胞最高值、血沉最高值关系不大,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