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目的:探讨榆白栓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采取免疫+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合法制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栓组、阳性(SASP栓)对照组、榆白栓高、低剂量组,治疗3周后,以各组实验大鼠体重变化、粪便性状、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肠黏膜损伤度、组织病理学改变等为检测指标,对其疗效及机理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榆白栓组在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组织病理学的改变、IL-6、TNF-α值方面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榆白栓组在体重变化、结肠黏膜损伤度、组织病理学改变、IL-6、TNF-α值方面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榆白栓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榆白栓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而对溃疡性结肠炎产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叶  罗云坚  陈延  潘林平 《新中医》2009,(7):99-101
目的:观察肠涤清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对渍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量效关系及其对细胞因子表达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取出空白组10只,其余造模成功后剩56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14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组予肠涤清合锡类散灌肠,并设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和柳氮磺吡啶灌肠,每天1次,连续2周。结果:模型组病变组织病理损害为Ⅳ、Ⅴ级,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升高,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余各组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溃疡作用,UC动物模型的症状、结肠溃疡及炎性病变均有改善。与肠涤清合锡类散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比较,肠涤清合锡类散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善UC大鼠的病理分级,减轻血清中炎症因子CRP和IL-6的含量,并能明显提高结肠组织中抗炎症因子IL-4的含量(P〈0.05)。结论:肠涤清舍锡类散可能通过减轻CRP和IL-6的含量,并提高IL-4的含量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康Ⅰ号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修复作用及对血清IL-6、IL-10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结肠康I号大、小剂量组。以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形成结肠炎症,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观察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IL-6、IL-10的水平。结果:结肠康Ⅰ号能有效提高大鼠血清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并对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结论:结肠康Ⅰ号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的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脾调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5只SD雌性大鼠采用5%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联合乙醇灌肠制造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为模型组、健脾调肠方高、中、低剂量组。健脾调肠方按低剂量(14.13g/kg)、中剂量(28.23g/kg)、高剂量(56.52g/kg)灌胃治疗14天。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及rea L-time PCR检测大鼠的NF-kB和NF-kB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可见广泛溃疡形成,黏膜和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健脾调肠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肠黏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模型组结肠NF-kB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健脾调肠方各治疗组结肠组织NF-kB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健脾调肠方可以减轻肠道的炎症反应,对溃疡性结肠炎发挥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结肠NF-k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肠露灌肠荆对小鼠免疫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露高荆量组(高剂组)、肠露低剂量组(低剂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用兔结肠黏膜蛋白免疫法制作实验UC模型。给药治疗21天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然后处死小鼠,取全段结肠,称结肠湿重,测肠重指数,比较各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体重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及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肠露高、低剂量组,SASP组疾痛活动指数明显减少,体重改善,结肠炎症反应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病理检查示: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覆溃疡形成、炎细胞浸润明显,肠壁充血伴出血,水肿明显;SASP组小鼠结肠黏膜未见明显糜烂及溃疡形成,但炎细胞浸润较明显,肠壁轻度充血,轻度水肿;肠露高剂组小鼠结肠黏膜无糜烂及溃疡形成,部分炎细胞浸润,肠壁轻度充血、无水肿。结论 中药复方肠露灌肠剂对小鼠免疫性UC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板桥党参水煎液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阳性对照组以及板党水煎液高、中、低3个剂量组(600、300、150 mg/kg),每组10只。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后给药2周,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形态变化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及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板党水煎液组和SASP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结肠重量以及肠重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肠组织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MDA明显减少(P〈0.05)。结论:板党水提物能显著缓解2,4-二硝基氯苯复合乙酸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溃结宁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UC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和醋酸复合法制备模型。将5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各11只,正常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中药高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分别用高、低剂量溃结宁合剂灌胃。以各组大鼠结肠湿重、肠重指数、结肠溃疡点、结肠充血点、Bcl-2和Bax表达等为检测指标。结果:溃结宁合剂可明显改善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损伤,显著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结论:溃结宁合剂可抑制UC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对大鼠UC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Bcl-2及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病理学和组织形态方面观察清肠栓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SD大鼠建立UC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5-ASA栓组,清肠栓大、中、小治疗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药物治疗组肠道给药1周。对肠黏膜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制作病理切片,于光镜下、透射电镜下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光镜下病理组织学分级:清肠栓各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西药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光镜、透射电镜下清肠栓各组结肠黏膜和细胞超微结构呈现不同程度修复征象。结论:清肠栓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有疗效,可明显改善结肠局部组织病理学征象。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等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针灸治疗UC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等方法,从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角度探讨针灸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免疫学机制.从针灸对UC大鼠脾脏、结肠黏膜IL-1β、IL-6mRNA表达的影响;针灸对UC大鼠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及IL-1β、IL-6、TNF-α表达的影响;针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iNOS、IL-1ra、IL-1β mRNA调节作用;隔药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β-EP、VIP、SP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由活化淋巴、单核-巨噬细胞所分泌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1 β、IL-6、TNF-等参与了肠黏膜炎症形成的起始阶段和发展过程,是介导UC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隔药灸可以平衡调节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中促炎细胞因子(降低IL-1β mRNA、IL-6mRNA及iNOSmRNA的表达)和抗炎细胞因子(上调IL-1ra mRNA表达),从而有效地控制溃疡性结肠炎已启动的炎症和免疫级联反应,促进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药清肠栓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液的影响。方法 :用三硝基苯磺酸复制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随机分为清肠栓大小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治疗 14天后处死 ,剖取结肠 ,AB -PAS染色 ,图象分析系统分析黏液阳性面积。结果 :正常组大鼠肠黏膜上皮黏液丰富 ;模型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肠黏膜上皮黏液明显减少 ,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中西药物各治疗组肠黏膜上皮黏液无明显减少 ,与正常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中西药物各治疗组肠黏膜上皮黏液无明显差异 ,较模型和空白对照组升高 ,但低于正常。结论 :清肠栓可促进溃疡愈合 ,使炎症破坏的组织恢复正常 ,杯状细胞明显增多 ,黏膜组织中的黏液含量增加 ,从而增强结肠黏膜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对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湿热内蕴证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予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ESR和血清CRP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ESR水平和血清CRP水平均下降(P<0.05,P<0 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清肠汤结合中药灌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没食子有效部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没食子有效部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复合方法制备大鼠UC模型,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灌胃给药20 d后,评价大鼠结肠黏膜损伤程度(CMDI);检测体重、肠重指数和免疫器官重量指数的变化;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没食子有效部位高剂量组溃疡均完全愈合,与模型组比较,没食子有效部位高、低剂量组结肠组织中SOD显著增高(P0.01),MPO显著降低(P0.01)。结论没食子有效部位对大鼠UC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热瘀散高剂量组及热瘀散低剂量组。采用复合因素(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复制胃肠湿热型模型,再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模型。模型复制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天,第16天处死,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并检测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能显著改善结肠黏膜的大体评分;热瘀散高、低剂量及SASP组均可降低大鼠肠组织MPO活性。结论:热瘀散具有降低MPO活性,抑制炎症效应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病变结肠溃疡的修复,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NF-κBp65及ICAM-1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中药泄浊解毒方低、高剂量组;观察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改变及CMDI评分,运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NF-κBp65、ICAM-1表达。结果泄浊解毒方能明显降低大鼠结肠CMDI评分,降低NF-κBp65、ICAM-1的表达。结论泄浊解毒方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p65与I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槐白散配合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S)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予槐白散汤和灌肠方治疗;对照组38例,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内窥镜的病理结果改善情况,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肠黏膜局部充血、水肿、溃疡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含量有明显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有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白散配合灌肠方对UC有明显的疗效,降低UC患者的氧自由基水平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王浩  徐明  王思程 《四川中医》2011,(11):12-14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UC大鼠血清Bcl-2、TGF-β1的影响。方法:根据体重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组、葛根芩连汤组;采用免疫诱导法(第1、10、17、24d于大鼠双侧足趾、双侧腹股沟及背部皮下注射抗原乳化液)复制UC大鼠模型;第30d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ELISA法分析血清Bcl-2、TGF-β1水平变化。结果:UC模型大鼠结肠溃疡形成,可伴有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UC模型大鼠血清Bcl-2、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0·05);葛根芩连汤组血清Bcl-2、TGF-β1升高(P〈0·05)。结论: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损伤,葛根芩连汤可改善其结肠黏膜损伤程度,这可能与血清Bcl-2、TGF-β1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七味白头翁汤灌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130只体重18~20g的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中药组(30只)、西药组(30只)、乙醇对照组(20只)、正常对照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和乙醇对照组外,其余三组采用经典的噁唑酮+无水乙醇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乙醇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天予0.9%氯化钠灌胃,而西药组和中药组分别予以柳氮黄氨吡啶和七味白头翁汤悬浊液灌胃治疗,灌胃1周。每天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粪隐血检测采用联苯胺法,并采用疾病活动指数(DAI)对动物状态进行评分,1周后处死所有小鼠,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结肠黏膜IL-5和IL-13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中药七味白头翁汤能显著改善溃结小鼠体重及活动状态,修复结肠组织的病理损害,有效降低IL-5和IL-13的表达水平。[结论]七味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有良好疗效,能够减轻肠道炎症,修复黏膜损伤和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102例。治疗组予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照组予柳氮磺胺吡啶,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全结肠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RP活性及CRP阳性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71.6%,全结肠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69.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活性和CRP阳性率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茵凤扬化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唐学贵  刘芳  伍静 《中医药学刊》2010,(10):2072-2074
目的:证实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调节动物远端结肠AQP4表达来实现的这一假说。方法: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1组(麻仁丸组)、阳性对照2组(莫沙比利组)、便塞通合剂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用复方地芬诺酯制造大鼠便秘模型,确定模型建立后,各组分别给药,每天灌胃1次,7天为1疗程,疗程间停药1天,2个疗程后动物处死,收集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AQP4在各组动物远端结肠组织均有表达,但在便塞通合剂各剂量组表达减少,尤其在中、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1);麻仁丸组和便塞通低剂量组大鼠AQP4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组间比较: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便塞通低剂量组和麻仁丸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却高于便塞通高、中剂量组和莫沙比利组的AQP4阳性细胞的表达(P〈0.05)。结论:便塞通合剂对便秘模型大鼠的通便作用是通过抑制模型动物远端结肠AQP 4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康灵汤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BG)、模型组(MG)、柳氮磺胺吡啶组(SG)、中药肠康灵汤高剂量组(HG)、中药肠康灵汤低剂量组(LG)各8只;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混合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