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急性气道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对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给予地塞米松后哮喘小鼠肺组织中STAT6的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EOS)绝对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炎症细胞计数地塞米松组比哮喘组明显减少(P〈0.01)。HE染色示地塞米松组小鼠气道炎症反应程度较哮喘组减轻。STAT6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哮喘组气道上皮细胞中STAT6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地塞米松组STAT6表达与哮喘组比较明显减少,较对照组增加。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与BALF中的EOS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地塞米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肺脏组织中STAT6蛋白的过度表达,从而抑制依赖于STAT6/IL-4通路的急性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BUD)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Eos和STAT6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30只清洁级幼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经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实验结束后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匀浆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IL-4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BALF中上述各项指标较哮喘组均显著降低P<0.01);(2)BALF中IL-4的浓度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而 IL-4的浓度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UD组较哮喘组显著升高(P<0.01);(3)哮喘组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均为P<0.01),BUD组较哮喘组明显减弱(均为P<0.01).结论 哮喘大鼠支气管STAT6较强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BUD有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下调STAT6及其基因表达,使IL-4合成减少可能为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末次激发24 h后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BALF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分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BALF中TARC和IL-4水平;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TARC蛋白和TARC mRNA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数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E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②哮喘组BALF中TARC,IL-4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干预后BALF中TARC,IL-4浓度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均P<0.01).③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显示,肺组织中TARC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组较哮喘组显著减弱(均P<0.01),免疫组化显示,TARC蛋白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④相关性分析显示,小鼠BALF中TARC浓度与EOS绝对值、IL-4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抑制TARC在哮喘小鼠气道上皮中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诱导幼鼠食物过敏与哮喘发生的免疫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早期诱导小鼠食物过敏与后期哮喘发生的免疫相关性及其肺部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6周龄断乳雌性BALB/c幼鼠(n=37)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12),食物过敏组(n=13)和哮喘组(n=12)。造模结束后各组均采用卵清蛋白(OVA)雾化激发,检测各组血清IgE水平、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IL-4、INF-γ水平,计算BALF中炎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取小鼠肺部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支气管管壁厚度和EOS浸润。结果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血清IgE水平、BALF中IL-4水平、IL-4/INF-γ比值和EOS计数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哮喘组BALF中IL-4水平和EOS计数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而两组间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BALF中IFN-γ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观察显示,食物过敏组与哮喘组肺部组织嗜酸性细胞浸润均明显增加(P〈0.05),支气管管壁增厚,哮喘组EOS浸润数显著高于食物过敏组(P〈0.05)。结论食物过敏组和哮喘组模型均存在IgE介导的全身免疫应答增高,食物过敏所致的肺部Th1/Th2免疫失衡和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后期哮喘发生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补肺益肾方对幼龄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5(IL-5)水平以及嗜酸粒细胞( EOS)上白介素-5受体α( IL-5 R 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补肺益肾方通过IL-5信号通路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24只健康幼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以卵蛋白致敏激发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分离豚鼠BALF中的EOS,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BALF中IL-5的含量,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EOS凋亡,原位杂交检测IL-5 Rα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IL-5水平高于正常组( P﹤0.01),中药组IL-5水平低于模型组( P﹤0.05)。模型组豚鼠EOS凋亡明显减少,中药组EOS凋亡明显高于模型组( P﹤0.01)。模型组豚鼠EOS表达IL-5 Rα mRNA明显低于正常组( P﹤0.01),中药组EOS表达 IL-5 RαmRNA明显增加( P﹤0.05)。结论中药补肺益肾方可通过降低气道IL-5水平,促进IL-5 RαmRNA表达,来促进EOS凋亡,减轻气道炎症,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减毒活菌卡介苗(BCG)干预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和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BCG治疗组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哮喘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BCG治疗组于OVA致敏前及后5 d分别以BCG皮内注射干预;所有小鼠在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以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法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表达。 结果 小鼠肺组织HE切片显示哮喘组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哮喘组BALF中的白细胞总数、EOS计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CG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哮喘组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CG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哮喘组均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STAT6 mRNA、STAT6蛋白分别与BALF中的EOS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BCG能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STAT6 mRNA含量及STAT6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IL-4、IFN-γI、L-10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黄芪组。以卵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IL-10及血清中IL-10的含量;流式细胞术(FCM)、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小鼠BALF中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于黄芪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BALF中IFN-γI、L-10、血清中IL-10含量及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F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黄芪组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黄芪可通过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及增加IL-10含量减轻哮喘炎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补肺益肾方对幼龄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 larlavage fluid,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白介素-5受体α(interleukin-5Rα,IL-5R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补肺益肾方促进哮喘EOS凋亡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幼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以卵蛋白致敏激发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分离豚鼠BALF中的EOS,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细胞凋亡,原位杂交检测IL-5Rα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豚鼠EOS凋亡明显减少,中药组EOS凋亡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豚鼠EOS表达IL-5RαmRNA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EOSIL-5R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药补肺益肾方可通过促进IL-5RαmRNA表达,降低IL-5生物学功能,促进EOS凋亡,减轻气道炎症,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 17细胞和IL-17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ATO组.末次激发24小时后,测定气道肺阻力,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分类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Th17细胞阳性率.ATO干预20小时后,检测培养上清液及BALF中IL-17及IL-4水平.结果 ①哮喘组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TO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②哮喘组肺阻力、脾脏CD4+T细胞总数、Th17细胞阳性率、BALF中IL-17及IL-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TO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③ATO干预组培养上清液中IL-17、IL-4含量显著低于原液组(P<0.01).④Th17细胞阳性率、IL-17含量均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TO能够抑制Th17细胞、IL-17的表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0.
虞琳  潘建伟  叶乐 《浙江医学》2017,39(21):1883-1886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哮喘模型大鼠肺组织STAT4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高、中、低剂量麻杏石甘汤+哮喘组(C组、D组、E组),每组11只。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制作哮喘模型。留取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IL-12及IL-13水平;并取肺组织标本HE染色后观察气道炎症,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STAT4及其mRNA表达。结果(1)哮喘组大鼠BALF中IL-13水平升高,IL-12水平下降,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2)STAT4及STAT4mRNA在各组大鼠气道平滑肌及血管肌层中均有表达,正常对照组呈阳性表达,哮喘组阳性表达最弱。(3)麻杏石甘汤干预后哮喘大鼠IL-13水平下降,IL-12水平上升,炎症反应减轻;STAT4表达上调,其中高剂量组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中剂量麻杏石甘汤组STAT4mRNA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卵蛋白致敏大鼠气道及血管肌层STAT4表达受抑制,麻杏石甘汤可能通过上调STAT4及其mRNA的表达,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抗哮喘机制。方法:设立正常组、哮喘组和治疗组,应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半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CCR8mRNA和CCL1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哮喘组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IL-4浓度、肺组织中CCL1 mRNA和CCR8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高,治疗组EOS、淋巴细胞百分比,IL-4浓度、CCL1 mRNA和CCR8 mRNA表达较哮喘组均降低。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能够减少哮喘肺组织CCL1/CCR8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
斯奇康佐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斯奇康(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支气管哮喘的辅助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90例轻度持续和中度持续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吸入哮喘药物外接受斯奇康肌注,随访观察、调整治疗3个月。治疗组于治疗前后查血清CD3、CD4、CD8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哮喘的有效控制较容易,1~3个月内升级治疗的机率小。3个月时治疗组血清CD3不变,CD4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结论:斯奇康可以作为哮喘的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它通过抑制哮喘患儿体内过度活化的CD4淋巴细胞,抑制Th2分泌IL-4,从而调整Th1/Th2的动态平衡,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表达,观察其对肥大细胞IL-6分泌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分别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和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干预,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数验证模型的成功建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小鼠肺组织中IL-17m RNA、BALF及血清中IL-17的表达差异。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IL-17组,分别予等量培养基和IL-17干预小鼠肥大细胞株(P815)后收集上清,用ELISA检测IL-6的水平。结果 :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EOS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建立成功。哮喘组肺组织中IL-17 m RNA、BALF及血清中IL-17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IL-17组P815上清中IL-6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IL-17在OVA诱导哮喘小鼠模型中表达升高。IL-17刺激肥大细胞分泌IL-6,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放免法查测豚鼠过敏性哮喘模型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探讨其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外周血IL-6水平在哮喘组、地塞米松组、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BALF中IL-6水平哮喘组106.46±65.58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但哮喘组BALF中IL-6水平与嗜酸性细胞百分率之间无相关性(r=0.1508P>0.05)。结论IL-6参与了哮喘发病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5的表达,研究其对肥大细胞IL-6分泌的影响?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分别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或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nophils,EOS)计数验证模型的成功建立?两组小鼠肺组织中IL-25 mRNA?BALF及血清中IL-25的表达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肥大细胞P815分为对照组和IL-25组,分别予等量培养基和IL-25干预,收集细胞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IL-6的水平?结果: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EOS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小鼠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烦躁不安等表现,模型建立成功?哮喘组肺组织中IL-25 mRNA?BALF及血清中IL-25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 < 0.01)?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IL-25组P815上清中IL-6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1)?结论:IL-25在OVA诱导哮喘小鼠模型中表达升高?IL-25刺激肥大细胞分泌IL-6,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致敏原鸡卵蛋白(OVA)制备哮喘模型时对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哮喘组又分为小剂量OVA致敏组(A组)和大剂量OVA致敏组(B组),每组各10只。A、B组在开始和第14天时给予含OVA的致敏液200μl(A组含10μg OVA,B组含2 mg OVA,两者含同样的氢氧化铝及生理盐水),21 d开始雾化吸入OVA,连续雾化6 d,操作时观察小鼠活动及呼吸情况;各组分别于末次雾化激发24 h后测定小鼠的无创肺功能中的增强呼气间歇(Penh)值以评价气道反应性;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取肺组织作HE染色病理切片;ELISA方法测外周血、BALF上清液中的IgE、IFN-γ含量。结果:哮喘B组在第二次致敏后可见喘息、呼吸困难、口唇和尾巴黏膜发紫表现,并在雾化时出现扭体、燥动、呼吸加快等症状。哮喘A、B组的Penh值明显高于C组(P<0.01);从乙酰甲胆碱(Mch)6.25 mg.m l-1开始时哮喘B组的Penh值明显高于哮喘A组(P<0.01)。哮喘A组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2.41±0.90,0.93±0.1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0.65±0.34,0.30±0.16,均P<0.05);哮喘B组中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4.89±3.49,1.74±0.76)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均P<0.05);哮喘B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与哮喘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A、B组的支气管、血管周围,肺间质及肺泡腔内可见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损伤,结构紊乱,气道内杯状细胞肥大增生,气道内分泌大量黏液并有黏液栓形成;正常对照组肺组织气道结构清晰,气道纤毛上皮排列整齐,无明显的炎症改变。哮喘A、B组中外周血和BALF的IgE含量均较正常组的增多(P<0.01);哮喘B组中外周血及BALF的IgE含量(37.47±6.18,26.10±7.18)较哮喘A组(26.09±3.76,12.47±3.02,均P<0.01)明显增多。哮喘A、B组中外周血和BALF中的IFN-γ含量均较正常组减少(P<0.01);哮喘B组中外周血及BALF的IFN-γ含量(35.29±10.92,37.44±21.01)与哮喘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22±10.04,36.89±22.00,均P>0.05)。结论:哮喘小鼠组模型制备成功。在观察气道高反应方面,较高剂量OVA致敏哮喘模型较低剂量OVA致敏的气道高反应性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 对分为防治组的 3 5例婴幼儿哮喘采用局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 (≥ 1年 )、同时注射斯奇康 (≥ 3个月 ) ,对照组的 3 0例婴幼儿哮喘仅口服酮替芬 ,临床随访哮喘发作程度、次数、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检查 ( >1.5年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防治组婴幼儿肺功能PEF、FEV1恢复正常 (P <0 .0 1) ;防治组患儿免疫功能改善明显 ,IgE水平、SIL 2R及CD4 CD8比率下降 ,CD3水平增高 ,与防治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临床防治总有效率 94.3 % ( 3 3 3 5例 )。结论 斯奇康注射液辅佐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 ,可作为临床医生综合防治婴幼儿哮喘的较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A (trkA)和总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p75)变化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鸡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并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外源性NGF干预组(NGF组)及抗NGF抗体干预组(抗NGF组)。各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并行支气管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哮喘组和对照组肺组织NGF mRNA,4组肺组织trkA和p75 mRNA表达变化。结果: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BALF总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淋巴细胞(Lym)计数显著增多(均P<0.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显著;肺组织NGF mRNA及trkA和p75 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哮喘组NGF mRNA与BALF细胞总数、Lym数呈正相关(均P<0.001)。NGF组与哮喘组比较,BALF总细胞、Eos及Lym计数均显著增多(均P<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更为显著,p75和trkA mRNA表达明显增强(均P<0.05)。抗NGF组与哮喘组比较,BALF总细胞、Eos及Lym计数显著减少(均P<0.001),支气管肺组织炎症表现显著减轻,p75和trkA mRNA表达明显减弱(均P<0.01)。结论:致敏哮喘大鼠肺组织内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并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NGF上调trkA和p75 mRNA表达,从而增强NGF的功能效应,共同参与哮喘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polysaccharid nucleic acid fraction of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PSN)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轻、中度哮喘病患者随机分为卡介菌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加肌肉注射斯奇康1mg,对照组常规治疗+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5ml,均隔日一次,共12周;每4周调整药物治疗到哮喘症状理想控制状态并记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测量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ak in maximal expiratory flow,PEF)。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不仅在第4、8、12周FEV1、PEF明显改善,同时在哮喘症状控制理想的状态下,平喘药物的使用明显减少。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减少轻、中度哮喘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在轻、中度哮喘的治疗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肌酸 (creatine ,Cr)对气道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和吸入激发的方法制成豚鼠哮喘模型 (哮喘组 ) ;一部分致敏后的豚鼠激发前经口给予Cr(干预组 )。用比气道传导率 (specificairwayscon ductance ,sGaw)作为气道闭塞指标 ,气道反应强度用AUC(areaundertheresponsecurve)评价。激发后第 7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对其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哮喘组和干预组在激发后均一过性出现sGaw值下降 ,AUC无明显差异。但哮喘组在致敏后 3h后再次出现sGaw值下降 ,哮喘组AUC显著地高于干预组 ;哮喘组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 ,嗜酸性细胞数增高 ,而干预组显著性减少。结论 :Cr一定程度可以抑制气道炎症 ,并能抑制过敏反应豚鼠的迟发型气道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