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作为全身给药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以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双氯灭痛、吲哚美辛、吡罗昔康和普罗帕酮为模型药,进行药物的鼻腔吸收研究,完善和发展鼻腔吸收的系统研究方法。方法:采用V-C扩散池进行离体透膜试验;采用大鼠鼻腔循环装置进行在体内吸收试验;鼻腔全身吸收实验在志愿者体内进行,同时还采用示踪元素标记化合物法进行了药物的鼻腔吸收研究。此外,对药物的鼻粘膜纤毛毒性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鼻腔吸收良好,有望开发为鼻腔给药制剂;普罗帕酮鼻纤毛毒性较大,不适合鼻腔给药;另三种药物初步结果表明鼻腔吸收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并采用的一系列研究方法适合作药物鼻腔吸收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酸美普他酚制剂中pH和鼻腔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鼻腔在体循环试验考察不同pH环境对盐酸美普他酚鼻腔吸收的影响,并利用体内试验考察模型药物经鼻入脑的情况.结果鼻腔在体循环试验发现盐酸美普他酚在碱性条件下吸收显著优于酸性条件,但是在体内试验中发现不同pH环境对药物吸收入脑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制剂中的pH环境对盐酸美普他酚鼻腔吸收和入脑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鼻腔给药系统药用辅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颖  刘娟  汪国华 《医药导报》2005,24(4):312-314
介绍与分析国内外用于鼻腔给药系统(NDDS)的生物黏附剂、吸收促进剂及酶抑制药的种类、应用特点以及对鼻腔吸收的影响,综述用于鼻腔给药的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这些辅料对NDDS的成型、药物的吸收与疗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用大鼠在体灌注法研究l-酪氨酸的鼻腔吸收以及结构改造对其吸收的影响。各种药物溶液循环通过鼻腔一小时,以一定间隔取样,用HPLC 法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酪氨酸浓度在2.8×10~(-4)~2.22×10~(-3)M 时呈浓度依赖,而pH 为4和7.4时,鼻腔吸收的程度相同(约13%),吸收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n 公式。因此,l-酪氨酸的鼻腔吸收是以两性离子形式进行的,吸收可能是介导的转运过程。影响肽类鼻腔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由于化合物的极性所致。鉴此,制备一系列以l-酪氨酸为代表的亲脂性肽类前药,并对结构上各种极性功能团对鼻腔吸收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鼻腔给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给药途径,可避免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分解,但有时需要加入吸收促进剂才能达到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常用的吸收促进剂胆酸盐因其对鼻粘膜的刺激性而限制了它的应用.本文以酚红为模型药物,比较了6种不同类的表面活性剂对鼻腔吸收的影响.这6种表面活性剂为:胆酸盐类——脱氧牛磺胆酸钠(TDC)、脱氧甘氨酸钠(GDC)和脱氧胆酸钠(DC);脂类——聚氧乙基代蓖麻油(CEL);  相似文献   

6.
<正> 鼻腔是一个既适用于脂溶性又适用于水溶性药物的有效吸收部位。对于胰岛素这种剂量小活性大并易受胃肠道蛋白水解酶破坏的多肽药物,鼻腔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给药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对胰岛素鼻腔途径给药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拟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一、吸收促进剂对胰岛素鼻粘膜吸收影响鼻腔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药物吸收迅速而有效,对于分子量为6000的胰岛素,若选用适当的吸收促进剂亦能吸收。(一)表面活性剂1981年Hirai等研究发现非离子型醚类、阴离子型以及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均能促进胰岛素鼻腔吸收。非离子型酯类表面活性剂没有醚类表面活性剂有效。醚类表面活性剂HLB  相似文献   

7.
郑爱萍  刘海红  武凤兰 《中国药房》2010,(21):1956-1958
目的:考察氟尿嘧啶(5-FU)的脂水分配系数与鼻腔吸收速率常数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4、6、7、8、10)5-FU在正辛醇-水中的脂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鼻腔在体重循环方法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5-FU鼻腔吸收速率常数,并将2种结果数据进行回归。结果:随着pH值的升高5-FU脂水分配系数及鼻腔吸收速率常数均增大,且二者呈正相关(r=0.9838)。结论:药物鼻腔吸收速度常数与脂水分配系数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鼻腔给药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以往多用于治疗鼻炎等局部性疾患。近年,随着药物新剂型的开发和对鼻腔吸收药物的深入研究,发现鼻腔给药可达到全身性用药的目的,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鼻腔给药系统的重视。目前,经鼻腔途径给的药物已有心血管药物、抗生素、脑垂体激素、多肽类等。鼻腔之所以成为引人瞩目的给药新途径,关键在于鼻腔的生理状态。 1.药物鼻腔吸收的特点 鼻腔独特的药物吸收特点是由其粘膜的生理状况所决定的。鼻腔粘膜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9.
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与鼻腔吸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油—水分配系数作为药物理化性质的一个指标,研究其与鼻腔吸收的关系。以脂溶性不同的盐酸地尔硫和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用大鼠鼻腔在体重循环法研究了它们在不同pH条件下的鼻粘膜吸收速度常数,同时也测定了相应条件下的辛醇—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药物透鼻粘膜能力与其油—水分配系数有良好的相关性(γ=0.9761,n=9),提示鼻腔粘膜的性质与多数生物膜相似,脂溶性大的药物容易通过,而亲水性药物的通透性则较低。  相似文献   

10.
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鼻腔给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转运系统。本文对影响鼻腔给药药物吸收的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对鼻腔药物转运系统中所使用的药物吸收促进剂、生物粘附材料、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鼻腔给药系统 (nasaldraydeliverysystem ,NDDS)是指在鼻腔内使用 ,经鼻粘膜吸收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鼻腔给药是传统的给药方式 ,在耳鼻喉科应用极为广泛 ,一般用来治疗各种鼻腔和鼻窦疾病。随着新辅料和治疗新技术的应用 ,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鼻腔给药制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许多药物的鼻腔给药生物利用度高于口服给药 ,尤其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生化药物 (蛋白质和多肽 )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而这些药物一般不能口服给药 ,因此越来越多的制剂专家把注意力转向鼻腔给药系统。1 鼻腔给药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西泮鼻腔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吸收动力学及促透剂薄荷醇对其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在体鼻腔循环吸收的动物模型,取样时间为0、5、10、15、30、45、60、75、90 min,计算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吸收半衰期(t1/2)及药物吸收率。研究在鼻腔灌流液体积、循环液流速和pH值一定的条件下,地西泮的质量浓度、吸收促进剂薄荷醇对地西泮鼻腔吸收的影响。结果:在鼻腔灌流液体积为5 ml,循环液流速2.0 ml/min,循环液的pH值在5.9~6.1的中性吸收环境下,地西泮质量浓度在0.25~1.00 g/L时,随着地西泮质量浓度的增加,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增加不明显,t1/2及药物吸收率变化不大;薄荷醇含量为0.2%时对地西泮鼻腔吸收有最佳的促进效果[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为(0.442 4±0.002 3)/h],且能加快地西泮的吸收[t1/2为(0.32±0.07)h)],缩短地西泮的t1/2;0.2%~0.4%范围内,随薄荷醇质量浓度的增加,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反而减小。结论:地西泮可以经鼻腔吸收,鼻腔吸收的机制为被动扩散;0.2%薄荷醇能促进地西泮的鼻腔吸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的蛋白质及肽类治疗药物的开发,非侵入性给药途径-鼻腔给药日益受到关注。与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相比,鼻腔给药既可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也可消除口服给药过程中肝脏的首过效应;且鼻腔黏膜下血管丰富,有助于药物的吸收,也更加便于患者的抢救和自救。然而,由于鼻黏膜屏障的存在,药物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加入鼻黏膜吸收促进剂来增强药物的吸收。该文主要探讨鼻黏膜吸收促进剂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并对FDA已上市鼻腔制剂中的吸收促进剂进行汇总,同时对新型黏膜吸收促进剂在鼻腔给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鼻腔给药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肽药物经鼻腔吸收的生物有效率较低。这是由于多肽药物在鼻腔给药部位就被蛋白分解酶——氨基肽酶迅速降解的缘故。因而给予有效的溶蛋白抑制剂可能改善鼻腔对多肽药物吸收的生物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多肽类或低分子量蛋白质药物的出现,难以从肠胃道吸收使鼻腔给药更加重要,药物穿透鼻腔粘膜比胃肠道各段、口腔以及阴道粘膜容易。分子量低于1000的药物易吸收,如维拉帕米及甾体鼻腔喷雾易吸收,某些病例血浓度与静脉注射几乎难以区别。但极性大的多肽或蛋白质鼻腔用药后难以达到临床恰当的血浓度。因此应用吸收增强剂胆酸盐及表面活性剂等可提高吸收。粘膜纤毛的清除也是影响吸收的重要因素。鼻腔应用溶液或粉剂会很快被清除,半衰期约15~20min。但用生物相容的原料如淀  相似文献   

16.
薄荷醇预处理对胰岛素鼻腔给药药理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薄荷醇预处理对胰岛素 (Insulin ,Ins)鼻腔给药药理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方法 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 ,用薄荷醇预处理鼻腔 ,2h后滴入胰岛素 ,不同时间取血测血糖浓度 ,计算曲线上面积和药理生物利用度。结果 用不同浓度薄荷醇预处理鼻腔后 ,在 2 0~ 3 0h时薄荷醇对Ins的鼻腔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Ins鼻腔吸收的药理生物利用度比空白对照组分别增加 5 77、7 0 0和 3 12倍。结论 薄荷醇可促进胰岛素的鼻腔吸收。  相似文献   

17.
张荣华  王军 《中国药师》2020,(2):277-280
摘要:目的:对N-三甲基壳聚糖(TMC)作为鼻腔给药系统吸收促进剂的作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苯甲酸利扎曲普坦(RB)为模型药物,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法,以RB药液为阴性对照,以含0. 5%羧甲基壳聚糖(CMCS) RB药液为阳性对照,对含同用量、不同季铵化程度TMC(TMC20、TMC40、TMC60)的RB药液进行鼻腔吸收实验,筛选出最佳的TMC季铵化程度,同时对筛选出的最佳TMC进行最佳用量的优选,并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1%去氧胆酸钠为阳性对照,对其大鼠鼻黏膜刺激性及对蟾蜍纤毛的影响进行考察。结果:与RB药液相比,0. 5%CMCS及3种TMC均对RB鼻腔吸收有明显的吸收促进作用,与CMCS相比,TMC20促进作用较弱(P!0. 05),TMC40及TMC60均呈现更大的吸收促进作用(P!0. 05),且TMC60作用强于TMC40(P!0. 05)。随着TMC60用量的增加,促进吸收作用越大,但1. 0%与1. 5%TMC6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生理盐水及RB药液相比,1. 0%TMC60对大鼠鼻粘膜及蟾蜍纤毛运动均无明显影响(P>0. 05)。结论:TMCs具有较好的RB鼻腔吸收促进作用,且以1. 0%TMC60最佳,同时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往鼻腔给药主要是用以治疗鼻部疾病,而起不到全身性用药的目的;研究鼻腔用药途径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课题。鼻腔用药可使胃肠道吸收不良的药物增加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避免肠肝的首过作用。通过鼻腔局部给药可达到全身性用药的目的,因而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将鼻腔用药的原理及疏水性药物与鼻腔粘膜的吸收的最近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蒋勤 《中国药师》2006,9(6):559-561
在鼻腔内使用,经鼻黏膜吸收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称为鼻腔给药系统(nasal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口服给药是大多数治疗药物的首选给药方式,但是,许多药物在进入体循环之前就被降解,包括胃肠道降解和代谢,肝脏首过效应等。这些因素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鼻腔给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药物经鼻腔给药后能迅速、完全地被吸收。多肽类药物鼻腔给药吸收也很迅速,但进入全身循环的量却很小,生物利用度很低。通过对亮氨酸脑啡肽(Tyr—Gly—Gly—Phe—Leu)的研究表明,多肽鼻腔给药生利用度低的原因是多肽在鼻腔内被多肽酶迅速水解,而不是多肽不能扩散透过鼻粘膜进入血液。2名男性受试者(33岁和40岁),每个鼻腔每次用1ml林格氏液洗,共洗十次,收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