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血清果糖胺与血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康模  李春林 《四川医学》1992,13(4):208-209
应用国产试剂,合成高纯度的果糖胺标准物——DMF,建立了测定血清糖化蛋白——果糖胺(FA)的新方法,测得50例正常人血清FA为1.66±0.17(1.12~1.96)mmol/L,不同年龄、男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86例糖尿病患者血清FA为2.87±0.58(2.00~3.84)mmol/L、果糖胺、血糖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血清FA与测定当天、前2周和4周的血糖有显著性正相关。表明血清果糖胺测定对糖尿病的诊断、血糖控制和临床疗效观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光成  应荣斌 《河北医学》1996,2(4):311-312
检测203例NIDDM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4,8周的血清果糖胺(FM)及空腹血糖(FBG)结果与52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治疗前与治疗后第8周FBG和FM呈正相关P〈0.01。FM反映糖尿病2至4周间的血糖水平,随FBG升降,能较快评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甘油果糖对颅内压增高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忠萍  杨涵铭 《上海医学》2003,26(7):514-516
甘油果糖制剂是 10 %甘油、5 %果糖和 0 .9%氯化钠的混合液 ,为高渗性脱水剂 ,能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与甘露醇相比 ,肾功能损害较少见 ,但目前尚不甚了解其对应激状态患者糖代谢的影响[1] 。本研究比较分析颅内压增高有 (无 )合并高血糖患者在使用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过程中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 ,为临床合理使用甘油果糖提供理论依据。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近 2年来收治的 10 5例颅内压增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已发生脑疝者除外 ) ,颅内压增高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 [2 ],即有使颅内压增高的颅内疾病 ,并有头痛、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梗塞疾病血清果糖胺、血糖的变化。方法:酶法测定脑梗塞病人血清果糖胺、血糖,并同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血糖升高组血清果糖胺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部分患者是脑梗塞病人机体应急所致,部分发病前即为糖尿病。结论:血清果糖胺测定可作为脑梗塞病人鉴别诊断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血糖与果糖胺联合检测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抽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其中包括30例糖尿病患者(定义为a组)和30例无糖尿病患者(定义为b组);再抽取6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病例(定义为B组).对所有患者的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总结.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的果糖胺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果糖胺水平与b组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组血糖水平与果糖胺水平呈正相关,b组血糖水平与果糖胺水平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采用血糖和果糖胺联合检测的方法对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测,可以对该类患者的血糖升高原因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鉴别,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值得进一步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FBS)、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者之间的关系,分别以HK法、NBT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72例经临床确诊患者的FBS、FMN、HbA1c,并以健康人(36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血清FMN及HbA1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FMN与FBS及HbA1c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65及0.74,FBS与HbA1c亦呈正相关,γ=0.62。DM患者FBS、FMN及HbA1c三者关系密切,血清FMN测定简单、实用、稳定,若三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糖及果糖胺测定的临床价值张化民1张威2江苏省赣榆县人民医院1(222100)唐山钢铁公司总医院2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并已引起神经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果糖胺是测定糖基化血红蛋白的方法之一,对鉴别血糖升高是因...  相似文献   

8.
9.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而果糖胺又是鉴别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增高为应激性还是糖尿病性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报道46例无2型糖尿病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外伤)和41例2型糖尿病继发脑出血病患者的血糖和果糖胺测定结果,并与 4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10.
血清果糖胺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筱筠  刘祥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43-1244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果糖胺水平,评价该指标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2例糖尿病患者及35名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果糖胺及餐后2h血糖、果糖胺测定,比较两组间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果糖胺值频数呈正偏态分布,参考范围:(1.86±0.23)mmol/L。糖尿病组测试结果:果糖胺异常率达91.6%,数值范围:(2.46±0.48)mmol/L,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对糖尿病史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空腹果糖胺与餐后2h果糖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开展果糖胺试验可以反应患者测定前2周~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干扰,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状况的一个灵敏可靠指标,因此,用于评价糖尿病短期控制程度及药物疗效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患者果糖胺与血糖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果糖胺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比色法测定糖尿病患者血糖与果糖胺值。结果:糖尿病患者体内果糖胺与血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38(p〈0.01)。结论:果糖胺反映的是一段时期内的血糖平均水平,并不受即时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血清果糖胺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李洪臣,曲灿霞,沈轶关键词糖尿病,血清果糖胺血清果糖胺代表一组糖基化了的血液与组织蛋白质,由蛋白质的非酶化反应形成,依血糖水平而形成的果糖胺在1~3周内发生代谢变化,这与大多数血清蛋白质的代谢周期相同。因...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患者血糖和果糖胺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卫东 《医学文选》2004,23(4):434-43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患者血糖与临床相关性和果糖胺 ( FA)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2 5 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根据空腹血糖和 FA水平分为糖耐量减低组、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FA及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意识状态、病灶大小、预后。结果 糖耐量减低组和高血糖组空腹血糖均极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 ( P<0 .0 1 )、而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糖耐量减低组 FA极显著高于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P<0 .0 1 )、后两组 F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高血糖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脑梗死后出现高血糖者病情重、预后差 ,FA测定对鉴别血糖升高原因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高血糖和果糖胺(FA)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糖和血清FA检测。结果: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及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的血糖水平(15.9±2.33mmol/L,9.8±1.97mmol/L)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6±0.77mmol/L,P<0.01)。糖尿病继发脑血管病组FA(4.31±1.45m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A(1.65±0.27mmol/L,P<0.01)。糖尿病患者组与无糖尿病患者组的FA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是无糖尿病的脑血管病组FA水平(1.90±0.23mmol/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53,P<0.01);而无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FA水平无显著性相关(r=0.367,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糖与FA,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增高的原因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冯卫东 《微创医学》2004,23(4):434-43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患者血糖与临床相关性和果糖胺(FA)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空腹血糖和FA水平分为糖耐量减低组、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分别观察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FA及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患者的意识状态、病灶大小、预后.结果糖耐量减低组和高血糖组空腹血糖均极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组(P<0.01)、而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糖耐量减低组FA极显著高于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P<0.01)、后两组F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糖组患者意识障碍发生率、大病灶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后出现高血糖者病情重、预后差,FA测定对鉴别血糖升高原因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血清果糖胺(FRA)与血糖(FBG)升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硝基四氮唑兰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6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RA和FBG含量。结果FRA与FBG浓度呈正比升高,密切相关,其中控制良好者FBG、FRA值与正常对照组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控制不佳和尚可者FBG、FFA值明显高于控制良好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FRA直接反应高血糖非酶促糖化终产物(AGEs)的浓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易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可加重脑水肿,使梗死面积增大,急性脑血管病伴血糖明显升高者,病死率会明显高于血糖正常患者.因此,急性脑血管病与血糖水平的相互关系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此种情况 ,对我院近期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葡萄糖及果糖胺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试验人员150例。将试验人员根据疾病不同类型均分为脑梗死组、健康组及高血压组(n=50)。对3组进行血糖及果糖胺检测,比较3组患者果糖胺、血糖检测结果以及各组阳性率人数。结果脑梗死患者果糖胺为(288.1±42.3)μmol/L、血糖值为(9.49±1.4)mmol/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80.2±35.1)μmol/L、(4.79±0.46)mmol/L与高血压组的(183.2±30.3)μmol/L、(5.02±0.3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果糖胺异常人数为18例、血糖指标异常人数为22例,显著多于健康组的1例、0例及高血压组的3例、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与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果糖胺与血糖联合检测是判断脑梗死血糖增高原因的可信指标,可作为脑应激反应水平、评估损害轻重、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彭凤英 《浙江医学》1998,20(1):53-54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成为多发病、常见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有效地控制血糖,对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以往监测血糖控制情况常通过血糖和尿糖来判断,但是,影响因素较多。果糖胺是血浆蛋白与葡萄糖在非酶糖化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醛酮缩合物,可作为监测血糖控制的近期指标。为了观察果糖胺与血糖的关系,最近,我们对部分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了果糖胺与即刻血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