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神门穴红外辐射光谱检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自制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47名健康成年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神门穴红外辐射光谱。结果示.神门穴红外辐射强度个体差异较大,但光谱形态相似;冠心病患者的神门穴在多个波长上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的相比有显著差异,虽然冠心病患者神门穴在某一波长上的辐射强度左减右差值与止常人的无显著性差异,但似乎在更多的波长上左右神门辐射强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与冠心病患者太溪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的选择 健康成年人47例,自愿参加检测者;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50.6岁。正常人的选择按如下标准纳入:(1)身体健康,无心、肝、肾、脑等严重躯体疾病史,无精神疾病史;(2)受试者依从性好,自愿参加检测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病理状态下大陵穴红外辐射特性的变化.方法:对47名正常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左右侧大陵穴在1.5~16μm宽谱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点值比较的方法对红外辐射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大陵穴的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在10.1μm最强辐射峰及能量最为集中的7~14.7μm光谱范围内,正常人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强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冠心病患者两侧大陵穴相比在绝大部分波长处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两侧同名穴红外辐射强度差值与正常人两侧同名穴红外辐射强度差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病理状态时,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在一些特征性波长处显著失衡,大陵穴与心有密切的经穴脏腑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大陵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病理状态下大陵穴红外辐射特性的变化.方法:对47名正常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左右侧大陵穴在1.5~16μm宽谱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点值比较的方法对红外辐射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大陵穴的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在10.1μm最强辐射峰及能量最为集中的7~14.7μm光谱范围内,正常人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强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冠心病患者两侧大陵穴相比在绝大部分波长处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两侧同名穴红外辐射强度差值与正常人两侧同名穴红外辐射强度差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心肌缺血缺氧病理状态时,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在一些特征性波长处显著失衡,大陵穴与心有密切的经穴脏腑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红外辐射光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自发红外辐射特性。方法:采用自制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48名冠心病患者和47名健康成年人太白穴1.5—15.9μm波段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在某些波段,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的红外辐射强度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太白穴的某些波段处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承载心脏的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自制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47名健康成年人和51名冠心病患者左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个体差异较大,但光谱形态相似;在1.5~6.5μm、10.9~11.7μm、13.5μm、和14.3~15.9μm共40个检测波长处,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左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强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研究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自发红外辐射特性。方法:采用自制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48名冠心病患者和47名健康成年人太白穴1.5~15.9μm波段红外辐射光谱。结果: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白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在某些波段,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的红外辐射强度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太白穴的某些波段处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承载心脏的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太冲穴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它和外界环境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体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它发射波长1~30μm的连续红外光谱.红外光子是能量和信息的载体,它能提供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各种生命层次的信息.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在人体脏腑-体表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穴位红外辐射应携带着与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9.
人体穴位与中医各种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中医灸的机理与各种灸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 :采用锁相放大技术建立了一套灵敏的红外光谱测量装置。首先采用光采集器将穴位或灸发出的光聚集到斩波器上 ,斩波的信号经红外分光仪分光后照射到一台高灵敏度的红外传感器上 ,传感器获得的信号经前置放大后输入锁相放大器中 ,并与来自斩波器的参数信号一起进行锁相放大 ,这样只有与斩波器同频同相的信号才被放大 1 0万倍左右 ,其它信号均被过滤 ,锁相放大的输出信号达几十毫伏量级 ,送入示波器与计算机用于观察与记录。通过这种技术我们检测到人体不到 1cm2 面积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结果 :通过对这些光谱的归一化处理后发现 ,不同人体和同一人体的不同穴位 ,尽管其红外辐射绝对光谱及强度相差很大 ,但归一化光谱都有相当的一致性与可比性。进一步将人体发射的平均归一化光谱与中医艾条灸、隔姜灸、隔蒜灸及隔附子饼灸点燃过程中的光谱比较发现 ,后面三种间隔灸与人体自发辐射的光谱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辐射峰几乎和人体穴位辐射一样都在 7.5μm附近 ,而艾条灸等的光谱却相差甚远。结论 :中医间接灸所发射的光谱虽然强度较人体穴位高 2 0多倍 ,但它的归一化光谱却和人体非常相同。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还是有其深刻的生物物理机理 ,目前还不完  相似文献   

10.
大陵穴宽谱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陵穴在宽谱范围内微弱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体表红外光谱检测装置对47例正常人双侧大陵穴在1.5~16μm光谱范围内的红外辐射进行检测,通过光谱形态分析和点值比较的方法对大陵穴红外辐射光谱进行研究。结果:不同个体大陵穴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但不同个体红外辐射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归一化处理后的光谱个体差异非常小;在7~14.7μm辐射集中的光谱范围内,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强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研究人体穴位宽谱红外辐射信息,严格控制实验室温度等条件对获取准确的穴位红外辐射数据有重要意义;正常人两侧大陵穴红外辐射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红外辐射光谱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轶文  丁光宏 《针刺研究》2006,31(4):252-255
中医传统的艾灸疗法利用艾燃烧过程中的热传导和热辐射来治疗疾病。人体穴位与经络红外辐射强度及光谱特性的检测与分析技术都是应用红外无损伤非接触特点来探索针灸经络的客观规律。人体红外辐射光谱还能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应用红外辐射热像技术可以直观地显示人体体表红外辐射热像图。本文旨在总结近几年来国内对红外辐射光谱应用于针灸经络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患者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劳宫红外射光谱病理信息。方法 :自制高灵敏度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 5 0名冠心病患者和 47名健康成年人右侧劳宫穴红外辐射光谱。结果 :红外辐射强度个体差异较大 ,但光谱形态相似 ;在近红外 1 .5~ 2 .9μm和中红外 3.1~ 4.3μm处 ,正常人右侧劳宫穴平均红外辐射强度显著高于冠心病患者 ( P<0 .0 5 ) ;在中红外 4.7~ 6.5μm、1 0 .5~ 1 3.7μm和 1 4.1~ 1 5 .9μm处 ,正常人右侧劳宫穴平均红外辐射强度显著低于冠心病患者 ( P<0 .0 5 )。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肿块与期门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增生肿块与期门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增生肿块1.5~16}xm波段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并与自身左右期门穴对照。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增生肿块与左右期门穴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一致,但左右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均高于增生肿块,在检测的59个波长中,分别有48个和49个波长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37)。结论: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高于增生肿块,可能与形成乳腺增生的病理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红外光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PHE201型高灵敏度红外光谱分析仪检测3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大肠经原穴合谷与大肠经下合穴上巨虚的红外光谱。结果:在59个检查波长中,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右侧合谷穴共有28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3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右侧上巨虚穴共有16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左侧有17个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患者左右合谷有18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正常人左右合谷7个波长上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左右上巨虚共有4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5或P〈O.01),而正常人左右上巨虚有1个波长的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上巨虚与合谷穴均能在红外辐射光谱上反映出肠道病变,而合谷穴似乎更明显一些。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患者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红外辐射光谱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双侧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与非穴位对照点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点中有49个点(3.50、4.00、4.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59个波长检测点中有48个点(1.75、3.50、4.00、4.50~6.50、7.00、7.50~16.00μm)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增生病肝气郁滞的病理本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患者不同月经状态下肿块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特性。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观察了52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在月经前和月经后,及月经规则和月经不规则患者乳腺增生肿块体表1.5~16μ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结果:月经前及月经后患者肿块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在检测的59个波长中,除3个(5.08%)波长点(2.75、5.75、16.0μm),56个(94.92%)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月经规则与月经不规则患者乳腺增生肿块体表红外辐射光谱,在检测的59个波长检测点中,除1个(1.69%)波长点(3.75μm),58个(98.31%)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表红外辐射光谱诊断乳腺增生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电针手三阴经原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电针“大陵”、“神门”和“太渊”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手三阴经原穴间的相对特异性作用。方法 50只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大陵组、电针太渊组和电针神门组,采用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用Biopa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电生理信号,同时接入SKY—A8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记录电针不同经穴对急性心肌缺血家兔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电针大陵组、电针神门组对心率、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率和左心室收缩压力峰值的改善明显优于电针太渊组(P〈0.01),且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大陵”、“神门”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的心功能,而电针“太渊”穴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方法采用TSI-21型TTM热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分析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体表热敏穴的红外辐射特征,并设立热敏穴上、下、左、右各旁开3 cm的4个对照点和背部对照区,观察指标采用绝对红外辐射强度(温度)和相对红外辐射强度(检测点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值),比较热敏穴与对照点/区的红外辐射强度差异。结果 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热敏穴的平均温度为31.15℃,热敏穴与整体辐射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对照点的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穴与背部对照区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穴具有高红外辐射强度的特点,并形成以热敏穴为中心的一定范围高红外辐射强度区域。  相似文献   

19.
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病理信息探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测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中的病理信息。方法 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检测50例冠心病患者和47例健康成年人太渊穴1.5~16μm红外辐射光谱,并对两者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与正常人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形态基本相似;在某些波长,患者与正常人太渊穴的红外辐射强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人左太渊穴红外辐射强度与非穴对照点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波长数明显多于患者左太渊穴红外辐射强度与非穴对照点比较有显著差异的波长数(P〈0.05)。结论 寸口脉太渊穴红外辐射光谱中的某些波长的红外辐射强度变化承载特异性病理信息。  相似文献   

20.
经络腧穴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eng JJ  Shen XY  Zhao Y 《中国针灸》2010,30(10):831-834
对近年来经络和腧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及红外光谱特性的研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总结。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可能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该轨迹多表现为经络线下表皮层的高温线带,可在腧穴的各种刺激下诱发产生,其中温灸是诱发循经高温线的最佳方式。经穴区具有高温和低电阻特性,而穴区的三磷酸腺苷(ATP)能量代谢高于非穴区,提示穴位红外辐射温度和光谱均承载着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笔者认为经穴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还远不够揭示经穴的实质,加强经穴的红外辐射特性、经穴的形态结构及经穴的伏安特性等基础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