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唐宋时代,中医的妇产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大中(847~859)初年,出现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产宝》;宋代太医局设九科,产科为其一,是为产科独立分科之始;而南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妇产科学趋于成熟,已成为一门有独立理论系统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学科。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宋代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部)人。约生于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卒于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亨年八十岁左右。陈氏三世业医,其父祖辈均为大方脉,家藏医书较多,因于家庭的熏陶,使陈自幼热爱医学。他勤奋攻读,十几岁时即显露出医学才华。据《续名医类案》记载:“郑虎卿内人黄氏,妊娠四、五个月,遇昼则惨戚悲伤,泪下数次,如有所凭,医与  相似文献   

2.
发挥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优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眼科围手术期治疗源远流长中医眼科中有关手术治疗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 (?~公元 2 0 8年 ) ,如《审视瑶函》中所说 :“钩割针烙之法 ,肇自华佗” ,并指明“针非砭针之针 ,乃针拔瞳神之针”〔1〕,即指当时白内障针拨手术。中医眼科学围手术期治疗自宋代开始 ,为眼科医家所重视 ,被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的手术前及手术后治疗和康复 ,如在宋代早期编著的《太平圣惠方》〔2〕(公元 992年 )及晚期编著的《圣济总录》〔3〕 (1 1 1 1 -1 1 1 7年 )两部大型方书中均有记述 ,特别是《秘传眼科龙木论》〔4〕 (据史学家研究亦为宋代…  相似文献   

3.
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第15卷的开始.回味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欣喜之情,仿佛透见了"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情画意.本刊编辑部与全国仁人志士在总结过去一年为发展我国眼科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一年带来的发展机遇与竞争挑战.本刊第15卷封面设计以<目科正宗>眼科手术器械图和21世纪后期中医眼外科手术器械图为背景,配以本期论文中的彩色眼底图像,映射出中医眼外科在发展我国眼科事业的长河中曾经有过的辉煌,显示出中医眼外科始终是中医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设计理念表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在尊重和体现中医眼科总体特色的同时,在眼外科的发展方面也将与时俱进,以充分体现学术发展的现代气息.  相似文献   

4.
生卒里贯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生於后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於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共活了68岁。他是安定朝那人,即今甘肃省灵台县。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角膜軟化症”,是一种常見於营养不良小兒的眼病?静≡谖夜鷥嚎茣?多混在疳疾里面,疳疾是中医兒科疾患中的一个症候名詞,包括很为廣泛。古代由於条件限制,只能根据不同的症候,分立各种名称,例如我國最早的兒科書,宋钱乙“小兒藥証直訣(公元1068—1085年)”,首創五臟皆可成疳之說;至清代錢斗保等所编的“医宗金鑑(公元1743年)”,乃集合前人学說,分疳疾为十九种,其中之“眼疳”,卽系近代所称“角膜軟化症”。本病以五歲以下之小兒最易發生(成人虽有患者,但远較小兒为少),是造成失明的主因之一,也是为害小兒最多的一种眼病,所以不容我們忽视。爰就祖国医学文献中,關於  相似文献   

6.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2,32(1):39-39
明代眼科专家傅仁宇(十七世纪)字允科,江苏人.于公元1644年撰有《审视瑶函》一书(张文凯参阅、傅维藩编集、林长生校补),书中有先贤医案、五轮八廓的理论,眼科诸病的证因治法、针灸在眼科的应用,专论金针拨内障的手法等等,共载眼科108证,300余方,并有图说、歌括,对于眼病的描述不厌其详,有"眼科大全"之称,特别是对于白内障,主张手术疗法,此书详细记载了金针拨内障的手术,这是中医学十七世纪最完备的眼科专书.  相似文献   

7.
试论眼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向张继濂中医眼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第七世纪初已向专科方向发展。《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及《外台秘要》均有眼科专论,《龙木论》为眼科专著,至宋代眼科已被列为独立学科〔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飞跃发...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中医的周天学说?这在古代医家没有明言。但我学习古医籍略有认识,故略谈之。所谓周者,全也,天者,宇宙间也,即是研究整个大自然界的学问也,其范围甚广。如“地球形态之大小,日月星辰之运行,昼夜寒暑之变迁……皆属之。”其历史甚古,据观测记载,我国约始於公元前两千年,它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出现的。天文学家将周天分为360度,自春分起算,春分为零度,夏至为90度,秋分为180度,冬至为270度,更进而至春分,合成360度,即复於零度。所谓春秋八旺日(立春、春分。立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带去了中国的本草典籍。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在七世纪初传到日本。尔后,唐代苏敬在陶氏集注的基础上增修《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公元713年(天平3年)日本就有了此书的抄本,这是由当时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对复苏抢救和复苏成功后的后续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公元200年左右,我国外科学鼻祖华伦在医疗实践中应用了人工复苏术.《华代神方》一书的急救奇病方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自缢急救之法.先徐徐抱解其绳,不得截断·上下安被卧之。心搏,呼吸骤停是急诊科最紧急最常见的突发事件,由于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在抢救过程中往往显得比较混乱,我科从2010年1月开始对心脏疾患所致的心搏骤停参加抢救人员进行急救站位与组织分工进行了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组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26±10.14)岁,引起心搏骤停  相似文献   

11.
中医眼科学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第七世纪初已向专科方向发展。《诸病源侯论》、《千金方》及《外台秘要》均有眼科专论,《龙木论》为眼科专著。至宋代眼科已被列为独立学科。中医眼科学中眼病的名称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演变过程,从《龙木论》载72症,《银海精微》载80症,《证治准绳》为172症,《审视瑶函》为108症,《目经大成》为81症,发展成为现代的常见眼病149至196种,与现代眼科学所包括的眼病病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来历打开了谢觀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内谓阳和汤发明於外科证治全生集。实则未然。可能它的错误,基於参考邵子雨之外科辑要而来,因外科辑要曾谓:‘……王洪绪立此方……’。本方最初见於陈实功之外科正宗,之后,御纂之医宗金鑑,王洪绪之外科证治全生集、鄒五峯之外科具诠等亦有刊载。考外科正宗撰於明末,在外科正宗以前,确似没有见到阳和汤’一名。但欲知一张具有高超疗效的成方,都是从千锤百炼来,决不是偶然的,阳和汤当然也不例外,自有它的前身或雛型,陈实功  相似文献   

13.
仙茅始载于我国本草 ,今有三说 :(1 )《雷公炮炙论》[1] (2 )《海药本草》[2 ] (3 )《开宝本草》[3 ]。据尚志钧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叙《雷公炮炙论》为南北朝刘宋 (公元 42 0~ 479年 )时雷学攵所撰[4 ] 。《海药本草》为五代前蜀李王旬 (约在公元 90 7~ 92 5年 )所撰[4 ] 。《开宝本草》为北宋开宝七年 (公元 974年 )刘翰、马志等所撰 [4 ]。但自宋末以后这些原书不存 ,而内容可见于宋朝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中。在《证类本草》中仙茅条下正文大字未标有“今附”,示《开宝本草》新增药。故有仙茅始载于《…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阑尾炎中医称为肠(?),远在公元1800年前汉代名医张仲景(公元142—210年)所著“金匮要略”中既已详载该病之诊治方法。西医外科对该病之认识亦不过是200年前的事。一般公认在1759年墨司蒂佛(Mestivier)氏是把阑尾炎的观察报告首先发表的第一个人。直到1884年克隆伦因(Kr(?)nlein)氏为第一个外科医师认识一个因阑尾芽孔而致之腹膜炎病例且把阑尾截除,惜来获成功。直到1887年才有莫顿(Morton)氏给患急性腹膜炎之病者施行剖腹手术将穿孔之阑尾截除而获得痊愈。以后才奠定了西医对阑尾炎之手术冶疗。截至目前咸认为以手术切除阑尾为治疗阑尾炎独一无二的方法。一待诊断确  相似文献   

15.
千百年来,中医外科学著作可谓汗牛充栋,而《外科正宗》以其“自唐及明,其法详备”独具风采。清代医家徐灵胎赞曰:“…所以凡有学外科者…则令先阅此书,以为入门之地。”该书作者为明代杰出的外科医家——陈实功。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又名若虚,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幼习疡科,重视医理,尤重实践。积四十年临床经验,于瘟疫横行之时,“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乎而愈。”独力攒成《外科正  相似文献   

16.
江苏昆山世医——郑氏女科抄本医书浅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昆山郑氏女科概况江苏昆山的郑氏家族世医,专精女科,自南宋始,流传至今29世,已有八百年的悠久历史,堪与青浦何氏29代世医相媲美,是中外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郑氏祖籍河南开封,是周宣王弟友(郑桓公)之裔。建炎三年,郑忆年率家百余口随高宗南渡,定居昆山,为迁昆始祖[1]。郑氏世医的始祖为薛氏(南宋末昆山人),薛氏精于医术,尤善女科,人称薛医产家,因为没有子嗣,将医术传于女婿钱氏,钱氏亦无子嗣,复传医术于女婿郑公显,自郑公显始郑氏家族遂世业女科[2]。郑公显为郑忆年5世孙。郑氏家族,名医辈出,遍及吴中,以儒医闻名,入朝任太医院医官者众多。…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仲景是人民医生我们研究“伤塞论”,一定先要认识张仲景的时代环境,仲景一生是处於后汉末年政治黑暗,兵戈扰攘的桓帝(公元147年)灵帝(公元168年)献帝(公元190-1年)三朝,正是著名的黨锢案和黄巾起义,董卓遷都等“天下乱离,民棄农业,诸军並起……”的时代,而且自建寗四年(公元171年)以後至中平二年(公元185年)的十五年间,常有“大疫”流行。仲景是被同郡(南阳)何颙称为“用思精而韻不高”的人,目覩严重的政治压迫及自己宗族多死亡於疫病,於是发愤研究医学,他不像华陀“恥以医见业”,而是以医为专业的;不然他就不可能有这一部伟大的“伤寒论”创作出来。至於舊传他曾守长沙的故事,那是後人对他的“附加”,因为宋本伤寒论里都没有“守长沙”字样;天津宋向元同志最近曾有考证,辨明其非。  相似文献   

18.
王耿 《陕西中医》2005,26(2):190-191
高秉钧(1755~1827年)为清代名医,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熟读《灵》、《素》,精通内科、外科,尤精于外科,集三十年临床经验,撰成《疡科心得集》。孙尔准在序中曰:“世之习是科者,得此书而循诵习传,奉如圭臬,亦可不迷于向往也”。说明该书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中医外科学著作。其对中医外科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辑安县(今集安市)人参可追溯到高勾丽时代,据《柳边记略》(卷三,辽东人参)中引注杨升庵《药市赋》曰:“人参,三桠来自高勾骊之国,桃枝九拆出于(?)昆明之陬”。高勾骊之国都城即丸都(位于今集安市内),建国年代无考。燕王慕客皝“毁丸都城而还”是于公元342年,曾给晋朝尚书送礼品人参(山参)十斤。以高勾丽之国产参为据推算,集安市产人参的历史当始于公元400年左右,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白那时起,人参的用需量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20.
三七小议     
三七,始载於《本草纲目》,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Panar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李时珍因其能合金疗如漆黏物,释其名为“山漆”,还有“参三七”、“田七”之称,自古以来作为名贵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