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觉障碍是脑性瘫痪(脑瘫)常见的合并损伤。Pharoah等报告严重视觉障碍的发生率是8.9%,可因眼部病变引起,更多为脑损伤所致121。本文分析13例合并严重视觉障碍的脑瘫患儿的临床特征、视功能及神经发育改善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指患儿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在我国CP的发病率为1.8%0~4.0‰,已成为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我们就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ation,HBO)综合治疗60例C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视觉功能障碍是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有些病例可继发于眼科学异常,如继发于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等,但更多的患儿是由于其中枢性视觉通路损伤所引起。各种各样的视觉功能异常阻碍了患儿姿势控制、认知及精细技能的发展,对其日常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汇总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拟对脑瘫患儿合并视觉功能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等问题进行阐述。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指的是从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其他异常,如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障碍.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症状在婴儿期内出现,有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痛、行为异常或感、知觉障碍,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表现。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据文献报道,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并且每年递增约4.6万例。脑瘫患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护士的职责,亦是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社会共同的康复任务。我国因机构康复费用高,服务面小,出院后患儿康复训练及护理往往不能持续进行。而社区康复护理就地就近,经济有效,适应了我国残疾儿童数量大,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有利于脑瘫患儿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脑瘫患儿除肢体运动障碍外,25%~35%的脑瘫存在流涎症,流涎给脑瘫患儿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衣服潮湿异味,颊部皮肤刺激,体液减少外,还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另外,心理障碍、社会歧视等方面也不容忽视,给患儿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我院康复中心多年来就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在围产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本文总结了我科100例脑瘫患儿应用高压氧治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是由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的一种综合征。常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行为异常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是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给病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重的负担。为了减少并发症及提高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做好康复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脑性瘫痪合并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合并症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9年间资料完整的385例住院脑瘫患儿。结果:合并癫痫58例(15.06%)、智力低下291例(75.58%)、语言障碍(2岁以上)139例(73.55%)、听觉异常43例(31.6%)、斜视79例(20.5%);主要原因为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期感染、颅内出血;痉挛型四肢瘫合并症最多。结论:脑性瘫痪是一种脑损伤引起的多重表现的复合征,其诊治需临床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11.
康复干预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发育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在脑性瘫痪治疗中的意义,以减少脑性瘫痪的致畸率。方法选择辽宁省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脑瘫科收治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运动发育率。结果68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训练后运动发育率明显高于训练前(t=2.340~3.773.P&;lt;0.05~0.01)。结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其脑功能的恢复。使患儿运动功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视觉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可见视敏度降低、屈光参差、斜视、视野缺陷、立体视觉障碍、眼底结构异常、眼球震颤等。其中约3/4的脑瘫患者视敏度降低,斜视的发生率为39%~50%,眼球震颤为9.5%。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内出血、低出生体重等为脑瘫患者视觉障碍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6岁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分布及特征,对智力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5例4~6岁脑瘫患儿进行基础资料登记、智力评定、粗大运动功能分级评定等。结果210例完成智力评定,其中智力低下患儿113例(53.81%)。痉挛型双瘫、偏瘫和不随意运动型患儿的平均智力水平高于痉挛型四肢瘫、共济失调型;其中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有显著性差异(P<0.05)。GMFCS分级Ⅳ~Ⅴ级者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者,智力低下的发生明显高于GMFCS分级Ⅰ~Ⅲ级者及不伴癫痫、小头畸形者(P<0.05)。结论4~6岁脑瘫患儿智力低下的发生和脑瘫类型、GMFCS分级及并发癫痫、小头畸形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性瘫痪儿童视觉障碍的临床特点,讨论脑性瘫痪儿童的不同类型及围产期高危因素与其合并视觉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4年12月确诊的125例脑性瘫痪儿童的临床资料,对其眼位、眼运动功能、眼底、屈光度等视觉功能及其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125例患儿中,存在视觉障碍的53例,视觉障碍发生率为42.40%;其中斜视43例,占受检者总数的34.40%;屈光不正39例,占31.20%;眼球震颤21例,占16.80%;眼球运动异常14例,占11.20%;眼底异常10例,占8.00%。合并的视觉障碍中以斜视与屈光不正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4.40%和31.20%。2痉挛型组视觉障碍发生率为60.94%,较其他组增高(χ2=8.56,P0.05);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斜视率、屈光不正的发生率分别为53.16%和42.19%,也均较其他组增高(χ2=9.32,P0.05;χ2=8.63,P0.05)。3早产儿组视觉障碍发生率为45.90%,高于非早产儿组(χ2=5.766,P0.05)。4低出生体重组(BW2.5kg组)视觉障碍的发生率为57.14%,高于其他组(χ2=18.35,P0.05)。结论:1脑性瘫痪儿童的视觉障碍在临床常见,以斜视与屈光不正发生率最高。2痉挛型脑瘫患者视觉障碍发生率高;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斜视率、屈光不正发生率也高。3早产、低出生体重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脑性瘫痪儿童中,合并视觉障碍的发生率高,应及早随访予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5.
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报道,我国儿童脑性瘫痪(脑瘫)的患病率为1.8‰~6.0‰,患者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康复治疗学提倡采用早期多途径、综合治疗。近年国内外报道,仿生物电刺激不同脑区可改变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改善脑循环,使正常或脑缺血动物脑组织灌流量增加。针对有不同程度脑损伤的脑瘫患儿,如何尽快修复脑损伤,笔者对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采用低频电刺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脑性瘫痪患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是未成熟脑受损而导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综合征,常伴有其他障碍,其中视觉障碍(包括斜视、低视敏度、眼震和视感知障碍等)常见,发病率约为9%。我们以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查脑瘫患儿视觉通路功能状态,以了解患儿脑性视觉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常运动模式和强化运动量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性瘫痪是从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而致的一组综合征,以非进行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智力低下、言语障碍、行为异常、癫痫等[1].  相似文献   

18.
Peto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Peto法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5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上田法、Vojta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eto法。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结果及不同病情间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64.88&;#177;18.76和53.16&;#177;13.4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t=2.726,P&;lt;0.01);两组不同病情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观察组轻度78.15&;#177;14.36,中度45.35&;#177;9.25,重度41.99&;#177;9.42,对照组轻度62.04&;#177;9.18,中度38.43&;#177;7.43,重度37.23&;#177;8.14,两组比较结果轻、中度差异呈高度显著性意义,(t=5.112,P&;lt;0.01;t=3.105,P&;lt;0.01),重度差异呈显著性意义,(t=2.026,P&;lt;0.05)。结论:加用Peto法可增加不同病情程度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合并智力障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智力障碍是小儿脑性瘫痪(cereloral palsy,CP)的常见症状。有报道,CP患儿合并智力障碍的比例达74.5%,重度CP患儿合并智力障碍者更高达90%。CP患儿合并智力障碍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应知应会的能力绝对落后于同龄儿。智力障碍能导致其他各项能力减低并进而影响小儿总体发育水平。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结合头部穴位按摩治疗促进患儿智力的发育。提高小儿CP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脑性瘫痪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早期筛查与干预治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