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颈心综合征 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1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丛神经,或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时,可造成左侧肋间肌痉挛性疼痛,产生假性心绞痛。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直接引起左侧胸大肌痉挛,造成假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2.
宋来 《当代医学》2008,(18):96-96
1 颈心综合征 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1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丛神经,或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时,可造成左侧肋间肌痉挛性疼痛,产生假性心绞痛.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直接引起左侧胸大肌痉挛,造成假性心绞痛.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下和心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引起心绞痛.  相似文献   

3.
臂丛的变异比较罕见,一般常和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干位置变异合并发生,本例亦不例外。作者在学生解剖的成人男尸中,发现1例左侧臂丛只有上、下2干,外、后2束。而锁骨下动脉腋动脉干可能起源于第9节段动脉。 一、变异臂丛的合成:5、6颈神经前支合成上干,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在第1肋骨上方合成下干,没有中干。由上干在中斜角肌外侧先分出肩胛上神经,然后复分为前、后2股:前  相似文献   

4.
<正> 因为骨性的因素或软组织因素压迫了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而表现出的沿肩臂内侧及手尺侧半的麻木、酸痛感觉异常、大小鱼际肌及骨间肌逐渐萎缩、肌力减退、手部青紫发冷桡动脉搏动减弱、拇指对掌功能受限或晚期出现爪样手畸形等症状,临床上称之为“胸廓出口综合征”此病并非罕见,但亦常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为有助于对此病的认识,笔者就其基本概念简要综述如下。 1 臂丛神经的解剖概念 臂丛神经系由第5、6、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合并组成。臂丛的5个神经根,先经椎动脉后侧及横突间肌之间向外侧行,再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的肌间隙穿出,在此第5、6颈神经于前斜角肌外侧缘合并成上干,第8颈神经与第1胸神经于前  相似文献   

5.
容易被误诊和误治的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1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压迫臂丛神经,或斜方肌痉挛压迫脊神经后支时,可造成左侧肋间肌痉挛性疼痛,产生假性心绞痛。颈椎病压迫神经根可直接引起左侧胸大肌痉挛,造成假性心绞痛。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刺激颈部交感神经,刺激冲动向下扩散,通过心下和心中交感支,产生内脏感觉反射,引起心绞痛。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 995年 3月~ 2 0 0 1年 1 0月以颈 4结合颈 6神经阻滞用于颈肩部手术 ,与单纯肌间沟神经阻滞法及颈 6神经阻滞相比较麻醉效果更好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例颈肩部手术患者 ,实验组1 0 0例 ,颈 4结合颈 6神经阻滞 ;对照组甲 5 0例 ,单纯肌间沟神经阻滞 ;对照组乙 5 0例 ,颈 6阻滞。5~ 1 0岁 30例 ,1 0岁以上 1 70例 ,手术时间 1~ 3h ,最长为 5h。 2 0 0例患者手术部位分别为锁骨上血管瘤 ,肩关节脱位伴肱骨外科颈骨折、肩锁脱位伴骨折、锁骨骨折、胸锁关节脱位等。1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4岁,因冠心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1990年10月18日行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于右侧喙突下(三角胸大肌三角区内)作一切口,游离头静脉,结扎远心端,V型剪开右头静脉,插入起搏导管,透视下见导管经锁骨上皮下插入颈外浅静脉。拔出导管,结扎近心端。于三角胸大肌三角区内继续寻  相似文献   

8.
颈交感神经阻滞相关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巩继平  陈玉培 《重庆医学》2008,37(18):2106-2108
颈交感神经纤维起自上胸段脊髓内,经T1~T6及其交通支至胸段交感干,在交感干内上行达颈部交感干至各神经节,颈交感神经节共有3对,即颈上、颈中和颈下神经节,其中颈下神经节有63%~80%与T.神经节(部分为T1、T2等)融合为星状神经节.  相似文献   

9.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第5至第8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它位于斜角肌间隙中,向下分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HRP法对空家免肘关节滑膜层的神经分布进行研究,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注入肘关节腔内,确定了家兔肘关节滑膜层的躯体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颈5,6,7,5和胸1,2脊神经节,内脏传出神经元胸体位于交感干颈上节至胸3交感干神经节。  相似文献   

11.
1颈心综合征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症状、心电图改变称为颈心综合征。由于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产生原因是颈椎病可引起C7~T1的胸前神经内侧支和胸前神经外侧支受压,而引起假性心绞痛;或引起的前斜角肌痉挛,  相似文献   

12.
颈胸结合部食管癌是以胸销关节为中心,累及颈、咽部食管及上胸段食管的恶性肿瘤,由于病变部位特殊,手术操作困难,过去优先选择放射泥泞;但放疗术后五年存活率仅10%~18%。为了提高生存率,近年来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逐渐受到重视。我院胸外科自1988年至1995年,经手术治疗的颈胸结合部食管癌1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2~67岁,术前很受侵者2例,气管受侵者2例,1侧喉返神经受偎者2例,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3例,颈部们及肿块者1例,放射治疗后原位县发和颈段食营转移者各1例。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13.
胸上口综合征包括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肋骨 -锁骨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Paget-Shrother综合征。多为颈椎、肋骨、锁骨及肌肉发育异常或畸形而压迫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产生的一系列神经、血管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综合征候群。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1年 2月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治疗胸上口综合征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174例 ,女 119例 ,男 5 5例。病史 1个月~ 10年。其中前斜角肌综合征 5 4例 ,肋骨 -锁骨综合征39例 ,颈肋综合征 6 3例 ,胸小肌综合征 18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4.
据教科书记载,臂丛可分为正常及异常型两大类。正常型臂丛是由第5~8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它们再合成3个干、6个股及3个束,无论是根、干、股、束的任何一部分在数目及编排上违背了上述规律,都称为异常型。文献报导臂丛根变异者多为有第4胸神经前支参加的前置型臂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HRP方法观察了猫的投射到颈上神经节的交感节前神经元。 在脊髓内含HRP颗粒的标记细胞在明视野下容易辨别。在四侧颈上神经节注射后,脊髓全部标记细胞共4068个,皆见于同侧。标记细胞分布范围自颈8~胸7或胸1~胸7,但大部(85.42%)分布在胸1~胸3节段,最密集的是胸2节,占总数的37.09%。此外,标记细胞的大部分出现在脊髓的中间外侧核本部(ILP)和侧索部(ILf)(95.58%),仅约4.42%的标记细胞在中介核(IC)和中介核旁室管部(ICpe)内。 虽然每个单例脊髓内标记细胞的数目彼此差别较大,但各例标记细胞在各节段的百分构成比均与总体的比例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查出现于颈后三角上部无名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枕小神经的关系。方法31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 颈部标本,左侧和右侧,共62侧。按颈部常规切口,解剖和探查其颈外侧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枕区。结果颈后三角上部 无名神经的出现率高达96.8%。其主干(颈后三角段)直径约2~3 mm,长约10 cm,它起于第2颈神经前支(C2,C2-3),通过胸锁 乳突肌上三分之一深面,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位于副神经上方约1~3 cm,进入颈后三角,位置较深,然后靠近胸锁乳突肌后缘或 与其平行上行,经过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在枕骨附着点之间进入枕区,分为3~5支,分布区域位于枕小和枕大神经皮肤分布区 域之间。结论颈后三角上部有一条较大的无名神经通过,依据其形态学特征或应命名其为枕长神经。它的发现对此局部的外 科手术以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类冠心综合征与心绞痛的鉴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颈椎病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关系颈椎病的心前区痛不仅常类似冠心病、心绞痛 ,二者同时并存的也并非罕见。本文 15 0例中 ,有 5例既符合颈椎病 ,又符合冠心病的诊断 ,并且其中有 2例发生过心肌梗死 ,这 5例不包括在 2 1例之中。颈椎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 ,有人认为有“附加的起动机制”作用或称为激发作用。心脏痛觉冲动从心下与心中神经、颈下神经节与维氏 (Vieussens)袢到达星状神经节后 ,由上 4(或 5 )个胸交感神经节通过交通支至相应的脊神经节 ,再经脊神经后根进入C8~T4 或T5脊髓节段 ,上升至大脑产生心脏区和相应脊髓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鞘瘤13例,分析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果13例均位于髓外硬膜下,其中颈段和颈胸交界段各1例、胸段6例、腰段5例。MRI均能清晰显示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形态与信号特征,肿瘤平扫T1WI多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体部分明显强化,肿瘤与邻近脊髓及硬膜囊的关系更加清楚。结论低场强MRI对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上肢解剖特点使其易于应用几种有效的区域阻滞麻醉。通过重复的给药方法,能够给多数外科手术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和术后镇痛,新技术(超声定位)的应用使神经阻滞更易获得成功。臂神经丛由颈5~8和胸1神经组成,分为上、中、下3干,下行至第一肋骨和锁骨之间变得更加紧凑,继续向侧面下行,与腋动脉相伴并合成3束。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及核磁共振检查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确诊的平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有症状侧上肢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otor active potentials,CMAPs)均正常,8条尺神经CMAPs降低超过正常值20%。14例患者有症状侧下颈段脊髓前角细胞支配肌肉均出现神经源性损害(C7~8、T1水平);其中4例呈有症状侧上肢肌肉神经源性损害;7例呈双侧上肢肌肉神经源性损害(其中2例仅有单侧上肢肌肉无力萎缩表现);3例呈广泛神经源性损害(1例为单侧上肢2例为双上肢肌肉无力萎缩)。常规颈椎生理位MRI平扫10例未见异常或略变细;4例提示颈胸段脊髓萎缩变细。颈椎前屈位MRI扫描提示14例患者均有颈胸段椎管后方硬膜前移,脊髓呈明显受压变形、变细改变。结论:大多数平山病患者肌电图检查呈节段性下颈段脊髓前角损害的特征性异常,因而神经电生理检查在平山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平山病患者肌电图检查亦可能出现广泛神经源性损害,因而疑诊平山病患者均应行颈段脊髓生理位及前屈位MRI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