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 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A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 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 h F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炎症因子的释放规律及机制.方法对20例低温CPB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在CPB预充液中均加入相应剂量的地塞米松及抑肽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在肝素化前、CPB开始至主动脉阻断时、CPB结束前、CPB结束后1 h及24h血中IL-6、TNF-α、ET-1、TXB2及6-Keto-PGF1α浓度.结果IL-6、TNF-α浓度在CPB期间及CPB结束后无明显变化(P>0.05).ET-1浓度在CPB结束后1h有增高(P<0.05).TXB2、6-Keto-PGF1α浓度在CPB期间明显增高(P<0.05),TXB2/6-Keto-PGF1α比值在CPB期间及CPB结束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PB预充液中加入地塞米松及抑肽酶可明显抑制由CPB介导的IL-6、TNF-α的释放,但不能阻断CPB介导的ET1、TXB2、6-Keto-PGF1α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4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h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A组,n=10)和对照组(B组,n=10)。A组于CPB前10min静注盐酸戊乙奎醚3m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10min(T2)、CPB后3h(T3)、24h(T4)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结果组内比较,B组TNF-α浓度于T3时点高于T0(P<0.01),而A组T1、T2时点TNF-α浓度较T0显著降低,其余时点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B组IL-6于T4时点高于A组(P<0.05),IL-10浓度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B组TNF-α浓度于T1~T4各时点均高于A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部分抑制CPB导致的炎性反应,对CPB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CPB)期间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30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分别于CPB前、CPB 30分钟、CPB停机、CPB停机后2、6、24小时放免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浓度。结果CPB后各个时间点的TNF-α、IL-6浓度与CPB前的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NF-α、IL-6的血清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CPB结束后2小时,TNF-α血清水平达到高峰,CPB后24小时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IL-6在CPB结束后6小时达到高峰,然后下降。TNF-α、IL-6血清水平(高峰值)与CPB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正相关(P<0.01)。TNF-α血清水平(高峰值)与IL-6血清水平(高峰值)正相关(P<0.01)。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释放增加;CPB和ACC的时间长短影响TNF-α、IL-6的释放,可能影响到术后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TNF-α血清水平影响IL-6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24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于体外循环开始前30 min,分别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和盐酸戊乙奎醚0.02 mg/kg。CPB前(T1)、主动脉开放后30 min(T2),CPB结束后4 h(T3)、CPB后24 h(T4)进行血气分析及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2组患者T2、T3、T4时点与T1时点相比,P(A-a)DO2、RI及血浆TNF-α和IL-6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盐酸戊乙奎醚组T2、T3、T4时点P(A-a)DO2和RI,及TNF-α和IL-6浓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肺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和IL-6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冠状静脉窦血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择期在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10例。分别于转机前(T0)转机30m in(T1)、CPB停止即刻(T2)CPB停止后2 h(T3)、CPB停止后6 h(T4)CPB停止后24 h(T5)采集冠状静脉窦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浓度变化。同时,于CPB前和CPB结束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检测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T2~T5时点,U组血浆TNF-α、IL-6、IL-8及cTnⅠ的浓度均低于C组(P<0.05),IL-10的浓度高于C组(P<0.05);U组停机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C组停机时(P<0.01)。结论乌司他丁通过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6、IL-8等的释放,抑制CPB过程中心肌ICAM-1、VCAM-1的表达,减轻CPB所致的心肌局部炎性反应及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期肺内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2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ASAⅡ~Ⅲ级.分别测定患者体外循环(CPB)前(T0)及主动脉开放后5min(T1)、15min(T2)、30rmin(T3)、1 h(T4)、3 h(T5)及24 h(T6)左、右心房血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及中性粒细胞(PMNs)数目.结果 T2~T5时点患者左右心房血CO含量均明显高于CPB前(P<0.05);除T6时点,左房血CO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右房血(P<0.05)T1~T4时点患者左右心房血NO含量均明显高于CPB前(P<0.05);同一时点左右房血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T1~T6时点患者左右心房血PMNs数目均明显高于CPB前(P<0.05)T1、T2时点,左、右房血PMNs数目有明显差异(P<0.05)T1~T4时点患者血浆TNF-α值均明显高于CPB前(P<0.05),T1时点左房血TNF-α明显高于右房(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肺内存在炎性反应,CO和NO在CPB应激下增高,可能作为两种内源性保护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手术患儿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1/Th2平衡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80例,年龄4~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5 mg/kg,舒芬太尼1 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初始剂量1 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给药时间>10 min),然后以0.5 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对照组同样的方法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停止即刻(T3)、CPB停止后24 h(T4)和CPB停止后72 h(T5)采集动脉血样,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 -6、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IL-4的水平。 结果 2组患儿血浆IL-4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右美托咪定组IL-4水平在T2~4时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血浆IFN-γ、IFN-γ/IL-4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右美托咪定组IFN-γ、IFN-γ/IL-4水平在T2~4时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右美托咪定组TNF-α、IL-6水平在T2~4时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CPB引起的Th1/Th2向Th2漂移,缓解机体免疫抑制状态,减轻围术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不用盐酸氨溴索),每组15倒。于CPB前(T1)、CPB40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结束后1h(T4)、2h(T5)、24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TXB2)和前列环素(6-keto-PGF1a)。于T1、T2、T3、T4、T5、T6、各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1。结果两组CPB期间TNF-α、IL-8、TXB2、6-keto-PGF1a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TNF-α、TXB2、RI,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XB2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少TXB2的释放,抑制TNF-α形成,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佳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P组诱导和预充液中使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照组则使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CPB开始后30min(T1),主动脉开放10min(T2),CPB结束后2h(T3),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并观察术后肺炎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有无谵妄等临床指标。结果组内比较,P组和C组在T2、T3时,IL-6浓度均高于T0、T1(P<0.05);P组TNF-α浓度在T3时低于T1和T2(P<0.05)。组间比较,在T2、T3时,P组IL-6浓度低于C组(P<0.05);TNF-α浓度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发生率和SIRS发生率P组均低于C组(P<0.05)。结论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能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对CPB术后SIRS和肺部并发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围体外循环期患者血浆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D-乳酸浓度的影响。方法 4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P组体外循环前10 m in颈内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10 m in(T2)、停体外循环即刻(T3)、术后2 h(T4)、术后6 h(T5)、术后18 h(T6)采取中心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浆I-FABP和血浆D-乳酸浓度。结果 T1时点两组患者血浆I-FABP和D-乳酸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P组转流开始后及术后各时点血浆I-FABP浓度均降低,其中T2~T5时点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血浆D-乳酸浓度在转流后及术后各时点均较降低,其中T3、T4时点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先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5 mg/kg可降低围体外循环期患者血浆I-FABP和D-乳酸浓度,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后细胞因子释放及肺保护的影响。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 A组给予长托宁0.02 mg/kg,B组给予0.04 mg/kg长托宁,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差异。结果T1、T2、T33个时刻B组TNF-ɑ、IL-2、IL-6、IL-8水平均低于A组、C组, B组术后1、2 d浸湿纸张数量及肺炎发生率均低于A组、C组,均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可减少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后细胞因子释放,保护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体外循环(CPB)期间对病人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患者,在浅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或搭桥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组,B组为对照组。A组在转机初始加入长托宁0.05 mg/kg,转机30 min后降温平稳后两组病人分别抽血化验并记录和计算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静脉血氧分压(PvO2)之差;同时抽动脉血检测乳酸(BL)含量,并且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转中尿量、鼻温和中心温度(直肠)的复温时间。[结果]两组对比,A组较B组的BL明显降低,动静脉血氧分压之差扩大明显,尿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鼻温、肛温复温时间均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有效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CABG)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20)和乌司他丁组(U组,n=20).U组于体外循环(CPB)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5×10~4 U/kg,C组于相同时间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1h(T2)、CPB后1h(T3)、CPB后24 h(T4)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T3,T4时点TNF-α,IL-6,IL-10及NE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U组在T2,T3,T4的TNF-α,IL-6及NE浓度均明显低于C组(P<0.05),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U组患者术后肺、肾及脑功能明显优于C组(P<0.05),心、肝功能及ICU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温麻醉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2 0例 ,分为体外循环 (对照组 ) 1 0例 ,体表低温麻醉 (治疗组 ) 1 0例。分别于切皮前 ( T1) ;缝合心脏缺损时 ( T2 ) ;关胸前 ( T3) ;术后 3h( T4 )时间点抽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 TNF- α、IL- 6和 IL- 8浓度。结果 :TNF- α:对照组的 T2 、T4 时间点显著升高 ( P<0 .0 5 ) ,T3升高非常显著 ( P<0 .0 1 )。治疗组 T2 、T3显著升高 ( P<0 .0 5 )。两组间比较 T3、T4 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 P<0 .0 5 )。IL- 6:对照组 T2 、T3升高显著 ( P<0 .0 1 ,P<0 .0 5 )。治疗组 IL- 6升高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 T3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 ( P<0 .0 5 )。IL- 8:对照组 T2 、T3显著升高 ( P<0 .0 5 ,P<0 .0 1 )。治疗组 T3升高显著 ( P<0 .0 5 )。T2 、T3时间点对照组高于治疗组 ( P<0 .0 5 ,P<0 .0 1 )。结论 :低温麻醉非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影响程度低。体外循环是心脏直视手术时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陈婷婷  王刚  周琪  张凌 《北京医学》2012,34(8):669-673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和氨甲环酸单独或联合应用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对炎性细胞因子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乌司他丁组(U组)以及联合用药(氨甲环酸+乌司他丁)组(D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氨甲环酸、乌司他丁及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及乌司他丁。于麻醉诱导后(T1)、转流开放升主动脉后(T2)、停机1h(T3)、停机24h(T4)4个时点经桡动脉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NE的浓度。结果各组患者血浆TNF-α、IL-6和NE的浓度,在T2~T4时点与CPB前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T2~T4时点U组和T组血浆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CPB过程中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体外循环期间炎症反应。氨甲环酸具有轻微抗炎性反应。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氨甲环酸可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影响及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肺保护机制。方法 40例二尖瓣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低温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组),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IL-8、HMGB1水平;检测HMGB1血清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①两组BALF中TNF-α、IL-8在CPB后30min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HMGB1在术后8h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血清中HMGB1浓度在CPB术后6h 各时点明显升高(P<0.01,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③两组RI在CPB停机时后各时点升高(P<0.01 P<0.05),实验组升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性因子参与CPB术后肺损伤的病理过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手术能减轻CPB术后肺损伤机制可能与其减少HMGB1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促炎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的最适宜浓度并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6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3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给予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A组,2 mg.L-1;B组,3mg.L-1;C组,4 mg.L-1),并于诱导后(T0)、停CPB即刻(T1)、CPB后30 min(T2)、60 min(T3)和3 h(T4)5个时间点抽取未抗凝静脉血8 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进行梯度离心,从获得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逆转录合成 cDNA,PCR 后电泳扫描求积,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水平。 结果:CBP前3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3组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水平均升
高,并在CPB后30~60 min达到高峰,T1、T2、T3和T4组细胞因子水平与T0时比较明显升高(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泊酚能抑制CPB心脏手术患者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释放
,减少炎症反应,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应用丙泊酚实行CPB心脏手术的理想靶控浓度为3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