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其中由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情绪;由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所引起的高级且复杂的体验称为情感。中医学运用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的认知方法,从临床实践出发,对人心理活动的情感过程有着非常丰富的论述和独特的内容,与现代心理学比较,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试对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士共情能力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正确地感知自己和患者的情绪,并能准确地识别和评价患者的情感状况,形成有效地护理干预以满足患者的躯体需要和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的一种情感体验能力.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曾说:“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引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样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催眠术,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情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能源。知识传递不应是冷冰冰的,学生不会接受冷冰冰的思想,即便是强制接受,也只是暂时的。教师如果能以适当的情感激发和唤起学生情,将教师情、学生情高度融合,就会使教与学达到高度的和谐,学生就会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热情高涨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如高兴、愤怒、悲伤等。一般来说,学生认为外界事物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产生喜悦、兴奋之情;反之,就会悲伤、沮丧。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把情感调动引人作文教学,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做人、作文的综合素质,是作文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它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鼓励学生的发表欲,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调动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卫生职业教育》2014,(14):27-28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学生管理工作要以人为本,寓情于管理之中,以人为本、情感沟通是现代管理理念的核心。尊重学生是情感交流的前提;对学生充满无私而理智的、公平而公正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以情激情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标。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其中情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共情和反移情的区别 共情是指咨询师关心咨客,能够设身处地去体验和理解咨客的痛苦处境。从普遍的意义上讲,共情是对人本身的尊重,是对人的关心和爱的体现。而反移情则来自咨询师本人潜意识中的各种冲突和幻想。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共情虽然也是一种情感体验,但它是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与客观现实相协调的人际关系的体现。一旦这种情感体验超过一定限度,就应当意识到反移情的存在。例如,一个咨客因感到痛苦而变得过分依赖,如果咨询师对此漠然视之,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包括2个方面:一是对知  相似文献   

8.
亲情护理在病房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亲情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病房护理管理工作中,确立护理人员"亲情护理"的理念,开展以情育情、以护育情、以心育情、以行育情的病房护理文化活动,是增进患者就医的亲近感、归属感、欣慰感、信赖感的有效途径,对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是以美学依据来构架其理论体系的。她的情境教学的美学特征在于入“境”生“情”,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最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从而完成从感知到认知的教学任务;她的情境教育的美学形态,则表现为引起学生心灵的激荡及体验,让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通过审美效果发生。本文试从“从生理到心理”、“从感性到理性”、“从情感到思想”三个层面,谈了她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病理学教学中的不足,作者提出在病理学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理论,以学生感兴趣的临床问题为引导,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通过以境育情、以需育情、以情育情等多种心理学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的教学效果,这将是病理学教学今后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187-192
共情(Empathy)指个体感知或想象他人的情感,并部分体验到他人感受的心理过程,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两个独立的成分。情感共情涉及的关键脑区包括额下回、前脑岛和前扣带回;认知共情的主要脑区是腹内侧前额叶和眶额皮层。共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共情者的特征、认知和情绪状态以及共情者与被共情者之间的关系等。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方案以培养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共情能力。此外,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和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满意度均能促进和提高临床共情。未来对共情的研究应从基础研究、医疗教育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出发,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转化,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共情能力,进而增强临床疗效和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教学情感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感在一个人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健康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消极的情感便会阻碍学习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借助于病人的言行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病人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运用技巧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其实在生活中了解另一个人的感受是极端困难的一件事情,太多的时候是我们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病人身上,对其生活的了解及认识病人的基本需要,会大大增强你从他的视角看待问题的能力。50多年前,卡尔罗杰斯确定“准确的共情”是有效治疗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白吉可  曹炳健 《农垦医学》2009,31(5):472-475
心理剧提供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情境化的讲授和学习模式,可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情感体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让其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以促进教学相氏。将心理剧运用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中,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病案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真 《中国病案》2006,7(10):48-48,F0003,42
在病案中等职业教育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以角色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体验,帮助学生感悟知识;创新体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成功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1病理学课堂教学情景的涵义和特征 1.1病理学课堂教学情景的涵义 关于教学情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通常认为,“情景”是既有“情”又有“景”,“情”“景”互融。“情”是情感体验、动机培养,“景”是教学环境、知识文化背景和各种活动。确切地说,教学情景中既蕴涵一定的知识内容和学习任务,同时又渗透学生的动机和情感。因此,病理学课堂教学情景是指病理学教学内容在其中得以存在、运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18.
青年群体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间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静  施琪嘉 《医学与社会》2006,19(5):44-46,48
目的探索青年群体中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量表与临床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实验对象,并与对照组分别填写儿童期创伤问卷。结果不同组别在虐待总分上有显著差异;分离和性虐待、情感忽视、情感虐待,以及虐待高度相关,与躯体虐待无显著相关;虐待在性别上没显示出显著性差异,但分离有性别差异。结论青年群体中分离体验与儿童期创伤,尤其与情感忽视、情感虐待和性虐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工作中的“情”甘肃省平凉卫校马春梅(744000)“情”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反应。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才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心理导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教育感化人的过程。青年人富于激情确也富于朝气,情感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班主...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丰富的情感,寓情于抽象的教学理论之中,通过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使师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认识上达成共识,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独立、健全品质的形成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融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培养为一体的全方位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社会性情感品质和个人健康的心理品质、人格取向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情感层面不断走向新的高度为发展目标,强调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以情育人[1]。在卫生士官教学过程中关注情感教育,实施情感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认知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2],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