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建元  禤国维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25-1626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由于难以控制其复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加压及冷冻等多种,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理想,目前统一主张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得以肯定,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keloid)为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由于难以控制其复发,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加压及冷冻等多种[2],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理想,目前统一主张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得以肯定,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瘢痕疙瘩属于良性皮肤肿瘤,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属于临床难治性皮肤疾病,且治疗后复发率高。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历史悠久,对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阐明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经济易行,能有效降低临床复发率,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 ,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 。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1 中医对湿疹的认识  中医文献没有“湿疹”病名 ,但对于湿疹的病机、治疗 ,有不少相关的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诸湿肿满 ,皆属于脾”揭示本病虽病在表 ,而与五脏病机相连 ,并为本病治疗确定了纲纪。《诸病源候论·浸淫疮候》“粟疮作痒 ,属心火内郁 ,外感风邪”。可见 ,古人是从内外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疙瘩消外敷治疗瘢痕疙瘩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判断力、计算能力、言语能力进行性下降 ,并伴有个性与人格的改变。临床上 ,阿尔茨海默氏病 (AD)约占 50 % ,血管性痴呆 (VD ,主要为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约占15% ,AD与MID混合性痴呆约为 2 5% ,其他约占10 % [1] 。老年性痴呆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热点之一。现将近三年来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老年性痴呆属于中医呆证、健忘、痫证等范畴。徐氏[2 ] 认为 ,本病为老年七情失调 ,以及心、肝、脾…  相似文献   

7.
张越  张选国  王靖  王高洁 《河北中医》2023,(8):1396-1400
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肺结核是我国卫生健康系统重点管控的感染性疾病,其传播途径隐匿、传染性强、难防难控,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主要应用药物抗结核治疗,但抗结核药物的多种不良反应常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广泛多耐药结核的产生常使临床医生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中医药源远流长,在辨证论治肺结核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回顾并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在诊治肺结核方面具有明确的增效减毒作用,总结归纳如下,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有效的中西医联合诊疗肺结核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世界上十大疾病中,抑郁症名列第五位,其患病率己超过了冠心病,预计到2020年将跃升到第2位。由此可见,抑郁症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疾病[1]。中医学界不断进行抑郁症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等方面研究,并开展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实验研究。现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63医院(110042)庞剑辽阳县医院(111200)王芳沈飞松陵医院(110031)谢野哮喘是以气喘、咳嗽、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胸憋闷胀,严重时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近十年来哮喘...  相似文献   

10.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其表面光滑,边缘呈蟹足状,并出现各种自觉症状。胸骨皮肤多见,其他部位皮肤也可发生。女性或黑人发病率较高[1]。本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却不满意。中医学对瘢痕和瘢痕疙瘩研究较早,并且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方法。瘢痕疙瘩的中医命名很多,如明代《证治准绳·疡医》称“黄瓜痈”,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称为“肉龟”,近代名医赵柄南依据本病与刀伤关系密切,命名为“锯痕症”,还有一些其他命名如“肉蜈蚣”、“蟹足肿”…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文献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药治疗包括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以及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包括单味中草药,有效复方,有效活性成分,并对其研究之不足进行概括,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愈疤痕疙瘩1例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高国青(063000)疤③疙瘩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现将临床上使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法则治疗效果介绍如下:.$者金X.男性,25岁,工人,未婚,病案号425059。因多发性在腔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相似文献   

13.
肺癌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钢 《江苏中医》2000,21(1):44-46
概述近年来对肺癌的辨证论治、专方专药、新药新剂型研制等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疗效,揭示其以稳定病灶和延长生存时间为主的治疗特色,并就规范治疗及其疗效评定标准、进一步提高辨证论治疗效、专方新药开发及在肿瘤生物治疗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永平  熊飏 《北京中医》2005,24(2):121-125
出血性中风中医指因风阳上窜,痰火内扰,气血逆乱,或因头颅外伤,内生脑瘤,使脑络破裂,血溢于脑,出现突然昏仆、头痛、失语、偏瘫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经疾患。具有起病急、病情重、临床表现多样等特点,致残率及死亡率高。中医药治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中医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鹤轩 《天津中医》2000,17(1):51-53
  相似文献   

17.
胃溃疡(GU)是指胃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超过了粘膜肌层.本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并易发生出血、穿孔、梗阻等并发症,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 -2%.祖国医学中没有胃溃疡病名的记载,一般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威胁全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据WHO统计,病死率占第6位,至2025年可能升至第3位。近年来各国已制定出咖的防治规范,但普遍存在诊断率低和治疗不理想的问题。美国咖的临床诊断率远低于实际发生率(10万对2,4万)。死亡率女性由1980年20/10万上升到2000年的56.7/10万,而男性则由73/10万上升到82.6/10万,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是ICU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病死率高(30%-70%)的特点[1],现已超过心肌梗死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世界医学界为了克服此重症曾发起了"拯救脓毒症战役",尽管抗感染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脓毒症的仍存在病死率居高不下,全球每年平均约有超过1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万脓毒症患者,并导致超过20万患者死亡[2-4].  相似文献   

20.
正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主要是在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服用非甾体药物、胃排空障碍等因素作用下,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黏膜的防御能力失去平衡,胃酸对黏膜产生自身消化而形成。有研究表明,我国该病的发病率达到10%~12%,占消化道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