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伴血尿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38例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14~56岁,平均35岁.病程15d~5年.隐匿性肾小球肾炎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伴血压高13例.曾服用过激素、雷公藤多甙、ACEI和潘生丁及中药治疗13例.肾活检诊为"IgA肾病"5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纳入标准: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轻微,肾功能正常,蛋白尿伴血尿.尿蛋白定量0.2g~3.0g/24h,血尿RBC3~50个以上/HP,BLD( )~( ).排除标准:急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正应用激素、雷公藤多甙、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肾功能受损(GFR≤90ml/min)的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143-149
目的:研究芪藤消浊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Syk/Ras/c-Fos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复制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芪藤消浊颗粒(21.6,10.8,5.4g/kg)组和黄葵胶囊1.0 g/kg给药30天后,HE染色观察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小球病变情况,测定24h尿蛋白含量,血清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RT-q PCR检测Syk、Ras、MEK1/2、ERK1/2和c-Fos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Syk、Ras、p-MEK1/2、p-ERK1/2和c-Fos蛋白表达。结果:芪藤消浊颗粒(10.8,21.6g/kg)组可明显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24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肾脏组织中Syk、Ras、MEK1/2、ERK1/2、c-Fos mRNA和p-Syk、Ras、p-MEK1/2、p-ERK1/2、c-Fos蛋白表达量。各治疗组肾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结论:芪藤消浊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Syk/Ras/c-Fos通路活化,进而减轻肾小球组织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98年6月~2001年9月采用自拟降浊止呕汤频服治疗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尤其是恶心、呕吐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40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38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糖尿病肾病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狼疮性肾炎2例,紫癜性肾炎2例,内生肌酐清除率(18.3±1.6)ml/min。对照组:20例,亦均为住院患者,男11例,女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3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狼疮性肾炎1例,紫癜性肾炎1例,内生肌酐清除率(1…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5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蛋白尿是指某些因素引起的尿蛋白含量大于10 0mg/小时或 150mg/ 2 4小时尿 ,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者。笔者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蛋白尿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7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34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11年。急性肾小球肾炎者 2 2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者 31例。尿蛋白 0 2~ 1 0g/ 2 4h尿者 11例 ,1 0~ 3 0 g/ 2 4h尿者 36例 ,超过 3 0 g/ 2 4h尿者 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内科学》的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 1 取穴主穴 :( 1)大椎、肩、曲…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性蛋白尿47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雷公藤多甙片因其有降低尿蛋白及利尿等作用 ,被应用于治疗肾小球肾炎 ,但多年一直沿用 1 0mg/kg的剂量 ,疗效并非十分理想。近年报道增加剂量 ,疗效可明显提高[1] 。鉴于此 ,我们以大剂量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肾性蛋白尿 47例 ,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47例中 ,男性 2 7例、女性 2 0例 ;年龄 16~ 71岁 ;病程 3W~ 10年 ;慢性肾小球肾炎 16例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2例、IgA肾病 4例 (经肾活检诊断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6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9例。全部病例尿蛋白定量均大于1 0g/2 4h ,血肌酐小于 186 8u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及对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将6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单日为治疗组,双日为对照组)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1例,投服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对α1-mG、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32例患者的疗效及对α1-mG、β2-mG的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余随张琪教授临证数年 ,观其对慢性肾病凡见脾胃虚弱 ,湿热留连为主要见证者 ,每以升阳益胃汤化裁应用而多获良效。举医案四则供同道参考。1 水肿 (慢性肾小球肾炎 )林某 ,男 ,4 5岁 ,患慢性肾小球肾炎 2年余 ,曾服用中西药物 ,未能完全缓解 ,两个月前因感冒而周身浮肿、乏力、腹胀、食少纳呆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濡。尿检 :蛋白( ) ,红细胞 1 5~ 2 0个、颗粒管型 0~ 1、血浆白蛋白 2 9g/l,证属脾胃虚弱、湿热留连 ,治以升阳健脾祛湿。投以黄芪 2 5g、党参 2 0 g、白术 2 0 g、茯苓 1 5g、半夏 1 5g、川连 1 0 g、泽泻2 0 g、陈皮 1…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治疗肾小球肾炎血尿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洁  桑梅 《河北中医》2001,23(3):191-192
血尿是肾小球肾炎临床特征之一 ,尤以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反复血尿 ,已成为临床中比较顽固的病症。 1997~ 2 0 0 0年 ,我们共收治肾小球肾炎血尿6 8例 ,均经现代理化检查明确诊断 ,均为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或其它症状均已消失而血尿迁延不愈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 ,采用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为主 ,以养阴清热、益气固肾、温阳化瘀、化湿利尿等方法 ,分别治疗各型肾小球肾炎血尿 ,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分型论治1.1 外感风邪 ,热毒壅肺型 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展期。此类病人多以肉眼血尿为多。症见 :发…  相似文献   

9.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8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1 ] ,为1996年 3月~ 2 0 0 1年 9月住院及门诊病人。年龄 35~ 71岁 ,平均 5 2 6岁 ,病程 2~ 7年。随机分为治疗组 5 9例 ,对照组 39例。治疗组男 30例 ,女 2 9例 ,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2 4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15例 ,糖尿病肾病 9例 ,慢性肾盂肾炎 4例 ,多囊肾 3例 ,狼疮性肾炎 2例 ,病因不明者 2例。对照组男 2 1例 ,女 18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17例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症 11例 ,糖尿病肾病 6例 ,多囊肾 2例 ,原因不明 3例。两组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  相似文献   

10.
经现代研究发现 ,许多肾脏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终末期肾病 ( ESRD)发展速度相关 ,因此 ,对于急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防治 ,极为重要。笔者以自拟的治蛋白尿方法治疗蛋白尿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6例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均符合叶任高主编的第 5版《内科学》中急、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1 4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7岁 ;病程最长 2 4年 ,最短 3天 ;急性肾小球肾炎 1 0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 1 6例。用药前患者全部尿蛋白均为阳性 ,急性肾炎尿蛋白定性 ( +~ ) ,定量 1~ 3.5 g/2 4 h,血清白蛋白 30~ 35 g/L,血清肌…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作用机制未明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大多数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中药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本文通过综述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涉及的4种关键信号通路及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包括NF-κ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Syk/Ras/c-Fos信号通路等,为深入研究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中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通过肾活检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者34例,肾病综合征者23例,狼疮性肾炎5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急性肾衰1例。其中脾肺气虚25例,气阴两虚20例,肝肾阴虚11例,脾肾阳虚9例,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炎25例、IgA肾病21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例、IgM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狼疮性肾炎8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新月体性肾炎1例。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证型与肾脏病理有内在的相关性,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多数兼有血瘀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制定《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候演变规律调查表》,对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表现为气虚证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总结其证型演变规律。结果:气虚证型初期明显向肝肾阴虚证及气阴两虚证型转变(P<0.01),后期还可能向脾肾阳虚证型转变(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气虚证患者的证型发生着动态变化,但有一定规律可循,据此可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肾病水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来应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治疗 3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5例均为近三年住院病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 5例 ;年龄 1 3~ 2 0岁 1 2例 ,2 1~ 40岁 1 0例 ,41~ 5 5岁 1 3例 ;病程 1~ 2年 1 5例 ,2~ 5年 1 0例 ,5~ 1 0年 8例 ,1 0年以上 2例。根据《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中水肿病分型标准 ,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 2 2例 ,肾病综合征者 1 3例 ;入院时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均为 ( )以上 ,血胆固醇增高者 8例 ,低蛋白血症 1 3例 ,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者 8例 ,水肿严重伴有胸腹…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在进入肾衰前的进展阶段,此时不同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和临床表现渐趋一致,肾脏缩小,肾功能减退,肾损害呈不可逆性。2001年5月~2006年4月,我们采用慢肾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除湿汤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是最常见的肾脏疾病,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本病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于2004年6月-2005年12月间对不愿接受肾活检的、蛋白尿24小时在1.0~2.0g的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用益气活血除湿汤合三联疗法治疗,近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1年以来采用鲜葡萄藤叶配合中草药辨证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8例均治愈,慢性肾小球肾炎1例治愈,5例好转,效果满意。男10例,女4例;年龄7~45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肾内科进行治疗9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水平更低(t=7.198,P=0.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35/45)(χ2=6.154,P=0.013)。结论: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较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医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中医内科2008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1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中药方剂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差值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差值、血肌酐差值与24h蛋白尿差值存在显著差异性,t=2.245,2.309,2.866,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3.520,P<0.001,提示采用加味二仙汤治疗方法对患者肾功能影响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多为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原发肾小球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水肿"、"虚劳"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2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