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检出海绵肾的声像图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0-09—2012-05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的6例海绵肾的声像图及患者的相关体检结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均为女性,年龄28~37岁,双肾大小均正常,其中4例声像图表现为髓质部见排列规则的强回声圈,2例为排列规则的强回声团。6例强回声均与肾锥体分布一致,在肾窦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后方无声影。6例中2例血压偏高、1例血糖偏高、1例高血脂。结论超声体检对典型的海绵肾诊断价值明确,使临床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海绵肾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超声对海绵肾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例海绵肾患B型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经静脉肾盂造影证实,总结声像图表现。结果 海绵肾声像图表现为:围绕肾锥体呈放射状排列的高回声团,内可见小无回声区,在肾窦边缘探及呈放射状排列的强光点回声,后不伴声影。结论 B型超声对海绵肾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报告36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肾脏超声观察结果,并以8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提出并讨论了肾脏改变的声像图分型,诊断方法及应用价值.发现其主要超声改变为肾切面面积减小,皮质变薄,肾窦面积与肾面积比率增加,肾皮质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模糊。认为肾萎缩和肾皮质增强是提示肾脏受损的主要标志.它对估计肾脏有无受损及受损程度,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结果 7例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为肾区肿物呈不规则形、边界不清、不均匀混合回声,以高回声为主,后方回声均见明显衰减。瘤体内可见丰富的迂曲走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肾包膜下血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区或界限不清的混合性回声区。其中2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各期均呈高增强,增强形态为周边呈结节状高增强,逐渐向中心填充,增强欠均匀。肾包膜下血肿造影各期均表现为新月形无增强区,造影后血肿与瘤体分界清晰。结论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无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还是在超声造影表现上,其瘤体仍保留着原发病变即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肾包膜下血肿在超声造影表现为各期无增强,与瘤体分界截然,有利于明确其范围。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有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7例(18个病灶)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超声表现为均质型强回声11个,强回声区内分布低回声5个,囊实混合性回声1个,1个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灶内均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和增强CT诊断为肾上腺良性占位的敏感性均为94.1%(16/17),诊断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敏感性分别为23.5%(4/17)、82.4%(14/17),增强CT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039)。结论超声可作为筛选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而增强CT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定性诊断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儿肾小管酸中毒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肾小管酸中毒的超声表现.方法对经临床确诊的16例肾小管酸中毒患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4例表现为双肾锥体钙盐沉积症.6例表现为髓质和肾盂散在性微小结石,二共计10例,占62.5%。其它表现有双肾径线缩小2例.皮质回声增强2例。双肾声像图正常2例。结论双肾锥体钙盐沉积或髓质和肾盂散在性微小结石对肾小管酸中毒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2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B型超声探查资料。通过对肾脏大小的测量,皮质回声及皮髓质结构、肾包膜等分析认为:肾脏(长径)愈小,肾小球功能愈差;肾皮质回声增强及皮髓质结构紊乱均提示慢性肾炎。并讨论了声像形成的病理基础、肾小球肾炎与肾占位的鉴别以及B超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陈志云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100-1101
目的总结肾实质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检测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85年至2012年8月门诊及住院经超声显像诊断的肾脏实质性肿块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对诊断肾脏良、恶性肿块的意义。结果 28例中,2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证实肾脏良性肿块3例为:肾错构瘤;恶性肿块24例为:肾透明细胞癌21例,肾移行细胞癌2例,肾脂肪肉瘤1例;另临床诊断肾周围炎1例。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肾实质性肿块的正确率为96.4%(27/28)。超声显示增强回声多为良性肿块,中低回声多为恶性肿块,此特征可作为区分良恶性的参考。结论超声显像可作为肾脏肿块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多房性囊性肾瘤的声像图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房性囊性肾瘤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检查对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多房性囊性肾瘤的声像图,结合文献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声像图均表现为肾内多房性囊性病变:在无回声暗区内有数量不等的高回声分隔,1例在囊性病变内显示实性回声,其余4例在囊性病变内未见实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查:4例病灶内部或周边未发现血流信号,1例在病灶周边及分隔内显示低速血流信号。结论多房性囊性肾瘤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对多房性囊性肾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创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超声显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常规超声检查双侧肾脏,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情况,了解肾周及腹腔有无积液,结果: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双侧肾脏均表现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肾皮质回声不均匀性增强呈“毛玻璃”样改变,随着病史延长,毛玻璃样表现愈加明显,无尿患者较少尿患者表现明显,且于下腹部探及不等量的积液。结论:超声检查在提示创伤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超声诊断脓肾的经验及不足,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例经病理证实脓肾病例,其中手术病理证实7例,肾穿刺造瘘证实4例.归纳分析病例的临床及声像图特点.结果 脓肾超声表现为:①患侧肾脏明显增大;②暗区内可见大量的细小飘浮光点或絮状沉积物回声; ③肾实质明显变薄,回声增强;④肾活动度明显下降或固定;⑤常可发现梗阻因素.超声正确诊断7例,另4例误为重度肾积水,诊断符合率为63.6%.结论 在充分掌握脓肾超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资料,有助于提高脓肾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重复肾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CDI)检查对重复肾的诊断运用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重复肾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复肾超声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类:1.肾窦被一形似柱状低回声结构分为上下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其余形态与正常肾脏无明显差异;2.上或(和)下位肾因引流不畅导致相应肾脏积水;3.上位肾重度积水,呈一个球形无回声区。运用CDI能够观察到有功能的上下位肾脏向膀胱腔内喷尿的彩流信号。结论:超声对重复肾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显像观察膀胱腔内喷尿的彩流信号有利于重复肾的诊断,并有助于寻找异位的输尿管开口。当上位肾功能减退或丧失时,超声显像优于X-线静脉肾盂造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先天性肾脏异常(CKA)胎儿孕中期超声表现及遗传学异常。方法 纳入接受孕中期产前超声检查并经遗传学检查证实的14例单胎胎儿CKA孕妇,观察胎儿孕中期超声表现及其遗传学异常。结果 孕中期超声检出10胎单纯肾脏异常、4胎肾脏异常合并肾外异常,表现为肾回声增强、肾盂分离及异位肾等;遗传学检查显示4胎染色体核型异常,8胎染色体拷贝数异常,2胎基因突变。结论 胎儿CKA孕中期超声表现包括肾回声增强、肾盂分离及异位肾等;即便超声异常表现并不明显,亦可合并严重染色体或基因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Caroli病)合并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ARPKD)的产前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基因检测结果确诊的5例Caroli病合并ARPKD胎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产前超声特征及伴发畸形情况。结果5例胎儿均检出位于染色体6p12的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存在缺陷。产前超声均清晰显示为肝脏内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双肾体积弥漫性增大、回声增强,皮髓质界限不清。其中合并羊水过少3例,单脐动脉1例,室间隔缺损1例,单侧下肢长骨发育不良并足内翻1例。结论Caroli病合并ARPKD胎儿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为不同程度肝内胆管扩张、双肾体积增大并回声增强,可合并羊水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用动态增强MRI技术了解正常肾脏和梗阻肾脏的形态及功能 ,探讨其诊断梗阻性肾脏病变的价值。方法 :单侧梗阻性肾脏疾病 (肾积水 )患者 8例 ,已被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确诊。其中成人 2例 ,儿童 6例 ;基于医学伦理 ,选择 8例成年健康人作对照组。运用动态增强MRI技术记录注射增强对比剂 (Gd DTPA)前和后的 1,3 ,5 ,10 ,15 ,3 0 ,45和60min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的区域作为兴趣区 ,计算不同时间点兴趣区的信号强度和相对信号强度 ,对肾脏的形态和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梗阻组与正常组相比 ,肾皮质与髓质和肾盂等部位各时间点的信号强度和相对信号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均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结论 :动态增强MRI采集肾脏不同时间和区域的信号强度 ,可对肾脏的功能和形态进行联合评估 ,并能了解梗阻肾脏的浓缩稀释和分泌功能、肾功能 ,对于评价儿童和成人肾积水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超声显像技术探讨不同部位输尿管狭窄对肾脏的影响;输尿管狭窄后肾积水表现特征、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20例输尿管狭窄患者,25只肾、输尿管的超声观察,对比分析输尿管狭窄的好发部位、病因及肾积水程度与肾盂肾盏结构声像图变化。结果所检输尿管狭窄病例中上段占56%,中段占4%,下段占40%;先天性44%,炎性24%,结核性12%,其它原因所致狭窄20%;肾盂中~重度扩张52%,肾盏中~重度扩张52%,肾外肾盂中~重度扩张64%。结论 输尿管狭窄所致肾盂积水是一种慢性渐进过程,具有慢性肾盂积水超声特点,其积水程度与输尿管狭窄部位、狭窄管径及时间关系密切,同时也反映了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及肾内逆流作用对缓解肾盂压力,减轻肾实质损害,延缓病程进展的作用。及早发现病位,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髓质海绵肾的影像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各种影像学检查对髓质海绵肾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例髓质海绵肾的影像表现。其中8例行B超检查,7例行腹部平片、IVP和CT检查,2例行MRI检查。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1)髓质海绵肾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结石及血尿;(2)腹部平片显示双肾区小斑点状高密度;(3)静脉肾盂造影或CT显示肾锥体集合管扩张,充孟造影剂,呈小囊状,内可有小结石。结论:髓质海绵肾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CT较IVP更敏感发现肾锥体内细小结石及早期的肾集合管扩张,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两种国产氟碳类微气泡声学造影剂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两种国产氟碳类微气泡声学造影剂“全氟显”和“FX530”增强组织器官彩色血流及组织灰阶图像的特点。方法 声学造影剂为“全氟显”和“FX530”,经外周静脉团注,观察正常犬名兔肝脏、肾脏的组织灰阶或彩色多普勒血流增强。灰阶增强依视觉效果分为4级。结果 两种造影剂均可使肝脏和肾脏的彩色血流增强并有明显的彩色溢出现象。“全氟显”使肝脏血管的灰阶图像增强,应用瞬间反应成像观察则可见肝实质回声均匀增强。两种造影剂均可使肾实质的组织灰阶图像均匀增强,使肾实质的彩色血流增强并产生明显的彩色溢出。结论 两种国产氟碳类微气泡声学造影剂均可用于观察组织器官血流灌注情况,是较为理想的声学造影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疾病(ARPKD)伴先天性肝纤维化(CHF)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7例临床诊断为ARPKD伴CHF患儿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结果 7例超声均表现为肾脏体积明显增大,实质回声不均,呈弥漫点状回声增强,皮、髓质分界不清,浅表高频线阵超声可见多量微小囊泡,部分或全部皮、髓质受累;6例肝脏增大,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并僵直,门静脉周围回声增强,1例于肝右后叶可见胆管呈囊状扩张。结论 超声诊断ARPKD伴CHF具有重要意义;浅表高频线阵超声有助于明确显示其肾脏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胸部X线特点和治疗,以提高早期诊治效果。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证实的4例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动态观察其胸部X线表现。结果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在术后10~12周,肺部X线变化快,主要表现为早期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随病变发展,肺内可见多发的渗出性病灶,单侧或双侧病变,重症可呈斑片状或大片状融合性模糊影。临床表现凶险,多出现呼吸窘迫。本组4例,经及时以更昔洛韦为主的抗病毒治疗后痊愈。结论胸部X线摄片是诊断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对肾移植术后肺部CMV感染应及时应用以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