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美玲 《工企医刊》2004,17(2):97-97
急性心肌梗死(Am2)是内科急危重症。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早期正确诊断。争分夺秒的抢救.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护.积极的治疗及正确。周到的护理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持续严重的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死。AMI发病72h内易出现心律失常,常见室性早搏、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最重,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AMI监护与护理,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做处理,提高AMI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很常见,无论病人是否患有心脏病都易发生,某些严重心律失常如不及时做出诊治,常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应特别重视住院病人的心脏监护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身心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消除患者恐惧心理,沟通医患感情责任护士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根据患者表现特点,了解其心理状态。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心理状况,简单介绍糖尿病有关知识,消除其恐惧心理,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还要做到态度热情,护理技术娴熟,为病人创造温暖和谐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5.
杨丽娟 《工企医刊》2010,23(2):47-48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护理。方法:选取32例无心前区疼痛性的心肌梗死病例,对其无痛性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并加强临床护理。结论:对于老年患者,及时必要的心电图检查,对没有心血管疾病既往史的病人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施小琴 《健康研究》2015,(2):174-176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及身心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对45例未成年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个性化的术前、术中、术后身心护理措施。结果未成年人工流产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惧项目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其中,焦虑、恐惧得分与常模差异最为显著(P<0.01)。所有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未成年人工流产患者存在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身心护理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配合手术进行、加快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是收治急、危、重患者,承担病人诊疗、监护、抢救工作的重要科室,相对集中了极度危重甚至濒危的病人,尽管这里有最全面的医疗护理,位病人有时还是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反应,在对患者的生理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因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愈来愈受到医疗护理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在心身平和的状态下安度自己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赵广平  杨晓伟 《工企医刊》2002,15(6):110-111
本文脑中风瘫痪病人62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年龄80岁。左侧上下肢体瘫痪18例,右侧上下肢体瘫痪28例,双侧肢体瘫痪2例。现将身心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易患多种疾病,因此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徐桂娟  张丽 《工企医刊》2003,16(3):69-69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是监护病情危重、复杂、多变但有可能挽救的病人。监测治疗往往使意识清醒者感到紧张不安。随着时间的发展,病人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我们1997年10月至2001年12月共监护病人328例,对意识清醒者及时分析疾病不同时期的心理反应并及时进行心理指导,病人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的严重表现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且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内科急诊引起死亡的常见疾病,其死亡率约10%-15%左右。该病来势凶猛并且预后较差,往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的影响。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患者不同时期,心理反应也不同。根据心理反应特点,施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武桂萍 《现代保健》2012,(17):62-63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患者大部分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胸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因此,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艳春  李爱芹 《现代保健》2010,(30):109-110
我国现阶段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年人数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预计到2040年,我国将达到老龄化高峰。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体现其生活适应能力,是与其生活质量优劣显著相关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具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其致残率显著增高,导致医护资源的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是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许多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降低了生活和工作能力,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病情发生、发展、转归的不同时期,心理活动的变化,积极或消极地作用于病人身心,影响疾病的康复,所以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掌握心理规律,结合其家庭、社会背景、性格特点,因势利导.2000年至今,我院共收治心肌梗死108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凤英  李慧 《职业与健康》2004,20(6):155-15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的寿命也逐渐延长,所以人口的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护理也成为护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发现老年人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如对生理机能衰退,退休闲居的不适应,与家庭的矛盾等等.针对老年人的这些心理问题,笔者认为老年人要通过学习以逐步适应老年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对老年人进行如下心理护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姜兵红  刘桂兰 《现代保健》2009,(33):107-107
老年人是指6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身体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衰退,五官、躯体、四肢功能逐渐降低。许多老年人除了药物治疗外,做好日常护理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的重要内容。他们所需要的是促进康复和预防疾病、早日出院。对某些不可恢复的晚期患者,护理工作是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痛苦。本文旨在从老年人的心理、精神、生活起居等方面加以疏导、实施,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按需得到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9.
罗燕芬 《现代保健》2011,(17):94-95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26例AMI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进行监护,表明护士对溶栓前的准备、溶栓的治疗过程和溶栓后的病情监护极为重要,可及时发现溶栓治疗的反应和观察到溶栓并发症,及早处理,能够安全有效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董元勋  王玲 《职业与健康》2002,18(8):124-124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预后差的特点,给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现根据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谈一下对老年人AMI的治疗体会。1 老年人AMI的治疗原则 必须在维持有效循环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各种并发症。在具体治疗中应注重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