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加强临床实验室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确保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方法:建立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注重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不符合要求的检验标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病区检验标本收集与送检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结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检验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在临床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2.
高伟  潘红  李敏智 《大家健康》2013,(13):181-182
目的通过总结导致检验标本分析前被影响的各类因素,提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方法以"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病患准备工作-原始标本采集工作-标本保存运送到实验室-检验人员查对验收-分析检验程序启动"这一具体分析前流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流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是分析前标本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规范各项工作。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有效的基础保障,需要病患、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共同沟通配合排除干扰因素,实现零失误。  相似文献   

3.
加强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检验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本文从加强临床实验室管理、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标本的管理和分析前质量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得出:为加强这一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质量的提高,除搞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外,更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同时也认识到,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不仅是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朱丽林  王慧珍  杨锐 《吉林医学》2011,32(12):417-418
目的:为了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必需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规程,以级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提高合格标本的送检率。结果: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和持续改进,不合格标本数量持续下降,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人员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分析前质量控制内容,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质量控制,共同制定、编写适合于本医院的标本采集手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最佳的结果,保证医疗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医学实验室检验。多数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出的,因此,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在今天的医疗实践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近20年来,对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和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分析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掌握运用越趋成熟规范。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当检验结果出现与临床患者症状不相符合时,临床医师就一味地将原因归于检验科检测不准。据国内学者实验室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标本不符合要要求。因此说明分析前质量控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也是最难控制的环节。它贯穿于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共同重视,密切配合的监控过程中,分析前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保证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核心部分。因此医务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实验室的工作目标是提供有效、及时、准确的检验信息,满足临床医师对患者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方面的需求[1]。因此,临床实验室的宗旨就是确保检验质量,参与疾病的咨询、预防、诊断和治疗,积极为临床和患者服务。一个检验结果可靠与否,除了检验仪器和设备,以及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有一个合格的标本。现代检验医学管理提出了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3个阶段[2]。分析前质量控制是国内医学实验室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也是  相似文献   

7.
目前检验诊断项目繁多,影响结果 的因素十分复杂,过去认为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管理,对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阶段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并未重视.依据我国推行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量的专用要求>(ISO/IEC15189)文件,检验科室应当有SOP文件确保分析前质量,使标本的采集按标准进行,完善标本送检和接收制度.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实验室全程质量控制.检验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分析前阶段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结果 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是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本文从加强临床实验室管理、检验项目的 正确选择、标本的管理和分析前质量评估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得出:为加强这一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质量的提高,除搞好临床实验室的管理外,更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同时也认识到,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还是管理问题,不仅是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郝莉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72-2673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过程。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终止;分析中质量控制,指接受标本开始至检测结果出来;分析后质量控制,是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再确认,保证合格报告发出,与临床医生合理的分析、解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前提,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资料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1],患者标本不合格,那么检验科是做不出反映患者真实病情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检验医学与临床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是 2 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 ,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 ,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沟通是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检验医学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脱落物等标本 ,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并对检验全过程采取严格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 ,从而为临床 ,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检验医学通过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 ,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 ,从而把单方面 (实验室 )的质量控制发展为全面质量保证 ,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临床医学的发展n,。为了保证检验科提供准确无误的实验数据,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检验科和临床科室沟通的重要性:检验医学属于临床医学范畴,是临床医学的一部分。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ISO15189)文件中明确指出,医学实验室的服务是对患者医疗保健的基础,因而应满足所有患者及负责患者医疗保健的临床人员之需求。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以不同的工作方式履行着为患者服务的共同目的,检验科通过检测患者的标本提供实验数据为临床诊治服务,临床科室根据患者体征结合检验报告为患者明确诊断和进行治疗。完整的检验质量控制过程是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涉及到患者受检前的准备、医生对患者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等,由此可以看出,检验科的工作是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加强检验科与临床诊疗工作的联系有利于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有利于检验结果正确解释和应用,有利于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总之,检验科要真正完成全过程质量控制,离不开临床自瓣、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12.
分析前标本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检验医学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但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没能引起医患的足够重视。严密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予以广泛重视。临床医疗人员也应该了解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分析病情时应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纵观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历史发展过程发现,近年特别强调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实验室质量不仅仅限于检验结果的本身,也就是说不能只考虑分析过程,还应包括分析前过程和分析后过程。分析前过程是指从医师选择检测项目提出检测申请直至将检测标本送至实验室的过程。分析后过程是指标本分析后检测结果的发出直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前标本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检验医学实验室的检测系统和质量控制方法的改进,分析中的质量控制已经有了显著的改进,但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没能引起医患的足够重视.严密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予以广泛重视.临床医疗人员也应该了解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分析病情时应排除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检验标本的质量,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通过循征医学的方法,分析检验项目的选择、申请单的填写、患者的准备、采样时间的选择、标本采集时的注意点、标本的运送等几个环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住院病人检验标本采集与送检过程的潜在因素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要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共同协调,共同把好分析前的检验质量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对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加以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甩.对常规的标本采集影响因素进行定位与分析,在可以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检验报告之中的八成以上可以追溯到实验室分析前阶段程序的不规范.本文就如何进行医学检验过程中的分析前误差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着重地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峰  张华欣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00-2200
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发展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趋势,循证医学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沟通是循证医学的基本要求.检验医学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脱落物等标本,通过目视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并对检验全过程采取严格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检验质量,从而为临床,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检验医学通过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从而把单方面(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发展为全面质量保证,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上获得许多宝贵的反馈信息,借此可进一步综合评价检验项目的方法学(特别是标本采集送检方法)及其临床价值,以不断完善操作程序并推进新方法和新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作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质量控制方面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建立了明确并有效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以及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定期维护仪器,严格配制试剂,检验过程规范认真;检验后系统性评审及规范性报告等.经过广大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已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质量控制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提高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了解我科不合格标本的分布情况,并予以建立检验标本重要环节的监控程序以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 利用LIS系统统计分析我科2010-2011年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并据此在LIS中设置监控程序来采取相应措施以减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结果 根据《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接收标本的规定对检验标本进行验收,通过LIS统计,2011年临床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率(0.14%),比较上一年度同期不合格率(0.18%)有较大的降低,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通过LIS可以提高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方法按分析前阶段发生的时间顺序,即医师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为主线,探讨如何保证临床检验质量。结论分析前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的运输和验收。都是影响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