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焦湿热证是温病三焦辨证的重要证型之一,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消化道临床症状与中焦湿热证的中医证候表现存在相似性。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失衡与易位可能是中焦湿热证的发病基础。临床上清热利湿中药防治中焦湿热证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来实现胃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我们推测中焦湿热证的证候本质是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重要体现,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微观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湿热证是中医最常见且治疗困难的复合证型,但其病因病机内涵及治疗策略仍欠清晰。本文通过文献及临床证据,围绕湿热证的传统认知、病因病机学演化规律,证候形成要素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湿热证病因各有不同,湿热偏重,热后生湿和湿久化热是主要形成病机,难以自行缓解的慢性炎症状态及其继发的炎症-免疫-水液代谢紊乱状态是湿热证的内涵特征,湿热证的治疗策略应综合考虑病因、体质、当前证候及总体预后进行制定。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证病结合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复制大鼠CAG肝郁证、脾虚证、湿热证的证病结合模型,为CAG的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在单纯CAG疾病造模的基础上,采用苦寒泻下法加饥饱失常法建立脾虚证候模型,采用夹尾加肾上腺素注射法建立肝郁证候模型,采用高脂高糖饮食+人工气候模拟建立湿热证候模型。观察大鼠饲养过程中的一般状况及体重,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炎症程度和萎缩程度。结果:各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变化符合中医脾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表现。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各证候模型组中以脾虚CAG组大鼠胃黏膜炎症最重,各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变薄,以脾虚CAG组大鼠胃黏膜厚度最薄,药物干预后,各证候模型组大鼠胃黏膜炎症明显减轻,厚度较药物干预前都有明显增加。结论:大鼠CAG肝郁证、脾虚证、湿热证的证病结合模型复制成功。脾虚证CAG大鼠胃黏膜炎症和萎缩程度最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温病湿热证,然后从岭南温病湿热证、岭南流感、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三个方面探讨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的机制,最后分析了岭南流感温病湿热证“湿阻”病机和红细胞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蒿芩清胆汤对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蒿芩清胆汤对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饮食因素、气候环境因素与生物因子因素对大鼠进行湿热造模,观察蒿芩清胆汤对温病湿热证的药效学作用。结果:蒿芩清胆汤能显著降低湿热证大鼠的体温,增加其饮食饮水量,对血液流变学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蒿芩清胆汤对温病湿热证大鼠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临床特征、治疗特点及疗效,为进一步优化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方法:回顾分析7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证候特点、生存期情况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中晚期肝癌的证候分别为肝胆湿热证,肝肾阴虚证,瘀结水留证,肝郁气滞证,脾虚湿困证。肝胆湿热证预后较差,生存期较短。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五种证候的症状(神伤)均有较高缓解率,对肝胆湿热证最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胆湿热证的"神伤"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标准化的动物模型的复制是保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重现性、创新性、先进性及科学性的基本前提.温病湿热证是湿热类温病的基本证型,因此建立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对于研究湿热类温病十分重要.笔者将温病湿热证的模型进行了归纳,关于未来进一步研究温病湿热证模型提出了几点思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应着眼于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研究,研究同病异证中形成证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异病同证中形成同证的物质群。将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密切结合,"证"才能够真正反映疾病的本质和病情的轻重,特别是对于起病隐匿的患者更为重要,应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并逐步量化。湿热证是风湿性疾病常见的证型之一,临床上清热祛湿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建议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微量元素等代谢组学的角度深入研究风湿病湿热证的实质,寻找其物质基础,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基础,并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9.
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析清透法在清代温病医案中湿热类证候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显示:清代医家治疗湿热卫气分证常用的透邪药物以芳香化湿类药物为主;辛温不峻烈的药物在湿热卫分证中可与芳香类药物相配伍,助阳化湿透邪;辛凉质轻味薄之品在湿热证卫气营血全过程始终配伍,透达热邪。治疗湿热证始终注重脏腑功能和三焦气机,祛湿是主要目标,湿去气畅则热易外透。  相似文献   

10.
温病湿热证的病变过程与IL-1、IL-2、IL-4、IL-10、IL-13、IFN-γ、INF-β等炎症因子分泌异常、Th1/Th2免疫细胞平衡功能失衡密切相关;但与Th17/Treg免疫失衡的关系未见报道。因此从Th17/Treg免疫平衡变化的角度动态观察温病湿热证病理变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医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中医温病湿热证证候模型的应用基础研究内容为两部分:一是研制湿热证动物模型;二是进行清热祛湿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医温病经典理论为指导,在五种因素,六种造模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利用综合因素(饮食+气候环境+致病生物因子)造模方法,所复制成的湿热证模型,无论从发病条件、病变脏腑,还是主要症状体征均近似于中医湿热证型,具有重复性好及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正阴虚证、湿热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历代医家均有详细阐述,但阴虚湿热证却鲜有专论。迄今,学术界在中医证候分类中亦未明确将阴虚湿热证独立列出。据笔者观察,临床上阴虚湿热证并不少见,尤其在病情反复而迁延难愈的疾患中。因此,探讨阴虚湿热证的辨证论治,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意义。1阴虚湿热证是一个特定证候阴虚湿热证并非阴虚证与湿热证的简单相加,而  相似文献   

13.
湿热证是常见临床证候,伴见特定胃肠道症状,提示湿热证患者潜在独特的肠道微生态特征,阐释湿热证的物质基础和病理机制对于阐释中医证候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现以常见慢性肝病为例,提出湿热证肠道微生态的研究要立足于临床,设立好对照,通过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比较探求湿热证的特性和共性;并借助无菌小鼠菌群移植等现代科技手段,探讨肠道微生态与湿热证候的因果关系。以期抛砖引玉,为证候研究探索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热证又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临床资料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核心病机。结果 327例患儿证候分型为:湿重于热证208例(63.8%)、热重于湿证79例(24.2%)、温热证40例(12.2%);热重于湿证与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较温热证有延长的趋势(P=0.083);热重于湿证皮疹色泽较红,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温热证出现嗜睡及颈项强直比例要高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要高于温热证(P<0.05)。不同证型的病原学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是以湿热疫疠毒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心、肝,核心病机为湿热动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易见易惊等动风表现,湿重于热证热像不显,热势不彰,病情发展较缓,缠绵难愈;热重于湿证疹色较红且口腔皮疹多见;温热证则易见颈项强直、嗜睡表现。  相似文献   

15.
湿热证动物模型及证型实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热证病症实质的研究涉及病毒、细菌感染、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湿热证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近几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从湿热证的动物模型和证型实质2方面加以阐述,意在拓宽思路,以提高中医疑难病证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炳立 《中医杂志》2004,45(11):803-805
<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叶天士不仅于温热创见非凡,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分析其说,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重视辨舌察并据此确立治法.治疗上,强调要分解湿热,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分消上下,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气畅湿易散,此外,要兼参体质,顾护阳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血热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血热证、血虚证、血瘀证、风热证、湿热证是依次排在前5位的银屑病证型;血虚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生地黄、青黛、土茯苓、茯苓、丹参是依次排在前5位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草药;青黛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血热证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银屑病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证是温病中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不论是温热病还是湿热病均可发生.因其证候类型较多,且有温热与湿热之别,故治法亦多.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六条、第七条和第十条中,分别论述了温热病与湿热病气分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19.
文彬  贺松其  廖荣鑫 《陕西中医》2003,24(12):1108-1110
博士生导师吴仕九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余载 ,精研医典 ,学贯中西 ,治学严谨 ,精心育人。对温病湿热病证论治精微 ,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师从吴教授 ,从事湿热病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工作 ,现将其论治温病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经验总结如下。1 在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强调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 吴师长期从事湿热证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她认为研究湿热证必须以三焦理论为指导 ,密切结合临床 ,应用现代医学方法和手段探讨湿热证的本质。在湿热证的诊断标准客观化方面主张宏微结合 ,中西并重。湿热病证是感受湿热病邪而引起的多种外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3种治法对温病湿热证血脂的影响,探讨温病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探讨清热祛湿法治疗温病湿热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新西兰兔温病湿热证模型,设清热祛湿法组(A组),清热解毒法组(B组),宣气化湿法组(C组),湿热证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症状变化,同时检测血脂4项(TC、TG、HDL-C、LDL-C)变化。结果:A组症状表现相对较轻,TC、TG、LDL-C较湿热证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HDL-C升高明显(P<0.01)。B组TG降低不显著,B组、C组HDL-C升高不明显。结论:湿热证中“湿”性致病因子的生化物质基础与血脂代谢异常有相关性,特别是与TG升高密切相关;清热祛湿法组较其它两组有更好的调脂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