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冠心汤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复方冠心汤治疗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8例,并与地奥心血康治疗的38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测定心电图、内皮素、一氧化氮、血脂水平.结果:服用中药复方冠心汤后心绞痛患者,在缓解心绞痛,调整血脂水平,降低ET、升高NO,调节ET/NO平衡方面明显优于地奥心血康(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冠心汤可调整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降低ET、升高NO,调节ET/NO平衡,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并减少硝酸甘油服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单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钙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测定超敏-C 反应蛋白(hs -C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及血脂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浆 NO 水平升高(P <0.05),ET -1、hs -CRP 水平降低(P <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 <0.05),且治疗组 TC、LDL -C 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显著减少老年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同时改善患者心电图 ST -T 变化,调整血脂,升高血浆 NO 水平,降低 ET -1、hs -CRP 水平,是辅助治疗冠心病 PCI 术后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观察益肾活血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益肾活血胶囊,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2和叶酸,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Hcy、ET、TNF-α水平,并升高NO水平(P#0.05,P#0.01)。结论:益肾活血胶囊不仅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cy水平,而且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对于高半胱氨酸所致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补肾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补肾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ET、MDA、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补肾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同时测定ET、MDA和CRP的变化,记录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时间及血粘、血脂情况.结果:补肾法治疗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ET,MDA和CRP水平,其临床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4%,心电图改善率为70%,明显缩短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明显改善血粘,血脂状况,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补肾法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ET、MDA、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抗凝,并针对合并疾病进行调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王娜  杨琳 《陕西中医》2020,(10):1388-1391
目的:探讨薤白通脉汤加减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2例U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简单随机化分组,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薤白通脉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血清VEGF、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93.44%)优于对照组(80.33%,P<0.05); 观察组心电图疗效(91.80%)优于对照组(77.05%,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高,E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高,Hcy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4%与6.5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薤白通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缓解患者心绞痛、心肌缺血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与血管内皮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瓜蒌葛参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比较中药,西药及中西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观察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心电图、硝酸甘油用量、血脂、ET和NO变化。结果:瓜蒌葛参汤能缓解患者心绞痛,改善心电图,中药组患者血脂、硝酸甘油用量、ET、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结合组血脂(TC、TG和LDL-C)降低(P0.05),ET降低(P0.05),中西结合组NO升高(P0.05)。结论:①瓜蒌葛参汤对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通过改善脂代谢,改善内皮功能起到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②临床用药,应采取中西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俊  郭亚萍 《陕西中医》2018,(2):181-183
目的:探究参术冠心方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干预效果及对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设置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西医常规加参术冠心方治疗,3个月后对比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TC、TG、LDL-C及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及硝酸甘油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清hs-CRP与Hcy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冠心方可调节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心绞痛发作症状,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养心通脉合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养心通脉合剂。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ET、NO、CEC和CD62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及调整ET、CEC、CD62p、NO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养心通脉合剂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管内皮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痰阻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稳定型心绞痛痰阻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化痰活血方,2组疗程均为4周。统计2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NO、ET-1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NO水平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方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明显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客观指标及中医证候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丹红注射液,晚上口服辛伐他汀,治疗2周,观察患者血脂、CRP水平及中医症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脂、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中医证候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CRP水平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参芪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参芪通脉汤治疗;对照组28例,用消心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分、血脂变化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心肌缺血(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记分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通脉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及心肌供血,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氯吡格雷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机分为联合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氯吡格雷,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24h心肌缺血时间、心绞痛单次时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不稳定斑块的影响。方法:依据诊断标准筛选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每日3次);观察临床疗效、静息心电图ST段变化,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效迅速、疗效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作用(P〈0.01),和硝酸甘油比较无明显差异;能降低基质金属蛋白MMP-9和CRP水平(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种可靠速效中药制剂,还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临床可常规服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温阳宣痹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等疗效指标及治疗前后血浆ET、NO的变化,评价温阳宣痹方对冠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宣痹方,另设20例健康人为正常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T、NO均未见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T、NO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宣痹方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并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芪参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RP、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干预效果。方法:将1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方案,联合组患者加用芪参胶囊。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检测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9%。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Hcy、TNF-α及Hs-CRP均有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患者治疗后Hcy、TNF-α及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参胶囊可有效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反应及炎症损伤,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及CRP水平,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加用20 mg和40 mg的阿托伐他汀,观察记录两组在临床治疗后8周、16周期间短暂性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平均缺血事件次数、总缺血持续时间、缺血事件消失的比例、炎症标志物、心绞痛症状及血脂水平等参数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在缺血改善、症状缓解、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水平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进行强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探讨丹参酮IIA治疗心绞痛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规范的心绞痛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试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NO,ET水平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组较对照组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ET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NO含量,降低其血浆ET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老年UA痛患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Hcy及ox-LDL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及ox-LDL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仅Hcy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cy及ox-LDL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cy及ox-LDL水平下降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老年UA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电图表现,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cy及ox-L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组,两组均予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阿斯匹林治疗,通心络组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和 NO水平的变化.结果通心络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电图缺血性 ST- T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