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2.
甘温除热理论肇始于岐黄,发皇于东垣,成熟于历代,运用于当今,成为中医临床治疗热病的一大理论特色.本文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甘温除热法的本义及代表方药进行分析与阐述,发掘理论内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甘温除热法始创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氏根据《素问 .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 ,将甘温补益的药物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导致的发热 ,这种治法称之为甘温除热法。当代名医蒲辅周就内伤低热产生的机理 ,曾提出与《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的“阳气者 ,烦劳则张”的理论相关。蒲老认为 :“‘烦劳则张’,实为阳虚 ,这个阳是指中焦脾胃之阳 ,亦谓之中气、中阳。虚则不内敛而外越 ,以致低烧”(《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976:54)。从上分析可知 ,甘温除热法的适应证是以脾胃气虚为主 ,导致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9.
甘温除热法临床运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法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发热.笔者宗其法,在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以治疗内科疑难杂证属气虚发热者,每获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甘温除热法病机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温除热是以甘温之药治疗饮食劳倦伤及脾胃,由于中气不足,气血亏虚,而致发热的方法。此种发热,后世称之为脾虚发热或气虚发热。甘温除热法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历代医家对之非常重视。本文对甘温除热法病因病机的历代研究概况及现代研究进展浅探如次。1 历代研究概况李东垣指出:“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 相似文献
11.
郭利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2):81-83
[目的]观察甘温除热法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方法]以甘温除热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为主方结合辨证论治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28例。[结果]连续服药4周后,症状明显改善,治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3%。[结论]运用甘温除热法结合辨证治疗复发性口疮,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所论虚劳病是虚损的代表性疾病,仲景治病求本,治虚损以甘温扶阳为主,补五脏以脾肾虚弱为先,其治疗虚劳一法实乃补虚培元之宗. 相似文献
13.
黄精粗多糖对温热药致阴虚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精活性部位粗多糖的滋阴作用及其对阴虚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黄精粗多糖对温热药致阴虚模型小鼠进行实验,用药共30 d,设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精粗多糖大、中、小剂量组,并用六味地黄丸作阳性对照。结果:黄精粗多糖能明显提高阴虚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及痛阈(P<0.05),能显著升高其血浆中SOD活力、肝匀浆中GSH-PX活力,并降低其肝匀浆中MDA含量(P<0.01)。结论:黄精粗多糖有明显的滋阴作用,通过对阴虚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改善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4.
甘温除热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李东垣《脾胃论》与汉·张仲景《伤寒论》 ,一治内伤 ,一治外感 ,使中医的理论和证治体系趋于完备。“甘温除热”是《脾胃论》中的核心 ,数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并获得了很大发展。“甘温除热”专用于治疗脾胃内伤虚热证 ,至此 ,内伤虚热证与外感实热证 ,泾渭分明 ,对丰富和完善中医临床理论具有重要意义。1 实火宜清 ,虚火宜养劳倦则伤脾 ,最先见于《素问 调经论》 :“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胜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而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李东垣作了进一步的阐发 ,他在《脾胃论》中说 :“喜怒不节 ,起居… 相似文献
15.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因此通过对《脾胃论》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进而从中借鉴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6.
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结合内经理论,针对阴火提出的治则,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发热病证,但凡辨证准确,收效甚佳。本文结合西医病名、检查手段和临床病案,从高热抗生素无效,肝炎发热,血液系统疾病发热,五官百闻不如一见 证,小儿病毒性肠炎发热5个方面分析论述,提示了甘温除热法的辨证要点及临床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温热药物其性属阳,分辛温(热)、甘温(热)、苦温三大类。可用于温病各期:初起少佐辛温以疏表透邪;中期少佐温通以理气活血,截断温邪深入传变;极期主施辛温开窍;后期少佐温药通阳化气,使阴得阳助而化生乃复,“壮火食气”者当大剂温热以急救回阳。湿温病当更多运用温药,因为湿邪非辛不开、非苦不降、非温不化。其用于温病的基本作用一为透邪,二为扶正。温热药物治疗温病时,应在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的前提下谨慎运用。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