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基本角度之一,在中医八纲辨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辨证"治热以寒"、"治寒以热",则方证及治法合一,取得良效.但在临床实践中,尤其是风湿病患者中,仅表现出单一的病性,如非寒即热,非阳虚即阴虚等等病证者甚少,患者常常寒热并存,若"热者寒之"则恐伤阳而寒增,若"寒者热之"则又怕助阳反而热炽.笔者跟随阎师出诊等临床学习中,体会到阎师在诊治风湿病患者之时,对寒热证熟捻于心,融仲景先师寒热并用法,汇寒热于一方,融攻补为一体.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昊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378-379
风湿病病因复杂、病程缠绵、病证错综,常多系统受累和预后不良,因此在诊治中正确认识和运用标本关系至关重要.笔者在跟随阎师出诊,体会到阎师在诊治风湿病患者,重视标本兼顾法则,灵活掌握治标与治本之先后,汇标本兼顾于一方.现初步总结如下.1 发病蕴含标与本痹病的发生乃因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外感风、寒、湿、热之邪,致使肌肉、筋骨、关节、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而痛所致筋骨、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肿胀、重着、屈伸不利、灼热等诸种临床表现的病证.  相似文献   

3.
<正>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著名的风湿病专家,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手段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阎师处方中常用的对药,看似平淡,实寓意深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现将阎师用健脾和胃对药治疗风湿病的经验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4.
赖斯宏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400+444-400,444
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阎师之处方常用药对,看似平淡,实寓意深刻,往往能直中病机,而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现撷取阎师用脾肾双调法药对治疗风湿病应用之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月21日,由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编辑部主办,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常见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研讨会"如期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综合诊治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以期初步确定该领域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的编撰方针。会议邀请了各地中医、西医风湿病、骨科的顶层专家,就中西医优势互补进行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综合诊治的基本理念、关键理论、临床应用思路等进  相似文献   

6.
阎小萍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著名风湿病专家,现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行医40余载,学验俱丰,尤擅长在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风湿病,疗效显著。阎师处方常用"对药",看似平淡,实寓意深刻,往往能直中病机,而获佳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深得教诲,现  相似文献   

7.
风湿病是累及患者肌肉、骨骼及软组织疾病的统称,有着发病缓慢、发病隐蔽、病程较长等特点,有着较大的诊治难度。西药治疗风湿病还未有特效药,治疗效果也是参差不齐。中医认为风湿病属于"痹证"的范畴,治疗的关键在于散寒祛湿。本研究对麻黄加术汤加味应用于风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展开探讨,为临床治疗风湿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月21日,由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编辑部主办,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常见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探讨会"如期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充分发挥中西医优势,综合诊治风湿病及相关骨科疾病,以期初步确定该领域  相似文献   

9.
刘维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数十载,在中医药治疗风湿病方面经验丰富,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有独到之处。刘教授临证善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风湿病,以验案举隅的方式与大家分享刘教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0.
以关节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一般都属于风湿病的范畴,如风湿热,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都属于风湿病。风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风湿病是多种风湿性疾病的总称,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侵犯关节的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诊断必须符合风湿热的诊断标准。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痹症”的范畴,临床上一般可按痹症辨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在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其自身规律,不同于其他的风湿性疾病,中医治疗本病也需要把握其规律,辨症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笔者多年来诊治本病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拟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时举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会议内容包括表彰先进、专题演讲、学术交流、研究成果及产品展示等。征文内容(1)常见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探讨;(2)风湿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与实验研究;(3)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总结;(4)难治性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成功典型病例;(5)治疗风湿病中、西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6)治疗风湿病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开发与研究;(7)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进展;(8)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拟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时举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会议内容包括表彰先进、专题演讲、学术交流、研究成果及产品展示等。征文内容(1)常见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探讨;(2)风湿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与实验研究;(3)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总结;(4)难治性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成功典型病例;(5)治疗风湿病中、西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及临床应用;(6)治疗风湿病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开发与研究;(7)风湿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研究进展;(8)  相似文献   

13.
顾军花  茅建春  周时高  苏励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I0004-I0005
陈湘君教授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长期从事风湿病的中医诊治及教学、科研工作,学验俱丰。笔者跟师十余载,对先生诊治风湿病经验略窥管径。今就其治疗最擅长的疾病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RA)之经验简单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4.
风湿病中医称之为“痹证”。在金匮中相当于“历节”、“湿病”等。中医治疗风湿病有上千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效果是确切的。《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中诊治杂病的第一部专书,确立了很多治疗杂病的原则,创制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剂。它对风湿病治疗切实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有效方药,更重要的是指导对风湿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旷惠桃教授论治风湿病整体观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燕  颜学桔 《世界中医药》2012,7(4):322-324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在现代医学中,归属风湿病范畴的病种有8类近百种,临床最常见的风湿类疾病约15种,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等[1]。风湿病在中医学属于痹症范畴,亦是属于亚种较多的疾病。按病因分有风痹、寒痹、湿痹、热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拟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时举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会议内容包括表彰先进、专题演讲、学术交流、研究成果及产品展示等。征文内容(1)常见风湿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探讨;(2)风湿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基础与实验研究;(3)风湿病中医、中西  相似文献   

17.
王承德在诊治风湿病中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认为痹必本虚,主张扶正培本为主,强调"湿"在风湿病的发病、转归、预后等方面的重要性,并重视脾胃在风湿病中的地位。主张痹发于内、痹必挟湿、痹多挟瘀的学术观点,治疗上重视扶正培本、健脾化湿、解毒化瘀、温阳散寒等法,临证善用经方、巧用毒药,并提出治痹用药宜重。  相似文献   

18.
于水莲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60-1561
吾师沈鹰教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建华教授,现担任国家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风湿病专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风湿类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近30年,对炎性肌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疗效甚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菲浅。现将沈师中西医结合辨治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5,(8):1050-1051
目的:对名中医吉海旺教授诊治风湿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通过师承学习,总结导师吉海旺治疗风湿病的临床经验。结论:吉海旺教授认为肾虚血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的治疗法则,治疗风湿病主要有补肾活血,祛风通络;顾护脾胃,调补后天;组方简单,善用经方,守方变方随证运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运用《金匮要略》理论指导风湿类疾病临证心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风湿类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金匮要略》首先提出了"风湿病"的病名,而有关风湿病的论述见于"湿病"、"血痹"、"历节病"、"虚劳病"、"肾着"、"痰饮病"等篇中,其理、法、方、药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