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经皮免疫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治疗途径,是将抗原和佐剂局部应用于皮肤,诱导机体产生系统性免疫应答的接种方式,该方法安全有效,有望成为具有吸引力的传统疫苗替代途径。经皮免疫诱导不同方向免疫反应,但是皮肤免疫耐受方面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基于动物模型,动物与人类皮肤存在结构差异,需建立更多研究实现动物模型向人体的转化。并非所有的疫苗都适用于皮肤接种,研究必须评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种改良的疫苗递送系统及其在相关疾病上的临床应用尚待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病毒疫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和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的研究取得一定的进展,这将对皮肤性病的预防产生影响,获得较好的预防效果,并且可以减轻4种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医疗负担.为此,对一些新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和带状疱疹病毒疫苗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以及艾滋病疫苗和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经皮肤外用免疫接种的方法能使疫苗接种变得更简单、安全且有更好的依从性,因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皮肤的物理屏障并不是先前所认为的那样无法渗透大分子,在多种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皮肤外用疫苗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基因疫苗是基因治疗中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的技术之一。皮肤局部外用基因免疫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皮肤外用免疫接种的方法能使疫苗接种变得更简单、安全且有更好的依从性,因而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皮肤的物理屏障并不是先前所认为的那样无法渗透大分子,在多种动物和人类的实验中,皮肤外用疫苗的作用已得到证实。基因疫苗是基因治疗中最有希望应用于临床的技术之一。皮肤局部外用基因免疫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药物不良反应十分常见,而皮肤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adversedrugreaction,CA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概述CADR的特殊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狂犬病是国家法定传染病中乙类传染病的一种。我院1996年1~12月共计注射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291人,发生不良反应14例,患狂犬病死亡1人。现将14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注射对象为被狗或猫抓咬伤者243人,健康注射者48人(与狂犬病狗、狂犬病患者接触者);注射方法按狂犬疫苗预防接种法5次肌注法;疫苗来源,系上海生物研究所生产的“浓缩人用狂犬疫苗”(生产日期1995年5月),疫苗低温保存。临床表现:疫苗肌注后发生局部反应和全身皮肤过敏反应共1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1例。局部反应为疫苗注射后,局部有刺痛,渐出现皮肤红晕…  相似文献   

7.
药物不良反应十分常见,而皮肤是其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CADR)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现概述CADR的特殊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诊断方法.一、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1.痤疮样疹或脓疱型药疹:痤疮样疹可由碘剂、溴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异烟肼、雄激素、锂剂、放线菌素D和苯妥英引起[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接种疫苗的安全性,为指导本病患儿接种疫苗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4年1月-2020年1月至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肥大细胞增生症患儿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7例患者中,153例(91.62%)患者按计划进行了疫苗接种,其中色素性荨麻疹109例,肥大细胞瘤39例,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5例。96.08%的患者接种疫苗后未发生不良反应,3.92%的患者接种疫苗后发生了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潮红、皮损出风团、皮损增多。色素性荨麻疹、肥大细胞瘤及弥漫性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7%、2.56%和20.00%,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肥大细胞增生症患者接种疫苗较安全,除特殊情况外,如晕厥和休克等严重介质释放症状,可按国家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的关键措施。除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外,目前尚无可临床应用的其他性传播疾病疫苗,但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疫苗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部分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综述了淋病疫苗、沙眼衣原体疫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尤其是临床试验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皮肤的光老化和自然衰老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各自不同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的过程。皮肤的自然衰老是一个自然发生而不易改变的过程 ,而光老化则是可以通过有效预防和治疗改善的。文中就皮肤的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从影响因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BP180相关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扁平苔藓样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妊娠类天疱疮和瘢痕性类天疱疮。BP180胞外区含有多个自身抗体反应的位点,目前研究显示,BP180上相关自身免疫性水疱病靶位呈现出异质性,并且同一种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也与靶位异质性有关,然而异质性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皮肤微生物群在人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痤疮是一种微生物感染相关的常见皮肤病。痤疮丙酸杆菌、葡萄球菌属及马拉色菌属等是目前发现与痤疮发病最密切相关的3种微生物。本文综述上述3种微生物与痤疮发病的关系,主要包括不同型别细菌或真菌致病能力、与痤疮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等,以期为制定痤疮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和厚朴酚对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活化的影响和抗瘙痒作用。方法 用4 ~ 6周龄健康雄性ICR小鼠分别建立组胺诱导和乙醚/丙酮/水(AEW)诱导的瘙痒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3种剂量和厚朴酚组(50、25和12.5 mg/kg)、溶媒组及氯苯那敏组(仅在组胺诱导实验中设置)。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灌胃,溶媒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氯苯那敏组给予氯苯那敏灌胃,和厚朴酚组用不同浓度和厚朴酚灌胃。在组胺模型实验中,给予小鼠灌胃24 h后注射组胺;在AEW模型实验中,先用乙醚/丙酮/水处理小鼠4 d后再予不同药物灌胃。通过计数30 min内动物的搔抓次数评价各处理的抗瘙痒作用。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脊髓背根神经元(DRG)细胞,将其分成6组,即辣椒素或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诱导的模型组、辣椒平(500 μmol/L)或HSC030031(10 μmol/L)组、溶媒组、3种浓度(7.81、15.63、31.25 mg/L)和厚朴酚组:辣椒素或AITC诱导的模型组预先用Hanks平衡盐溶液孵育,辣椒平或HSC030031组、溶媒组、和厚朴酚组分别预先加入辣椒平或HSC030031、二甲基亚砜、不同浓度的和厚朴酚孵育,用Ca2+荧光成像技术观察辣椒素或AITC诱导后Ca2+细胞内流的变化。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t检验。结果 组胺诱导小鼠瘙痒模型经50 mg/kg和25 mg/kg和厚朴酚处理后,搔抓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21.88和21.14比 63.70,t值分别为3.48、3.49,P值均为0.003),12.5 mg/kg和厚朴酚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2.01,P = 0.062)。AEW诱导的小鼠瘙痒模型经50 mg/kg和厚朴酚处理后搔抓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61.4比101.17,t = 0.45,P = 0.009),但25 mg/kg和12.5 mg/kg和厚朴酚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1.25 mg/L和厚朴酚处理组与辣椒素或AITC诱导的模型组相比,DRG细胞内Ca2+荧光信号的升高受到显著抑制:辣椒素模型组第45秒时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率(△F/F0)为1.11,而31.25 mg/L和厚朴酚处理组为-0.11;AITC模型组第45秒时△F/F0为0.56,而31.25 mg/L和厚朴酚组为0.00。结论 和厚朴酚对组胺因素与非组胺因素诱导的瘙痒动物模型均具有瘙痒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DRG细胞TRPV1和TRPA1通道活化后Ca2+细胞内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桥粒芯糖蛋白1(Dsg1)、Dsg3抗体与天疱疮患者临床表型、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天疱疮患者111例,按临床分型,采用ELISA测定患者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及复发时血清Dsg1、Dsg3抗体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采用SPSS22软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天疱疮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及复发时分别有92例、53例、33例、9例患者完成检测。92例初发患者中,36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Dsg1和Dsg3抗体水平阳性率分别为100%、2.77%,10例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分别为20%、80%,46例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分别为97.82%、95.65%。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和复发时落叶型天疱疮患者Dsg1抗体水平分别为(137.43 ± 77.74)、(13.94 ± 14.81)、(21.50 ± 58.33)、(121.13 ± 86.89) U/ml;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Dsg3抗体水平分别为(125.61 ± 94.81)、(34.5 ± 16.26)、0.6、258 U/ml;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Dsg1抗体水平分别为(115.39 ± 70.62)、(15.74 ± 25.10)、(3.62 ± 12.09)、(78.60 ± 92.25) U/ml;Dsg3抗体水平分别为(137.98 ± 81.25)、(58.14 ± 63.46)、(29.26 ± 64.70)、(136.9 ± 101.47) U/ml。落叶型天疱疮Dsg1抗体水平和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Dsg3抗体水平在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均低于初发时、复发时(P < 0.05)。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表位扩展现象,4例患者病情稳定期时出现Dsg抗体高滴度现象。结论 Dsg抗体谱与天疱疮临床表型相关,其ELISA值可用于监测疾病活动,并可对治疗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通过热分离方法制备人表皮侧蛋白,评价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热分离健康人皮肤制备人表皮侧抗原,以此为底物,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住院的22例BP患者及25例非BP对照血清行Western印迹检测,同时对所有受试者血清行BP180 NC16A ELISA检测。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 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BP180 NC16A ELISA诊断BP的敏感性分别为86.36%(95% CI为64.03% ~ 96.41%)、95.45%(95% CI为75.11% ~ 99.76%)(P = 0.294),特异性分别为100%(95% CI为83.42% ~ 100%)、92%(95% CI为75.11% ~ 99.76%)(P = 0.149)。BP患者表皮侧Western印迹条带分析显示,4例见相对分子质量(RMM)为230 000的蛋白条带,18例见180 000的蛋白条带,1例见120 000和1例见97 000蛋白条带,且为180 000蛋白条带的BP患者BP180 NC16A ELISA结果均大于50 U/ml。结论 对BP患者行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主要阳性条带RMM为180 000;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诊断BP的敏感性低于BP180NC16A ELISA,当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时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往往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对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诊断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56例,其中大疱性类天疱疮(BP)47例,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6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2例,P200类天疱疮1例。对照组为70例天疱疮、15例慢性湿疹和15例健康成人。分别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观察荧光沉积情况,比较不同表皮下水疱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SPSS 13.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BP患者血清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可见到荧光物质沿基底膜带线性沉积,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可见BP患者荧光线性沉积于表皮侧,EBA和P200类天疱疮线性沉积于真皮侧。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及盐裂皮肤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对表皮下水疱病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3.2%、60.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8.2,P < 0.05),特异性分别为98.0%、100%、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以盐裂皮肤为底物时诊断的敏感性高于以正常人皮肤、猴食管为底物(χ2值分别为8.0、16.7,均P < 0.05)。结论 对于自身免疫性表皮下水疱病的诊断,盐裂皮肤为底物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优于以猴食管和正常人皮肤为底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皮肤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复合群引起,临床表现因感染途径、宿主免疫力等因素差异而呈多样性。传统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如抗酸染色直接镜检、培养、病理检查等在皮肤结核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以核酸扩增技术为代表的系列检测技术的发展为其临床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将综述皮肤结核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随着技术发展,医疗行业正进入“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新纪元。人工智能可以辅助诊疗过程,减轻医生的数据分析压力。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图像识别、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智能诊疗、预测预后等方面,其准确性可接近人类专家水平。其中,图像识别的研究最多,包括皮肤图像识别。在非图像识别领域,人工智能在皮肤科的研究较少。未来,人工智能可提高诊疗效率,使医患双方共同获益。  相似文献   

19.
REVIEWS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Dermatological Association .
A Treatise on Diseases of the Skin. By Henry W. Stelwagon.
Die Blastomykose. By A. Buschke.
Diseases of the Skin. John V. Shoemaker. Fourth edition.
The American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Dorland.  相似文献   

20.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遗传及环境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疾病有关,尤其与炎症性肠病关系密切。而银屑病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上有众多相似之处,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也被证实与银屑病有关。本文就银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之间的可能关联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