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是人体内最大的表面受体超家族,能够识别周围环境中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肥大细胞(MCs)是变态反应中重要的效应细胞,活化后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变态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炎症进程.MCs的激活包括IgE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种主要途径,而GPCRs对这两个途径介导的MCs活化...  相似文献   

2.
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Mrgprs)是一类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特异性分布于外周感觉神经元和肥大细胞,在瘙痒、疼痛等躯体感觉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可能成为抗瘙痒药物开发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Mrgprs的分类、分布、在皮肤源性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在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中均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肥大细胞主要通过免疫学途径和非免疫学途径释放组胺,多种物质参与组胺释放过程.特异性IgE介导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是肥大细胞激活的典型方式.抗FcεRI抗体和抗IgE抗体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机制中起作用.凝血机制中生成的凝血酶可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介导肥大细胞黏附于纤维连接蛋白,诱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及物理因素也参与荨麻疹患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相似文献   

4.
人体内组胺受体主要有H1、H2、H3、H4 4种类型,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最新的研究发现,GPCRs以结构活性方式存在,抗组胺药具有负性内在活性,能够阻断组胺受体的自发活性.绝大多数抗组胺药是受体的反向激动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具有功能性自身抗体,与肥大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IgE受体(FcεR1)结合后,可导致组胺释放。这提示自身免疫可能参与了部分荨麻疹的病理发生机制犤1犦。因此,检测该自身抗体对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决策均具有一定的意义。为了深入研究和建立检测抗FcεR1自身抗体的技术方法,我们进行了如下工作:①构建表达FcεR1α链(αt)蛋白的表达质粒;②诱导表达和纯化αt蛋白;③利用αt蛋白检测抗FcεR1自身抗体。一、材料和方法(一)实验试剂和材料:载体pGEX-4T-1系Pharmacia产品;限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表面两种Notch受体的表达及其下游靶基因Hes-1的表达。方法 分离12例银屑病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骨髓CD34+细胞,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采用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检测Notch受体1、2及其下游靶基因Hes-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银屑病患者CD34+造血细胞Notch1表达水平(0.9488 ± 0.3221)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0.6693 ± 0.1465);Hes-1蛋白在银屑病患者表达(0.8579 ± 0.3729)亦高于正常人对照(0.5728 ± 0.178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Notch2蛋白的表达在患者组(0.7568 ± 0.3461)和正常人对照组(0.8312 ± 0.2887)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Notch1受体及其下游基因Hes-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细胞低增殖活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肥大细胞脱颗粒是Ⅰ型过敏反应的主要事件,IgE与肥大细胞上高亲和力IgE受体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组胺、花生四烯酸及白三烯等过敏介质,产生一系列的过敏症状.肥大细胞膜上抑制性受体Allergin-1和高亲和力IgE受体交联后抑制高亲和力IgE受体胞内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信号传导,可能产生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信号,参与调节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断过敏性炎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波紫外线辐射对HaCaT转铁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途径。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HaCaT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实时PCR检测转铁蛋白受体mRNA表达。结果 UVB辐射可上调HaCaT细胞转铁蛋白受体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10 mJ/cm2 ~ 30 mJ/cm2)呈剂量依赖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因子PD153035、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因子LY294002和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均可显著抑制UVB辐射对转铁蛋白受体的上调作用(P < 0.01)。结论 紫外线可通过EGFR/PI3K/AKT途径上调HaCaT 细胞转铁蛋白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的病理生理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钟华  郝飞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652-654
一直以来,荨麻疹的发生被认为是肥大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IgE受体(FceRI)发生交联.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所致。然而,新近研究提示,Ⅰ-Ⅳ型变态反应及非免疫机制均可介导肥大细胞活化。肥大细胞活化后发生脱颗粒、合成炎症因子和脂类代谢物等3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事件,共同决定荨麻疹的发生、发展。正确认识荨麻疹的病理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荨麻疹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指导临床规范有序地开展过敏原检测,并为治疗提供新的理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可溶性IgE受体对Ⅰ型超敏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卵清蛋白(OVA)作抗原制备抗血清,在动物小鼠身上复制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以非相关蛋白cttp0为对照,观测自行制备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对其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ELISA试验证实,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受体结合;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试验中,10μg αtp2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2%。20μg对风团的抑制作用为19%,后者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我们研制的重组可溶性IgE受体αtp2,可竞争性地与IgE结合,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αtp2对风团的大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未能彻底抑制风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6岁,因左小腿外侧结节2年就诊。患儿家长2年前发现患儿左小腿外侧出现1个淡红色绿豆大小皮肤结节,无明显痛痒感觉,结节逐渐增大。半年前结节直径增至1 cm左右,周边新发2个绿豆至黄豆大小淡红色结节,近半年结节体积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药物斑贴试验在诊断儿童迟发型药物超敏反应(DDHR)中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 54例DDHR患儿(病例组)行可疑致敏药物斑贴试验,其中10例轻型DDHR患儿同时行长时程连续口服药物激发试验,以验证斑贴试验的准确性。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常见药物的斑贴试验,以验证其特异度。结果 病例组54例患儿中16例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29.63%;对照组20例斑贴试验均阴性,斑贴试验的特异度为100.00%。40例轻型DDHR患儿中9例斑贴试验阳性,阳性率为22.50%;14例重型DDHR患儿中7例阳性。斑贴试验阳性的致敏药物共19种,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其与抗组胺药、减充血剂、镇咳祛痰药和(或)中药构成的复方抗感冒制剂(以下简称感冒药)、抗癫痫类药。40例可疑抗生素致敏者中8例阳性(20.00%);35例可疑解热镇痛药及感冒药致敏者中4例阳性(11.43%);5例可疑抗癫痫类药物致敏者中4例阳性;18例可疑中药致敏者均阴性。10例轻型DDHR患儿继斑贴试验后行口服药物激发试验,7例斑贴试验结果与口服药物激发试验结果一致,斑贴试验结果假阴性1例,口服药物激发试验结果假阴性2例。1例患儿斑贴试验引起皮疹复发,诱发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1/54)。结论 药物斑贴试验对诊断儿童DDHR安全、可行。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DPD?14005254。  相似文献   

13.
【摘要】 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敏感性皮肤人群比非敏感性皮肤人群更易产生一些不良感觉和症状,如化学物质刺激皮肤后产生瘙痒、疼痛的感觉,甚至出现红斑。国内外针对敏感性皮肤评价方法的相关综述较少。本文综述主观评定、半主观测试、客观评价敏感性皮肤的方法,总结不同类型敏感性皮肤适用的评价方法,分析各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是通过向体细胞中导入一些特定的多能性转录因子使其重编程为干细胞。相比于传统干细胞,iPSC具有多方面优势,如来源广泛并且可以全能分化,以及更少涉及胚胎干细胞长期争议的取材和伦理问题。在皮肤科,iPSC可以用于制造再生皮肤,构建皮肤疾病模型,为研究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平台,还可以针对特定皮肤疾病进行细胞治疗或基因修正治疗。目前其效果已在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临床试验也正在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北京地区20 ~ 25岁健康女性皮肤细菌、真菌的物种组成,并比较4种不同主观皮肤类型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差异。方法 在北京工商大学招募31例在校女学生,按受试者对面部皮肤油腻及干燥程度的主观感受将其分为干性(6例)、中性(8例)、混合性(9例)、油性(8例)4组,于2017年12月24日检测受试者皮肤水分含量、经皮水分丢失、油脂含量、pH值,比较不同自评皮肤类型皮肤生理指标的差异。用棉拭子采集面颊皮肤样本,提取DNA及PCR扩增后,进行细菌16S rRNA V1 - V2区和真菌内源转录间隔区1 - 2测序,并根据97%的相似度对序列进行OTU聚类和物种分类注释。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LSD?t检验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结果 4组受试者面部皮肤油脂含量和细菌多样性均存在差异,干性、中性、混合性、油性皮肤油脂含量分别为(5.50 ± 4.60)、(7.69 ± 5.26)、(10.56 ± 5.42)、(22.81 ± 8.53) μg/cm2,F = 11.685,P < 0.001;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为3.49 ± 0.70、2.97 ± 1.43、2.49 ± 0.63、1.59 ± 0.59,F = 5.634,P = 0.004。丙酸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为主要菌群,其中,油性皮肤组丙酸杆菌属相对丰度(68.24% ± 14.78%)显著高于干性组(18.83% ± 14.49%)、中性组(32.18% ± 36.29%)和混合性组(35.22% ± 22.58%),均P < 0.001。此外,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在混合性皮肤中最高,而链球菌属相对丰度在中性皮肤中最高。4组皮肤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Chao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组成,且相对丰度在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丰度大于1%的真菌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年轻女性不同主观皮肤类型面颊皮肤生理指标和细菌多样性均存在一定差异,而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主观皮肤类型与皮肤细菌定植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皮肤微生物群在人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痤疮是一种微生物感染相关的常见皮肤病。痤疮丙酸杆菌、葡萄球菌属及马拉色菌属等是目前发现与痤疮发病最密切相关的3种微生物。本文综述上述3种微生物与痤疮发病的关系,主要包括不同型别细菌或真菌致病能力、与痤疮发病机制的关系及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差异等,以期为制定痤疮治疗的新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疫苗作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为人类预防各种传染病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也可以产生不利甚至造成损害的不良反应,部分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疫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机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疫苗相关的皮肤不良反应的现状,有助于理解和认识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BP180相关自身免疫性水疱病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扁平苔藓样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妊娠类天疱疮和瘢痕性类天疱疮。BP180胞外区含有多个自身抗体反应的位点,目前研究显示,BP180上相关自身免疫性水疱病靶位呈现出异质性,并且同一种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也与靶位异质性有关,然而异质性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评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桥粒芯糖蛋白1(Dsg1)、Dsg3抗体与天疱疮患者临床表型、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就诊的天疱疮患者111例,按临床分型,采用ELISA测定患者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及复发时血清Dsg1、Dsg3抗体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变化规律。采用SPSS22软件,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天疱疮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及复发时分别有92例、53例、33例、9例患者完成检测。92例初发患者中,36例落叶型天疱疮患者Dsg1和Dsg3抗体水平阳性率分别为100%、2.77%,10例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分别为20%、80%,46例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分别为97.82%、95.65%。初发时、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和复发时落叶型天疱疮患者Dsg1抗体水平分别为(137.43 ± 77.74)、(13.94 ± 14.81)、(21.50 ± 58.33)、(121.13 ± 86.89) U/ml;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Dsg3抗体水平分别为(125.61 ± 94.81)、(34.5 ± 16.26)、0.6、258 U/ml;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Dsg1抗体水平分别为(115.39 ± 70.62)、(15.74 ± 25.10)、(3.62 ± 12.09)、(78.60 ± 92.25) U/ml;Dsg3抗体水平分别为(137.98 ± 81.25)、(58.14 ± 63.46)、(29.26 ± 64.70)、(136.9 ± 101.47) U/ml。落叶型天疱疮Dsg1抗体水平和黏膜型寻常型天疱疮、黏膜皮肤型寻常型天疱疮Dsg3抗体水平在控制阶段、维持阶段均低于初发时、复发时(P < 0.05)。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表位扩展现象,4例患者病情稳定期时出现Dsg抗体高滴度现象。结论 Dsg抗体谱与天疱疮临床表型相关,其ELISA值可用于监测疾病活动,并可对治疗的有效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通过热分离方法制备人表皮侧蛋白,评价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在大疱性类天疱疮(B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热分离健康人皮肤制备人表皮侧抗原,以此为底物,对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住院的22例BP患者及25例非BP对照血清行Western印迹检测,同时对所有受试者血清行BP180 NC16A ELISA检测。应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 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BP180 NC16A ELISA诊断BP的敏感性分别为86.36%(95% CI为64.03% ~ 96.41%)、95.45%(95% CI为75.11% ~ 99.76%)(P = 0.294),特异性分别为100%(95% CI为83.42% ~ 100%)、92%(95% CI为75.11% ~ 99.76%)(P = 0.149)。BP患者表皮侧Western印迹条带分析显示,4例见相对分子质量(RMM)为230 000的蛋白条带,18例见180 000的蛋白条带,1例见120 000和1例见97 000蛋白条带,且为180 000蛋白条带的BP患者BP180 NC16A ELISA结果均大于50 U/ml。结论 对BP患者行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主要阳性条带RMM为180 000;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诊断BP的敏感性低于BP180NC16A ELISA,当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低时表皮侧蛋白Western印迹结果往往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