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析《黄帝内经》思想对于诊治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的理论指导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关于"痹病"的论述,从病名与症候、病因病机及辨治要点三个方面来探讨SSc的中医传变规律、发病机制及处方诊治要点,并列举验案一则.[结果]《黄帝内经》中关于"痹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诊治成人斯蒂尔病的特色。[方法]通过多年侍诊,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方法、用药特色等方面出发,整理和分析范永升教授诊治成人斯蒂尔病的中医特色。[结果]范永升教授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热疹痹"的新病名,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风湿热毒,痹阻气血。治疗原则初期应疏风清热、解肌透邪;进展期应清热祛湿、解毒通络,或清营凉血、透热转气;恢复期当养阴清热、散瘀通络。选方用药强调清热解毒,注重祛除湿邪,善用和解法。[结论]范永升教授运用中医特色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喉痹是中医喉科的一个常用病名,其概念历代认识不一,内容较为复杂。建国以后为了利于学术交流,对病名进行了规范。《中医耳鼻咽喉科学》~([1])认为:喉痹是指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近年来,诸多医家对喉痹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作如下综述。1病因病机喉痹可分为急性喉痹和慢性喉痹。其中,急喉痹以实热证居多,其病因病机多是外邪热毒蕴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根据近年中医药治疗尘肺病的文献研究和所开展的临床调查研究结果,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将尘肺病的中医病名归属为"肺痹".概述了"邪侵"、"内伤"及"毒邪致病"是尘肺病发生的三个主要病因,"正虚"、"血瘀"和"痰凝"则是尘肺病发病的病机关键.同时探讨了其病机的演化,为制定中医的尘肺病诊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治痹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病以风寒湿邪外袭,经络不通,气血凝滞为病机总纲。本文论述《金匮要略》治痹在“以通为用”原则下,利小便发汗以治湿痹,通阳行痹以治血痹,温经散寒祛瘀以治历节,祛邪扶正胸痹异治等。并归纳出重视阳气的畅达,初病治气、久病治血,扶正祛邪、标本异治为《金匮要略》治痹的特色和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6.
成人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A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证候多变,病机复杂,属于罕见之病。根据AOSD关节炎和(或)关节痛等临床表现,中医学将AOSD归属于“痹病”范畴。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痹病具有“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久病及肾”这一共同核心病机,在此基础上创立自拟方痹通汤。临床上,朱良春教授灵活运用痹通汤加减治疗诸多疑难杂症,均取得显著疗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将朱良春教授运用痹通汤加减治疗AOSD的经验加以总结,以期为临床开辟新思路,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虽没有心律失常的病名,但是医家普遍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范畴.回顾历代中医积累的经验,是治疗此病的宝贵财富. <内经> <内经>虽无心悸、怔忡这些病名,但是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已有类似记载.心虽为五脏之一属阴,但心在五行中属火,主宣发阳气,同夏天的热气相像.如果心阳不足或心脉闭阻则不能正常宣发阳气则引起心悸、怔忡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惊骇,皆属于火."为后世"寒凉派"医家刘完素"心火甚易惊"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与今天心肌炎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极其相似."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为主.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肺痹病因病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肺痹病因病机理论以《内经》为源,为五脏痹之一,后世阐发多宗于此;两晋隋唐时期,医家多从气极论述肺痹,并强调脏腑内虚在肺痹发生发展的作用;宋金元时期,发挥了《内经》多种肺痹病因病机的理论,强调其虚劳性特点;明清两代,除了继承前代理论外,温病医家对肺痹病因病机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或以肺痹为肺气痹阻,或以其为病机一环,扩大了肺痹的外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素问·大奇论>曰:"二阴急为痫厥."首先提出痫之病名.<千金要方>称之为"癫痫":<证治汇补>称其为"痫病".痫病指因先天遗传,或大惊卒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以及继发于脑部疾患、高热、中毒、头颅损伤等,使风痰、瘀血等蒙蔽清窍,扰乱神明.以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肢体抽搐,移时自醒,反复发作为典型表现的脑神经疾病.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的原发性癫痫或继发性癫痫.  相似文献   

10.
古云:"痹者,闭塞不通之义也".历节病即指疼痛遍历关节,凡由于肝肾气血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气,阻滞人体经络脏腑,气血运行,失于畅通,以致肢体、关节、肌肤、筋骨等处(主要以四肢小关节为主疼痛,或伴肿胀、瘦胀、麻木等一类疾患,统称历节病,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诊疗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87例消化科门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采用既往检查调查表(自编)、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既往检查总费用212-28652元(中位数为3792元),检查频率为5-82次,检查项目为3-11项,重复检查频率为3-72次,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彩超、X线、内窥镜、MRI、粪常规,重复度高的项目为彩超、内窥镜、X线、MRI.检查频度与病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相关性,检查费用与检查频度呈正关(P<0.01).结论 消化科门诊躯体化障碍患者检查项目多,频度高,医疗花费多.  相似文献   

19.
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4 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的阴阳规律显示出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 中医学认识解剖结构问题,当然要从自己的基本理论出发,最重要的首先是阴阳,同时要以确切的现代解剖内容为客观研究对象。就阴阳和解剖的关系这一具体问题而言,内脏基本结构的非对称性符合阴阳规律,中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实现与解剖的融合,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