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文献报道的在海拔2500m以上,居住数千年的藏族和新移居者(游客或访问者)肺部NO气体及液相N0水平。在急性暴露于高海拔24~48h、数天至数星期的时间,正常访问者肺、血浆、红细胞中NO水平在2h内降低,但是48h后恢复或略高于平原正常值,5d后高于平原水平。而患高海拔肺水肿者的NO低于正常对照组。高海拔人群藏族的肺、血浆、红细胞中N0高于其他人群(高海拔或低海拔人群)2倍甚至更多,红细胞中N0甚至高达200倍。其他高海拔人群NO升高但没达到藏族的程度。总之,人群对高原的适应是同一趋势,只是藏族程度更高。目前缺乏低海拔人群长期居住于高原和藏族人居住于低海拔的数据,导致高海拔地区访客和藏族人的NO及NO相关分子水平升高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限的数据建议涉及到低氧诱导的NO合酶(NOs)基因表达上调、血红蛋白(Hb)-NO合成和遗传变异。进一步的理解需要结合适当的方法和对低氧适应标志物的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2.
慢性高原病是一种影响高原地区居民的疾病,特别是南美地区的安第斯山脉.其标志症状是红细胞增多症,并且会增加肺动脉高压的风险等其他病理性反应.高原医学的一种普遍假设认为慢性高原病是由于特定人群在高原缺氧环境下“不适应”所造成的.相反,慢性高原病的患病率在其他高原人群中是很低的,这些人群似乎能够更好地适应低氧环境.最近几年,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研究开始调查高原适应性的遗传基础.研究表明,某些易感基因可能会成为人群对高原的适应性或不适应性及高原病的基础.有趣的是,这些基因是已知药物的靶标,可以增加慢性高原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治疗的可能性.回顾最近的研究,沿着这个方法获得结果,简要概述这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人类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基因组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基因组多样性的研究是疾病基因组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疾病基因的分离、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药物筛选等关系密切。西藏自治区生活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僜人和夏尔巴人等群体,检测这些群体的遗传标记ABO血型、白细胞表面抗原(HLA)、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和线粒体DNA(mtDNA)序列多态性等,对西藏各民族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和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其他民族进行聚类分析,绘制进化树。结果显示西藏各民族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遗传特征,他们间的亲缘关系比较与其他东亚民族间较近。我们所获得的这些遗传多样性数据可用于西藏各民族的群体遗传学、法医学个体鉴定和疾病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藏藏族、珞巴族与其他民族的群体遗传学关系。方法利用15个荧光标记的人类常染色体STR位点的引物,对西藏藏族、珞巴族DNA进行了多重PCR扩增,产物在ABI310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和基因扫描及分型,并结合文献资料与青海藏族、中国其他4大民族、美国白人及黑人进行比较,计算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了他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青海藏族和昌都藏族间遗传距离最近(0.022 3),其次是西藏藏族与昌都藏族间距离(0.031 2);珞巴族与西藏藏族遗传距离最近(0.027 8),其次是昌都、青海藏族(0.062 5和0.077 6),再次为蒙古族(0.073 3)、宁夏回族(0.110 1),珞巴族与维吾尔族的遗传距离最远(0.219 1);藏族三个群体与珞巴族先聚类,其次与蒙古族、西安汉族、宁夏回族和新疆维吾尔族聚类,中华民族8个群体聚为一类。再与白种人及黑种人聚类。结论民族的地理分布和民族历史基本上是一致的,并可为结合历史和考古资料综合分析藏族和珞巴族的起源、迁移、形成和发展提供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海拔2 500m以上地区定义为"高原",恶劣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带来了极大挑战。然而这种特殊的环境为特定人群提供了天然的实验设计,包括安第斯人、埃塞俄比亚人和藏族人在慢性缺氧状态下生活了数千年。这些人群通过独特的生理和遗传适应能力克服了高原地区的低温低氧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基因与高原适应性表型相关,许多基因与缺氧诱导因子(HIF)途径密切相关。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适应性改变有助于理解进化变异的分子基础和人类基因组功能注释。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海拔低氧条件下,人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本研究对世居西藏健康藏族青年血浆AVP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从而进一步探讨AVP在高原低氧适应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对大鼠血清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和血浆中活性氧(ROS)含量及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海拔2262 km)和高原组(海拔4300km),每组25只.喂养30 d后,测定血清HIF-1α和血浆ROS水平,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原组大鼠血清中HIF-1α含量明显增高,血浆中ROS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部分轻度脱粒现象.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可能通过调节ROS、HIF-1α水平保护细胞,促进低氧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我国西藏地区藏族、珞巴族和其他民族的遗传学关系。方法选择6个具有遗传稳定性的X-STR位点(DXS6799、DXS8378、DXS7424、DXS7132、DXS7133和DXS7423)作为分子遗传标记,收集中国西藏珞巴族、藏族血液样本,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进行基因分型,并结合本实验室已检测的汉族、回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X-STR位点群体遗传学资料,进行Hardy Weinberg平衡检验,计算H、PIC、DP和PPE,采用Nei's法计算各人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组间平均连锁法进行聚类分析,用UPGMA法绘制系统发生树。结果 6个人群的6个STR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西藏藏族和珞巴族间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蒙古族、汉族和回族,西藏民族和维吾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结论研究结果与各人群地理分布基本一致。且在对种族、民族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时,只有选择相同的、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的DNA遗传标记,才可以相互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河北省某西藏班随机抽取169名学生,采用文化适应问卷、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和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适应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文化适应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大专学生文化适应总分、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汉语的熟悉程度均低于高中学生,呈现出随年级升高文化适应不断降低的趋势.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情绪之间存在关联.结论 内地西藏班学生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估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冠心病遗传度。方法 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在11省、市募集的20 477对≥ 25岁同性别双生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遗传度。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后,冠心病的遗传度为0.75(0.68~0.81)。亚组分析显示≥ 40岁组和女性人群中,冠心病患病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25~39岁组和男性的患病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 冠心病患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且遗传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中国成年双生子人群的糖尿病遗传度。方法 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9省市的10 253对同性别双生子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的相关信息,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糖尿病的遗传度。结果 调整年龄和性别后,糖尿病的遗传度为0.41(0.15~0.7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45和≥ 45岁组的遗传度分别为0.83(0.72~0.91)和0.34(0.04~0.73),男、女性的遗传度分别为0.37(0.05~0.78)和0.88(0.79~0.94)。结论 糖尿病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女性双生子糖尿病的遗传效应高于男性,年龄越大,遗传效应越小。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遗传模式,应用Penrose法、最大似然计方法和Falcon-er法对215名SLE病人及其家系进行了分离分析和遗传度计算,以探讨SLE的可能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SLE先证者家系一级亲属患病率为0.85%,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0.03%)。应用Penrose法计算,S/P接近1/P;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简单分离分析,其分离比θ=0.029,经拟合优度χ2检验,χ2=0.0001,P>0.05;而经遗传度计算,h2=56.7%,P<0.05。遗传模式分析提示,SLE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而可能是多因子疾病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藏藏族、珞巴族和门巴族人群ABO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及其与我国其他民族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玻片法检测并分析了西藏藏族1183人份、汉族938人份、珞巴族120人份和门巴族100人份ABO血型分布,应用网络生物信息资源,收集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内蒙古蒙古族,宁夏回族等3个族群的相应资料,计算他们间的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西藏藏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171 6、B=0.379 5、O=0.358 5、AB=0.090 4),基因频率rqp(r=0.593 4、q=0.268 6、p=0.138 0);门巴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212 8、B=0.252 3、O=0.468 1、AB=0.063 8),基因频率rqp(r=0.677 0、q=0.174 2、p=0.148 8);珞巴族ABO血型系统中,有较高的基因频率(r=0.737 0、q=0.097 3、p=0.191 1);汉族ABO血型系统的表型频率为OBAAB(A=0.280 2、B=0.291 2、O=0.324 2、AB=0.104 4),基因频率rqp(r=0.564 5、q=0.221 3、p=0.214 2),符合我国ABO血型系统分布规律;遗传距离分析显示,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距离较近,其次为蒙古族、汉族,最后是新疆维吾尔族和宁夏回族。聚类分析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西藏各民族在遗传上相互关系近于其他主要民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汉族、藏族人群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rs11549465位点多态性与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CMS)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确诊的CMS男性患者159例为病例组(汉族90例,藏族69例),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男性230例为对照组(汉族120例,藏族110例)。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HIF-1α基因rs11549465位点的多态性。结果汉、藏族人群均检出CC、CT两种基因型,未见TT基因型。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藏族人群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汉族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人群与藏族人群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基因rs11549465位点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可能是青海地区藏族人群低氧适应的遗传学变异,HIF-1α基因rs1154946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青海汉族、藏族人群CMS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方法:利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募集的20 340对≥25岁的同性别双生子,构建单变量遗传-环境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评估BMI对冠心病遗传效应的修饰作用反映冠心病的遗传-BMI交互作用。结果:调整年龄后,在男性中发现BMI对冠心病患病受到的遗传效应有负向修饰作用,遗传效应修饰系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分子标志阐明我国大劣按蚊(广义)群体的遗传差异水平。方法研究样本包括经分子鉴别的大劣按蚊(海南省实验室品系和海南省毛阳野生群体)和大劣按蚊D种(云南省江城和云南省勐腊野生群体),扩增10个多态的微卫星DNA位点,用Arlequin软件分析和计算相关指标。结果对89个大劣按蚊样本进行微卫星位点的扩增,等位基因数范围为1~32个,平均值为3.60~25.20,并非所有微卫星位点在所有群体中均呈现多态性。群体的平均期望杂合度和观察杂合度的范围分别为0.49~0.72和0.36~0.58,两者在海南省群体中均为最低。成对群体间的FST值为负值或很小,提示群体间未出现遗传分化。分级AMOVA计算结果显示,大劣按蚊群体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03.29%,种内变异为负值(-3.97%),种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0.67%。结论大劣按蚊与大劣按蚊D种内和种间遗传差异均非常小,微卫星DNA的变异主要在个体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VB)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药物毒性实验筛选合适的剂量;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体外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维库溴铵组A549细胞增殖倍数降低,细胞凋亡比率升高,侵袭细胞数目减少,划痕闭合程度显著降低;PI3K、p-PI3K和低氧诱导因子 – 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降低;PI3K激动剂740Y-P作用于A549细胞后,细胞增殖倍数升高,凋亡细胞比率降低,侵袭细胞数目增多,划痕闭合率升高;细胞中PI3K、p-PI3K和HIF-1α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升高;维库溴铵与740Y-P共同作用于A549细胞,与740Y-P单独作用组比较,细胞增殖倍数降低,细胞凋亡比率升高,侵袭细胞数目减少,划痕闭合程度降低,细胞内PI3K、p-PI3K和HIF-1α 表达水平降低,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降低。 结论 维库溴铵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矽肺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GBD 2017)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矽肺的疾病负担状况并与全球人群进行比较。按年份、年龄、性别分析中国人群矽肺的发病数、死亡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同时采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中国和全球人群尘肺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标化YLD率。计算2017年与1990年的变化幅度,分析疾病负担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7年中国人群因矽肺造成的DALY为166 134人年,占中国人群因尘肺病造成DALY (247 619人年)的67. 1%,占中国总DALY (371 485 307人年)的0. 045%,在293种疾病中排名第171位,较1990年(190位)上升了19位;占全球人群因矽肺造成DALY (260 584人年)的63. 8%,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2017年中国人群矽肺的发病数、死亡数、DALY分别为15 380例、6 468例、166 134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长69. 6%、15. 2%、2. 1%,增幅均高于全球水平; 2017年中国人群矽肺的标化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0. 79/10万、0. 34/10万、8. 32/10万,分别较1990年下降21. 7%、48. 8%、50. 8%。中国人群矽肺的发病数、死亡数、DALY在≥45岁进入高发状态,分别为14 616例(95. 0%)、6 147例(95. 0%)、149 871人年(90. 2%); 2017年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的中位数分别为67. 3岁、68. 3岁,较1990年分别延长2. 9岁、3. 3岁。结论中国在矽肺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中国人群矽肺所致的疾病负担近年仍有上升趋势,占中国人群尘肺病和全球人群矽肺所致疾病负担的较大比重。应采取措施遏制矽肺的早发病、早死亡,加强健康管理,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尘肺病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尘肺病防控对策和建议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GBD 2017)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7年中国人群尘肺病的疾病负担状况并与全球人群进行比较。按年份、病种、年龄、性别分析中国人群尘肺病的发病数、死亡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同时采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年龄结构作为标准人口计算中国和全球人群尘肺病的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标化YLL率、标化YLD率。计算2017年与1990年的变化幅度,分析疾病负担指标的变化。结果 2017年中国人群因尘肺病造成的DALY为247 619人年,占中国总DALY 371 485 307人年的0.067%,在169类疾病中排名第112位,较1990年(115位)上升了3位;占全球人群因尘肺病造成DALY 507 425人年的48.8%,在19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位。2017年中国人群尘肺病的发病数、死亡数分别为32 205例、8 901例,较1990年分别增长67.2%、8.0%;DALY为247 619人年,较1990年下降1.2%,但较2009年增长了15.6%。标化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1.66/10万、0.48/10万、12.57/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22.4%、51.5%、52.0%。2017年中国人群矽肺和煤工尘肺合计的发病数、死亡数、DALY分别占尘肺病的79.7%、86.4%、83.3%,矽肺的YLL/DALY值最大(为90.5%),煤工尘肺的YLD/DALY值最大(为38.1%);65岁年龄阶段的发病数、死亡数、DALY、YLL、YLD分别占相应总数的42.9%、40.4%、57.7%、62.2%、36.2%。结论中国在尘肺病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中国人群尘肺病引起的疾病负担近年仍有上升趋势,并占全球较大比重。应采取积极防控措施重点降低矽肺、煤工尘肺及65岁年龄阶段的疾病负担;同时,建议加强粉尘作业场所源头控制和治理,构建接尘人员和尘肺病人全流程监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漆姑草(HSJ)醇提物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NB4)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实验设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漆姑草组(30、60、120 μg/mL);作用NB4细胞48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NB4细胞增殖抑制率;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NB4细胞形态;Real time-PCR检测Jagged1、Notch1、c-myc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Jagged1、Notch1、c-myc蛋白表达。  结果  漆姑草作用NB4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漆姑草组NB4细胞形态向成熟细胞改变,可见核/浆比例减小,核形呈肾形核或分叶核;与对照组比较,30、60、120 μg/mL漆姑草组NB4细胞中Jagged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8 ± 0.10)、(0.32 ± 0.15)、(0.07 ± 0.02)]降低,Notch1 mRNA表达量[分别为(1.27 ± 0.14)、(1.39 ± 0.23)、(1.53 ± 0.30)]升高,c-myc mRNA表达量[分别为(0.88 ± 0.05)、(0.67 ± 0.02)、(0.47 ± 0.16)]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对照组比较,30、60、120 μg/mL漆姑草组NB4细胞中Jagged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5 ± 0.10)、(0.69 ± 0.02)、(0.59 ± 0.01)]降低,Notch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56 ± 0.08)、(0.81 ± 0.03)、(1.33 ± 0.14)]升高,c-myc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2 ± 0.14)、(0.70 ± 0.07)、(0.65 ± 0.2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漆姑草能诱导NB4细胞向成熟细胞方向分化,其分化诱导作用机制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