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患者,男,47岁.左上中腹疼痛不适1年入院.查体左上腹部可扪及巨大质韧肿块,叩痛(+).CT检查左肾见一最大径约28 cm肿块伴腹主动脉旁多枚肿大淋巴结,增强后呈不均性中等度强化.平扫相对高密度;乏脂肪;强化方式呈"快进慢出".全麻下行根治性左肾切除及周围淋巴组织清扫术.检索Ovid和CBM数据库相关文献复习讨论. 结果病理检查:肿瘤包膜完整,来源于左肾中上部,不能与左肾完全分离;切面为鱼肉样组织,伴灶性坏死组织;镜下:密集分布的上皮样细胞,无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染色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强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阴性.病理报告:左肾EAML伴腹腔淋巴结转移,输尿管残端、血管残端及肾周组织未见肿瘤浸润.术后随访1年肿瘤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EAML是一种罕见的、有恶性潜能的问叶肿瘤,有一定的病理及影像学特点,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报告2例经本院收治的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2例患者有1例有腹痛症状,1例无临床症状。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混合回声占位,占位可见血流信号。CT检查呈现不均匀强化。术前均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分析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Pubmed和CBM数据库,对该疾病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2例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瘤均侵及脉管且有瘤栓形成。免疫组化染色HMB-45及Melan-A均阳性。2例患者分别获随访3个月及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少见。其生物学行为可呈现恶性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在对肿瘤恶性行为进行判断时应该综合考虑病例临床特征、病理特点以及分子生物学指标。应该对患者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症状、诊断、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通过对10例EAML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43.9岁,8例无明显阳性体征,2例有腰痛症状。CT平扫呈略高密度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实质期强化密度最高,排泄期密度下降较少。分别行肾肿瘤剜除术和肾根治性切除术,组织学主要以上皮样分化为主。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HMB45(+),A103(+),SMA(+),Ki67(+),Desmin(+)。术后1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9例存活,1例术后6个月复发,12个月死亡。结论 EAML临床较少见,术前多无明显症状,确诊需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治疗方法可予肿瘤剜除或肾脏切除,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具有潜在恶性,存在恶变可能,术后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通过观察1例肾EAM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与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有关文献,讨论其组织学特征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CT平扫呈略高密度实性肿块,边界清楚,病灶内无明显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密度相对均匀,实质期强化程度最高,排泄期密度下降较少。镜检示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体主要成分为上皮样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大小形状不等,核大且染色明显加深,偶有多核巨细胞,核分裂像明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瘤细胞HMB45+,SMA+,CK-。结论:病史、体检结合影像学检查能够给我们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疾病的确诊,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预后较差的患者应按照肾细胞癌标准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42岁。3天前突发左侧中下腹部疼痛剧烈,呈绞榨样,并向心前区放射。夜间平卧时疼痛剧烈,坐起后弯腰疼痛可缓解。体检:左侧中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双肾区无叩击痛。余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3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月伴右腰隐胀于2006年12月19日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双肾肋下未扪及,肾区无叩击痛。B超示右肾上极高回声团块,大小约5.5cm×4.5cm,境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示内有点状血流信号。CT示右肾上极占位4.5cm×4.0cm,其内有不均强化灶。MRI:右肾上极一形态欠规则异常信号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囊腺平滑肌瘤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精囊腺平滑肌瘤的诊治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患者行B超探查到膀胱下方前列腺背侧存在一混合的回声肿块,CT发现左侧精囊腺区一囊实性团块病灶。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PSA、CEA、CA125、CA199、SCC和AFP检查均无异常。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病理诊断为左侧精囊腺平滑肌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精囊腺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生殖系良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平滑肌瘤的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SMA(+)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需与平滑肌肉瘤和间质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方式;预后良好,一般无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睾丸平滑肌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睾丸平滑肌瘤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其临床、影像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睾丸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B超、CT、MRI检查均可发现阴囊内包块,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肾平滑肌瘤是肾脏的一种良性肿瘤,已有的文献报道较少~([1])。本单位收治1例,整理其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简介患者,女,52岁。因发现左肾下极占位2周入院。患者2周前因右乳浸润性小叶癌入住本单位两腺外科。术前行B超检查示:左肾下极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报告了一例罕见的巨大膀胱平滑肌瘤,并在献复习的基础上对该病的发病情况、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本例经手术治疗痊愈,随访1年,良好。结论膀胱平滑肌瘤是膀胱最常见的非上皮肿瘤,一般无症状。诊断依靠影像学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一个亚型,主要发生在肾脏,具有恶性潜能,临床少见。我院2010年收治1例肾EAML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血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多发生于四肢、相对少见的良性肿瘤。生长于阴囊部位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2008年本院收治1例阴囊血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是一种罕见的转移性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良性[1]:有丝分裂活性低,缺乏再生、坏死和有限的血管化[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的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尿频、尿急2个月余,间断无痛肉眼血尿10天。CT扫描示膀胱后壁有一2.6cm×3.1cm均质肿块突向膀胱内,界限清楚。行开放手术剜除肿瘤。结果: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排尿刺激症状消失。结论:膀胱平滑肌瘤与子宫肌瘤均为良性肿瘤,女性多发。二者均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和下腹疼痛,不易鉴别。超声是较为敏感的诊断工具,而CT和MRI更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两病治疗均首选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肾上腺平滑肌瘤患者的诊疗经验,提高对肾上腺平滑肌瘤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2000-2020年的3例肾上腺平滑肌瘤患者的诊治过程及随访结果,并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总结.结果:3例患者中,2例无症状,1例间断轻度腰胀;1例合并克罗恩病,1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1例存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相似文献   

16.
膀胱平滑肌瘤为临床较为少见的泌尿系统良性肿瘤。至2007年12月本院已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报告病例1,男性,44岁,右侧腰部疼痛5d于2014年3月21日入院。查体未见异常。B超显示右肾低回声团块。CT检查右肾上极见明显强化肿块影,突向肾轮廓外,边界尚清,约3.1cm×3.7cm,由右肾动脉内分支及副肾动脉供血(图1A、1B)。血尿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正常。全身麻醉下行后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肿瘤包膜完整,切面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2000年至2010年收治2例女性尿道平滑肌瘤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病例1,女,55岁,发现尿道外口肿物半年入院,未诉明显不适.查体见尿道外口偏左与阴道前壁之间,直径近4 cm实性肿物,质韧、光滑,表面无溃破及分泌物.彩超示尿道外口大小约3.50 cm×2.99 cm低回声实性肿物,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在腰麻下行经尿道外口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基底与尿道肌层粘连,剖面呈粉白色.尿道外口黏膜外翻与皮肤缝合.病理诊断为平滑肌瘤.术后恢复良好.随访9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结合21例膀胱平滑肌瘸患者文献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平均40岁,21例B起检查发现膀脆占位病变,CT检查发现肿物有不同程度强化.21例分别采取肿次捌除术、经尿道肿物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田报为膀胱平滑肌瘤.结果,21例患者排尿刺激症状缓解、血尿消失.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5年,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影像学结合膀胱镜是诊断膀胱平滑肌瘤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诊治水平.方法 肾EAML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46(26~64)岁.患侧腰部胀痛3例,体检偶然发现2例.肿瘤直径2.9~10.1 cm.B超和CT检查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肾上腺肿瘤、肝癌各1例.行肾肿瘤剜除术3例,肾楔形切除术1例,肾切除术1例.结果 病理报告:肿瘤由不同比例的异常厚壁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上皮样细胞胞质浓密嗜酸性或透亮,有嗜酸性颗粒,并有丰富的血管,上皮样细胞簇常围绕血管.组织学形态表现为圆形、多边形和梭形上皮样细胞灶性分布于脂肪瘤中,上皮样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SMA、Vimentin、HMB45表达阳性.5例病理诊断均为肾EAML.随访2~12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 肾EAML由厚壁血管、脂肪和平滑肌细胞混合组成,上皮样细胞簇常围绕血管.确诊依赖于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相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早期诊断及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