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别平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13(3):223
正【内容简介】后腹膜肿瘤是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间皮(如脂肪、结缔组织、肌肉、血管等)、神经组织、及胚胎的残留组织,广义上还包括腹膜后的器官转移性肿瘤,因其位置特殊,术中显露困难,紧邻或侵犯腹腔内主要动静脉,压迫其他脏器移位等因素,导致手术难度增大,本视频详细介绍了一巨大型后腹膜肿瘤病例的手术切除过程。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综合病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1,(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组织类型繁杂,对其分类及生物学行为的认识有些地方还不十分清楚.在黄家驷外科学中,北京协和医院朱预教授根据目前对于肿瘤起源的认识,将其分为5类:①来源于中胚层的肿瘤,②来源于神经组织的肿瘤,③来源于泌尿生殖嵴的肿瘤,④来源于胚胎残余的肿瘤,⑤来源于腹膜后异位组织的肿瘤,及来源不明、分化低、不能分类的肿瘤。就整体而言,腹膜后肿瘤发病率并不很高,但在普外科临床实践中还是常常可以遇到的。从我们收到 相似文献
4.
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致相等,儿童以畸胎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见,成人以神经原性良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多见。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P<0.02)。B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和769%。肿瘤总切除率为629%,其中良、恶性肿瘤分别为879%和382%;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69%和134%。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包括定性和定位两方面。诊断一旦明确,即应予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7.
9.
亓荣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8(6):342-342,361
对AFP阴性的外生性巨大原发性肝癌 ,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影像学检查有时均难确诊 ,下面讨论的这一例 ,就连术中也误诊为腹膜后肿瘤 ,故在此加以介绍供同道们借鉴。1 .病例简介 :病人男性 ,57岁。因上腹胀痛伴消瘦乏力 2个月 ,发现腹部包块 1个月入院。近两个月体重下降1 0kg。有丝虫病乳糜尿病史 30年 ,无明确肝炎病史。嗜烟酒。父亲死于胰腺癌。体检 :一般情况差 ,轻度贫血貌 ,无黄染。心肺 (- )。中上腹隆起 ,上腹偏左触及 2 0cm× 2 0cm肿物 ,质韧无触痛 ,上界未触及 ,下界脐上 5cm ,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 :AFP、CEA、肝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9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资料,就其临床特点、检查手段、诊断方法、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肿瘤完整切除9例,联合脏器切除3例,肿瘤部分切除6例,剖腹探查活检1例。病理结果: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3例。结论 B型超声及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充分术前准备、选择手术方法、防治手术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由于腹膜后间隙较大,肿瘤往往生长到较大才出现症状而确诊.巨大的肿瘤可使腹腔与腹膜后的解剖位置面貌全非,而且恶性度高,浸润范围广,一旦累及相邻脏器或包绕大血管时,常给手术带来严重困难.本文结合1967~1990年本院收治的6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就其手术处理和经验教训进行讨论.认为原则上应作肿瘤全切除,如浸润范围不太大,肿瘤又尚未固定,可将肿瘤与受累脏器一并切除.不能完整切除的可作包膜内肿瘤切除.对无完整包膜且浸润亦深的高度恶性的腹膜后肿瘤,原则上应作整块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如已广泛浸润固定不能整块切除,可做肿瘤部分切除或活检,了解病理类型,以利术后进行化疗和放疗。对术后复发者,争取再次或多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7名腹膜后肿瘤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既往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后病理、随访记录等资料.结果 B超诊断阳性率为85.0%,CT和MRI诊断阳性率为100%.开放手术组25例,肿瘤平均直径8.06cm,人平均手术时间为154.3min,人均术中出血量790.1 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11.8d.腔镜组22例,肿瘤平均直径6.84cm,人均手术时间153.9min,人均术中出血量289.2mL,人均术后住院天数9.0d.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27例(57.45%),恶性肿瘤20例(42.55%).恶性PRT完整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为40.0% (4/10),姑息切除组为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PRT术前诊断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恢复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的关键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术前评估对手术的指导意义 ,旨在术中能顺利完整切除肿瘤 ,控制肿瘤复发及延迟复发时间 ,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 6 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的充分评估对手术有重大指导意义 ,使完全切除肿瘤的比率提高 ,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 89%。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评估包括两方面 ,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 ,这是手术顺利进行和肿瘤完全切除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姜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4):358-358
病例 1 女 ,47岁。因腹部包块、伴腹胀半年入院。无疼痛、食欲不振及乏力 ,近 1个月来包块渐大。查体 :消瘦、腹部膨隆 ,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包块 ,较固定 ,质中等 ,有压痛。以右下腹部包块较大 ,上界达右肋缘下 ,下界至髂窝。CEA0 .7μg/L,AFP<2 0 μg/L。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肾向上移位 ,位于 11、12肋中段 ,右输尿管向左移位。全消化道X线钡餐片示 :膈肌较高 ,胃后移 ,小肠及结肠均向左移。B超示肝脏下方、右肾前方可见一约 10cm× 8cm× 3 .9cm大的片状强回声块 ,左侧中下腹见一约 9.8cm× 3 .2cm× 5cm椭圆形回声增强区 ,边界光滑整…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种类繁多,手术难度及危险性较大。对待这类患应具备认真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操作时必须做到:良好的麻醉效果而确保肌肉松弛;大小、位置适当的切口而确保术野宽广;清晰的解剖层次以减少手术副损伤;轻柔细致的操作以减少不良刺激。巨大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关系密切时,可考虑阻断大血管血流下进行剥离,或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17.
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后肿瘤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手术切除仍是目前大多数腹膜后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腹膜后间隙的解剖范围广、部位深,组织结构复杂,腹膜后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早期发现,确诊时肿瘤往往已较大。另外,由于肿瘤常累及腹膜后血管、神经及脏器,解剖关系复杂,致使手术难度增大,切除率较低,且往往引起术后复发。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腹膜后肿瘤的外科治疗,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降低手术后的复发率。1.术前评估和准备:腹膜后肿瘤诊断明确后,应进行综合性的术前评估,包括肿瘤可切除性、联合脏器切除或血管切除修复的可能性及必要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肾、胰、肾上腺及输尿管等)的肿瘤。它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有脂肪肉瘤、 相似文献
19.
腹膜后巨大肿瘤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男性 ,4 0岁 ,1998年 12月 14日入院。下腹部胀痛 4个月。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胀痛 ,伴坠胀感 ,可忍受 ,无放射痛 ,无腹泻、黑便 ,无寒战、发热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恶心呕吐。曾于外院就诊 ,行腹部B超检查示左下腹肿物 ,纤维结肠镜检查示结、直肠息肉病。入病前 4个月曾于该院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脐部附近 ,约 2 0cm× 2 0cm大小。肿物起源于小肠系膜处 ,并深入小肠系膜中 ,蒂宽 5cm× 10cm ,固定 ,与Treitz韧带距离约为 15cm ,且与肠系膜动、静脉粘连。肿物大体为实性 ,其下端有少量坏死液化 ,取… 相似文献
20.
病人:女性,76岁。因“腹痛、腹胀6h”入院。入院体检:P110次/min,血压、体温正常。腹部膨隆,右季肋部、右侧腹部压痛,伴轻微反跳痛,腹肌略紧张,未触及包块。右肾区叩击痛( ),肠鸣音弱。血常规检查示轻度贫血,WBC23.6×109/L,G0.87。肾功能检查示尿素氮、肌酐略高,白蛋白低。CT检查发现右肾前、内下方可见一巨大含脂肪肿块影,大小约13cm×13cm×7cm,边界尚清晰,下腔静脉受压变形,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小肠受压前移。增强后,肿块内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右侧肾周筋膜增厚,肾周脂肪见条状影。CT拟诊为腹膜后恶性脂肪瘤。结合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