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组织生化特性和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2例肉眼血尿伴重度贫血的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诊治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以肉眼血尿和尿痛为最常见症状,肿瘤好发于膀胱底部、顶壁、侧壁;组织学由具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细胞、大量慢性炎性细胞及血管样黏液构成。1例随访3年,1例随访6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罕见。确诊依据病理学检查,应与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梭形细胞癌等鉴别;治疗原则以切除肿瘤、保留膀胱功能为主,TUPKBT、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肉瘤样癌和癌肉瘤的组织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泌尿系统肉瘤样癌和癌肉瘤8例.其中膀胱肉瘤样癌4例,男3例,女1例,年龄58、63、78、79岁,均因无痛性肉眼血尿就诊,肿瘤直径平均4.5(1.5~6.7)cm,为不规则、广基的浸润性肿物.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TURBt 1例,膀胱癌根治术1例.肾肉瘤样癌1例,男,64岁,因肉眼血尿就诊,伴同侧肾上腺和胰腺转移,行肾癌根治术和胰腺体尾切除术.转移性右肾上腺肉瘤样癌1例,男,47岁,原发灶为左肺肉瘤样癌,行左肺下叶和右肾上腺切除术.肾盂癌肉瘤1例,女,64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行左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切除术.膀胱癌肉瘤1例,男,77岁,无痛性肉眼血尿,肿瘤直径2.5~3.0 cm,行TURBt术.8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96个月.结果 膀胱肉瘤样癌4例中:1例G_3、T_(2a)者行TURBt,术后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随访96个月无瘤生存;1例63岁女性先行TURBt,术后病理为肉瘤样癌、T_1伴有原位癌(T_m),1个月后行膀胱癌根治切除术.随访36个月无瘤生存;1例T3a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辅以放疗,随访36个月无瘤生存;1例T4a者行姑息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术后2个月死于肿瘤多脏器转移.肾肉瘤样癌患者术后2个月开始化疗(盐酸吉西他滨加卡铂),又出现肝、肺转移,术后5个月死亡.转移性右肾上腺肉瘤样癌患者术后在外院行3个疗程化疗(顺铂加依托泊苷),5个月后出现左肾上腺转移,术后7个月死亡.肾盂癌肉瘤患者的肿瘤以软骨肉瘤为主,伴少许鳞状细胞癌及未分化癌,随访60个月无瘤生存.膀胱癌肉瘤患者肿瘤病理分期为T2a,主要是平滑肌肉瘤,伴有鳞状细胞痛和腺癌,术后予以全身化疗(盐酸吉西他滨加卡铂),随访12个月死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部感染.结论 泌尿系统肉瘤样癌和癌肉瘤少见,多见于老年男性,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预后差.肿瘤的病理分期和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早期诊断和积极的综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的治疗结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7例.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38(10~5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尿痛20~60 d(平均33 d)、血尿3~20 d(平均9 d),肿瘤位于膀胱左侧壁3例,顶底部4例.B超检查均提示低回声实质性团块,大小1.4 cm×1.2 cm~4.7 cm×4.5 cm.CT检查表现为不规则或类圆形软组织低密度影.膀胱镜检查提示1.5 cm×1.5 cm~5.0 cm×5.0 cm大小菜花状肿物,基底部较宽,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血块附着2例.膀胱镜下取活检3例,2例报告移行细胞癌Ⅰ级,1例报告膀胱移行细胞乳头状增生,小灶性区域呈恶性潜能未定,乳头状肿瘤改变.术中行冰冻病理切片2例,1例报告膀胱肉瘤,中低度恶性;1例报告膀胱间叶组织肿瘤,低度恶性.结果 7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肿瘤1.5 cm×1.5 cm~5.0 cm×5.0 cm大小,多为灰褐色,质软,有光泽,水肿明显.镜下可见明显黏液变区和富于细胞区,梭形、短梭形及星芒状肌纤维母细胞散在于黏液样基质中,以梭形最常见,胞质嗜伊红,并伴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7例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AE1/AE3阳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6例,钙结合蛋白阳性4例,结蛋白阳性6例,CD_(34)、CD_(117)及S-100蛋白均阴性.6例平均随访35(1~60)个月,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中间型并具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膀胱镜检查无特异性,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可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列腺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特点。方法:汇报1例39岁前列腺平滑肌肉瘤患者,以"进行性排尿困难2个月余,不能自主排尿15天"入院。超声检查提示:考虑为脓肿可能;前列腺MRI检查提示:前列腺异常信号,考虑为占位病变;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不规则增生。于2013年3月18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诊断性电切术",手术顺利。查阅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病理报告示:组织呈灰白、灰红色,HE染色可见短梭形细胞、核大小差异较大,细胞丰富、密集、呈浸润性生长、核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示:Vimentin(+++)、Desmin(+)、SMA(+)、Caldesmon(+++),病理诊断:低分化平滑肌肉瘤。结论:前列腺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前列腺肿瘤,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临床诊断常较为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治疗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但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5.
膀胱肉瘤样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膀胱肉瘤样癌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2例膀胱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2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或伴有膀胱刺激症,膀胱镜检查为实体瘤,表面有坏死组织;病理表现,肿瘤主要由移行上皮癌细胞和恶性间叶细胞(梭形或多形性细胞)组成,之间可见移行过渡;免疫组化CK(+)、CEA(+)、SMA(+)。结果 2例Ⅰ期治疗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膀胱灌注,1例术后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及多处转移;1例半年后复发改行部分膀胱切除,至今健在。结论 膀胱肉瘤样癌是一种高度恶性、预后差的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期诊断和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96~2006年收治膀胱平滑肌肉瘤6例,均表现为肉眼血尿,膀胱镜检查提示肿瘤瘤体光滑,呈菜花或乳头状,位于膀胱侧壁、顶壁或后壁。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1例,肿物及部分膀胱切除术5例。结果: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膀胱平滑肌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SMA强阳性6例,MSA阳性6例,Des( )2例,S-100(-)4例,S-100( /-)2例,CD34(-)6例。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除非肿块很小,一般不考虑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环磷酰胺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腺滑膜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临床病理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例患者行超声、CT、MRI检查。手术后病理证实(免疫组化)。结果:该患者行前列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病理:镜下所见异型性细胞片状分布,免疫组化:CK34(+),CD99(+),Ki67(+),MYOD1(+/-),Actin(+),CD117(+),dog-1(+/-),Vimentin(+)。诊断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随访6个月,患者存活。结论:原发性前列腺滑模肉瘤临床罕见,确诊依赖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应与梭形细胞肿瘤、恶性神经鞘瘤、横纹肌肉瘤、间质肉瘤鉴别。治疗以手术为主,需根据肿瘤分级分期决定手术方案及术后是否需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肾脏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肾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女5例,男3例,平均年龄48.4(25~80)岁。肿瘤最大直径平均4.2(2.5~10.0)cm。3例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3例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2例行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平均住院7(5~10)天,术后平均随访30(7~45)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肾黏液性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低度恶性的肾脏肿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肾癌类似,需依靠病理组织学确诊。早期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需长期密切随访,对最大直径<4.0cm患者,推荐行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处理膀胱平滑肌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2003年8月~2010年10月腹腔镜手术治疗3例膀胱平滑肌瘤。采用三孔法,气腹压力10~15 mm Hg。暴露膀胱后,经尿管注入400 ml无菌盐水充盈膀胱,距肿瘤0.3cm处切开膀胱壁,直视下将瘤体及周围0.3 cm完整切除。结果 3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70、90、40 min。术中、术后无周围器官损伤和尿漏发生。3例术后分别随访96、72、1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体积较大的膀胱平滑肌瘤或壁间型、浆膜下型需行肿瘤剜除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者是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腹腔镜处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索平滑肌肉瘤的影像、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收治1例精索平滑肌肉瘤患者的诊治情况。男性患者,46岁,因无痛性阴囊左侧肿物13年入院。查体:阴囊左侧可触及一质地坚实、大小约5.0cm×4.0cm的肿物,透光试验阴性。B超检查提示左侧精索上附有一内部不均质的肿物,而且肿物并不与左侧睾丸及附睾粘连。左侧精索增粗,血供丰富。甲胎蛋白1.00ng/m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2mIU/ml,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均正常。术前诊断为左侧精索肿瘤。结果行阴囊切口手术摘除肿瘤,术中见肿瘤切面灰红结节状,冰冻切片提示精索梭形细胞肿瘤,待免疫组化明确病变性质。术后病理HE染色瘤细胞呈长梭形,束状排列。细胞核呈杆状,异型性较大,核大深染,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显示Desmin、SMA、Vimentin阳性,Ki-67(40%),而EMA,CD68为阴性。诊断符合精索平滑肌肉瘤,遂二期行经腹股沟切口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术后行局部放射治疗。术后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精索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该病主要依据病理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并且需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辅助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