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清肝脏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动态变化及丹参的影响作用。方法:建立30%Ⅲ度烫伤模型,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平衡液复苏组(B组,40只)和丹参治疗组(C组,40只)。B、C两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腹腔注射平衡液120ml/kg体重,C组在同样治疗的基础上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ml/kg,B、C两组分别于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ALT、AST、LDH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复苏组血清ALT、AST、LDH的含量在伤后3h明显高于对照组,12h达高峰,伤后48h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丹参治疗组在各相应时相点与对应的复苏组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血清ALT、AST、LDH水平均低于复苏组,伤后3h起显著低于复苏组。结论:大鼠严重烫伤早期存在肝功能损伤。丹参对烧伤早期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芎嗪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调控。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及治疗组,伤后24h检测肺脏、肝脏及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结果:与烫伤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显著降低。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川芎嗪,能下调TNF-α、IL-1β及IL-6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脏器水肿,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3.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剌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烧伤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C粘附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以探讨PMN-EC粘附力的分子基础。发现PMN在烧伤血清剌激后与正常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粘附力迅速上升,于1h达到饱和点,并在12 h内保持此水平。烧伤血清剌激HUVEC后与未受剌激的PMN间粘附力逐渐升高,至24 h达峰值,在以后12 h内维持此水平。烧伤血清剌激后,PMN其膜表面的CD11a/CD18、CD11b/CD18迅速表达增强,1 h达峰值,在24 h内维持此高表达水平;而HUVEC受烧伤血清剌激后ICAM-1表达逐渐增多,至12 h达最大值,在以后12 h无明显变化。提示烧伤血清可剌激PMN和EC分别表达CD11a/CD18、CD11b/CD18和ICAM-1,从而加强PMN-EC粘附,在烧伤后PMN-EC粘附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的聚集、滞留机制及参与肝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力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方法,观察了烧伤病人血清对培养人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间粘附力,以及P-选择素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两种细胞中表达情况的影响。结果(1)严重烧伤后早期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有聚集;(2)肝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烧伤血清作用下粘附力以2小时为最强;(3)肝细胞正常情况下无P-选择素和ICAM-1表达,烧伤血清作用后ICAM-1表达增强。肝窦内皮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少量P-选择素和ICAM-1表达,烧伤血清作用后表达增加。结论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在肝脏中的渗出和聚集及加重肝脏功能损害,是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在严重烧伤后大鼠中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烧伤早期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20% TBSAⅢ度烧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烧伤组。检测各组心肌组织MPO含量及血清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烧伤后2小时心肌MPO及血清cTn-T水平明显增高,至伤后镐、72小时仍保持高水平,而血清CK-MB于伤后4小时方明显升高,至伤后24、48小时已表现出下降趋势,至72小时己接近正常水平。相关分析显示,心肌MPO水平升高与血清cTn-T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显著增高与心肌损害的水平密切相关,表明中性粒细胞在心脏组织中的长时间聚集可能与大面积烧伤后早期的心脏损害有密切关系;同时利用心肌组织M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研究预防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复苏失血性休克时对肺部炎症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SD大鼠失血性休克+气管内滴入内毒素(LPS)的二次打击模型。分别用HSH和乳酸林格液(RL)复苏大鼠,复苏后1、2、4h处死动物,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PMN)上CD11b的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计数PMN;Bradly改良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反映肺总的PMN浸润。结果显示:HSH组同RL组比较,各时间点PMN表达的CD11b显著下降(P<0.01),BALF中PMN减少,肺水肿程度减轻肺MPO活性水平降低(P<0.05)。提示HSH可抑制LPS诱导的PMN粘附分子CD11b上调表达,减少肺内PMN的浸润数,减轻过度炎症反应,对肺组织具有保护性的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脂蛋白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对严重烧伤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3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只大鼠,不作任何处理.烧伤组和实验组各60只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0% TBSA Ⅲ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伤后30min经腹腔补充平衡盐溶液(50ml/kg),实验组伤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入HDL(80mg/kg).检测各组大鼠伤后12、24、48、72h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伤后24h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烧伤组及实验组各时相点血清ALT、AST、ICAM-1及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烧伤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烧伤组伤后24h可见肝窦扩张充血,窦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变性、线粒体肿胀明显,肝细胞溶解坏死;与烧伤组比较,实验组伤后24h上述损伤明显改善.对照组肝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HDL对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CAM-1、TNF-α、ALT、AST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对烫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ap%)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立即复苏组(ER)和延迟复苏组(DR);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采用DNA片段百分率测定、电泳和RT-PCR 观察伤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ap%和ICE、bcl-2基因表达。结果:大鼠烫伤后小肠上皮ap%显著高于伤前(P<0.01);DR组肠上皮ap%显著高于ER组(P<0.05-0.01)。DNA电泳可见明确梯形条带。烫伤后肠上此ICE基因表达明显增强,DR组ICE基因表达显著高于ER组(P<0.01)。Bcl-2基因伤前在肠粘膜不表达,伤后极弱表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延迟得苏后小肠上皮凋亡显著增加;促凋亡基因ICE和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失衡可能是其凋亡剧增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烧伤后肝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规律,论证及早切除焦痂的重要性,取大鼠176只,30%Ⅲ度烫伤,观察伤后不同时相点及8不同时机切痂后肝组织ICAM-1、TNF-α mRNA的表达及肝组织MPO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汤伤后肝组织ICAM-1及TNF-α的mRNA表达在伤后4h即已升高,8h和24h切痂组动物伤后96h恢复正常。未切痂组和96h切痂组在伤后7天仍未恢复正常;休克期切痂组MPO活性96h恢复正常,未切痂组和非休克期切痂组伤后7天仍未恢复正常。提示及早切痂去除了坏死组织,减轻了由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烫伤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0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7)、假伤组(n=32)、烫伤组(n=32)和丙酮酸乙酯(EP)液(3.23mg/ml)治疗组(n=32),后3组分别在伤后第1、3、5、7天活杀,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HMGB1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大鼠烫伤后1、3、5天血浆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假伤组比较,烫伤后1、3天G1期淋巴细胞明显增加,同时G2+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EP组,伤后第1天G,期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5),G2+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P〈0.05)。结论HMGB1对严重烫伤后脾淋巴细胞周期具有明显影响,参与了烧伤延迟复苏后免疫功能紊乱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烫伤早期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骨架含量的动态改变,初步探讨烧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大白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烫伤组60只.烫伤组动物按烫伤后1、3、6、12、24、48小时等不同时相点又分为6组,每组10只;烫伤组动物制备烫伤模型,所有动物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后取结肠平滑肌组织,经急性酶分离法获得结肠带平滑肌细胞悬液,加FITC标记的抗体,结合平滑肌细胞内actin蛋白,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平滑肌细胞内荧光强度.结果:实验中发现,烫伤后大鼠肠道平滑肌细胞骨架含量先明显升高,约1小时后逐渐降低,3小时后已明显低于正常值,并继续下降,大约6小时~12小时开始渐回升,在12小时~24小时达正常水平,但仍呈上升趋势,该趋势可延伸至48小时.结论:1.烫伤早期即可出现明显的肠道平滑肌细胞骨架含量的改变,这一变化过程体现了机体的修复与损伤力量抗衡的动态变化;2.推测肠道平滑肌细胞骨架的变化是导致烫伤后肠道平滑肌细胞动力功能出现异常,进而肠道功能发生紊乱、肠壁结构受到破坏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烧伤早期大鼠肠功能障碍时肌间神经丛的形态学改变,并探讨肠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2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10)和烧伤组(n=10),建立30%TBSA深Ⅱ度烧伤大鼠模型,测定肠传输速率。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回肠肌间神经丛内氮能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并对两组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神经节和Cajal间质细胞(ICC)的密度进行测定。结果烧伤组大鼠肠传输速率明显延迟,回肠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和ICC数量均明显减少(P〈0.01),同时伴有神经纤维部分断裂,未能形成完整的神经纤维网。结论烧伤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氮能神经和ICC的改变可能是烧伤引起肠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烫伤早期血浆内皮素 (ET)和乳酸脱氢酶 (LDH)水平及 654- 2的影响。方法 :以大鼠 30 %Ⅲ度体表烫伤为模型 ,检测了伤后 2h、6h、1 2h、2 4h血浆ET和LDH的含量及应用 654- 2后的影响。结果 :烫伤后 2h、6h血浆ET( X±SEM ,分别为 1 0 4 4± 3 8pg/ml、76 8± 5 5pg/ml,n =8)较正常对照组 ( 41 4± 3 8pg/ml,n =8)明显升高 ,血浆LDH亦升高明显。 654- 2 ( 1 0mg/kg ,腹腔注射 )治疗组 ,与烫伤组比较 ,伤后 2h ,6h血浆ET( 62 6± 4 1pg/ml,51 8± 4 8pg/ml,n =8)明显下降。相关分析显示烫伤后血浆ET升高与血浆LDH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ET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烧伤早期的组织损害 ,654- 2可能通过抑制ET的升高发挥组织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烫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凋亡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细胞凋亡对其通透性的影响。方法:150只Wistar大鼠分为立即复苏(ER)、延迟复苏(DR),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别嘌呤醇(Allo)治疗组及正常对照。采用DNA片段百分率(ap%)、电泳、TUNEL法观察回肠粘膜凋亡情况;并测定门静脉D—乳酸、内毒素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改变。结果:伤后DR组ap%均显著高于ER组。NAC组ap%显著低于DR组。电泳、TUNEL法均观察到肠粘膜凋亡发生;ap%与D—乳酸、内毒素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烫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发生病理性凋亡,与其通透性变化密切相关;NAC可显著减轻延迟复苏所致肠粘膜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鼠30.0%Ⅲ度烧伤后心、肺损伤程度及病理改变。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另取8只做为对照组,分别在烧伤后3、6、12、24、48和72h各时相点剖腹取出心、肺标本做病理学检查。结果:烧伤后3h,心、肺脏器即出现明显损伤,持续48-72h。结论:大鼠高原严重烧伤后心、肺损伤出现时间早,而且呈持续状态,显然与高原缺氧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后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烧伤大鼠骼肌组织泛素(ubiquitin)及泛素化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分子机制,采用大鼠30%Ⅲ度烫伤模型,分为伤后2、6、12和24h组,每组设正常对照组,于伤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测定大鼠骨骼肌孵育液中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以及伸趾长肌组织中泛素及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大鼠烧伤后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增强,尤其是肌纤维蛋白降解增强明显(P<0.01),伤后12h增加185%,24h增加153%;伸趾长肌泛素及泛素化蛋白的表达在烧伤后各时相点均显著增加(P<0.01),尤以12h和24h为明显,表达增加的泛素化蛋白主要为高分子量蛋白。提示烧伤后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与泛素及泛素化蛋白的高表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人鼠40%Ⅲ°烫伤模型,动态观察了选择性肠道清洁疗法(SDD)对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结果证实,治疗组动物肠粘膜菌群中G肠杆菌及酵母菌完全被抑制,烫伤后1、3、5d细菌易位率都显著下降(P<0.05~0.01),且动物预后明显改善。伤后5d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提示,预防性应用SDD对于重症烧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具行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可能有助于阻止肠源性感染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高原烧伤后,复方红景天参芪花粉制剂(RACC)对早期肝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在3480m高原成功复制大鼠30%Ⅲ度烧伤模型,104只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实验组伤后采用RACC灌胃,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灌胃,在伤后不同时相点测定血清GPT,GOT和总胆红素变化。结果:伤后3h,试验组,对照组血清GPT,GOT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伤后48h和72h上述指标均接近正常,但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明显偏低,结论:RCC可对烧伤后肝功能损害成功一定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