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就诊的689例女性的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组HPV多重感染的比例。结果本组研究资料HPV多重感染比例为51.4%,常见为合并HPV16、HPV18及HPV52的二重感染。除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组和CINⅢ级组之间比较,HPV多重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而增加。各病变组HPV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多重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导流杂交HPV分型检测技术,对482例宫颈病变患者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与组织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HPV总感染率分别为23.0%、94.0%、96.1%、97.3%、100%,呈上升趋势;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4%、50.0%、48.0%、45.1%、33.3%,呈下降趋势。结论宫颈HPV多重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有降低趋势,宫颈病变进展可能与感染HPV基因型多少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宫颈HPV感染治疗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247例宫颈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甲硝唑片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甲硝唑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136-138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造成影响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其以上级别患者1127例,行HPV检测及阴道镜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根据HPV的分型结果将679例HPV阳性患者分为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组521例、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组89例、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组69例。比较各亚型高危HPV感染情况及三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组HPV分型分别为16型(12.22%)、18型(6.48%)、31型(4.41%)、33型(3.38%)、35型(4.86%)、39型(4.27%)、45型(3.97%)、51型(5.89%)、52型(5.74%)、53型(5.15%)、56型(7.36%)、58型(3.24%)、59型(3.97%)、66型(3.82%)、68型(1.91%);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组为HPV16型和其他(8.24%)、除外HPV16型其他多重高危HPV(4.86%);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组为HPV16型和低危(5.00%)、除外HPV16型其他高危和低危型HPV(5.15%)。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组与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一高危型HPV感染组与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重高危型HPV感染组与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一高危HPV感染相比,多重高危型HPV感染可以促进宫颈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宫颈涂片联合HPV检查早期发现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独宫颈涂片与联合HPV检查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就医的200例女性患者,年龄28~45岁,分泌物检查排除滴虫、真菌感染,将她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取宫颈涂片方法,试验组采取宫颈涂片联合HPV检查,按其两种检测情况整理资料。结果对照组宫颈涂片阳性34例,试验组宫颈涂片阳性32例,HPV检查法阳性38例,二者联合检查共发现阳性70例,两种方法检查均阳性37例,联合法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涂片法(P〈0.05)。结果HPV检查联合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宫颈癌筛查率较单独宫颈涂片检查率高,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吴斌 《江西医药》2015,50(2):180-182
宫颈癌在中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一位,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约有75000例新发病例,33000例死亡病例,约占世界总发病例数的1/10。宫颈腺癌(CADC)仅占宫颈癌5%左右,近年来报道宫颈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从5%上升为15.1%-18.5%,甚至有高达20%-30%[1,2]。宫颈腺癌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有效方法,以阻止发展为宫颈癌。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28例宫颈HPV感染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中医组9例)、B组(西医组9例)与C组(中西医结合组10例)三组。结果比较三组治疗后HPV阴转情况:三组间HPV阴转率表现均差异性显著,中西医结合组HPV阴转率明显优于中医组与西医组,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比较三组治疗后3个月创面愈合情况。中医组,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55.5%,90%。中西医结合组明显优于中医组、西医组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宫颈HPV感染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与单纯中药组,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用于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1例经TCT、HPV检查确定宫颈HPV感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HPV载量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及CD4+/CD8+。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31/31),高于对照组的86.7%(26/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PV病毒载量、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IgA水平、CD4+/CD8+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A水平、CD4+/CD8+、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PV病毒载量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可提高微波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效果,可能与其可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实施治疗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的临床情况,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宫颈环形电切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偏少,差异(P<0.05);但是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有效率、转阴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HPV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付道勇  张丽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08-1308
现将我院近5年1020例门诊妇科患者宫颈刮片检查 ,巴氏染色结果报道如下。1方法对1020例妇科患者进行宫颈刮片 ,刮片后用95%乙醇固定 ,巴氏染色 ,按五级分类 ,对Ⅳ级以上患者 ,再次涂片检查 ,并进行宫颈活检。2结果2 1宫颈糜烂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结果显示 ,宫颈糜烂发病与年龄差异无显著性(P<0.05) ,宫颈糜烂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已婚女性。2.21020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 ,巴氏染色Ⅱ~Ⅴ级共计1015例 ,占99 5% ,Ⅳ、Ⅴ级6例 ,占0 59% ,经进一步作病理检查 ,确诊为早期鳞状上皮癌3例 ,浸润鳞状上皮癌2例。3讨论本组检查结果说明已婚女性宫颈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我院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以及常见的21种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和因宫颈疾病、外阴湿疣就诊的患者43 575例,取颈管及宫颈口分泌物标本,在我院PCR室用导流杂交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结果 43 575例患者中检出HPV阳性者9526例,检出率为21.86%.年龄在15~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五组患者中分别有HPV感染4642、3065、1387、344、88例.HPV感染率分别为23.8%、19.8%、20.7%、22.7%和25.6%,15~2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同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9526例HPV感染患者中以上各年龄组高危型HPV所占比例分别为77.3%、80.4%、81.4%、81.1%和85.2%,30~39岁和40~49岁年龄组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HPV型感染率较13-29岁年龄组明显升高(P<0.01);感染率最高的前6种HPV基因亚型从高到底依次为52、16、58、8304、18、33型.结论 30岁以下年轻患者的HPV感染率明显增高,30岁以上的HPV感染患者中高危型HPV所占比例明显增高.感染排前6位的HPV基因亚型依次为52、、16、58、8304、18、33型,HPV52型感染率最高,已经超过HPV16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扰素栓在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中的有效治疗方法,率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方法 将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院114例HPV感染阳性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抗宫炎片及阴道冲洗岗松止痒洗剂,54例)和治疗组干扰素栓(淑宁栓60例].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宫颈HPV16、18检查.结果 治疗组宫颈糜有效率为94.75%,对照组宫颈糜有效率为81%,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2、3月,治疗组的阴转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干扰素栓(淑宁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HPV检测尽早筛查出患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人群。并对术前术后随访中高危型HPV变化与病变残留复发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及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9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技术对HPV进行筛查,并通过阴道镜对可疑病灶多点活检。结果 169例宫颈病变患者中HPV阳性者68例(40.2%),阴性者101例(59.8%);病理活检慢性炎症73例(43.2%),宫颈癌及癌前病变96例(56.8%);HPV阳性患者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率为70.8%(68/96)。结论检测高危型HPV不仅可以发现现行的宫颈疾病患者,还可以发现存在高危风险的人群,是监测CIN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通过检测高危型HPV,有针对性地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有助于探讨CI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方便快捷有效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取样方法,以便提高宫颈癌筛查效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整群抽样研究的方法,于2006-2007年在新疆于田县选择有性生活、16 ~59岁的维吾尔族女性,行宫颈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HPV检测及临床检查.HPV采样分为HPV自我采样和医生采样(会阴、阴道下段、阴道上段、宫颈)两部分.将收集的脱落细胞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行HPV检测.筛查结果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学检查.比较HPV自我采样和医生采样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由于精神紧张和方向错误,2例妇女将HPV取样毛刷折断在阴道内,后通过医生取出.4例妇女报告取样时用力过大,造成阴道少量点滴出血2~3d.经过检查,无下生殖道损伤,但有3例宫颈表面有点滴出血合并严重的生殖道炎症,经过局部用药后症状消失.未发现活动性出血.共纳入883例新疆维吾尔族女性.HPV医生采样(宫颈)与自我采样相比,灵敏度分别为94.12% (91.74%,96.50%)和88.24%(87.56%,88.92%),特异度分别为94.46%(91.80%,97.12%)和93.84% (91.66%,96.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采样的灵敏度高于会阴采样47.06% (46.94%,47.18%),但与阴道上段采样88.24% (87.56%,88.92%)、阴道下段采样70.59%(70.42%,70.76%)的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采样的特异度与其他部位采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阳性预测值(x2 =4.653,P=0.031)和阴性预测值(x2=5.009,P =0.025)均高于会阴采样.结论 阴道上段HPV自我采样具有与宫颈HPV医生采样相似的效果,可以作为宫颈癌筛查首选的HPV采样方法.宫颈部位采样为HPV采样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PV的基因亚型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1324例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DNA检测,对371例HPV感染的患者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和病理学诊断将其分为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以及正常或炎症组,分析各组内HPV亚型的分布。结果HPV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基因型阳性率增加,且双重和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16、58、33、18、52和31在宫颈癌和HSIL组的感染率为59.8%、15.2%、12.2%、9.7%、9.1%和8.5%,说明这些亚型致癌型较强。结论HPV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进展、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方法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结果 CINⅠ患者46人,CINⅡ患者48人,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HPV-DNA检测阳性,其中16型46例、52型22例、58型16例、56型11例、33型10例、18型7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中以高危型为主,尤其是16型,占38.3%;其次为52、58、56和33型,分别占18.3%、13.3%、9.17%和8.3%。  相似文献   

17.
刘运洪  崔晓阳  夏勇武 《肿瘤药学》2020,(2):214-219,23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某医院及其所覆盖的社康中心就诊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年龄及基因亚型分布的最新数据,以期为建立和完善当地女性HPV监测、HPV疫苗开发和宫颈癌防治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最近1年内在我院总部及其所覆盖的29个社康中心接受宫颈HPV检查的12658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10组(每5岁为一组),采用PCR-膜杂交法检测28种HPV基因亚型。结果12658例检测样本中,HPV阳性2202例,总感染率17.40%。HPV亚型感染率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HPV52、HPV16、HPV58、HPV51和HPV53。低危型、疑高危型、高危型感染率分别为6.56%(830/12658)、1.88%(238/12658)和15.67%(1984/12658)。16~20岁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48.44%)及HPV高危型感染率(58.59%)均最高,46~50岁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12.26%)及HPV高危型感染率(9.75%)均最低。多重感染方面,以单一基因感染为主,感染率为12.68%(1605/12658),两种基因型感染率为3.38%(428/12658),三种及以上基因型感染率为1.34%(169/126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地区就诊女性HPV感染以高危型为主,年轻组(16~25岁)和中老年组(≥56岁)为高发人群,临床应采用针对性措施,推广HPV多价疫苗的应用,同时加强对年轻女性和中老年女性的卫生宣传、保健教育等工作以及对病毒感染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8.
李和楼 《中国医药》2012,7(11):1433-1435
目的 调查泰安地区妇女子宫颈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为该地区HPV亚型流行病学研究及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门诊及住院疑似HPV感染的宫颈炎患者675例,用专用宫颈刷采取子宫颈脱落细胞,提取DNA,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23种亚型.结果 HPV感染阳性者189例,感染率为28.00%.HPV阳性患者中高危亚型感染145例,占76.72%,低危亚型感染44例,感染率为23.28%.高危亚型感染率排在前6位的依次是16型(57例次,占21.96%)、52型(27例次,占9.93%)、66型(18例次,占6.62%)、33型(17例次,占6.25%)、58型(16例次,占5.88%)、18型(12例次,占4.41%);低危亚型以43型(44例次,占16.18%)、11型(33例次,占12.13%)为主.单一基因型感染129例,占感染人数的68.25%;双重感染42例,占感染人数的22.22%;多重感染18例,占感染人数的9.52%.结论 泰安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率较高,以单一亚型感染为主,HPV 16、43、11、52、66是泰安地区HPV感染的主要亚型.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育龄女性进行HPV感染筛查及早治疗,并对持续高危亚型感染和混合亚型感染患者进行重点跟踪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病人宫颈做活组织病理检查及P16蛋白检测的意义及价值。 方法 收集在西安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和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二联筛查的病人资料,对其中226例HPV阳性病人随后进行宫颈活检及免疫组化P16蛋白联合检测。 结果 226例HPV阳性病人中,宫颈活检诊断为炎症/萎缩、低级别上皮病变、高级别病变分别为73、98、55例,P16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35.6%(26/73),83.7%(82/98)和100%(55/55)。P16蛋白表达在炎症/萎缩组、低级别病变组及高级别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29,P<0.001);三组病变间P16蛋白表达的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全身及局部T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144例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按HPVDNA载量分为3组:高载量组(>1000 RLU/CO)67例,中载量组(500 ~1000 RLU/CO) 45例,低载量组(< 500 RLU/CO) 3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与慢性宫颈炎对照组静脉血CD4+、CD8+、CD4+/CD8+比值变化及宫颈组织中CD4+、CD8+的变化,并对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于臭氧治疗后进行检测,并追踪1、3、6、9、12个月.结果 CIN Ⅰ级、高危HPV感染的患者外周血CD4+下降、CD8+增高,CD4+/CD8+下降,CIN 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组织中CD4+、CD8+低表达,在CIN Ⅰ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CIN Ⅰ组经臭氧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4+增高[对照组:35.8±1.2比34.7±1.2,CIN Ⅰ组:36.7 ±0.5比36.6±0.6] 、CD8+下降[对照组:23.1 ±1.2比24.1 ±1.1,CIN Ⅰ组:22.7±1.1比23.2±1.0],CD4+/CD8+上升,而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治疗后1周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CIN Ⅰ组宫颈组织CD4+和CD8+表达的阳性增高[对照组:57.6% (83/144)比46.7% (67/144),56.9%(82/144)比50.0% (72/144),CIN Ⅰ组:75.0% (108/144)比63.3%(91/144),63.9%(92/144)比53.3%(77/1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CIN Ⅰ组患者宫颈组织CD4+和CD8+表达的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臭氧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高危HPV感染患者1个月后高载量组、中载量组、低载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0%(55/67) 、84.4%(38/45)、90.6%(29/32),各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4.7%.结论 臭氧治疗通过改善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