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46例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而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期待治疗时间,凝血功能变化,血压、尿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期待治疗时间为(14.6±2.6)d,而对照组期待治疗时间为(20.3±5.4)d,P〈0.05。实验组D-二聚体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比较,均有P〈0.05,但实验组在治疗后改善的更明显。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对重度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用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患者血浆Hcy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7月11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cy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cy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10.73±3.19)μmol? L-1显著低于对照组(14.62±4.58)μmol? L -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龄与新生儿体重方面,观察组分别为(34.82±3.64)周、(2.16±0.74)kg均高于对照组(32.67±2.48)周、(1.72±0.51)k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死亡率,观察组5.2%显著低于对照组2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浆Hcy有显著地降低作用,能提高胎龄时间,避免早产,增加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时的身体状况,减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王小梅  张建玲  郭伟男 《河北医药》2014,(13):1963-1964
目的:研究维生素E、低分子肝素( LMWH)联合硫酸镁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 =50)和对照组( n =50),观察组患者采用维生素E 100 mg日4次口服, LMWH 0.4 ml/d皮下注射7 d为1疗程,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D-二聚体水平,24 h尿蛋白,分娩孕周,新生儿体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 P >0.05);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 P <0.05);24小时尿蛋白明显降低( P <0.05);分娩孕周明显延长( P <0.05);新生儿体重明显增加( P <0.05)。结论维生素E、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镁的应用有助于减缓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病情发展,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治疗肾病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体的影响。方法选取孕龄26~34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3例,其中。肾病型患者81例,A组27例应用硫酸镁加低分子肝素钙,B组28例应用硫酸镁加丹参,C组26例应用硫酸镁加低分子肝素钙和丹参。比较三组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脂、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三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组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血脂TG、TC、LDL均下降,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HDL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降低。结论抗凝治疗肾病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能够有效改善母体生理状况,降低并发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丹参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分为两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低分子肝素对患者肾功能、胎儿脐血流指标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尿酸水平、白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RI值、S/D值、胎儿平均体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分娩时妊娠天数延长一周左右(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结局。方法将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和研究组[硫酸镁+丹参(SM)+低分子肝素组(LMWH)],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终止妊娠孕周、母儿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丹参、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要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对改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程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88-388
目的低分子肝素钙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205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10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03例,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孕周延长时间平均为(9.1±2.1)d、视物模糊及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平均为(4.3±1.5)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间平均为(1.9±2.3)秒,均明显高于对照纽,差异明显,P〈O.05。结论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治疗中加入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提高孕周延长时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探索其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针、心痛定片常规解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针(商品名:速碧林),脐周皮下注射,4100U/d,连续7d,隔周重复疗程。比较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I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D-二聚体,用彩超多普勒测量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的S/D值,并记录分娩结局。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S/D、Tr、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S/D、D-二聚体的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m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改善母体的病理性高凝状态,改善新生儿预后,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应用于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常规给予解痉、镇静、降压、扩容、利尿等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并比较血压、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每日尿量增多,24 h尿蛋白降低,实验组患者每日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治疗效果,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 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35例,对照组(缬沙坦)30例,观察一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血肌酐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具有显著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的作用,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取产科2014至2015年收治的足月子痫前期患者68例[轻度子痫前期3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36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者35例(对照组)。检测3组产妇分娩前血清IL-10及TSP-1水平及分娩后胎盘组织中IL-10 mRNA及TSP-1表达水平,并对3组血清IL-10、TSP-1水平与血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产妇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j.05);其中轻度、重度子痫前期组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压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产妇血清IL-10水平及胎盘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而血清及胎盘组织TSP-1水平则依次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对照组产妇血清IL-10、TSP-1水平与血压无相关性( P >0.05);轻度及重度子痫前期组产妇IL-10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 P <0.05),而TSP-1水平则与血压呈正相关( 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L-10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TSP-1水平则升高,提示IL-10是妊娠的保护因子,而TSP-1则是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早产率为88.9%,对照组早产率为6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婴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胎盘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要进行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对于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对于已并发胎盘早剥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了保证孕妇生命安全要尽早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3.
梁敏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567-356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可行性。方法: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0例,用硫酸镁治疗(对照组)。硫酸镁+低分子肝素治疗20例(治疗组)。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D-二聚体,血液黏度水平及两组胎儿孕周延长天数。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血液黏度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胎儿孕周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对照组患者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有效。  相似文献   

14.
袁冰 《北方药学》2014,(12):81-81
目的:对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给予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剂量分别为25IU/(kg·d)、50IU/(kg·d)及75IU/(kg· d);比较三组患者分娩结果,治疗前后24h尿蛋白量和抗凝血酶-III水平等。结果:三组患者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及终止妊娠孕周等分娩结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量指标显著低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抗凝血酶-III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IU/(kg·d)低分子肝素辅助常规治疗重度子痫前期安全有效,在降低尿蛋白量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付天芳  王瑞  李冰 《河北医药》2016,(9):1342-1344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30例,按照是否合并亚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进行分组。其中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亚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为A组(45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为B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且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为C组(50例)。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肾功能水平(尿酸、肌酐、尿素氮)。结果 A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Q.05)。 A组患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组患者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B组患者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呈负相关( P <0.05)。 B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 P <0.05)。 C组促甲状腺激素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 P <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亚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的异常对肾功能影响较为严重,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利于预防肾功能损伤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以及复发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MAP显著降低、24 h尿量显著增加、尿蛋白显著降低、延长孕龄时间显著增加、胎盘重量显著增加、新生儿质量显著增加、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显著增加。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胎盘功能、改善新生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血乳酸和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轻度、4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50例非孕对照组及50例同孕龄对照组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紫外酶动力学法检测,分析各组血清HSP70、乳酸含量变化规律。结果(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HSP70含量均明显高于同孕龄对照组和非孕对照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亦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程度加重HSP70含量越高,增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61、P〈0.05)。(2)重度子痫前期组、轻度子痫前期组血乳酸含量与同孕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加重,血乳酸随之增高。(3)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子痫抽搐、引产、剖宫产手术和HELLP综合征、DIC的发生,血清HSP70、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和血清热休克蛋白70含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变化、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为使用阿魏酸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提供依据。方法67例重度予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均常规解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150mg,溶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于用药前及用药1周后分别抽取患者肘静脉血,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含量及ELISA法测定血浆ET-1的含量。结果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使用阿魏酸钠后ET-1明显下降(P〈0.05),NO明显增多(P〈0.05),ET/NO比值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SBP、DBP、MAP下降(P〈0.05)。结论阿魏酸钠不仅可降低血中ET含量,还能增加NO含量,纠正ET/NO的比例失调,扩张血管,改善重度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可作为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2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复方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尿蛋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FIB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HCT、UA、Cr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46-147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l临床疗效。方法以1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采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血压取平均动脉压,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较观察组也降低,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患者能迅速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