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联合超声造影(TVS-CEUS)对宫颈癌术前分期及病灶内情况显示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接诊的5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TVS-CEUS检查,对患者宫颈癌病灶造影声像图进行分析,并对局部病灶性质、大小、分期进行评估,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互比较。结果在TVSCEUS中,可将病灶边界清晰显示,得到的病灶大小测值和病理结果相近。在对宫颈癌病灶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的检测中,TVS-CEUS与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受累宫体肌层、宫颈在注射造影剂12~15.7 s时出现增强,呈点状血管增强,达峰时间约34 s,以均匀性增强为主;18~26 s内膜出现增强,峰值强度明显比子宫肌层、宫颈低(P<0.05);宫颈癌病灶与正常肌层比较,显影时间(AT)、达峰时间(TIP)、增强时间(ET)、增强强度(EI)、上升斜率(RSR)、半洗出时间(HWOT)、下降早期斜率(HWSR)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S-CEUS可较好地反映宫颈癌术前分期及病灶内情况,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造影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常规超声、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计算比较两种方法判断宫颈癌病理分期、浸润程度的符合率。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宫颈病变在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时的增强参数变化情况。结果20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共确诊宫颈癌1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23例,正常5例。常规超声和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宫颈癌病理分期符合率分别为61.6%和81.4%,诊断宫颈癌浸润深度符合率分别为75.0%和91.3%,经阴道超声造影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宫颈癌患者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时的增强强度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正常宫颈受检者,而增强开始时间、峰值时间则均呈相反规律,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造影检查可以为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浸润深度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治疗、预后评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超声造影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0年4月在本院就诊并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42例,分析比较患者超声造影和核磁共振(MR])两种检查结果. 结果 CEUS在判断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阴道侵犯情况与M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US在判断宫旁侵犯、盆腔其他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方面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为54.8%(23/42),MRI诊断正确率为95.2%(40/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CEUS在测量宫颈癌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阴道侵犯方面具有较好的诊断能力,在判断宫旁侵犯、盆腔其他脏器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56例超声发现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定性准确54例(96.4%)。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患者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宫颈癌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比较宫颈癌超声造影定量及定性的特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比较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PI值显著增高,TTP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UC值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0 cm及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出现非均匀性增强和血流灌注缺损概率明显升高(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与增强程度、增强边界清晰与否及增强方式之间无明显联系(P>0.05)。时间-强度曲线结果显示病理分级为低分化的宫颈癌PI值较高、中分化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P、MTT及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的PI、TTP、MTT及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反应病灶内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还能够从定性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评价,跟常规超声相比更有利于进行宫颈癌的无创性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70例肝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增强CT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治疗前对比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不同大小病灶的检出率,治疗后对比病灶增强时间和增强强度。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病灶的检出率发现,超声造影、增强CT对>30mm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0%,但超声造影对<10mm、10~30mm病灶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声造影的病灶增强时间与增强强度均明显优于增强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超声造影的价值更为显著,病灶检出率高,可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互补式诊断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16例肝细胞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及肝动脉造影联合超声造影互补式诊断,均以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准,分析其诊断的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肝动脉造影、肝脏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互补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9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三维超声检查,8例直肠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采用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与超声血流动力学数据进行对照。结果 Ⅰ期、Ⅱ期以Ⅱ级血流为主,Ⅲ期、Ⅳ期直肠癌以Ⅲ级血流为主。Ⅰ期、Ⅱ期和Ⅲ期、Ⅳ期之间三维血管指数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造影所得时间-强度曲线,Ⅲ期、Ⅳ期直肠癌曲线图显示上升支陡直,下降支平缓。结论 经直肠3D-CPA检测直肠癌肿块血流分级及VI指数可作为直肠癌病理分期超声诊断的参考。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可以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怀疑宫颈癌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78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宫颈癌与非宫颈癌患者宫颈的左右经、前后径、阻力指数及收缩期峰值流速.结果:超声诊断宫颈癌的准确性为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肾动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肾动脉造影结果为判断标准,对50例肾动脉狭窄的高度疑似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共诊断出狭窄。肾动脉77条,而肾动脉造影共检出狭窄。肾动脉72条,漏诊率为5.00%,误诊率为13.00%。随着血管闭塞程度的加重,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的相符率依次升高,,其中重度狭窄组和完全闭塞组的符合率达100%。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显示,中度狭窄组患者的PSV、EDV及AC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且重度狭窄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可基本达到肾动脉造影诊断的标准,其参数PSV、EDV及AC对判断在患者肾动脉狭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76例可疑甲状腺结节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细针穿刺检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细针穿刺及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效能情况。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7.32%、40.00%、84.21%;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14%、60.00%、88.16%;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8.59%、80.00%、97.37%。超声造影、细针穿刺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准确率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超声造影、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两者联用的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探究肾脏良性恶性肿瘤在临床治疗当中应用超声造影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存在肾脏肿瘤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行超声造影检查,同时与手术组织病理学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诊断当中肾脏恶性肿瘤患者40例,良性肿瘤患者20例;肾脏恶性肿瘤的主要表现是高增强、均匀增强以及快消退,与肾脏良性肿瘤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主要是高增强、均匀增强、快进快退为具体表现,与乳头状细胞癌以及嫌色细胞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当中超声造影的价值较高,能够准确客观的分析肾脏病灶内部和周围血流灌注情况,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7,(6):916-919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超声造影和磁共振(MRI)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的临床疑诊产后或引产后胎盘植入的17例产妇,常规进行灰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及MRI检查。超声造影观察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子宫肌层、浆膜层的造影剂增强特点。同时总结MRI的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和(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比较,分析超声造影与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准确性。结果病理及临床诊断15例为胎盘植入,2例胎盘残留;超声造影诊断胎盘植入13例,胎盘残留2例,漏诊2例胎盘植入;MRI诊断胎盘植入12例,胎盘残留2例,漏诊3例胎盘植入;超声造影与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敏感性分别为86.6%、80.0%,准确性分别为88.2%、8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MRI诊断胎盘植入各有优势,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CEUS)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8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脏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方式及增强程度,分析其血流灌注特点.结果 肝脏恶性病灶(肝癌):早期动脉相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脏良性病灶(血管瘤、不均匀脂肪肝、肝硬化结节、FNH等):早期动脉相出现造影增强,延迟相呈等增强和高增强,或表现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脏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无边界.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可反映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诊断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对肝脓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及超声造影诊断为肝脓肿的患者16人,分析早期及液化期超声造影特点,并用声学定量软件绘制早期肝脓肿及正常肝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获得定量参数。结果 经过随访和介入治疗证实肝脓肿15例,误诊1例。15例肝脓肿中早期4例,增强超声表现为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强伴不规则、稀疏的血管,可见散在的无增强区,早期肝脓肿与正常肝实质TIC曲线相似,早期肝脓肿到达时间(AT)及达峰时间(TTP)早于周边肝实质,峰值强度(PI)高于周边肝实质;液化期10例,增强超声表现为增强厚或薄的边缘,始终不增强的中心,周边及内部分隔上可见到血管。结论 超声造影、TIC曲线和定量分析对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卢平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9):184-185,196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5月间19例患者,42个浅表淋巴结分别采取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均穿刺或手术治疗,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两组,分析两组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的不同特点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淋巴结组18个,恶性淋巴结组24个,与病理结果对比后可知,相较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良性及恶性淋巴结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良、恶性淋巴结经超声造影诊断的特异度为91.7%,敏感度为88.9%,诊断准确性为92.9%,而常规超声诊断三项指标分别为78.3%、68.42%和73.8%;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淋巴结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和0.90,证实了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的准确性要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能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中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病例进行纠正,相较于常规超声,采取超声造影技术,能显著提高对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76例病例,回顾分析术前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2.1%,特异度90.3%,灵敏度为93.3%。46例恶性占位患者中,37例为实性占位,9例为囊实性占位;30例良性占位患者中,实性占位18例,囊性占位12例。恶性病变患者的动脉血流显示率和血流显示率为91.3%和95.7%,高于良性病变患者的73.3%和76.7%(P0.05);两者RI和Vmax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病变患者血流信号分级情况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脓肿的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肝脓肿患者12个病灶;均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12个病灶超声造影动脉相均有增强,9个病灶呈蜂窝状强化和厚壁环状强化;3个病灶虽呈周边一过性增强;常规超声诊断为肝脓肿9个,3个病灶不能确定性质;超声造影后12例病灶中11个诊断正确,1个病灶误诊为恶性可能。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超声诊断肝脓肿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究胃肠超声造影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需要做胃肠超声造影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胃肠超声技术辅助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结果:超声结果显示,有慢性胃炎38例,胃溃疡患者7例,胃癌患者11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例,十二指肠球炎6例,胃恶性淋巴瘤4例,与胃镜检查相符率为90.70%(78/86),与病理检查相符率为88.24%(15/17).其中超声造影对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炎、胃癌等与胃镜、病理三组数据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在应用于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过程中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操作简洁、安全、无创,而且极大地程度上提高了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