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识别燃煤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氨、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六氟化硫、次氯酸钠、噪声、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为95.83%,粉尘个体检测合格率为87.50%,化学毒物的检测合格率为100%,噪声定点、个体检测合格率均为37.50%,工频电场检测合格率为50.00%。结论该建设项目粉尘、噪声、工频电场危害较严重,须加强工程技术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扩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为扩建项目提供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噪声等,其检测结果除粉尘定点和噪声定点部分点位超标外(粉尘定点、噪声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18%和70.21%),其它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扩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为扩建项目提供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噪声等,其检测结果除粉尘定点和噪声定点部分点位超标外(粉尘定点、噪声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18%和70.21%),其它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公司大豆分离蛋白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方法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进行评价。 结果 粉尘个体检测合格率为71%,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为75%;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55%;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氯气等化学毒物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粉尘与噪声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议要求进行整改与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识别、分析与评价某金属构件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 方法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查表法和检验检测法进行评价。 结果 粉尘个体检测合格率为56%,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为93%;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27%;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锰及其无机化合物、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三氧化铬、氟化氢、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毒物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结论 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粉尘与噪声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建设单位应按照建议要求进行整改与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探讨适用于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方法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等方法,运用HACCP原理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结果火力发电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毒物和噪声等。经检测,定点粉尘、个体粉尘和毒物的浓度合格率分别为78.6%、90.0%和92.3%;定点噪声和个体噪声的强度合格率分别为86.1%和71.4%。检测结果除个别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定点检测浓度的合格率为78.68%、个体检测和合格率为90.9%)和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1.4%)、给煤机平台的一氧化碳浓度(合格率为92.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HACCP可以运用到建设项目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中,为预防和控制企业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识别、分析某铝银浆生产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找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并提出进一步防护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结果该企业存在粉尘、化学性毒物、高温、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个体检测和工作场所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6%和90.7%;噪声个体检测合格率为73.9%;高温、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粉尘、噪声、高温为该企业关键职业病危害控制因素,特别是粉尘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新疆某铍冶炼厂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管理部门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特点,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粉尘等。对该企业的检测结果显示,总粉尘及呼吸性粉尘检测合格率为71.4%,噪声合格率为94.7%,铍及其化合物3个检测点均不合格,其余化学毒物、个体粉尘、高温等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该项目正式投产后若能落实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补充措施及建议,职业病危害基本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识别、分析与评价某煤炭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控制效果,为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目的等,本次评价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是粉尘、噪声、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经检测粉尘合格率78.6%,噪声合格率80.0%,化学毒物合格率100.0%。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基本符合相关国家法律及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某稀土抛光粉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调查该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调查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建议。方法通过工程分析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有害因素检测及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卫生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稀土粉尘、氟化氢、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等物理因素。检测结果表明:粉尘短时间接触浓度CSTEL合格率为88.2%;粉尘8 h时间加权平均允许浓度CTWA合格率为83.3%;噪声合格率为100%。结论该项目应将氢氟酸和稀土粉尘作为职业病危害防治重点。稀土粉尘关键控制点为分级工序、氢氟酸关键控制点为氢氟酸库,应加强相应岗位工人个体防护,以减少职业病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分析某啤酒企业啤酒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环节,预测其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类比法、经验法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煤尘、甲醛、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类比项目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73%;高温作业区WBGT指数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强度合格率100%。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参考类比检测结果,项目按设计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可降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识别、分析某煤矿矿井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竣工验收和企业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资料收集、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工程分析和检测检验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煤尘、噪声、毒物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合格率为86.5%,超标岗位主要在给煤机原煤皮带、跳汰机手选矸石处、末煤上仓皮带、1303轨道顺槽等工段;噪声合格率为85.9%,超标岗位主要在煤仓顶水平皮带、振动筛等工段;毒物和工频电场合格率均为100%。结论本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有效控制,但需要加强个别场所煤尘和噪声的控制措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3.
陈兵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8-2611
目的评价某汽车、摩托车用铸锻毛坯件生产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性有害因素共16种,其中粉尘5种,定点检测60个点位,个体检测27个岗位,合格率100%。检测化学毒物5种,共计30个点位,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定点检测60个点位,合格率48.3%;噪声个体检测56个岗位,合格率为23.2%。高温、工频电场、紫外线、照度、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噪声是该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郭庆华 《职业与健康》2014,(18):2533-2536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洛阳某高科技有限公司超纯多晶硅制造企业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与措施,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检验检测法。结果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石灰石粉尘、单质硅粉尘)、化学因素(氯化氢及盐酸、氟化氢、二氧化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物理因素(噪声、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检测合格率为100%,化学因素检测合格率为100%,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的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噪声检测合格率为47%。该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100名作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目标疾病。结论噪声与氯化氢是该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尽管采取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噪声强度超标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应按照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结合建议要求进行整改与落实,使其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达到国家规定职业卫生限值的要求,预防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识别宝鸡市某真空断路器生产企业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有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以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法、检查表法、职业卫生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X射线是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点,共设113个监测点,108个点合格,合格率为95.58%。其他职业病危害有生产性噪声、粉尘和工频电场等,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X射线,其次为生产性噪声和粉尘、工频电场等。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比较齐全,且可靠有效。因此,在确保各类职业病护设施有效运行、并采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前提下,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和噪声。木尘合格率为42.9%,噪声合格率为100%,噪声作业分级为安全作业。工程选址、生产工艺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辅助卫生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但总平面布局和防尘措施需要整改、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整改后木尘仍有两个作业点不合格。结论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能满足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某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关键控制点,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焦炉逸散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噪声等。检测结果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2.7%~18.3%,粉尘浓度检测10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50.0%,噪声强度检测12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33.3%。高温检测5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25.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焦炉逸散物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综合评价表明,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无菌包装用包材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危害,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氢氧化钠、硫酸、噪声等,现场采样粉尘、化学毒物检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监测合格率为85.0%。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