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价值。方法1989~2001年间对34例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用混和抗生素的60%泛影葡胺作载体,注入细条明胶海绵作栓塞物进行脾动脉栓塞。结果34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后治愈(CR)26例(76.5%),有效(PR)6例(17.6%),总有效率94.1%,26例获CR者随访1年,7例复发,复发率26.9%。结论PSE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只要熟练掌握插管技术,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可作为脾切除的替代手术。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1995年4月~1996年12月共对7例脾亢患者行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部分脾栓塞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NM - 3K型注射针、胃镜、Seldinger技术对 1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进行内镜下硬化及部分脾栓塞术 ,并随访 38个月。结果 食管静脉曲张消失 6 6 7% ,基本消失 33 3% ,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升高 ,静脉曲张复发率为 2 6 7% ,静脉曲张再出血率13 3% ,死亡率为 0。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部分脾栓塞联合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钱骏 《工企医刊》2008,21(6):39-40
肝硬化的患者常并有脾功能亢进(脾亢),可引起患者血小板、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导致严重出血倾向及感染等而危及生命,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是治疗脾亢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的临床资料,临床观察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李钊 《药物与人》2014,(9):146-146
目的:探讨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采取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术后5-8d、术后2个月外周白细胞,血小板的变化,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SE治疗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可以明显提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量,腹痛、发热是其常见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脉高压通常伴有脾肿大、脾脏功能亢进。肿大脾脏阻留吞噬,破坏血细胞作用增强,也使大量血细胞滞留其中,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采用部分脾栓塞的方法治疗脾功能亢进症状,能保留部分脾组织及正常功能,创伤小,病人痛苦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且轻,疗效好且费用低。部分脾栓塞能消除脾亢,又能保留脾脏免疫功能,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方法:对 47例脾功能亢进患者行周围性部分性脾栓塞,栓塞 剂为医用明胶海绵,栓塞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并做方差分析和 t检验.结果: 7例儿童栓塞范围为 65%~ 75%, 2例 青年 Child分级 A级患者栓塞了 75%, 6例肝癌伴脾亢者为 40%左右,其余均在 50%~ 60%之间.术后 24 h、 72 h、1周、 2周、4周、 3月、 6月复查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均较栓塞前明显升高(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 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安全、显效、并发症少.术中多次造影分次追加能防止过度栓塞和栓塞不足.  相似文献   

8.
9.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部分性脾栓塞术 (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的脾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  2 2例患者穿刺股动脉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 ,观察术前术后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门静脉的血流变化。结果  2 2例患者PSE后 2个月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术前 ,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PV血流量减低的程度和栓塞程度正相关。全部患者术后均有脾区疼痛和发热。结论 PSE以 6 0 %- 80 %的栓塞面积可以较好地改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外周WBC、PLT计数 ,减少门脉血流量 ,是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射频消融与部分脾栓塞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进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门脉高压性脾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部分脾栓塞术进行治疗。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检测记录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状况进行调查记录。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白细胞水平分别为(7.77±1.02)×109/L、(5.64±1.32)×109/L、(5.02±1.28)×109/L、(4.52±1.27)×109/L、(4.06±1.12)×109/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3)×109/L、(5.04±1.24)×109/L、(4.01±1.21)×109/L、(2.71±1.52)×109/L、(2.23±0.9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血小板水平[(95.61±10.23)×109/L、(109.34±8.61)×109/L、(105.31±7.23)×109/L、(97.82±8.23)×109/L、(88.72±7.62)×109/L],明显高于术前[(33.12±8.0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3±0.47)h、(16.56±3.82)d、(2.43±1.02)万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64±1.01)h、(21.23±3.64)d、(2.93±2.01)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亢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亢患者,应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探讨门脉压力及外周血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先造影计数脾动脉的3级分支的血管总数,然后用明胶海绵或PVA颗粒实行栓塞,栓塞血管数的60%-80%,并进行1-36个月的临床随访观察,对比手术前后门脉压力、血液成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门脉压力由4.05Kpa降至2.51Kpa,外周血红细胞由2.0×1012/L升至4.2×1012/L,白细胞由3.2×109/L升至5.0×109/L,血小板由40×109/L升至150×109/L.食管静脉曲张引发上消化道出血4例中,术后3例未再出血.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是脾亢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栓塞范围为60%-80%,可较好地改善脾亢患者的外周血象、门脉压力,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相似文献   

12.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求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48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胃镜及超声检查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及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脾厚度等指标均改善。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慧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77-1977,1979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对其术前后的外周血象、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联合术后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得到根治,脾功能亢进明显缓解,脾脏缩小,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缩小。[结论]内镜套扎—部分脾栓塞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具有简便安全、效果显著、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是治疗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全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对其血常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英山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组40例(行全脾切除术治疗)和B组48例(行PS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前1 d及术后7、28 d血常规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外周血细胞免疫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均P<0.05);术前1 d及术后7、28 d A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计数(RBC),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28 d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相较于术前1 d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术后7、28 d B组显著低于A组;术后7、28 d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术后7、28 d B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5);与术前1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加部分脾栓塞(PSE)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36例用TAE+PSE;32例单用TAE。结果: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疗效满意。TAE+PSE组放射学证明有效的为33例(91.7%);其中,PR32.7%(11/36);单用TAE为71.8%,其中PR21.8%(7/32)。观察血常规、肝功能及各项免疫指标,发现该组血细胞下降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也较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明显。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部分脾栓塞对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脾亢患者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求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治疗方法。方法48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比分析术前、术后的胃镜及超声检查指标。结果术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及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脾静脉内径、脾厚度等指标均改善。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能够降低门静脉压力,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准确、有效的部分性脾栓塞(PSE)栓塞量的控制方法和理想的栓塞材料。方法用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与碘化油的混合剂,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达到靶动脉完全填充,同时夹心式给予头孢他啶(复达欣)1g和利多卡因20~40mg治疗脾功能亢进38例。术后定期复查血象;术后1个月行B超或CT检查,计算脾栓塞体积,并做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结果术后各时段白细胞、血小板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脾栓塞范围在35%~5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不同程度地减轻;无脾脓肿、胸水和肺感染发生。结论超选择栓塞脾下叶或中叶动脉,控制栓塞量,治疗脾功能亢进,简单、准确、有效。栓塞并发症少,症状轻。高温高压处理过的明胶海绵粉末和碘化油的混合剂是理想的栓塞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选择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对进行选择性脾栓塞术的2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近期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后,再选择性插管至脾下叶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27例患者WBC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2.63±0.42)×10^9/L、(7.13±1.63)×10^9/L、(5.67±1.58)×10^9/L,Pt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32.67±9.52)×10^9/L/L、(68.69±13.36)×10^9/L、(86.30±16.23)×10^9/L/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脾栓塞术疗效肯定,能很好地控制栓塞范围,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选择性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 对进行选择性脾栓塞术的27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近期临床观察.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至脾动脉后,再选择性插管至脾下叶动脉,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27例患者WBC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2.63±0.42)×109、(7.13±1.63)×109/L、(5.67±1.58)×l09/L,Pt术前、术后1周、术后2周分别为(32.67±9.52)×109/L、(68.69±13.36)x109/L、(86.30±16.23)×109/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脾栓塞术疗效肯定,能很好地控制栓塞范围,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